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福娃会种田 第39节
作者:绯红雨      更新:2024-05-15 00:08      字数:7350
  粮食丰收,怪不得周里正说老天爷赏脸,还真是赏脸啊。稻谷成熟后收割完成,开始晾晒,扬场地。然后吹风,把不好的稻谷壳吹走,之后还要再次晾晒扬尘,脱粒还不用,十天左右后,把稻谷装起来,储存在干燥凉爽的架子上。大家收成都不错。
  但因为分开后,所以大家对于收了多少斤稻米,总要藏藏掖掖的,一问就是不多还好还好,三四百斤那样,够吃了够吃了模棱两可的话。这好像是下意识的的谦虚也是下意识的防备,是土生土长的生存智慧,也是逃荒过后留下的后遗症。
  这些稻谷可以换钱了。当然你要是留着自家吃,也没人管你。反正今年是第二年,不用交税。路阳就准备全部留着自家吃。但是人多地多用钱的周里正家和王满家及王虎家就不打算卖一批,虽然手中没一文钱做什么都不好使。
  这新出的稻谷能卖个好价钱。下营村的村民收货后,还要留出一部分自家吃,一部分缴税,然后才是能够自由贩卖或者交换的粮食。有些村民就酸不溜秋地说他们得了便宜,官府竟然免他们三年赋税,真是走了大运了。
  每当这个时候周大福就会腹黑地说一句:“谁要我们是流民呢,我们也不想逃难啊。”而周二贵则是强调,“没有免除三年,只有两年半,而且我们借的稻种是要还的!”
  对了,还稻种!等他们各家把自家的稻种筛选出来,交给周大福和王虎,两人拉着去里正那里了。里正收好会统一还的,周郡的晚稻还没收上来,所以稻种是周大福家帮着垫上的。还完稻种后就是过中秋了。
  今年中秋节后大家没有一起过,而是各过各的,各自团圆。他们现在不缺粮食了,周郡并着三个小孩更是美美的吃上了一顿。路云前天一大早就去大集上买了半斤肉和一根骨头回来。这是他们把鸭蛋吃完后,周郡特地没给他们买鸡架,留着肚子和钱准备在中秋节吃的。
  路云拎着小小的一块肉回来和一根带着些碎肉的骨头回来的时候,他的腿都在打着漂呀,这是肉!是肉啊!红白相间的肉啊!那块骨头看着怎么这么可爱,一想到晚上就能吃到嘴巴里了,温暖进他的五脏六腑,路云的心就别提有多美了。
  周郡不会做饭,会吃。而且这里也不用那么讲究,把前些日子在山里摘得晒干了后的蘑菇放进去大骨头里炖着。半斤肉用匕首切成小薄块,焯水后晾干,他还切了一小块赵雍给的野生姜片,放进去和萝卜干和肉一起添小火煮。
  菜园里新摘的韭菜切断烫软,撒上粗盐和麻油。
  萝卜炖肉,蘑菇骨头汤,清拌韭菜。现在有稻米了,再去蒸一锅白米饭。
  这顿饭不比什么都香?
  四人连路拾在内,吃的肚子混圆,动弹不得。那天晚上他们连锅碗陶罐都没收拾,一股脑塞进自己的屋里,摸着肚子赏了一会儿圆月,听着众人吹牛皮说丰收展望来年,小风吹着,昏昏欲睡。
  路拾头一点一点的,周郡也不管周立和路阳拉着他说什么了,立刻把孩子们都叫进屋里关门睡大觉。吃饱喝足睡大觉,再也没有比这更令人愉快的事情了。
  虽然第二天就是的早饭待遇直线下降。周郡随意用昨晚剩下的一点骨头汤把混着昨天吃剩下的半碗米饭,做了米粥。一人一碗,吃完后就开始下地干活。
  今天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上的晚稻成熟了!收割!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粮食。路云和周娇早就起床,包起了自己的头发,拿起了小镰刀,带着路拾也下地了。当然路拾就是坐在田埂上看着,偶尔给他们送个水啥的。
  路阳带着媳妇来帮忙,周郡喊了一声:“路嫂子,你怎么也来了?这……多不好意。”这个时候大家都还在晒粮食呢,要看着小鸟儿偷吃,都很忙的。而且还有那稻草要放好,一些不好的要留着沤肥。好一点的做茅草用在休憩房子上。
  路嫂子回了一句:“多个人,一天不到就能割完。”是的,路嫂子一加入,天还没黑,他们就把稻谷全部割完了。搬到板车上搬回去垒起来。然后用借用的连枷把稻谷打下来,之后扬尘,再晒干,存储。要吃的时候去大姜村去那边在磨坊里壳脱粒成新米。
  这一连串下来,周郡和路拾等人也累得够呛。不过成果喜人,他们的粮食收成有二百来斤。周郡赶紧背了一袋跟着王满一起去大姜村脱粒。他以后一天要吃一顿白米饭。周郡喜气洋洋地搬回来四十七斤的白米,放进了自己烧制的两个大陶罐之中。
  这四十七斤白米是五十一斤的稻谷脱壳去后剩余的。所以周郡估摸着他的二百零八斤粮食,顶多能换一百九十斤左右的白米,按照他一天一顿的吃法,一天至少要五六两白米,那么也够吃一年的!
