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兵临城下
作者:
零点浪漫 更新:2024-05-15 14:58 字数:4095
农民军在河南刨了朱家的祖坟,这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是了不得的事情,崇祯帝震怒之下,要求全国各地派出精兵到中原参与围剿战。江浙之地一向富庶,近年来也无战事,所以朝廷下令之后,浙江都司立刻就从各州府调集了精锐部队,由浙江都司指挥同知霍斌胜率领往河南去了。如今留守在各州府的驻军实力因此大打折扣,别说组织起来抵抗海汉入侵,可能连保存自身实力都难以保证。
海汉在进入浙江之后的作战行动虽不频繁,但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足以引起浙江都司的关注。再加上海汉军在南边福广沿海的名气,浙江都司也很清楚这个对手不好招惹。否则去年于平风等人就不会一直耍阴招,而是直接调集军队去舟山跟海汉开战了。之前听说海汉主力离开舟山,原本还让浙江都司的官老爷们暗自松了一口气,但没想到因为这么一场无名大火,海汉人就撕破了脸皮要开战了。
从宁波府和嘉兴府传回的战报来看,当地驻军对于来袭的海汉军几乎毫无抵抗力,尽管战报上声称“三军用命,阵斩敌兵若干”,但这样一边表功一边要求杭州府尽快派援兵退敌,而且自家的战船几乎悉数毁坏,这中间的门道自然十分明显。
海汉军精于海战,这一点是众人皆知的事情,福广两地水师甚至对其十分倚重,前几年陆续向海汉人购买了不少战船和武器,连水师军官也会在海汉军中接受培训。面对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浙江都司并没有足够的把握在海上战胜对方,即便是要派出军队增援地方,也只能在陆上协防,所能起到的作用其实比较有限。
这其实还是其次,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无人能够确定海汉军这次武装入侵的具体目标和活动范围,他们或许只是在杭州湾附近炫耀一下武力,但说不定在发现明军无力抵抗的状况后,就会顺着钱塘江进入杭州府境内生事。假如现在将拱卫杭州城的军队派往嘉兴等地增援,那海汉要是由水路摸到杭州来了,又该要如何应对才是?
此外浙江明军可没有海汉这样的动员效率,即便只是打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也不是仓促间就能立刻拉出部队开战。等杭州这边的军队准备好出征,海汉人还在没在嘉兴那边活动都难说了。
基于这样的现状,杭州城中的官员们不免产生了严重分歧,一部分认为应该立刻出兵给海汉人一点颜色看看,最起码也得尽快打退其攻势,保全大明颜面才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海汉在嘉兴等地的行动只是骚扰性质,说不定目的就是要借此调虎离山,吸引明军主力离开杭州,再从水路发动攻势。而且以目前的状况来说,要立刻出兵援助嘉兴等地也是难以实现的操作。
最终还是反对派的意见占据了上风,毕竟杭州城是浙江的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衙门几乎都在杭州城里,这里的安全环境要比其他沿海州府更为重要,有限的精锐兵力还是放在杭州城更为稳妥一些。至于已经遭受海汉袭扰的地区,也只能回复当地“严防死守,等待救援”,毕竟海汉兵力有限,就算能在沿海打下一些地方也不可能长期占领,终究还是会退兵的。
只要没有丢掉城池,目前所发生的这些状况都尚在可控状态,不用向朝廷报告遭到外邦入侵,也无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今大明内乱未平,如果浙江这边再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那自布政使以下的官员都是要担责任的,没人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弄出一些会令当今圣上感到不快的状况。
杭州城里的官员们还在为是否出兵争执不下的时候,海汉军在嘉兴府海盐县的武原镇实施了登陆。这次登陆行动基本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抵抗,因为海汉海军在此之前已经将澉浦、乍浦两处千户所下属的作战船只全部击沉在码头上了,虽然没有攻破这两处临海的千户所城,但已经起到了足够的震慑作用。海汉很大胆地选择了在这两个千户所之间的海盐县登陆,明军也根本就没有派出人马来进行阻止。
海汉军在武原镇登陆并不是为了攻打海盐县城,纯粹只是为在这个特定区域展示武力而已。之所以选定这个地方的原因也很简单,这里没有明军驻扎,不用担心爆发正面武装冲突。
相比龟缩在千户所城里避而不战的明军,本地的民众对于海汉军的出现反倒是没有那么紧张。自去年海宁卫指挥使马越莫名其妙死在海上之后,嘉兴府对海汉的查禁就放宽了许多,海汉商品也得以进入到嘉兴府的市场上售卖。武原镇本身就是海滨小镇,又没有明军驻扎,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嘉兴府商人走私海汉商品入境的窗口,本地民众也有不少人放弃了农耕打渔的生活方式,投身到这个新兴的暴利行业中。
相较于过去的糊口方式,从事走私贸易的收益显然要高得多,尽管本地人多半只能依附于真正的走私商做些跑腿出力的粗笨活,但这些普通人的收入水平还是较以前大为提升。这也使得本地民众对于海汉的看法更趋于正面,对于这群盘踞在舟山群岛的“武装商人”并不反感。
