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中俄激战
作者:月影梧桐      更新:2024-05-15 16:20      字数:4247
  800米,600米,300米……眼看国防军阵地还是毫无反应,敌人的胆子越发大了,很多俄军干脆直起了身子,端着枪就往前冲过来。
  “打!”一连长扣动手里的驳壳枪,下达了开火命令。
  “突突突”四挺马克沁随即吐出了长长的火舌,朝人群中最密集的地方扫去,一下子就割倒了一大片,紧接着,战士们手里的轻机枪、步枪也纷纷开火,不时有敌人中弹倒下……由于敌人直着身子,目标特别显著,又没有怎么提防,在遭到国防军冷不防的火力扫射时,一下报销掉了近80人马,吓得剩余的俄军赶紧趴在地上呈匍匐状。
  国防军很多士兵都还是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打仗就让他们对付俄国人,很多战士心里不免有些打鼓,在没开枪之前,心都提到嗓子眼,这第一轮打击过后,很多人就把心放了回去――俄国人也不怎的,不过也就是一个脑袋,吃了枪子照样要去西天……哦,不对,俄国人信上帝,应该是去见了上帝。
  眼看俄军已经匍匐在地上了,很多战士兴奋地交流:“你打中没?”
  “打中了!脑壳上一枪,这龟儿子当下就完蛋了,老哥你呢?”
  “唉,我运气差,只打中了胳膊,没打中要害,你看这混蛋趴在那里呢。”
  “没事,等会瞄准点就行,这冰天雪地的,要是打中胳膊他不治疗,回去也得废掉他一只手……”
  “弟兄们,瞄准了打,狠狠地打。”传令兵过来传信,“连长说了,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
  最初的慌乱过去后,俄军在指挥官的命令下,慢慢地开始了匍匐前进,刚才的攻击让他们的头脑清醒了不少,敌军阵地上看来也有不少实力。
  匍匐前进虽然缓慢,但降低了目标显著度,很多士兵开枪都没能击中,只看见打在雪地上“啪啪”作响,让这边的国防军将士有些懊丧,很多人放完了五个弹夹整整25发子弹,也没有打中一人。有几个士兵焦急起来,很想立起身体居高临下的开枪,刚刚站立起来,就被眼疾手快的排长摁下:“你小子不要命啦,乖乖躲在战壕里。”
  那士兵还没落稳,“嗖”的一声,一发子弹从他头顶越过,要不是躲得快,还真是要光荣了。
  这战士惊魂未定,好容易安定下情绪后朝排长投去感激的一眼,随即怒骂道:“好小子,居然敢打我,你放马过来,让你尝尝俺国防军的厉害。”
  子弹在空中飞舞,命中率却很低,双方你来我往地互相对攻了5、6分钟,还是没有什么大变化,唯一的区别是国防军出现了伤亡,俄军又被报销掉30来个。
  眼看敌人像蛇一样蠕动,慢慢地朝本来阵地爬来,一连长有些着急,炮兵怎么还不开火呢?敌人推进的速度虽然慢慢腾腾的,但是真要摸到阵地前沿可怎么办?只好再次操起电话要求炮火支援,没想到潘天寒答复很干脆:“敌人这次投入的兵力并不多,而且不少被你们干掉了,你们要再接再厉,用步枪、机枪和手榴弹消灭敌人,炮火支援我打算用在更需要的时候。”
  既然上级这么命令,一连长就准备努力贯彻到底,想想也是,敌人的大部队还在后面,连这么一点压力都顶不住,要求炮火支援,这后面的仗还怎么办?一连长咬咬牙,大声命令手下:“弟兄们,瞄准了打,一定要坚守住阵地。”
  其实,俄军的推进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冰天雪地里匍匐前进难受不说,动作也特别迟缓,更为可怕的是,国防军的机枪火力很猛,稍微动作幅度大一下,就招来成串的子弹,不是打在雪地上“啪啪啪啪”地激起冰花,就是打在人身上穿成个个洞眼。很多俄军士兵亲眼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打中后,血汩汩地留了出来,把雪地染得通红,没过多久,血又被冰冻住了,成了一片红彤彤的冰片,看上去让人触目惊心。
  又是一发子弹击中了一个士兵,只见他头一歪,立即就躺倒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了。前一分钟还是好端端的活人,这一分钟已变成了上帝的鬼魂,让这些俄军也心惊胆战,生怕不幸的厄运降落在自己头上。朝对方的阵地开枪其实只是为自己壮胆,并不指望能击中敌人,士兵们只是机械地装弹,拉动枪栓,扣动扳机,射击……
