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作者:楚清明      更新:2024-05-15 23:11      字数:4305
  他们结伴拜访首府宰相魏子谏,希望由他出面向皇帝请命。但魏子谏眼看着就要致仕,死活不肯在这时候横生枝节,而出他之外,又无人能担百官首领,怎么办?
  朝臣们一合计,想了个损招——直接在早朝时集体上书!
  ****
  杨进看看跪了一地的大臣,又看看仍然在前排站着的崔容,不由伸手揉了揉额角。
  这些年,有不少人陆陆续续跟杨进说过后宫、子嗣之事,都叫他一一挡了回去。不过杨进也知道,事关江山社稷,这一场早晚逃不过的。
  看来,终于是要开始了。
  “众卿之意,朕明白。”杨进开口:“然我大周正值百废待兴之际,朕为天子,当做黎民表率,正应该节俭自律。采选之事,容后再议吧。”
  见皇帝又搬出这套老说辞,群臣简直欲哭无泪。礼部尚书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进言:“皇上励精图治、我朝强盛繁荣,正是该考虑千秋万代的时候。若皇室子嗣凋零,于江山社稷不利啊皇上!”
  杨进嘴角抽了抽:“爱卿的意思是,朕的两个皇子不好?”
  “呃……”礼部尚书傻眼了,赶紧补救,“两位皇子聪敏正直,都十分优秀。只是……”
  “这不就行了,儿子多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杨进道。
  他这话暗指先帝之事,众臣子谁也不敢接,一个个都闭口不言。趁着这空档,杨进索性退朝了。
  正主跑了,众臣不得已也只得先行散去。崔容默默在原地立了片刻,心中滋味难言。
  今日之事,显然是文武百官事前商议好的,然而并没有人知会他一声。崔容心里明白,这表示朝臣们终于决定不再顾及同僚的情谊以及皇上的脸面了。
  崔容有些艰难地闭了闭双眼。往后的路,步步荆棘,他虽不惧,却不知能不能走到最后。
  ****
  虽然成功逃脱了一次,但杨进心里明白事情根本没有了解,臣子们绝不会就这样轻易让步。
  正如他所料,往后一连几个早朝,众臣一次比一次难缠,铁了心要揪住这个问题逼杨进就范。
  这日,双方你来我往数个回合,杨进已经有些疲惫,正准备挥手退朝,中书令薛显之左跨一步出列。
  首府宰相魏子谏称病不朝,三省长官便是百官中最有分量的,其余人见他出头,便退回榻上。
  崔容面色依旧平静无波,心中却知最要紧的来了。
  只见薛显之向杨进一拜,口中道:“皇上,按我大周惯例,皇帝后宫除中宫外,还需有贵、淑、德、贤四妃;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妃;以及九婕妤、九美人、九才人、二十七宝林、二十七御女、十七采女。皇上纵使不惜违背祖制,也该多考虑子嗣大计!”
  杨进还是太子时,薛显之当过几日太傅,因此说话很有底气。他一口气说了一大串,最后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杨进一时也不好反驳,只能阴着一张脸闭口不言。
  有人忍不住偷眼看崔容,后者只做不知,咬牙硬撑着不肯回避。他如何能留杨进一人在此受罪。
  薛显之并不让步,继续道:“臣听说皇上身边倒有个男人,不知皇上何时迷上此道?”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虽说臣子有劝谏皇帝的义务,但这也是有讲究的。薛显之虽当过几天便宜太傅,但你一不是皇帝他爹,也不是皇帝他娘,一日都没教养过,无论如何也没有把皇帝当儿子训的道理啊!这是不想要命了?!
