第345节
作者:木林森      更新:2024-05-14 13:50      字数:11761
  而就在这时中华军的骑兵,也使用火枪,对川军进行还击。以前的关宁铁骑,确实是一支能够使用火器的骑兵,但他们在马上使用的是三眼铳,枪管极短,射程也很近,只有二十米左右,并且只能射击一次,然后就拿三眼铳当长枪大棍使。而中华军的骑兵装配的火枪,是一长一短两只,短管的是前装枪,而长管是最新式的后膛火枪,在战斗之前,都填充好了弹药。虽然这两种火枪的射程只有五六十米,比步兵使用的燧发枪都要小了许多,但比川军使用的火绳枪却差不了多远。因此在川军前三轮射击之后,冲在最前列的骑兵也进入到自己的射程范围内,于是也纷纷举枪射击。
  虽然首先开枪射击的中华军骑兵只有百余人,但川军的防线毕竟是在创促之间布置好的,没有任何的遮掩物,就在中华军骑兵的面前站成一排,而且站位十分密集,因此中华军第一轮射击,命中率极高,川军的阵列中,中弹的人数超过了五十人,但进入射程内的中华军骑兵越来越多,而且冲在最前列的骑兵在换枪之后,马上又开始了第二轮射击。
  而这时在川军的阵列中,也立刻出现了混乱、慌张情况,尽管川军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但毕竟缺少实战经验,面对着冲刺而来的骑兵压力,以及自己也遭到敌军的火枪打击之后,各种慌乱的情况也都出现,虽然川军很快就展开第二个三轮射击,但这一次射击的威力已经下降了大半,而有的人还在填弹准备射击,也有人在上刺刀准备近战,也有人转身脱离了阵列逃跑,第二个三轮射击还没有射完,川军的阵列就已经有些乱了起来。
  随后,中华军的骑兵冲到了清军的阵式前,改用长枪或马刀向川军的火枪兵展开了攻击,虽然有一部份川军做好了近战的准备,但这时川军整体的阵列乱了,无法对骑兵的冲锋组成团体抵抗,而这是在白刃战中,步兵对抗骑兵的决定因素。
  一匹一匹战马冲击着川军的阵列,有的被川军挡住,有的死在川军士兵的刺刀下,但也有不少硬是冲开了川军的阵列,向阵式之后的其他川军冲杀而去。川军的阵列也在不断的被突破,被撕裂开。
  其实整个冲锋过程还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川军的火铳兵组成的防线就被中华军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而其他川军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火铳兵这么快就被中华军的骑兵给冲跨了,因此这时在火铳兵的防线之后,根本还没有组织好防守阵形,结果被中华军的骑兵一冲,沱河南岸的川军立刻大乱了起来。
  而就在这时,十八军的另外两个旅也赶到战场,全军全面展开呈一个扇面形状,向沱河南岸的清军包围上来。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七十八章 徐州战役第二阶段(三)
  在这个时候,川军也显示出自己顽强的一面来,尽管这时处于下风,但并没有立刻溃败,而是与中华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战。
  于是在沱河南岸,双方的士兵交错在一起,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喊杀声、惨叫声、枪响声、爆炸声全部都交错在一起。而渡过到沱河北岸的川军士兵也都纷纷又赶回到南岸,増援这边的川军作战。
  由于这吋双方进行白刃作战,中华军在武器上的优势并不大,另外在混战之后,十八军的骑兵师暂时退出了战斗,和川军交战的,只有两个旅的兵力,在人数上并不占优,而随着川军北岸部队的返回増援,还逐渐渐稳住了阵脚。
  川军的斗志之顽强,意志之坚决确实有些出乎于中华军的预料之外,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是清军中的绿营汉军部队,在被中华军一阵猛冲猛打之后,就应该溃败了,但川军却还在坚持与中华军进行着殊死的战斗。