  俄军终于推进到了距离阵地100米的地方了,进攻发起时的400余人,现在只剩下一半稍微多一些了,指挥官看看国防军的阵地近在咫尺,怪叫一声,抽出指挥刀拼命吆喝士兵们冲锋。应该说,这个俄军军官还是比较英勇的,他指挥士兵冲锋后,立即自己站起身来,希望依靠自己的作为来带动手下。
  一连长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家伙,刚才已开了好几枪,但一直没有打中,眼看他站起身来,暗暗喜道:“你小子找死,我送你上黄泉路。”
  不偏不倚正好一枪,俄军军官额头上出现了一个洞眼,当即直挺挺地倒了下去,指挥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旁边士兵连忙再度趴下,但大多数士兵并没有被这个所左右,他们心里只是念叨着:“快,要快,只要冲过去,这些中国人就完蛋了。”
  俄军士兵此时已经高叫着“乌拉”冲锋过来了,粗笨的外套制约了他们的奔跑速度,马克沁毫不客气地发挥着威力,当下又是撂倒一片。
  “手榴弹,手榴弹。”一连长在高呼,然后把手中“嗤嗤”作响,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投掷了下去。
  “轰隆”一声,手榴弹在俄军中炸响,爆炸点附近3米内所有的俄军都倒在地上,他们不是被弹片击中就是被弹片击伤而动弹不得。
  战士们学着连长的样子,也把手里的手榴弹投掷了出去,“轰轰”声不断地作响,烟尘不断地升起,俄军不断地倒下……终于,失去了指挥官又面临手榴弹弹雨的俄军抵挡不住,士兵们动摇了,害怕了,推进到距离阵地20来米的地方,他们成了强弩之末,一个个调转身子,连滚带爬地朝后面退去。
  “敌人跑喽。”
  “打呀!”总有几个不幸的倒霉鬼被国防军击中了背部,面朝着己方打下……
  击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阵地上一阵欢呼,所有人都洋溢着喜悦。士兵们惊奇地发现,虽然自己和伙伴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但打得也相当不赖,俄国人已经被打跑了。
  “弟兄们,注意隐蔽,俄国佬的炮火可能马上就要过来了。”连长简短地向潘天寒汇报后,传令阵地的士兵们当心。
  果然如潘天寒所料,敌人马上发动了报复,阵地上到处响起了炮弹爆炸的声音,炮火比第一次猛烈多了,俨然有铺天盖地之势。在俄军的出发阵地前,俄军指挥官盯着逃回来的残兵败将,恼羞成怒:“混蛋,笨蛋!连一个小小的阵地都攻不下来,简直就是一群废物!”
  既然第一拨进攻付出了重大代价还没有能够拿下阵地,俄军指挥官也不得不收起傲慢的态度,着手准备第二次进攻。第一次进攻可谓是完败,但也有一个好消息,退回来的士兵告诉他,敌方只有机枪和手榴弹,没有发现火炮,也没有一发炮弹落下来。指挥官眉头一皱,立马就有了主意,他决定吸取了第一次进攻失败的教训,在第二拨进攻时,不仅要注重正面强攻,在两侧也要予以迂回包抄,让敌人难以招架。
  根据观察和侦察,他判断在正面防守的士兵顶多只有200人,为了给进攻方施加压力,他决定出动两个大队约800人,并分成两个支队。第一支队300人,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第二支队500人,左右两翼各安排250人,进行迂回包抄,力争一举拿下阵地。为了尽可能地达成突击的隐蔽和突然性,他命令炮兵加大轰击力度。
  两个支队领命后,在火炮声中上路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是比第一次还惨烈的结局……
  在俄军发动进攻前,炮兵支队和28旅已经上路了,乘坐的是国防军专用的军列,奔驰在中东铁路线上。俄军的做法很有意思,明明知道国防军在大肆调动,却不加以阻止,更没有封锁中东铁路、隔绝交通的做法。
  葛洪义告诉秦时竹说:“我军已经上路了,奇怪的是,敌人丝毫没有动静,反而一律放行。”
  “这边的敌人大概还没有收到萨勒图动手的消息吧。”秦时竹嘿嘿一笑,“不过,就算是知道要动手,敌人也是会放我们过去的。”
  “此话怎讲?”
