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天问书社(求订阅~~)
作者:奶味小布丁      更新:2024-05-15 22:22      字数:5649
  不提宝洁公司在国内掀起日化企业的整合行动,让国内日化行业风起云涌,让每一位日化行从业者都切身感受到大时代的激荡。
  赵一还是依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老老实实的忙着自己的事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智能翻译专家已经将天问大学的所有数字图书都学习了一遍。
  经过赵一的测试,发现翻译准确率达到了99.9%以上,比普通的人工翻译准确率还要高得多,完全可以胜任科学著作的翻译工作。
  而且由于之前培训智能教师,赵一这边也积累的打量的基础文化素材,这次也给了智能翻译专家学习,带来的效果更是比普通的翻译水平要高得多。
  著作翻译有两种,一种是直白的翻译,仅仅是将外文资料的意思翻译明白了,但是文采什么的,就不提了。
  这种翻译在科学著作中还好些,但是在文学著作中就实在是不敢恭维。
  而翻译专家已经达到了第二个层次,就是不仅能够翻译明白外文的意思,而且还会使用汉语的特点,翻译出来的文章文采也是相当惊人,具备很高的可读性。
  这才是初级人工智能该有的样子,当赵一特意让智能翻译专家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结果翻译专家给赵一翻译出来好几种不同风格的译文,其中有一篇纯文言文的方式。
  这让赵一看了,也是一阵佩服,如果让他自己来,虽然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绝对不会有这么高的效率,这就是初级人工智能的可怕之处,具有人力不可比拟的优势。
  说实话,如果赵一让初级人工智能来学习编程,繁星软件公司里面的所有研发人员都要面临着失业,初级人工智能绝对拥有这样的实力和效率。
  这也是赵一不想让别人知道他这里有真正的人工智能的原因,实在是关系甚大,如果被别人知道了,估计全世界的人都寝食难安。
  例如配合高精度机械装置和自动化设备,使用初级人工智能,绝对可以让全世界百分之九九的工业生产人员下岗。
  如果使用科学模拟算法,甚至初级人工智能还能替代一部分初级研究工作,让处于科研底层的人员面临失业。
  像这样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多,所以赵一即使拥有现在的地位,也不敢贸然将初级人工智能放出去,这样带来的后果,就连他也是无法意料的。
  既然智能翻译专家已经准备好了,那么赵一就让律师事务所帮忙办理天问书社的相关手续,这家企业名字虽然和天问大学相同,但是却没有什么关联。
  然后就是天问书社的员工招聘工作了,大部分员工还是以印刷厂工人为主,剩下的就是一些发行人员和行政人员。
  这些员工招募起来要相对简单很多,难得是招募翻译专家,虽然人工智能的翻译准确率超过了人工翻译水平,但是并不是说不要人工翻译人才。
  第一是需要人工翻译人才,来为智能翻译专家把好最后一道关,尽量让翻译出来的著作准确度更高。
  第二个理由就是智能翻译专家无法感知当前社会环境,无法规避一些敏感问题,这方面就需要人工翻译专家来把握。
  这样看是好像对人工翻译专家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其实不然,要知道智能翻译专家的翻译准确率已经很高了,想要再找出瑕疵,必须要求人工翻译专家的水平更高才行。
  不然根本就找不出来问题,结果是有相当于没有,所以赵一需要寻找那些真正的翻译大家。
  而国内的翻译大家在学术界都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是请来做专职翻译工作,估计是很困难的。
  但是赵一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让他们做兼职,帮忙审阅智能翻译专家翻译出来的著作。
  这样的工作就相对简单多了,如果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几天就能够审阅一本翻译著作,完全不耽搁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
  只是赵一担心他们的工作效率完全跟不上智能翻译专家的翻译速度,所以这方面的人才需要尽可能的多找点,不然也会耽搁事情。
  普通的人才,赵一就让人力资源公司去招募,而那些翻译大家,则是需要赵一去亲自拜访,没办法,他们还真不是只用钱就请的过来的,必须要有一些诚意才行。
  好在赵一的知名度还行,大家都卖他一个面子,再加上他的年纪也小,老家伙们都愿意帮小辈的忙。
  于是在1985年5月10日,天问书社正是挂牌成立,除了帮忙出版发行原版著作之外,它的主业还是以翻译科学著作为主,其他类型的书籍当然也会做。
  这家被赵一寄以厚望的公司、作为科学规划十条里面的一环,成立的时候完全没有赵一其他公司那么热闹,就连政府部门,也是不甚关注。
  毕竟书籍出版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行业,也不是了不起的高科技,而且也无法创造高额的经济价值,大家都当做是赵一的兴趣爱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家出版单位的科技含量还真不低,可以说是拥有当今世界最高的技术也不为过。
  毕竟单是一款智能翻译专家,就足够秒杀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高科技。
  当然智能翻译专家当然不会部署到天问书社的办公地点,还是放在位于北极星公司的,赵一专属智能超级计算机上面。
  就连天文书社的社长,杜佳淳都只是知道公司将会采用繁星软件公司出品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国外的著作,至于这个翻译软件到底怎么样,他们也不清楚。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全世界选择高质量的著作,然后再交给智能翻译专家来翻译即可,更大的工作量还是在寻找高质量的著作上面。