  而原因就在于,川军和清军中的绿营汉军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在清军中,排名第一的当然满八旗军,而接下来是蒙汉旗军,绿营汉军在清军之中,属于小媳妇,专门受气,而且待遇也是最差,因此绿营军的士气自然都要差得多。打顺风战还好些,一遇到逆风战,就会立刻溃败。
  而川军里面就没有分这样的三六九等,除了吴三桂嫡系的关宁军之外,其余的军队基本都一视同仁,有能力的上,没能力的下,想要晋升,必须建立军功,而且四川实际是一个半独立的状态,川军也不用看满军的脸色行事,这样一来,斗志自然要高得多,而在作战的时侯,也人人死战不退。因此这时的局势,一时出现了僵持状态。
  但就在这时,在沱河北岸埋伏的南京军区第七军也终于赶到了战场,在北岸向川军发动了攻击。在中华军的前后夹击之下,川军就算再顽强,也终于抵挡不住了,败下阵来。
  但这时川军的前后道路都被中华军堵住,只能沿着沱河的河道逃跑。但在水中逃路,无论是动作还速度,都要比在岸上慢得多,而旦虽然沱河水浅面窄,但在河心最深处,也差不多能达到口鼻,在一些局部的地方,还是能到没顶,一不留神,就会栽倒在水里,轻则被呛得昏头转向,重的被淹死也不是不可能。
  同时中华军的骑兵师也再度出动,沿着沱河的河岸边追击川军,远的用火枪射击,近得用马刀、长枪砍刺,有不少骑军还策马冲进沱河里被追杀清军,而在这个时候,骑军的优势也完全体现出来了,因此川军被杀得死伤无数,纷纷栽倒在河水里,后来连整条河流都被鲜血染红了。而也有不少川军见实在逃不过了,便举手投降。
  战斗在下午四时左右结束,川军一共被斩杀一万八千余人,另外还俘虏了八千余名川军,而逃走的川军只有三千余人,川军的主将韩大任,也死在乱军之中。耿仲明两路进军,救援砀山县,有一条就这样基本被中华军消灭了。
  击溃了韩大任部之后,尤洪亮也从俘虏那里得知了另一路清军的进军路线,于是尤洪亮只留下一个师在这里清理战场,搜找残余败军,并且看守俘虏,自己带领着剩余的人马立刻又向另一路的清军发动进攻。
  这时耿仲明已经得知韩大任部几乎全军覆没之后,那里还敢进军,立刻下令转头返回陈州。幸好是他这一路的人马始终要比韩大任部晚了半天的路程,而且又撤退的及时,因此才没有被中华军追上,不过大队人马虽然逃脱了,但付责断后的八千人马却被中华军围住,逃脱不了,结果被中华军歼灭了三千余人,其畲全部投降。
  而耿仲明率军逃回陈州之后,部下的人马己损失近半,只剩下四万余人。而随后尤洪亮丈率领大军一路追击,又连续夺毫州、鹿邑等地,兵锋直逼陈州。不过这肘中华军所抓的俘虏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严重的拖住了中华军的进程,因此尤洪亮命第七、十七军驻守在亳州、鹿邑一带,而自己带领十八军,押解着俘虏返回宿州。
  就在尤洪亮率军阻击耿仲明部的援军同时,在砀山县这边的战场上,中华军对被围的尚善部发动了最后的进攻,因为这时利用尚善部吸引清军的援军,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的目地已经达到,那么留着尚善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也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这时尚善部被困的兵力还有三万余众,而且粮草也十分充足,但守军的士气十分低落。原来清军布置好阵地之后,满以为可以固守待援,但中华军对清军发动进攻,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将清军的阵地占领了大半,也让清军明白,自己建立时阵地根本就挡不住中华军的进攻。好在是在那之后中华军就停止了攻去,而且在随后的几天里,还能够听到西边传来密集的枪炮声音。那是勒克德浑在向中华军发动进攻。
  这个情况也让被困的清军着实兴奋了一阵,也又鼓起了一些士气,人人都盼着援军能够杀到这里,给自己解围,因此在防守的时候,也用心了不少,但清军确实有些被中华军打怕了,只是躲在阵地里,并不敢向外冲杀,去配合援军作战。
