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挽留的办法
作者:向晚葵      更新:2024-05-14 16:05      字数:2136
  对于其它女人,他真的一点兴趣也没有。
  谢秀文自从那个女人进屋后,就被她的所作所为搞懵了。
  这些女人为了攀上权贵,还真是拼啊!跟电影里一样的勾人手段,居然都用了出来!
  幸好秦冠麟洁身自好,没有上当。
  换个随便一点的男人,还不顺手推舟,跟她搂在一起了?
  这又让她有些好奇,为什么他能这么干脆拒绝这些女人,却一直想娶自己呢!
  她自认长得不错,可也没有到颠倒众生的地步啊!
  不过对秦冠麟的变化,她还是很欣赏的。
  以前总觉得他在感情方面,不够干脆,容易给别人留下希望,从而剪不断理还乱。
  现在这样就好多了,说明他的短板,已经全部补全了。
  外人想对付他,很难再找到弱点。
  接下来几天,谢秀文又开始忙了起来。
  车间准备好后,缝纫设备也送到了,供货商忙着安装和调机,而谢秀文这边开始要安排生产了。
  好在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经过这么久的培训后,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谢秀文看着谢建根制订的生产进度表,知道这个人用对了。
  有了这份数据,她就能随时跟进各部门的生产进度,
  以前没有谢建根,这些事还得自己干,她就会非常忙碌。
  轴承厂刚开工时,就是她亲自安排生产,并跟进进度,一个部门都不能疏忽。
  只要中间一个环节出了差错,生产就会停顿,员工没事做,那损失就会非常大。
  开工当天,秦冠麟也来工厂视察,好在提前一天工人已经到位,前面工位已经有半成品了,倒不至于开工当天,后面的人全部坐着那里没活干。
  “这边正常生产后,第二期厂房又可以建造了。”谢秀文陪着秦冠麟在工厂走了一圈,大致介绍了工厂的整个生产过程。“我打算把这边定为一厂,二期那边定为二厂,最后剩下的部分,设为三厂。”
  当初计划,建一家工人超过一千的工厂,等三期工程结束,计划就能实现了。
  分三期开工,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一期的人才培养好后,二期开业,可以招一部分人进来,再分一部分管理人员去二厂,这样能保证两边都顺利开工。
  如果全是新人,那自己就要全部重新培训一次,这样太辛苦了。
  “制衣厂建好后,你有什么打算?”从车间出来,秦冠麟随意地问道。
  当初她来自己这边面试,职务就是制衣厂的生产厂长。
  转眼半年过去了,她不但帮自己把轴承厂搞活了,又把制衣厂开起来了。
  现在她把生产厂长的职务交给了谢建根,是不是表示这边完成后,要离开自己的公司,自己创业?
  以她的本事,开一家工厂,实在太容易了。
  “打算?”谢秀文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问,就有些疑惑。“我们刚建了两家工厂,难道你还不满足,现在又有了主意?”
  如果这样,那这个老板对自己的剥削也太狠了吧!
  别看自己轻松就把两家工厂搞顺了,其实这个过程特别辛苦,她感觉自己都快要秃头了。
  “你觉得呢?”见她没有离开的意思,秦冠麟只觉得心花怒放。“制衣厂不说,你说轴承行业接下来会非常火爆,不管生产多少,都不用销路,还有别的类似行业吗?”
  他希望通过不断的投资建厂,把她绑在自己身边,免得她闲下来,动别的主意。
  至于赚的钱,可以继续以股份的形式分给她。
  就算分一半给她,他也不会心疼。
  “如果这样说,最适合的行业,自然是微电机了。”谢秀文以为他在认真跟自己商量投资的事,思考了一会后,说了答案。“以后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就会购买电器和小家电,它们都要用到电机,所以做这个最有前途。”
  虞城电机在全国都有一定名气,不过主要生产的是工业电机,用在大型机械设备上。
  而微电机主要用在家电上,以及汽车上。
  前世国内有几家大型电机厂,一天生产的数量,都是几十万以上,可见需求量有多大。
  不过也不奇怪,那时国内每个家庭,都有好几台小家电,比如吹风机,豆浆机,电脑,剃须刀等等。
  更不用说大型家电了,比如洗衣机,电风扇,吸尘器,抽油烟机,排风扇,空调,冰箱等等,这些电器,可用了不止一只电机。
  所以把这个产业做好了,同样能取得非常大的收获。
  印象中同村有人进了鹏城一家电机厂,那是香江老板投资的,据说就是靠这家工厂,老板成了香江排名前十的大富豪。
  “那就做这个——”见谢秀文主动提起这个项目,秦冠麟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可是这个投资会非常大,还是换个行业吧!”见他答应得这么快,谢秀文又有些为难。“微电机制造,需要的设备太多了,而且绕线和碰焊这些,都需要自动机械或者半自动机,没有几个亿,我怕搞不定——”
  具体怎么样,她也不是很清楚。
  秦冠麟这么信任自己,不能把他的钱糟蹋了。
  “随你,如果觉得这个不行,那你另外再想一个。”秦冠麟笑着回答。
  以自己现在的财力,投资几个亿确实有压力,那就过几年再说。
  “那等我想好再告诉你吧!”谢秀文也不是神仙,好项目不可能一个接着一个吐出来,关键是秦冠麟投资后,自己肯定也会分到股份,所以就算坑人,也不能坑自己。
  回去好好想一想,总能想出几个投入低,回报却很高的好项目。
  当然最赚的项目,还是房地产。
  只不过现在还早,等进入九十年代,再多存些资产,然后买地囤地好了。
  送秦冠麟离开后,谢秀文回到厂长办公室,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说得简单一点,现在不管做什么,都能赚大钱。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拼的就是胆量,没有什么商品生产出来后,会卖不出去,除了高技术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