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76节
作者:
孤荷 更新:2024-05-14 15:32 字数:5521
第235章
冀州府下面, 拢共统辖有六座县衙,但这六座县衙,各自为政, 势同藩镇割据, 势力复又盘根错节, 时常罔视冀州府的嘱令,县令与当地的匪商互有纠葛,彼此照应帮衬。因于此,身作冀州知府的李琰, 若是真真将地动一事,广而告之的话,这六座县衙心虑叵深, 不一定会认真听令照办。
温廷舜他们虽不曾真正同下面的县衙打过照面, 但他们的客邸坐落于碧水县,在碧水县时, 他们便是遇到过地头蛇欺侮摊贩的场景,地头蛇意欲持刀, 砍那摊贩一家老小,如此命悬一线的场景,当地的县衙近竟是不曾管过,假若不是身作巡按的魏耷适时出手襄助, 那卖狼牙土豆的摊贩, 恐怕一家老小的性命看眼就要不保。
下面的这六座县衙,治安情状如此不堪,以此看来, 搜刮民脂、鱼肉百姓、陷万民于倒悬之中的事,应当是频繁常有。这般以民生以刍狗的官府, 又怎会在乎百姓的生死呢?
假若地动真正发生了,这六座县衙的知县,势必率先自保遛蹿,逃之夭夭,罔顾当地百姓们的生死存亡。
甫思及此,李琰面容上愁色更浓,十指交握在茶案跟前,左右手的掌心腹地,俱是渗出了一层细致的薄汗,额庭亦是隐微沁出了一抹虚湿的汗渍。
李琰的目色,于魏耷与苏子衿二人之间逡巡流连,说道:“下官深晓自己在六县之中,并没有什么威信,亦无该有的威严,各县令惯于对下官阳奉阴违,下官也难以整治他们,本来立威管事的,交付予魏巡按与苏书记二人来办就好,但这冀州的地界,纵观望去是何其大,要魏巡按与苏书记两人逐一跑去六县去游说并劝服的话,这一桩公务的工作量,委实是太大了,下官亦是不欲累坏他们……”
李琰思及了什么,又道:“时下收粮税,亦是魏、苏二人去收,若是又嘱令他们去各县张文布告的话,唯二人之力,可能是忙不过来的。”
李琰言讫,便是望向温廷舜,并及近旁的周廉、吕祖迁和杨淳,眸底潜藏着一丝祈盼与希冀,恭谨地道:“是以,万请温少将、周寺丞、吕寺正、杨寺正,看在下官的份儿上,帮帮冀州的百姓罢……”
温廷舜闻言,左手拇指徐缓地摩挲着右手的虎口肌肤,不知为何,心中蓦觉一阵荒唐和滑稽,堂堂一个正四品官秩的冀北知州,连下面县衙六位知县皆是应付不好,竟是要倚靠朝廷外遣的钦差官吏,兹事传出去,还不得贻笑大方?
六位县衙知县,皆是从五品官秩,又非洪水猛兽,若是李琰有心治理与管辖,下面的地方官肯定骑不到他头上,更遑论是为非作歹。
再说了,县衙县令与地方匪商沆瀣一气,这个难题亦是很好解决,并非过于棘手,使一个反间之计或是调虎离山之计,离间县令与匪商两众人马的关系,再是逐一击破、收复与分权,这般一来,准保就能将下面六处县衙治理得服服帖帖。
但李琰愁眉蹙起,摆了一摆手,凝声道:“不论是离间计,还是调虎离山计这个法子,其实下官都有逐一尝试过,但皆是无济于事,甚或是说,于事无补……”
一抹凝色深深掠过温廷舜的眉庭,他淡声道:“无济于事,于事无补?此话怎么说?”