  但西边的战斗仅仅只持续了二天的时间,就悄然无声了,显然是援军己被中华军击败,不少清兵顿时心里一阵冰凉,当然也有一些人仍然还抱以幻想,也许援军是打算用什么战术,比如声东击西或者是迂回包抄,还会进中华军发动进攻,来救援自己的。
  又过去了二三天,但无论是那一个方向,都没有一点动静,清军们这时也才都彻底绝望了。而就在这时,中华军也向清军阵地发最后的进攻。
  这时除了少数清兵以外,大多数的清兵,由其是汉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的意志,打是肯定打不过中华军,而且现在清军己被包围,逃又没有地方可逃,因此不少清兵在中华军突入阵地之后,就立刻投降了,就算还有小部份清兵负隅顽抗,但也抵挡不住中华军的进攻,在其中有一个村子里,一批不愿就这么和中华军拼命的士兵,自动组织起来,抓住了主张与中华军拼死一战的主将,送给中华军投降。
  结果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清军就连续丢失了四个村子的防守阵地,兵力也减少了大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向中华军投降。这时尚善被围在一个村子里,身也只剩下四千多的守军,因为这一批清兵大多都是满军,因此到是还在坚持防守,而清军剩下的另一个村子,也己被中华军分割包围,虽然看得见,但己无法联络了。
  而中华军己将清军仅存的两个村庄阵地团团围住,根本就无路可逃,不过指挥作战的赵英杰并没有下令立刻发动进攻,而且派出降兵向这两个村子的清军喊话,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这时尚善已经对坚守阵地,等待援军不抱任何幻想了,但他也知道,自巳是清廷的宗室,就算是投降,估计也不会有好结果的,与其投降,不如在这里和中华军拼死一战,以身殉国。因此对降兵在阵地外的喊话根本不予理睐,还派士兵向降兵开枪射击,打死了几名喊话的降兵,而其他降兵见了,也都立刻退了回去。
  不过尚善虽然坚持不投降,但在另一个村防守的清兵可就没那么好了,在降兵喊话之后,军心立刻开始动摇了起来,绝大部份士兵都有投降的打算,虽然有少数满军还想负隅顽抗,死战到底,但毕竟是势孤力单。大批的守军都冲出了阵地,向中华军投降,不一会儿就走得差不多了。
  随后中华军出动部队,占领了阵地,少数不愿投降的清兵都在阵地作最后的抵抗,但全被中华军消灭。
  现在清军只剩下最后一个村子,而赵英杰见喊话劝降无效,立刻下令,向这个村子出动了最后的进攻。尽管清兵们都怀着必死的决心抵抗中华军的进攻,但这时双方的实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仅仅是中华军的火炮,就足以覆盖整个村子了。
  因此中华军首先用火炮一阵猛轰,彻底瓦解了清军的防线,随后突击部队冲进村子里,和残余的清军展开了白刃战,在半个小时之后,清军的抵抗力被彻底瓦解。守在村子里的三千多清军,除了少数汉军投降之外,其余全部都战死在村子里,最后在村子的一间屋子里,发现了尚善的尸体,他是自尽身亡的。
  战斗全部结束,尚善部全军覆没,中华军一共歼灭清军一万八千余人,俘虏投降的人数多达三万余众,其中还有五千多是从徐州逃出来的居民。而中华军自身的伤亡,还不到三千人。
  第五卷 飞天篇 第七十九章 徐州战役第二阶段(四)
  另外尚善部逃离徐州时,携带了大量的物资钱财,分水陆两路撤退,水路的船队早被山东军区第五军堵住了黄河水道,无法撤回归德府,只能在中途停泊。而山东军区第九军和淮安府的水军沿黄河杀到,将清军的船队一网打尽,所有船只和运载的物资也全都被中华军缴获。
  而在陆路上,尚善部携带的物资钱财当然都屯放在清军的阵地里,虽然在战斗中损失了一些,但大部份依然剩余下来,也全都成了中华军的战利品,因此在消灭了尚善部之后,中华军的收获极丰,不仅得到了大量的粮食、草料、盐、布、药材、车辆、船只、牲口等等,另外也还有值价不菲的金银细软之物。