  哈哈……“我们以后能天天吃到白米饭了!”
  “哇哇!”
  “好棒!”
  “吃米饭!”
  几个孩子也欢呼起来,路拾还蹦跳起来呢。
  “今天我们就蒸米饭,多蒸一会儿,有锅巴吃。”
  “那是什么?”路拾舔着嘴唇,“好吃吗?”
  周娇笑嘻嘻地牵着他的手,舀了两捧米去淘米,“香的很,脆脆的,有点硬,嚼起来香香的,还有一丝甜味。”
  路拾神情向往,当天晚上吃到了焦香的锅巴后,第二天一大早就爬起来,自己舀了米又去把周娇晃醒,“姐姐,你想吃锅巴吗?”
  周娇睡得迷迷糊糊被他晃醒,闻言道:“我不想吃。”
  “不,姐姐,你想吃。”路拾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你想吃,哥哥也想吃,我也想吃。”
  周郡也已经吵醒了,闻言道:“不,我不想吃。而且我们早上不吃锅巴。”谁家大早上这么奢侈吃米饭和锅巴啊。
  他们家是一天三顿饭,人家都是一两两顿饭,早上起来只喝一碗野菜粥垫垫肚子的。当然他们家以前也是这样,他们是喝盐水和糖水的。
  不过周郡自从有了粮食后,他就早上熬面汤,放些菜园子里的菜,混在一起吃。中午会吃干的,到了下午的时候会让孩子们喝盐水或糖水,天黑后再吃一顿,也是半干的,要么是米粥,要么是粗饼子配着菜汤,要么就是一人一个馒头配着萝卜干和黄瓜干。再喝点热水。
  这样算下来,其实他们一天能吃四顿饭。路云这个孩子有了饭吃,饿不着后,身体就开始发育,个子抽条了,长得很快。周娇气色也好起来,最让人高兴的是路拾。
  路拾现在小脸上有了肉了,小肚子圆鼓鼓的,不像之前那样干瘦了。虽然还称不上是个胖娃娃,但是假以时日一定能成为像年画上那样的胖嘟嘟的福气娃娃。
  周郡对这一切都很满意。但是看着这乱糟糟的房间,他又皱起了眉头。他们的房间堆了小麦和稻谷后,就没多少空的地方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个房间恐怕就太小了。
  本来就二十多平米的地方,粮食占据了一大角落,周娇的床铺占据了一个小角落。周郡他们仨睡得大床又占据了一个,而最后一个西北角也被做成了架子,堆放他们的杂物和衣物了。哎呀,再过两年就要盖房子了,不然住不下。
  路阳在外面喊他,周郡揉揉眼睛出去了。周娇和路云爬起来,一个人去烧水,一个人去菜园子里摘点菜来。路拾就跟着周娇,嘟着嘴在后面念叨锅巴锅巴,他还是想吃锅巴。
  路阳找周郡是说他已经找好烧炭的地方了,僻静没人,又离山不远,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去砍伐木头。周郡心动了,说明天随他去看看地方,然后就着手准备。
  路阳迫不及待地想让他今天就跟着一起去,挖坑还是挖土他们先备着来。周郡说今天要把菜园的土松松,然后再浇点肥料,没空。
  路阳还想说,但看到赵雍来了,显然是来找周郡的,就摆摆手,“那明天你可别忘了。”得到周郡点头后,离开了。
  赵雍每到秋收的时候回来,周郡问他那两亩地忙完了,是不是又要离开了。赵雍点头,把抄好的《百家姓》给他,然后又去看他的菜园子,“我娘说你要种大蒜,是种在这里吗?”