  而想要寻找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资料,还有比那些顶级科学期刊更好的吗,所以杜佳淳的第一步就是去和全球顶级科学期刊合作,拿下他们的翻译合同。
  这些顶级科学期刊,其实也是一家盈利机构,天文书社的这种行为,多多少少也会影响他们的原版销售,再加上天问书社的知名度也不高,合作肯定不会特别顺利。
  天问书社后来开出的条件就是只进行汉语翻译,不会翻译成其他文字,这个条件就让他们比较容易接受了,因为本身他们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量就不是很高。
  能够看懂外文的人才本就不多,同时还需要看懂里面讲述的原理,人数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对他们的实际销量影响并不大,反而能够扩大他们报刊的影响力。
  同时天文书社也会提供汉字翻译的买断费用,虽然不会很高,但也基本上和现在他们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差不多,这就提高了他们的获利水平了。
  凭借着这样的优厚条件,天问书社才几乎将国际科学期刊杂志一网打尽,忙完了这件事情后,接下来就是和全球科学家,特别是喜欢出著作的科学家开展合作。
  从他们手上尽量将版权买下来,这样天问书社不仅可以赚翻译的钱,而且还能赚原版出版发行的钱。
  只是这个难度也比较大,主要还是因为天问书社的知名度不高的原因,当然也有天文书社目前的全球发行渠道不完善有关。
  书籍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书籍卖的越多越好,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名度,还能够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
  所以天问书社还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全球发行渠道,而能够快速达成这个目标的,莫过于收购现有的书籍出版发行商了。
  兜兜转转,事情还是转到了青柠娱乐公司的头上,弄的赵一还亲自打电话问钱志远,问他们到底收购的战果如何。
  好在青柠娱乐公司也不是毫无所获,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了对兰登书屋的收购,这家公司以大众文学出版为主,比较契合青柠娱乐公司的的需求。
  但是说实话,并不太符合天问书社的要求,天问书社的主要出版方向是科技类书籍,虽然其他类别也会经营,但是不是作为主要目标来经营。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而且天问书社的主要目的还是他们的发行渠道和知名度,拿着这个招牌找别人合作就要简单很多。
  青柠娱乐公司还没有将收购回来的兰登书屋焐热,就被赵一划到了天问书社的名下,青柠娱乐公司貌似吃了一个大亏。
  好在大老板也考虑到他们的情绪,给了他们一大笔奖金就这么过去了,并且将收购全球出版行业企业的任务转移到天文书社手里,让青柠娱乐公司还是专注于他们的本职工作。
  虽然青柠娱乐公司也想借机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但是既然大老板这么说,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出版发行业务转移到天文书社。
  对他们的版权购买没有什么影响,反正都是一个老板的手下,到时候沟通起来就简单很多,和在自己手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和那些知名科学家合作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搞定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所以天文书社还需要将已经到手的资源善加利用。
  于是将那些到手的科学期刊杂志和兰登书屋手里的书籍,进行翻译就是天问书社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但是目前国内的发行渠道建设也很重要,除了和国有发行渠道商合作外,天问书社还需要自建发行渠道。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兰登书屋既然就这么被收购了,所以天问书社的胆子就变大了,竟然提交给赵一一份计划书,就是准备在全国所有城市和县城都建设天问图书馆。
  让拿到这份计划的赵一,都忍不住摸着自己的额头,苦笑了一下,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在全国建设5000多家图书馆。
  按照平均每家图书馆1000万的投资额度,总投资需要500亿元,这里面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地皮和建筑资金,还有就是书籍投资。
  说实话,做这笔生意其实不怎么划算,因为未来看实体书的人会越来越少,靠书籍出售和看书会员制度,根本就转不了多少钱。
  未来也许值钱的只有这些地皮和房屋了,这不能说是一种悲哀,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就和古代文字从竹简记载到纸张记载一样,现在只不过是将文字又从纸张转移到电子设备上而已。
  只是到时候建设的这么庞大的实体图书馆,能不能经营的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总体来说应该是不亏的,至少里面的固定资产增值就足够收回成本。
  只是这样的增值速度,在赵一看来完全不值一提而已,这么多钱,他随随便便投资,将来获得的收益也比这多得多。