  在战斗结束之后,赵英杰也下令,留下两个师,在这里清理战场,统计战利品,并押送俘虏,缴获的物资到徐州去安置。自己率领其余的人马,向砀山县发动进攻。
  进攻中华军的防线,救援尚善失败之后,勒克德浑退守砀山县,一面催促耿仲明尽快进军,一面也不断派人,打探尚善的情况。但很快两方面都传来了坏消息,耿仲明在救援的途中被中华军打得大败,这时已经退回到徐州去了,而尚善部也被中华军围歼,全军覆没,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到尚善的生死下落,但估计也是凶多告少,不是战死,就是被中华军生擒了。
  因此勒克徳浑也又悔又恨,如果尚善能够早一点撤军;如果自己要求尚善在撤军的时候,扔弃掉那此辎重物资,快速行军;如果在尚善被围的时候,自巳救援他的动作再快一点,再坚决一点;如果耿仲明的进军再迅速一点,不那么拖挻,总之在这么多的如果之中,能够有一二个成为现实,那么尚善部也就不会遭到全军覆没的恶运了。
  但现实的情况是,尚善部已经被中华军歼灭,而中华军的下一个目标也十分明显,就是砀山县,现在自己驻守砀山县的兵力不足两万,根本就不可能抵挡得住中华军的进攻。而且这时耿仲明也己退回了陈州,自己没有任何的援军,另外就是耿仲明的人马没退,勒克德浑也对清军的任何救援部队都失去了信心,一切只能依靠自己,其他任向人都是指望不上的,一但砀山县被中华军包围,那么尚善的下场,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因此勒克徳浑也当机立断,立刻下令,放弃砀山县,全军迅速退回归德府驻守。
  幸好是勒克徳浑下令得快,清军前脚刚一走,中华军的大军就杀到了砀山县,虽然兵不血刃的占领了砀山县,但倒底还是让勒克德浑给跑了。
  而在另一条战线上,中华军在尤洪亮的率领下,击败了耿仲明的援军之后,只是稍做了一下调整,就立刻又向陈州进攻。
  耿仲明退回陈州之后,才消停了两天的时间,惊魂尚切未定,一听中华军又来进攻陈州,其实这时耿仲明在陈州还有四万多人马,包括川军中还有五千多火铳兵,而且陈州离开封还不到四百里地,多尔衮从开封派兵救援,二天时间,就可以到达陈州了,因此是完全可以在陈州拒守,等待援军的。
  但现在的耿仲明早就被中华军给打怕了,另物他和勒克德浑一样,对清军的救援人马确实也不抱信心,因此在中华军杀到陈州之前,耿仲明也立刻下令,放弃陈州,率领人马,逃到许州去驻扎。而中华军也趁虚占领了陈州。
  到这时,南京与清廷之间的中原大战的第一个重大战役,徐州战役也全部结束。中华军一共投入了七个军的兵力,总计人马在十八万左右,但山东军区的第九军只是截获了清军的船队,并未真正参战,实际参战的兵力只有十五万,而清军参战的是勒克徳浑部和耿仲明两部,实际参战的兵力为十七万。双方的兵力大体相当。
  战斗的结果是以中华军的全胜告终,一共歼灭了清军四万六千余人,而俘虏多达五万七千余人,勒克徳浑部和耿仲明部的损失都在一半左右,而且先后占领了徐州、陈州、毫州、宿州、邳州等地,整个江苏省地区,也被中华军全部占领,山东地区和江苏地区也全面接壤,完全连成了一片。而中华军自身,仅仅只阵亡四千二百五十三人,伤三千七百二十五人。
  各条战线胜利的消息也陆续传回到了宿州,商毅和留守宿州的成进也十分高兴,这一战不仅又吃掉了清军十余万的兵力,而且又夺取了多个战略要点,既南阳战役之后,中华军突入到河南省的西部之后,又在河南省的东部地区彻底打开了局面,由其是攻占了陈州这一重要位置,也为中华军与清军之间的下一步战斗,取得了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
  陈州地处睢水以北,古称睢阳,正好位于河南省东部的中间位置,历来都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战略要地,唐朝中间,许远、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人曽在这里死守睢阳,才力保江淮不失。因此中华军攻克了陈州之后,顿于是抵住了中原战场的腰部一样,用时也使整个战线完全都推进到河南省境内,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大战。