  杨进脸色不易察觉地又阴沉了几分,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拳,显然正在极力压制怒火。
  本朝重德,薛显之如此行事,无异于当堂指责皇帝失德。
  因为他的身份,杨进素日对其礼让三分,看来倒叫薛显之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了。
  杨进正要开口喝斥,却对上崔容的目光,于是深吸了一口气,把原本要说的话生生压了回去。
  崔容的苦心杨进如何不知。他继位才五年,朝中并不是铁板一块,而薛显之是先皇留下的老臣,虽然出言无状,但话中意思却不能算错。
  若杨进为此事发作,虽然也不算毫无道理,但终究于君臣和睦不利。
  龙椅上的皇帝半天才算是缓过来,顺了顺气挤出一句话:“这些事自有太后替朕操心,不劳薛大人过虑了。”
  薛显之表情一顿,总算明白皇帝动了真怒,于是暂且讪讪退下。
  早朝就此又一次不欢而散。
  相比皇帝,崔容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偏偏这委屈不能明说,只能咽进肚里。自从分府另居,他还没有这般憋屈过。
  杨进看在眼中很是心疼,想将崔容留下安慰一番,但又怕节外生枝,还是忍住了。
  回到后宫,因挂心着崔容,皇帝的心情不大愉悦。
  正巧这时,内侍报皇后娘娘求见。杨进虽烦不胜烦,却也只能耐着性子应允——这皇帝做得,一点都不畅快!
  ****
  钟秀秀纠结了好几日,终于来找皇上了。
  她父兄不在朝中,和其他女眷也少有往来,消息并不如何灵通,因此直到今日才听皇太后说起群臣联名上书的事。
  皇太后并未说起当时是何种情形,只道群臣相劝,皇帝却还犹豫不决。最后皇太后叹道:“予非皇帝亲娘,有些话实在不好出口,拜托皇后再去劝劝,使皇帝回心转意才是。”
  倘若钟秀秀知道朝堂上双方已僵持到何种程度,她肯定不会淌这浑水。不过此时,她还想人多力量大,借着这机会,总比自己巴巴的开口要好,于是便答应了。
  皇后娘娘辅一开口,杨进的表情就变了。
  他素知皇后不是喜欢搬弄是非的性子,今日之举,定是有人在背后挑拨。再联想朝堂之上种种情形,杨进心中大为警惕。
  后宫与朝堂相互勾结,自古以来都是上位者十分忌讳的事,所以才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
  皇后孑然一身,杨进并不多疑。他放心不下的,是上头那位。太后母族势力庞大,若真有人不安分,那还是早日拔出的好。
  钟秀秀说着说着,见气氛不大对,于是连忙闭口,干笑两声,找个了借口溜了。
  杨进也无心去管她,直接宣周小石觐见——众臣联名的前因后果,看来得让黑衣骑好好查一查。
  第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
  黑衣骑的调查一时没有结果,但朝堂之上步步相逼却丝毫没有放松。说到底,这次群臣占着礼法大义,杨进虽身为皇帝,却处处受制,弄得他也十分恼火。
  杨进本就不是任人拿捏的性子,当年他只是名孤苦无援的皇子时,尚且懂得谋划经营;如今已身在高位,更没有道理再任人摆布。
  数日后大朝,群臣照例提起后宫子嗣之事,才开了个头,杨进就挥手打断,接着他抛出一个重磅消息——他准备立储!
  “众卿之言,令朕心有所悟。”皇位之上,杨进一脸严肃地环视众臣,然后缓缓开口道:“为保江山稳固,后继有人,朕决意册立储君。”
  这一招堪称釜底抽薪,弄得群臣措手不及。朝堂上静了片刻,接着炸了锅,大臣们顾不得御前礼仪,三三两两议论纷纷。
  杨进居高临下,众人反应一览无余。他心里嘲讽地笑了笑,只对崔容安慰般微微点了点头。
  过了片刻,朝堂上终于渐渐恢复平静。
  首府宰相魏子谏出列道:“不知皇上意属哪位皇子?”