  周郡点头,“婶娘今天有空吗?”他想今天种上去,大蒜种子再不种下去,就晚了。天冷了就冻坏了,天热了不发芽。这个时候不太冷也不太热,刚刚好。赵婶娘之前也是这样告诉他的。
  “有的。”赵雍道:“你去和我娘说一声就好了。对了,你上次给我的三步跳,我已经处理好了,过两天我回城里上工就给你带上,估计能得一百多文钱。”
  “这感情好。”周郡笑着问:“真有那治风寒的功效?有,我就不卖了,留着自己用。”
  “有是有,但这东西要配着其他的草药一起用,只有一味怕是不行。而且你知道用量用法吗?”他摇摇头,“你还是卖了吧,药可不能乱吃的。而且药铺里对这些药有专门的再处理和贮藏方法。我只是简单的处理了一下。”
  周郡听出他的意思,就是这些东西只能卖钱才划算,自己留着不划算。周郡嗯了一声,“那就卖吧。”
  “上次那盆兰草被我换回来一本草药集。”赵雍道:“等我看完,给你抄写一份。”
  哇,好划算。周郡眼睛亮起来,嘴巴却道:“那多不好意思。”在周郡看来草药经比兰草有价值多了。
  可是赵雍却很随意:“都是一些很常见的草药,不过有两种处理方法和用途对我有用。”那药铺老板贼精明,明明很喜欢他带去的那盆兰草,但是当他提出要换一本《黄帝内经》的话,他也不同意,只愿意给一本草药集。这本草药集记载的草药不过十余种,他都认识了。之前在他铺子里做学徒的时候他也是教这个,他不太想要。但是掌柜的又说这草药集他又加了很多注解和药方,赵雍才愿意换。
  没想到拿回来却是多了几种草药和两张草药炮制方法。赵雍知道这些人把自家本领看的很紧,所以也不是很失望。老板得了喜爱的兰花,见他又识趣,对他倒是不那么防备了,偶尔采到好的药送来,他一高兴还乐意指点两句。
  赵雍就这样如饥似渴地学着,他是想赶快攒够读书的本钱,好去读书的。而学医进山采药是他能够到的最快又最安全的还最轻松的来钱途径。
  周郡跟着他回去找赵婶娘来教种大蒜,赵雍说药铺也收大蒜,不过要的量不多,而且这东西有专门种植的,野生的和种植的价值都差不多。周郡说他中这个就是想自己吃,卖那是卖不了的,就算他两亩地都种上大蒜,他去找买家,也不容易,所以不是很值当。
  因为大蒜种子价格高,要是大量种植,需要的本钱要很多。他要是想卖,必须要提前找好买家。他没有这人脉,要靠着挑着一斤一斤的卖,那要卖到猴年马月。而且这东西价值高,买的人就更少了。
  周郡想通后就没打着这个主意。他想着要是以后能多种一点会去城里饭馆碰碰运气,卖出去换一点银子来过活。这年头又不是网上发个帖直播间吆喝两句就能有人过来买东西的。大家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过活,消息蔽塞的很。再说他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种成功呢。
  赵婶娘见他和儿子一起来,听他说,笑着:“我也就是年轻时候种过一两次,来,我去帮你。”这个大蒜她年轻时候是吃得起的,现在嘛,偶尔儿子也能从城里带来一点。对于种植她是有心得的,当下就跟着周郡去了他的菜园子帮着种。
  这周郡是个灵巧人,心巧灵活,不死板。又是周娇的哥哥,赵婶娘一向喜欢灵巧人,看到他的菜园子,周娇正在弯着小腰挨个拔草松土呢。见到赵婶娘来,扬起笑容,“婶娘,昨天我们吃锅巴了,是我做的哦。”
  赵婶娘捏捏她发髻上的小包包,“今个头发扎的真漂亮。”
  周娇小脸上泛起光彩,“是婶娘教的好,我总算学会了。”婶娘总是打扮她,这回她终于学会了梳个小包包,也不怕头发散乱下来了。