  因此商毅首先下令,淮南、南京军区的部队都就地驻扎,迅速休整、补充准备迎接下一步的战斗,山东军区的第五、九军退回黄河北岸,驻扎在兖州府,听候下一步的命令,郑成功部驻守在黄河边的丰县、沛县一带,控制黄河水道,保证归徳府以东的黄河水域,都在中华军的控制之中。而后方也迅速将各种物资、弹药运送到战场来。
  同时商毅也在积极的思考,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占领了陈州之后,中华军的选择余地就相当大了,大体上有两个进军路线,一是由淮南、南京军区由陈州、徐州两线出击,分从东、南两面直接进攻清军在中原战场的总部开封,而山东、湖广军区可以在北面和西面牵制清军的兵力。
  这一个作战方案最为直接,一但达到了战略目标,中华军将取得彻底的全面胜利。但这个方案也比较冒险,因为清军本身还有十分庞大的兵力,仅在中原战场内,兵力扰约在三十五万左右,同时清军在河北南部的河间、真定一线还有博洛部的六万人马,对山东地区也是一个不小的危胁,而且就是在河南省境内,陈州以南的汝宁府还有大部份地区都在清军的控制中,一但中华军全面进攻开封府,战线拉长之后,自己的背后,也不是绝对的安全。因此也存在着许多的变敌。
  而另一个作战方案是以山东军区在黄河北岸牵制开封府的清军,集中湖广、淮南、南京军区的兵力,分从河南东西,沿陈州至襄城一线进军,将河南省拦腰截为两段,先彻底占领河南省的南部,稳固住自己的后方以后,再集中兵力,全力进攻开封府,取得最后的胜利。
  和上一个方案相比,这个方案就显得要稳妥一些,基本都是稳扎稳打,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像。以中华军的实力,和目前的局面,就这么稳妥进军,按步就班,也绝对有最后取胜的把握。不过相对的,这一方案最大的问题是耗时太长,万一多尔衮见势不妙,放弃中原之地,全面北撤,固守河北,那么商毅计划在中原全歼清军主力的计划,也就落空了。
  尽管经过了徐州战役,中华军又消灭了清军十余万的兵力,但这时清军仍然保留着相当一部份主力军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如果清军放弃中原,全面退守河北,收短自身的战线,减少防守面,将来中华军收复河北、京师的过程,还将会有许多坚艰的战斗要打。
  因此商毅反复思考,也没有最后决断。
  而就在这时,南京方面给商毅发来急报,向商毅报告了两个不好的消息,一是南方的三个南明朝廷正在积极的活动,在广东的永安朝廷的大力拉陇利诱之下,正在组成同盟,调集军马,准备向南京政府的南方进攻;而另一条是从各方面掌握的情况来看,清廷所请的外援也快到位了,日本、朝鲜、荷兰都决定帮助清廷,其中日本将出兵七万,赴中国参战,另外派遣一支水军,进攻浙江沿海一带地区,而朝鲜乜将出动四万人马,增援清廷。荷兰虽然没有直接出兵赴中国参战,但答应派遣船只,帮助日本运送兵力,同时参加并指挥日本的水军作战。当然清廷也分别许给了日本、朝鲜、荷兰不同的优惠条件。
  看完这两条消息之后,商毅也不觉有些紧张起来,外部力量的涉入,也使中国的局面更为复杂化了,因此在这个时候,自已一定要小心应对,不能轻易的冒险。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八十章 布置(一)
  徐州惨败,勒克徳浑部和耿仲明伤亡惨重,多尔衮得知以后,也同样大为震惊,差一点又急得吐了血。由其是对耿仲明放弃陈州,不战而退更是恼火不己,陈州在河南看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多尔衮当然是清楚的,因此也恨不能立刻将耿仲明斩首,以消心中之恨。