这次虽然海汉是动了武,但在开战之前的数天,杭州城所发生的纵火案已经在海汉有意操作之下传开了,嘉兴府的民众也知道杭州府的明军对海汉使了阴招,杀人烧船劫走财物,把海汉得罪狠了。如今海汉所展开的报复行动,客观来说也是合情合理,再说海汉的行动只针对明军不伤及平民,所以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海汉军登陆之后,百姓大多只是躲在家中闭门不出,倒也没几个人选择拖家带口地逃去县城避难。士兵们在镇上张贴了不少安民告示,说明自己的来意只是为了对明军“不仁不义”的举动采取报复,但不会将报复施加到百姓头上。海汉军的登陆行动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大约两小时之后便撤回到船上,但因为天色渐晚,舰队并没有立刻开拔去下一站。
庞大的舰队就停靠在武原镇的海边,陆陆续续走出家门的本地民众都能很清楚地看到这支舰队。真实的视觉冲击要比一万句的宣传都管用,这支舰队的存在就足以让百姓明白,现在谁才是杭州湾里的主宰。
翌日,海汉舰队南下进入钱塘江,在其南岸绍兴府的谢塘镇、沥海镇进行了短暂逗留。由于临山卫指挥使魏山去年就暗戳戳地跟海汉建立了利益关系,所以海汉在绍兴府的行动没有遭遇任何抵抗,最后只是象征性地将曹娥江入海口封锁了半日,这样临山卫也就有充足的理由向杭州告急了。
客观的说,海汉在杭州的行事并不激进,舰队巡游了宁波、嘉兴、绍兴三地,但真正动武也只是在嘉兴府炮轰了一堆无人守卫的木船而已,并没有各地官府在向杭州告急的文书中声称的“激战”。不过这并不妨碍这几处地方官府继续向杭州城请求援兵,不管是真挨打还是假挨打,似乎都在有意无意间帮助海汉设局。
如果仅从这些告急公文中来分析局势,那么海汉差不多已经占领了杭州湾沿岸这几个州府一半以上的面积,很快要轮到杭州城变得岌岌可危了。心慌意乱的浙江都司只能下令从相邻的湖州、严州、金华三个地处内陆的州府调兵,不过这个调动并不是准备组织部队赶去出事的地方救援,而是全部集中到杭州城拱卫,以免胆大包天的海汉人万一要攻击杭州,至少还能有足够的军队用以构建防线。
在开战四天之后,海汉舰队终于从水路逼近了杭州城。尽管浙江都司在此之前已经是以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将钱塘江上游的水师全部集中到一起,但这种措施在面对海汉这些火力强大的战船时也很难起到太大的作用。
“浙江都司就这么点本事?”王汤姆很是不屑地看了看钱塘江上的几十条明军战船,回头对潘严道:“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潘严是在海汉舰队第一次造访辽东半岛期间抓获的俘虏之一,因皮岛将领沈志祥为其作保,他才得以脱身重操旧业,再次进入明军水师服役。不过他因为曾经叛逃辽东的经历,已经不可能再回到登州军中,只能去皮岛为东江镇卖命了。而海汉与东江镇的军事合作中包括为其培训水师军官,这潘严也因表现出众而被挑中,随舰队一起南下来到了浙江。
虽然潘严过去和现在都是在明军中服役,但王汤姆很清楚他早就已经不可能再跟朝廷一条心了,不用担心他向大明出卖海汉的秘密,所以这次出击也带了他在身边,算作是实战培训的一部分了。
潘严在辽东期间已经两次见识过海汉海军的本事,早就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听王汤姆主动提问,他倒也没有多想,老老实实地应道:“就凭这些小船,尚不足以威胁到我方舰队。以卑职之见,既然此行目的并非消灭明军水师,当可以炮火开路,吓阻对方。若有不知进退者,再将其击沉便是。”
王汤姆试探道:“你看到我们跟明军打仗,难道心里就没有一点波动吗?”
潘严正色道:“卑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是海汉海军学员,自然该站在海汉舰队一边。”
王汤姆微微点头道:“你能有这样的觉悟就好。”
王汤姆很快就下达了开战命令,双方这次出战的船只数目相差不大,但排水量却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至于舰载火力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明军所有船只加在一起,火力强度还尚与海汉购买的这艘旗舰相差太远。而临时凑合到一起的浙江水师显然只是一支作战经验稀少的乌合之众,海汉的舰载火炮开始隆隆作响之后,便很快有数艘明军战船调转方向,尝试脱离战场。
很显然,海汉的武装船只早就名声在外,而这些临时集中起来的浙江水师却并没有太坚强的战斗意志,一看对方开始使用火炮攻击就纷纷脱逃。不过半个时辰,除了几艘被击伤无法动弹的船之外,其他的船几乎都逃了个精光。而海汉对于这种主动脱逃的行为也没有进行追击,只是调整了队形开始封锁江面。
在海汉制定的报复计划中,对钱塘江航道进行武装封锁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断绝了这条对杭州极其重要的交通线之后,整个城市的运转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民间的怨忿也会急剧增长。如果城里的官员们无法保证钱塘江的正常通航,那么当今世上唯一能做到这件事的大概就只有海汉人了。
这里的钱塘江面宽约五里,即便是强如海汉,也花了近两个小时才部署好水上封锁线,开始拦截过往船只。如果是民船,原则上都会劝其原路返回,实在想尝试硬闯的,就只能先将船扣下来了。
在天黑之前,海汉总共扣押了七条船,但成功驱离的船只却是这个数字的十几倍之多,也足见这段航道的繁华程度。而海汉人兵临城下的消息已经在杭州城内传开,有部分士绅开始担心官府是否能够好好应对海汉的攻势,因为一直到现在,官府既没有对纵火案进行结案,也没有接受海汉的诉状,很显然对方是憋着一口气来的。
对于形势的急转直下,懵逼的不光是城内外的普通民众,就连官府中人也不免感到惊讶,谁也料想不到海汉真的就这么直挺挺地顺着水路杀到了杭州城下,甚至连钱塘江的航运也封了,要战估计是战不过了,但如果就此去跟对手讲和,那未免也太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