  周郡等他们说完,把蒜种拿了出来。赵婶娘说很简单的。周郡跟着她的步骤做了也觉得很简单。只要蒜种浸泡了小半个时辰,挖坑,一个蒜瓣一个坑,然后埋土浇水,肥料不能太肥,他们沤肥再添点水浇上去,之后等着发芽就行。
  因为他买的种子少的可怜,所以不到半天时间就搞定了。该去做中午饭了,周郡送赵婶娘回去,看到赵雍在摆弄一些常见的草药,又挤又压又锤又捣的,周郡就没再打扰,默默回去了。
  第73章 烧炭
  “嘘!小声点!”路阳让媳妇别大声说话,他还站起来看看有没有人来。
  “我们怎么跟做贼似得。”路嫂子转头就对周郡吐槽,“没必要这么小心吧?这里没人。”
  周郡还没回答,路阳就道:“怎么没必要?”要他说就很有必要。他们三躲在这里守着土包烧炭,就是在做贼。烧炭挣钱那是要惹人眼红的,他们家又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可以撑得住。
  “我知道了。”路嫂子道:“这不是没人吗?我想起来动动,都在这守了一夜了。”她打了个哈欠,“郡哥儿,你回去睡吧。我们俩在这守着就行。”
  周郡昏昏欲睡的,他们夫妻俩的吵嘴,揉揉眼,爬起来看着土包。“再等一个时辰应该差不多了。要是这炉成了,时间来得及的话,我们可以再烧制一炉,夜里只安排一个人守着就行了。”
  这在野外烧制木炭就是提心吊胆的,不光担心有人来,还要担心把山点着了。他本来以为路阳选的地方不错,可是一看就惨兮兮的,没有山洞,周围还有高大的树木和干草堆,取材的确是方便了还能够遮人耳目。但是太危险了,一不留神干草堆就能被火星点燃,他们只好又重新找了个石头堆,这样一来,没有火灾危险,但是湿泥土和草堆还要他们自己准备,搬运过来,不能就地取材。
  在野外烧制木炭不难,找那种好一点的木头砍伐,弄成一段段的,挨个堆在一起排成圆柱状。圆柱状的木头上要再弄成小段的好的枯树枝,在最外围要裹上枯草和敢树叶,把木头都裹在里面,然后呢,开始用湿润的泥土把他们都围起来,对了,还要在木头顶部和挖坑。
  最后成型的就跟圆形的塔锥一样,顶部暂时不能封口,而底部周围要挖四五个坑出来,让空气流通,因为木炭是不完全燃烧,全部封死后里面的木材根本烧不起来。泥土封上后,在顶部用枯树叶点火,放入里面燃烧。然后就等着,等着火光从底部的几个口里透露出来,透的是那种红红的火光后,这个时候就要封口了。
  要用泥土把所有的空气口都封住,然后等着再检查一遍,不留一丝缝隙,最后把顶部的口也给封住。之后就需要守着了,这段时间要时不时地注意下有没有火光透露出来,泥土有没有干巴,有的话用湿泥土再次补上去。
  没有的话可以短暂的休息一会儿,像他们这样的小规模等了八九个时辰大概差不多了。等土堆冷却后扒开就行。
  因为他们是第一次烧,所以用的木材量不是很大。时间也就用的少,周郡和路阳夫妻俩是早上来的,熬到现在弄到半夜了,显然今夜是没法回去了。幸亏他们有准备,带了两床棉被来。
  周郡摸摸土包,已经凉了,他示意路阳夫妻俩过来,三人开始扒土包。心情怎么说呢,既期待又紧张,应该能成吧?路阳搓着手看着比他们更紧张,这可关乎到他能不能靠这个挣钱,能不能早日抱上好大儿呢。
  三人把土包扒开后,看到一团碎的粗粗的黑黑的木炭,在火把的照应下,木炭还泛着红光。他上手摸了摸,手上一团漆黑,然后又掰断几根大的木炭听了听声音,还挺脆的,放在鼻子那闻了温,味道不太好。
  不过应该能用吧?听声音是合格的,味道不太好,就是不知道烧起来的说话烟雾大不大?
  路嫂子和路阳眼巴巴瞅着他,火把把他们的脸照的通红,周郡点点头,“能不能用,成没成,咱们试试就知道了。”
  当即拿了几块木炭点燃,几人凑近一点,观察着。嗯,能燃烧,有烟,味道还能忍受。
  成了!