  不过生气归生气,现在徐州、陈州失守,中原的东线门户大开,不想办法应对是不行的。当然对多尔衮来说,现在收到也不全是坏消息,好消息也有不少,日本、朝鲜、荷兰答应出兵相助,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等到日本、朝鲜的援军到达战场,至少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毕竟还没有来。因此真正让多尔衮高兴的是清军的其他几路援军,阿济格部、尼堪、韩岱部、和从北京来的三万人马,终于都到达了中原战场。
  现在清军在中原战场的兵力有:多尔衮本部人马八万,包括新军神武营一万人;原有南阳残余人马一万五千余人,包括新军神兵营余兵三千人;从北京赶来的三万人马、也包括新军神武营一万人,全部隶属于多尓衮本部;洪承畴部人马四万五千,包括新军神军营一万五千人;阿济格部人马六万五千,包括神工营一万七千人;尼堪、韩岱部五万;勒克徳浑部三万五千,包括新军神勇营八千兵;耿仲明部四万。因此现在清军在中原战场的总兵力在三十五万左右。新军的总数在六万以上。
  而在河北河间、真定一线还有博洛部六万人,包括新军神武营五千人,神威营余兵一千余人。因此清军在中原一带的兵力还是相当雄厚的。当然也可以说清廷是把自已最后所有的本钱全部都压上来了。
  另外一个让多尔衮真正觉得兴奋的是,大同终于被清军攻破了。
  多尔衮率军南下之后,又派了多罗郡王瓦克达率领两万人马,继续困守大同城,加上其他地方人马,清军的总兵力也只有三万余人,而多尔衮集中了十万大军,连攻三个月都没有攻下的大同城,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多尔衮还用上了诱降这一招,但还是没有用,现在却被瓦克达这区区三万多人马给攻克了。
  瓦克达使用的,仍然是多尔衮的诱降战术,但诱降的对像却不是姜瓖,而是姜瓖的部将。首先瓦克达下命,全面封锁中原战事的消息,不让大同城里起义军知道中原战场的真实战况,同时还不断得向大同城里转递假消息,当然为了使假消息显得真实,也报了一些中华军获胜的消息,但总体来说,当然是清军胜多败少。虽然没有夸大到彻底击败中华军的地步,但至少在中原战场上,中华军并不占优势。
  这时大同城被困己达五个月,城中的粮草基本食尽,不少居民都因饥饿而死,而姜瓖等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华军能够在中原战场上取胜,自己才有一线生机,但收到这些虚假消息之后,虽然也有人半信半疑,但大多数人心里都十分不安,军心浮动,而就在这时,瓦克达才又向大同城里发出了诱降的信息。
  而且大同城在这种情况下,终于有人煎熬不住了,姜瓖部下的总兵杨振威变节,暗中派人出城向围城清军接洽准备投降清军。瓦克达得知以后,也不由大喜,立刻向杨振威保证允诺,一定会保全杨振威的安全,并当场加封杨振威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于是杨振威带领部下六百余名官兵在大同城里叛变,杀害姜瓖与其兄姜琳、弟姜有光及其家属等十余人,持首级出城向瓦克达投降。次日,瓦克达率领清军入城。震动一时的姜瓖反正,终于被清廷平定下去。虽然在山西依然还有几股反清势力在活动,但失去了姜瓖这一个有招号力的人物和大同这样一个据点之后,无论是声势还是规模,都要小得多了。同时在中原战场作战的清军也基本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投入与中华军作战。
  因此多尔衮得到报告后,也兴奋异常,大大冲淡了徐州战役失败之后的愤闷心情,随后多尔衮又立刻下令瓦克达,下令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大同城内的所有的官吏兵民人等尽行诛尽,以警效犹他人。同时又令瓦克达,继续平定其他地区的叛乱军,并随时准备南下助战。
  而在中原战场上,多尔衮也又作了一番重新布置,首先是在大名府驻守五万人马,包括一万神军营的士兵,因为大名府位于开封府的正北方向,与山东东昌府交界,是清军向北方撤军的要路,虽然说多尔衮现在还不打算放弃中原,但归途的道路还是要先守好。其次给勒克徳浑増加两万人马,让他一定要严守住归徳府。守住开封的正东面。