  “第一,萨勒图方面剑拔弩张,但毕竟还没有公开撕破脸皮,敌人此时封锁铁路,是公然破坏,要引起国际纠纷;第二,就算是开战,那边的封锁命令下到这里,也要隔一段时间,以俄军的效率,没有几个小时是不可能的;第三,敌人不是处心积虑要消灭我们增援部队吗?那就更不可能隔绝交通了,不然我们怎么进他的包围圈呢?”秦时竹依旧是笑眯眯的神情,“我猜敌人不仅不怕我们动用铁路增援,说不定还盼着我们增援呢!”
  “瞧你这话说得。”葛洪义随即追问,“那这个仗到底怎么打,难道眼睁睁看着部队进伏击圈?”
  “我没有那么傻,下面也没有那么傻,你看着好了,咱们不仅不会进伏击圈,相反还能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秦时竹越说越悬乎,“咱们给他来个计上加计。”
  “好,就看你的指挥啦。”葛洪义嬉皮笑脸地说,“这回打仗可没有了历史做参照,完全是真刀真枪,咱们的秦大帅可是要好好露一手。”
  “如果这样都要我指挥的话,要总参谋部干什么?要前敌指挥干什么?”秦时竹自我解嘲般地说,“我毕竟不是老毛,大体战略把握住,具体让下面人经手就可以了,打赢了,皆大欢喜,打输了,我承担责任。”
  “就冲你这句,给你卖命的人就不少,再说了,这次战事涉及民族大义,下面心里肯定也有数的。”葛洪义补充了一句,“德国观察团化装成我军模样,也在上面了。”
  “要保密,尽量不要暴露他们的行踪。”秦时竹悄悄地对葛洪义说,“我已经给前面下过密令,万不得已他们可能落到俄军手里时,咱们抢先下手……”
  “你说灭口?”葛洪义有些发呆,“那德国方面怎么交待?”
  “这容易,德国方面肯定也不希望他们的人落到俄国人当中,你放心,连这点都搞不定,咱们哥俩也别混了。”秦时竹悠悠地说,“我找你来,主要是问问江西的事情进展如何了?”
  “5天前,海军奉袁世凯的命令,出动六艘军舰驶抵九江,其中一舰停泊湖口,准备对江西方面用兵。与此同时,李烈钧一面复电参谋本部、陆军部解释,另一面授权舆论发出强硬声明,声称戈克安居然敢‘擅自扣押军火,武力对付上级,企图不轨,当以武力弹压’……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冲突一触即发。”葛洪义告诉秦时竹,“但前天黎元洪跳出来做好人,对双方发出通电,企图调解矛盾。楚谦号舰长王光熊登岸查看所扣押军火后,电告海军部:‘查得此地各有军队保护军火,内地毗连租界,若果强取,必动武力,实与大局有关,因此末敢妄动,听候中央和平了解。’”
  实际上,这个电报是袁世凯授意他发的,因为考虑到李烈钧兵多,北洋军又鞭长莫及,真冲突起来,戈克安肯定不是对手。海军虽然在江西,但海军毕竟只能提供支援,而不能代替陆军去攻城掠地。李烈钧的强硬立场得自于秦时竹的暗地支持,且终于迫使袁世凯作了让步,同意让黎元洪主持调解。(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