李琰愁色覆面,沉声道:“这此中的具体情状,有些微复杂,一言难尽,下官也不好细说,纵使是说,亦是难以说明晰,不若温少将以及,大理寺的诸位官差,躬自去六县行一遭罢,真正去六县体察民情的话,到时候诸位官爷们,皆是会知晓这六县,为何会这般难以管辖。”
温廷舜凝眸忖量了一番,迩后吩咐郁清入内,肃谨地低声吩咐了什么,郁清闻罢,领命称是,疾然离去。
温廷舜道:“宣武军在漠北之地赈灾毕后,会踅返至中原,驻扎于冀北近郊,到时候各县衙县令与蛰伏于各地的匪商,相互勾结、起势造反的话,宣武军能够在郊外,形成镇压围剿之势。”
李琰一听,一霎地容色变得有些煞白:“下面六座县衙要起兵造势,这如何可能?……”
魏耷深忖了一会儿,“舜兄所言甚是,确乎是有这种可能。”
苏子衿偏眸看了魏耷一眼。
周廉、吕祖迁和杨淳亦是陷入沉思。
魏耷道:“诸多行脚商落草为寇,暗中集结草兵,自成派系势力,所以,地方县衙胆敢同冀州府抵牾,甚或是悖逆知府官令,与他们联袂匪商、有匪商给他们撑腰,有很大的干系。”
李琰沉痛地点了点首:“魏巡按所言甚是。”
言讫,他堪堪凝向了温廷舜,谨声道:“温少将不实相瞒,下官真正忌惮的,便是这一点,各处县衙与山寨匪贼沆瀣一气,势力盘根错节,下官下了官府通牒,教他们依命办事,但他们弗听。他们与下官叫板的底气,便是来源于这些匪商民寇。”
苏子衿道:“他们一日未治,冀北冀南便是一日不得安宁,让众民迁徙出冀州府,亦是困厄重重。”
周廉道:“既是如此,那舜兄调遣宣武军的精锐兵卒,戍守于冀州府外郊之处,就显得很有必要,不是么?”
吕祖迁道:“舜兄行事素来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李知府尽管听其调度便是。”
李琰到底还是有些踯躅:“但现在就在冀州府周遭调兵遣将,安营扎寨,会不会打草惊蛇?若是冀州府与县衙互生抵牾,操兵动戈,受伤的终究是黎民百姓——”
李琰浅浅地啜了一口清茗,愁眉不展,凝声道:“在这些县官真正起兵造势以前,有没有一种更为柔和的方式,诸如和平谈判,能够让大家都能先商榷一番,取得一些一致的意见,这般一来,就不必诉诸武力了,能够让冀州府的百姓,免于一场没必要的争端或是祸乱。”
李琰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战事能避免的话,则尽量需要避免。
否则,两方开始打仗的话,受伤的总是无辜的黎明百姓。
这多不好。
温廷舜细致地村量一番,当下思及了温廷安的好来,若是有她在,以婉约柔和之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是能够灵活地疏通各种关节,纵使去各处县衙,同匪商民寇交谈一番的话,指不定是能够有所进展的。若是谈不了,不得不诉诸武力,有宣武军、魏耷以及甫桑郁清等人,必是能够适时镇住场子。
正思忖之间,外处搴开了一角门帘,两位小鬟引入一个身着绯红绶带飞鱼服的少年入内,这人不是旁的,正是温廷安。
满座的人,皆是在静候着她的到来。
温廷安本是意欲坐于下首座,但下首处并没有适宜的座位腾留出来,目色上挪,姑且仅剩下了温廷舜旁侧的一处上首座。
李琰见了大理寺少卿归来,如遇又一活菩萨,当下起身招呼道:“少卿爷快快入座,下官正等着你来。”
温廷安闻罢失笑:“是等着解决问题罢,你们目下讨论至何种环节了?”
说着,她行入上首座,端坐于温廷舜近前,她顺势看向了温廷舜。
温廷舜遂是言简意赅地将大致情状说了一回,温廷安了然,眼尾轻轻勾了起来,道:“如何游说下面六处县衙,我此处有一道法子,也不知当说不当说。”
温廷舜一晌给她添斟了一盏茶,一晌淡声道:“什么法子?”