  同时现在多尔衮也深感清军在中原战场十分被动,如果还是一味防守,根本就无法取胜,因为中华军一定会在局部作战形成优势兵力,逐个击破,因此必须主动出击,以攻带守,才有能够扭转目前的局面,而清军攻击的目标,就在汝宁府。
  汝宁府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西边与湖北随州相接、东边与安徽庐州相望,南抵大别山北,这时汝宁府南部的光州、信阳一线以南的地区被中华军占领,连结是湖广、淮南两个军区。而北部的治所汝南一带地区还在清军手里,但陈州失守以后,汝宁府与清军的连结也已岌岌可断。一但中华军分从南阳和陈州出击,将河南省南北截断,侧中华军的湖广、淮南两个军区将彻底连成一片,中华军就可以多点出击,进攻开封府。因此现在清军最好的反击地方就是在汝宁府,向东可以复夺陈州,向西可以兵逼南阳;向南可以直接断开中华军湖广、淮南两个军区的联系。
  而这一次作战多尔衮也决定,交给英亲王阿济格来完成。
  阿济格和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多尔衮的一母兄长,在清军入关以前,阿济格就有清廷第一猛将之称,就连以勇猛好战而着称的豪格,也只能位居阿济格之后,名列次席。而在另一时空里最著名的巴鲁图鳌拜,只是号称满清第一勇士,猛将和勇士之间,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在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因为要处理国政,无法分身再领兵作战,而阿济格和多铎也成为多尔衮的左膀右臂,代替多尔衮统领大军,东征西杀,基本平定了北方。
  在清廷的第一次南征中,阿济格和多铎分为东西两路南下,统领东路军的阿济格正好遇见商毅,双方展开了江淮战役,这也是清廷与商毅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战斗,结果阿济格在商毅手上吃了大亏,第一次南征也就宣告失败。而也就是从那以后起,清廷才开始真正重视了商毅。
  虽然和后来其他的清将相比,阿济格的这次败战,其实并不算是惨败,但在当时清军在入关前后,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取,席卷整个北方,确实是一次大辱。因此阿济格也受到多尔衮的严厉处罚,不仅是爵位也由亲王降为了郡王,而且从此以后,打仗也全是小打小搞,不是去蒙古平乱,就是赶到辽东去救急,也没有再统领过五万以上的军队了。
  但在第二次南征中,取代阿济格与商毅交战的多铎结局更惨,不仅人马损失重大,几乎动摇了清军的根本,而且连自己的一条小命也扔在了南京,因此这么看来,阿济格其实还箅是幸运的。
  多铎死后,阿济格也重新受到了多尓衮的重用,毕竞是一母所生,而在北方大乱的时候,阿济格也独领一军,平定陕西的叛乱。而且表现的也不错,因此这一次向中华军发动反击,多尔衮也首先想到了阿济格。
  当然反击中华军,仅靠阿济格现在的六万五千人马相当是不够的,多尔衮又给阿济格增加了三万兵力,其中也包括一万五千神武营的士兵,这样阿济格统率的兵力接近十万,其中包括新军三万二千,各种火炮多达四百五十余门,同时多尔衮还下令,将耿仲明部剩余人马和清军驻守在汝宁州的兵力全部受阿济格的指挥,因此阿济格实际可以指挥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另外在阿济格出兵之后,多尔衮又命尼堪和韩岱部人马进驻许州、襄城一线,不仅是保护阿济格的侧后方,同时一但中华军投入兵力,尼堪、韩岱也将立刻率军南进参战,増援阿济格,与中华军在汝宁府地区进行决战。而这样的布置,也可见多尔衮对这一次反击的重视程度。
  就在九月三日,阿济格在开封和多尔衮告别,率军南进,但他的第一个目标却不是中华军,而是驻守在许州的耿仲明部。
  第五卷 飞天篇 第八十一章 布置(二)
  清军的这样布置,其实也是帮商毅作出了决定。因为根据目前出现的新情况,商毅已经决定,釆用第二个方案,在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是以夺取河南南部为主要目地。