  “这就是成了?”路阳问。
  “成功了。是我们选用的木头一般,而且没有那种好的土窖烧,凑合着用吧。”人家那种贵人用的那种无烟无味甚至有淡淡清香好闻香味的银霜炭、优质松木银丝碳,这些烧炭的木材本就是珍贵的树种。更别说那工业化的烧制流程和烧制用具了。
  他们这种木炭就是平常富贵人家能用得起的木炭,所以卖应该没毛病。路嫂子显然也知道一些,笑着说:“这不费劲,郡哥儿,你带着我们做了。以后路阳卖碳,分你一半。”
  周郡摆摆手:“别,别,不用这样,烧了碳给我一份就行。”
  “这不行,这方子是你的,你教我们的。”路嫂子道:“我们不能白占便宜。”他们夫妻俩学会了这个方法,不管以后到哪都能用得上,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地赚钱,也可以把这个方法留给他们的后代,这么大的便宜不能就这样占别人的。
  再说她也想和周郡打好关系。周郡是个聪明活泛的人,不声不响的,但是看着很有底气,会读书认字,会烧制陶器又会烧制木炭,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惊喜。更难得是周郡知恩图报,懂得感恩,有来有往,她愿意和这样的人相处。她就拍板定下了,“我们卖炭的钱一分为三。”
  周郡不太想入股,要是入股了,他是不是一整个冬天都要这样偷偷摸摸地来山里烧炭,露宿外面的,想想都遭罪。而且按照这个小家庭作坊,他的支出明显大于收入,他们从砍伐树木到挖土到烧炭守着,这都是时间啊。
  而且他看一眼烧好的那堆木炭,估计不到二十斤。现在市场上的木炭好的能卖到100文,当然有人说也有二两银子一斤的碳,但周郡想象不出来。不过达官贵人什么都贵,二两银子也没多大吧?差的大概10文一斤。像他们这样的大概10到20文之间吧。看天气状况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
  别看木炭10文一斤不是很贵,但也不是贫苦人家用得起的,因为一斤木炭大概只能烧一刻钟左右,而一个一家四口烧一顿饭如果用炉子烧至少要两到三斤碳。所以还是用不起的。一般有家底的人家也只是冬天最冷的时候才会卖炭,在家里烧炭取暖罢了。
  他们这次砍伐了两颗树,木头大概斤二百斤,才得了不到二十斤的木炭,就算15文一斤,那么也就是300文钱。三百文前三人分,周郡一百文。不划算啊不划算。要是以前周郡肯定就干了,但是他现在手里还有点家底,就不想来干这个。现在天气不太冷,还能支撑得住,但到了冬天,风餐露宿的,天寒地冻的,身体搞垮了就太不值得了。所以他不想入股。
  但他看见路嫂子和路阳一脸期待,他道:“要是觉得不行,我就把方子卖给你。一个方子你给一两银子就行。方子给了你,除了我自家想做,不会再把方子给别人。以后要是有咱周家村和王家沟的人问我要方子,我可就推在你们身上了。”
  周郡半开玩笑似得说,“要是有人知道方子是我的,我可直接说方子卖给你们了哈。”他不能两面不是人。
  没想到路嫂子直接答应了,“我给你二两银子,这方子就算我买了。”她没想到周郡这么大方,竟然一个烧炭方子只要二两银子。她别的不知道,却是知道有的大夫就靠着一张祖传的方子传世立足治病救人,养活一大家子。
  这二两银子是她占了便宜,可是,“你嫂子我现在没有二两银子,先欠着。你放心方子给了我就是我的,和你没关系了。”
  很好。周郡喜欢路嫂子这样的聪明人。他想了想又提出以后要是他和路云及周娇要烧炭了,这个方子还是能用的。还提出如果以后他和路云要是来帮着他们一起来烧炭,那么烧出来的碳他们可以拿走三分之一。他不是去卖,只是自家要用。因为付出了劳动,要劳动所得没问题。
  路嫂子都同意,她说方子本就是他的,没有卖了人后就不准他自家再做的道理。协商很融洽,于是周郡很愉快地说:“那我们趁夜再烧制一炉吧。”
  砍树。挖土、劈材去!
  路阳在一旁看到自家媳妇和周郡说了一些话,然后这烧炭就成自家独家生意了?做生意也太简单啦。他一向听媳妇的,根本没啥想法,也乐呵呵地去提着斧头举着火把去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