  但是里面的社会效益,却让人不容忽视,赵一之前只是计划在校园里面增加图书室和图书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科学兴趣。
  只是这样做,受益的范围还是有限,社会上的人主要还是通过购买书籍或者借阅书籍来获得相关的知识。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天问书社的这个计划还是值得实施的,更主要的是,天问书社能够掌握书籍的发行渠道,这个在天问书社看来,更加重要的多。
  最后赵一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天问书社的这份计划,而且赵一更加激进一些,不要在按照什么十年期限来布局了,直接全面开花就是了。
  只要天问书社能够管理的过来,就允许他们进最大的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赵一会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资金。
  赵一之所以这么爽快,主要是赵一手上还有些钱没地方用,这个计划就算是帮他花钱了,而且这个计划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他看重的。
  另一个原因则是现在的地皮太便宜了,和白捡的没有什么两样,而且建设图书馆,也带有一点公益性质,在拿地上也比一般的商业开发具有更大的优势。
  也就是说,现在实施这个计划,同样的钱,可以获得更大的土地、更多的建筑面积,未来如果真的图书馆经营不下去了,也能够靠这些固定资产,回笼不少资金。
  天问书社获得了赵一的批准后,简直是欣喜若狂,他们之所以提交这个计划,只是试探性的,如果赵一不同意,他们也没什么关系,打不了和新华书店合作。
  没想到,赵一还真批准了他们的计划,让他们自己组建发行渠道,所以他们获得批准之后,就开始组建相关团队,在全国各地寻找合适的地方修建自己的图书馆。
  还没等他们去全国各地考察,赵一的电话就打过来,让他们去联系商通贸易公司,他们对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研究的非常透,就连当地的政治经济生态也是一清二楚。
  因为商通贸易公司现在干的事情就和天问书社建设自己的图书馆差不多,那就是在全国各地建设购物商场和购物中心。
  做生意,当然就需要提前研究透彻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然贸贸然的投资,不是给自己招不自在吗,弄不好投资的钱打了水漂。
  天问书社联系到了商通贸易公司,将情况说明了一番,贸易公司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们详细的分析资料。
  拿着这份资料,天问书社的后续工作就顺利很多了,就连各地的当政者的电话,都一一列举了,天问书社只需要按图索骥即可。
  建设全国性的自有发行渠道,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全部完成,所以目前他们还是需要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同时他们的翻译工作也需要紧罗密布的展开,首先他们就需要将实体书籍数字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用智能翻译专家。
  好在这项工作也有专门的设备,那就是由北极星公司提供的扫描设备,只需要在实体书籍上扫一下,上面的文字图片都会原原本本的以数字的形式传输到电脑上。
  再通过特有的编辑软件,将图片格式的书籍转换成为可编辑文字格式,就连里面的图片等,都可以再编辑和提取出来,相当方便。
  不然凭借人工来输入,天问大学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几十上百万的书籍给数字化完。
  当天问书社将完成数字化的科学杂志重新排版后,传输给智能翻译专家进行翻译的时候,就连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不靠谱,只是上面交代让他们这么做的,他们只能照着做而已。
  结果当然是打了他们的脸,传输过去还没有十分钟的时间,就将翻译结果传输回来了,他们下载了翻译后的书籍之后,就细细的看了起来。
  带着批判的眼光,将整个翻译后的书籍看完后,他们没有找到任何问题,于是又拿起原文出来,仔细的对照,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如果硬要说有问题的话,那就是翻译的比想象中的要文艺很多,非常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原来科学著作也可以翻译的这么好看,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不仅如此,翻译过来的资料里面,还将文章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了一份附加资料,通过附加资料的阅读,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中的知识,大幅度降低了阅读门槛。
  智能翻译专家之所以有这个功能,还是要归功于天问大学的图书数字化,让智能翻译专家已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了。
  它不只是机械的对原文进行翻译,而且还会根据原文中的知识点补充前置知识点,这可不是一般的联想算法,而是智能翻译专家真的读懂了文章里面的意思。
  而且它给出的补充知识,也不是机械的摘抄别的书籍上面的内容,而是使用自己的语言,用更加容易理解的话语给讲述出来,让人一看就明白。
  正是因为为初级人工智能真的懂别人的意思,才让赵一把它研发出来,用在全国教育系统里面,不然只是机械的转述,根本就无法教明白学生。
  除了没有自己的意识,创造性能力较弱外,其他方面,初级人工智能绝对都比人类强的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