  但这一次作战,准备消灭那一部清军,确实让商毅有些为难,因为在阿济格出兵之前,清军的兵力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北部、黄河以南的归徳、开封、洛阳这一线,在这一千多里的地区内,集中三十五万左右的军队,也可见清军的兵力布置是何等的密集。
  而在这样密集的兵力布置下,中华军也无法施展自己擅长的分割包围,形成局部优势,或进行围而歼之,或是围点打援,在运动中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因此当然也让商毅觉得有一点无处下手的感觉。
  如果在这一战中,不能歼灭清军的有生力量,仅仅只是夺取了河南南部的地区,对于整个战局来说,作用并不太大,最终的结果将成为双方都将在河南省中间一带排出一字上蛇阵,互相对持,变成互相攻守的阵地战。这样的局面,由其是现在清军也学会了使用火器的防御战之后,就算中华军能够最终取胜,但自身的兵力消耗也会非常大。
  不过在阿济格率军南进之后,顿时从整个战场上突兀了出来,而且清军进军的目的地,也正好是中华军的目标,因此这也为商毅解了一个大难题。如果能够歼灭阿济格部,那么中华军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并达到最后的战略目地,将在八成以上。
  而成进更是兴奋不己,正愁没有地方下手的时候,清军居然主动送上一道大餐,如果不好好的大吃一顿,那可就真对不起多尓衮的这份好意。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招集淮南军区司令部的成员,马上开军事会议,研究这一战该怎么大。当然商毅也知道,这一道大餐也并不是那么好吃的,说不定在阿济格眼里,自巳也是一道大餐,谁吃了谁,还真不好说。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可是在另一时空里天朝太祖致理名言,也向被商毅奉为经典。那么在战前的布置准备上,一定要考虑充份才行。
  在军事会议上,商毅首先将这一次战役命名为豫南战役,参加这一次战役的,将是以淮南军区为主、辅以南京、湖广军区。并且马上成立豫南战役总指挥部,由成进任总指挥、湖广军区的司令员李定国任副总指挥,两个军区的其余司令部人员都任参谋长。而总指挥部的地点就设在光州,并立刻建立光州与南京之间的飞鸽传书联系。
  虽然现在湖广军区司令部的成员并不在,但也并不防碍早早的成立豫南战役总指挥部,是因为这一次战役,商毅并不打算亲自在第一线指挥,而是坐镇南京,进行摇控指挥,一来是商毅对成进、李定国的指挥能力非常放心,另一方面现在的形势十分复杂,南京政府有可能面临二面、甚致是三面受敌的局面,商毅必须全盘掌控,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一个战场上。因此回到南京,指挥全局作战,才是商毅应该做的事情。
  而在这一次战斗,中华军参战的兵力为淮南军区的四个军、南京军区两个军、湖广军区也将出动两个军参战,总计是八个军,兵力约在二十二万左右。
  兵力分布为淮南军区十五军驻守徐州、砀山一线、牵制勒克德浑部,第一、十一、十八军将驻扎在信阳到光州一线,付责正面迎战清军,而南京军区的两个军驻守汝宁府东部的颍州、颍上一线,湖广军区的两个军驻守汝宁府西部的柏桐、泌阳一线,各自待机而动。而山东军区将在黄河以北的地区付责牵止清军。
  不过现在湖广军区还没有到达战场,俱体是派那两个军参战,还要等李定国等人做决定。另外湖广军区分别与清廷、四川、广西永历朝廷接壤,需要防守的区域最大,现在又攻占了南阳府,而且南方还有可能遭到南明的攻击,因此这时四个军的编制就显得有些兵力不足。
  于是商毅在下令李定国率军东进参战的同时,也要求在湖广军区再増加一个军的编制,定番号为二十一军,帮助守卫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