其他人亦是热络地望定她,等着她道出自己的方法。
最热络地,非冀州指腹李琰莫属。
他殷切地祈盼温廷安能够给出一道好法子,亦是竭力避免与下面六座县衙起冲突。
从这一点来看,温廷安觉得李琰与广州知府丰忠全很肖似,都是隶属于脾性温和、宽以待人的那种官吏。
她清了清嗓子,凝声说道:“可以寻吕氏大族。”
此话一出,俨似一枚惊堂木,当空高高地利落砸下,在空气之中砸落下了千万道细碎的光尘,满堂陷入一种岑寂之中,众人的心绪,跟随着那些躁动鱼群般的纤细光尘,携同落下。
众人闻言,觳觫一滞:“吕氏大族?”
温廷舜率先反应过来:“你所说的吕氏,莫不会是你的母亲,崇国公府大夫人的母家?”
温廷安眨了眨眼眸,慢条斯理地浅啜了过一口清茗,说:“正是。”
李琰意识到有一丝端倪:“吕氏大族,这御香茶楼的楼主,好巧不巧正系吕氏……慢着,莫不会这般巧合罢,这御香茶楼的楼主,正好出身于吕氏大族,少卿爷母亲正好是崇国公府大夫人,亦是姓吕……”
魏耷拍了拍李琰的肩膊,道:“不错,天下就有这般巧合,这御香茶楼的楼主,正是咱们少卿爷的母亲。”
李琰震愕地舌桥不下。
温廷安道:“方才刘氏引我去见吕楼主,吕楼主说,吕氏大族同各县豪绅皆有一些交情,游说地动迁徙之事,可以交给吕氏大族身上。”
第236章
此话一出, 举座皆惊。
李琰不可置信地盯着温廷安好一会儿,晌久,适才寻回自己的嗓音:“按少卿爷的意思, 游说下面六座县衙的事, 吕氏大族愿为其出一份力?”
李琰意识到自己这般说, 委实有一些唐突了,感觉在与六县斡旋这一桩事体上出力的,就只有吕氏大族,而自己身为冀州指腹, 仅出声而不出力,这到底是有些说不过去了。李琰复斟酌了一回自己方才所言,少时, 颇为审慎地道:“少卿爷容禀, 若是届时需要下官出力的,下官定当尽己绵薄之力, 下官目下亦是足感吕楼主之盛情!”
温廷安闻言,一时莞尔, 点了点首道:“吕氏大族隶属于将门世家,骁勇善战,世代皆属忠良,其家族支系, 遍布冀州, 不论是在冀北,亦或是在冀南,皆有吕氏大族的人脉与势力。因于此, 下面六座县衙以及各地的匪商民寇,皆要敬让吕氏大族七分, 不敢妄自操戈动武。”
温廷安望向众人:“吕氏大族的地位,比各地县令和民寇匪商还要高,亦是颇有民心,让其去各县衙去游说,再是合适不过的了。不过——”
温廷安语锋一转,定定地望向了李琰,道:“张榜布告一事,仍旧需要知府老爷去执行。”
李琰当下谨声拱首道:“这都是小事儿,下官自当是在所不辞,少卿爷尽管放心好了,下官一定将这一桩事体办得妥妥帖帖的。”
关于地动一事的安排,就这般暂先定夺了下来。
李琰先去带着两位长随,着手去写关于地动迁徙的官府文书,到时候行将张贴在冀北冀南的大衢小巷。
这厢,天色已然是一片漠漠昏黑的惨淡光景,大理寺论议完了公事,行将回客邸休憩,翌日再继续谋事办差。
但温廷安显然想要单独同温廷舜待一会儿,遂是行得较为慢一些。
周廉、吕祖迁和杨淳三人,遂是和魏耷、苏子衿他们先回了。
-
魏耷和苏子衿有隶属于自己的官舍,他们延请另三人去邸舍喝夜茶,本来意欲尝酒小酌一番,但又顾念着翌日尚还有一大堆繁冗的公事卒务,众人三思了一番,决意还是暂不小酌怡情了,仅以清茗代酒便好。
五个从少年初长成为青年的人,天南海北的聊,聊彼此近一年在官场之中的沉浮与遭际,最终的话题,仍旧绕不开温廷安与温廷舜这两个人。
魏耷浅浅地啜了一口茶,大马金刀地盘坐在杌凳上,道:“真想不到,这两人居然真的成事了,就差取得真经、修成正缘了。”
苏子衿亦是纳罕:“虽然说早在九斋之中,我觉得这两人就有一些苗头了,但仍旧不太敢相信他们会真的在一起,当时,我觉得他们是隔着血脉这一道天堑的人,就算互生情愫,但在一起的话,应当是难以有个好结局的。”
杨淳搁放下茶盏,凝声道:“可真相是,温少卿是一个女子,舜兄的原来的身份是晋人,两人之间没有甚么血缘关系。”
魏耷复浅浅地啜了一口茶:“今昼见到两人在一起,我心中震动是非常大的,要是两人能来跟我们一起喝茶,我就能问一问此间的猫腻了,实在是太好奇得紧了。”
杨淳浅笑,道:“温少卿和舜兄怎的会来同我们一起喝茶,他们自有自己的过法。”
苏子衿朝旁侧瞅了一会儿,问道:“祖迁兄,你怎的一直不开腔说话?”
吕祖迁如梦初醒,他原本是倚靠在杌凳上的,闻着苏子衿提到了他,当即支棱起了身子骨,挠了挠后脑勺,问道:“说什么?”
魏耷道了一句『叻』,道:“敢情从方才伊始,祖迁兄就一直没在听我们说话?”
苏子衿点了点首:“你在想什么?可以想得这般入神?”
吕祖迁正欲掩饰几句,一旁静久不言的周廉道:“定是在想他的元昭了。”
吕祖迁登时跳脚起来,面容羞赧欲燃:“周寺丞!您莫要再说了!”
魏耷眸底浮显起了一道暗芒:“元昭,就是九斋的崔姑娘,是他么?”
苏子衿不可置信地道:“祖迁兄竟是对崔姑娘有意?可崔姑娘此前不属意于沈兄么?”
杨淳对周廉解释了一番,道:“沈兄,就是沈云升,目下在太常寺里当差,崔姑娘在洛阳女院里承学医理,两人因为所学专业相通,故此,经常打交道。”
言讫,复又偏首对苏子衿道:“崔姑娘与沈兄不过是有同窗之谊,只是有师兄师妹的这一层关系在。”
苏子衿悠悠然地凝视吕祖迁一眼,道:“祖迁兄,目下与崔姑娘进展如何?”
魏耷接茬笑道:“何时能够给咱们呈上喜帖?”
吕祖迁委实受不了旁人对他的这般调侃与戏谑,反驳道:“魏兄和苏兄,皆是早已有了家室与妻儿的人,这般早成了家,你们是不是合该给咱们补上两封喜帖?”
魏耷道:“都说这是挡桃花的搪塞之辞了,祖迁兄不必太过于当真。”
苏子衿道:“是啊,莫说成家了,我连姑娘的手都不曾碰过,当下离成家还早着。”
吕祖迁脑子有些发热,一晌抻臂摁住魏、苏的肩膊,一晌道:“指不定你们两人就能凑一块儿?彼此知根知底的,指不定真的能够凑合凑合,过一辈子呢?”
空气掠过一瞬的沉寂,魏耷与苏子衿相视一阵,一阵滞重的无言。
俄延少顷,彼此的眼神之中,皆是出现了一抹显著的嫌色。
苏子衿率先偏开了头,道:“谁想同这厮过活一辈子,连续好几日不用洗澡就能上榻子休息的,身上臭烘烘的,谁想跟他过。”
魏耷道:“你一个男儿郎,活得这般精细龟毛,累不累?每日动辄便要濯身沐浴,热水还都是我烧给你的,我一句怨言都冇,你还指责我身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