  这话一出,朝臣们都盯着皇帝,紧张地等待答案。
  杨进却道:“立储一事,事关江山社稷,当从长计议,轻率不得。待朕与内阁商议后再做决定。”
  当下,不少人开始在肚里盘算。
  自古以来,储位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虽偶有例外,大多遵循此律。但如今皇后一无所出,皇帝只有两位庶出的皇子,还是一母同胞、不分长幼的双生子,那立谁为储,里头门道就有的说了。
  皇上正值青壮年,虽然眼下看着钻了牛角尖,但往后想明白了,再生十胎八胎应该也不成问题。更不用说万一皇后诞下嫡子……
  是以储君需宽厚,友爱幼弟;但同时性子又不能太弱,需能压制住别有用心之人,不被后来者居上。
  除此之外,储君还要贤德纯孝、明断政事、广纳兼听,如此才能使国家安稳,做一位清明君主。
  现下两位皇子均聪敏过人,德行亦不在话下,颇得皇帝喜欢。但立谁为太子才最合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小算盘。
  接下来一段时间,恐怕朝臣们都没有心思考虑旁的事了。
  ****
  杨宣与杨彦如今已年满十五,虽然还不到听政议政的年纪,但对朝堂之事也并不是一无所知。
  再加上有心人背后动作,储位之争也摆到了兄弟二人面前。不过令某些人失望的是,两位皇子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忘忧殿内,二皇子杨宣正趴在杨彦身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后者的发梢。两人虽是双胞胎,但据说当年杨彦先被稳婆抱出来,所以入宫后便按此排行。
  杨宣玩了半晌,见杨彦毫无反应,便觉得无趣,索性一翻身躺在杨彦身侧,也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儿,杨宣忽然开口:“哥,你做太子吧。”
  杨彦没有睁眼,懒洋洋回了句:“说什么傻话。”
  闻言,杨宣转过头,见杨彦仿佛仍在睡,那张与他几乎一模一样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杨宣对这反应很不满意,侧身用左手肘撑起身体,另一手直接往杨彦腰间招呼过去。
  谁知还没碰到目标,杨宣的手便被人捉住。杨彦睁开眼睛,无奈地叹道:“你就不会换一招,每次都这样。”
  “招不在多,管用就行。”杨宣笑嘻嘻地说,他知道杨彦腰里怕痒,从小只要使这招,一定百战百胜。
  杨彦顺势一扯,杨宣半个人就趴在他身上,手臂也横在他腰间,姿态十分亲密。
  杨宣安安静静趴了一会儿,又动了动身体,凑近杨彦耳边细喃道:“哥,我说真的,你做太子吧。”
  “这话不要再提。”杨彦忽然起身,低头看着弟弟的眼睛,十分严肃地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难道不明白?!”
  杨宣素来被母后兄长宠爱,对着杨彦更是有一说一。见自己肺腑之言却换来杨彦的一番训斥,他心下一急,抓住杨彦衣袖便往自己身边拉,一副快要哭了的样子:“外人自不足为道……兄长你……”
  见胞弟如此反应,杨彦叹了口气,将袖子从他手中抽出,轻轻按了按弟弟的手,揽住他的肩膀笼到怀里,好言安慰道:“是我急了,只是父皇现在处境微妙,我们兄弟更应该谨言慎行,以免给人可乘之机。”
  “知道了……我注意就是……”杨宣的声音仍旧有些闷闷不乐。
  杨彦皱起眉头,伸手从桌上的白瓷盘中捏了块玉露奶酥,轻轻蹭过杨宣嘴角:“乖,张嘴。”
  对付弟弟,杨彦也有自己的绝招。
  果然,点心入口,杨宣眼睛一亮,三两下嚼了:“这是什么,味道不错。”
  “知道你喜欢,我叫人备的。”杨彦注视着弟弟放光的眼神,微微一哂,摇了摇头:“这么大的人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吃的满脸都是。”
  说着他抽出一张锦帕,手指挑起弟弟的下颚,调笑道:“还要哥哥帮你擦嘴。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恩?”
  杨宣全不应声,只是咬着嘴唇,嘻嘻的笑。末了扣住杨彦的手指,轻轻一吻,头慢慢的伸出舌头,从指尖舔到掌心,发出黏濡的水声 。
  两兄弟数年相依为命,感情不是旁人可比,亦不觉此举有何不妥。杨彦由着弟弟玩闹。须臾终了,方拿过手巾擦拭,感慨道:“就你这性子,要是没人护着,可怎么得了。”
  杨宣浑不在意,亲昵地攀住杨彦的脖子笑道:“这不是有哥哥护着呢!我大周的太子殿下,谁敢得罪?”
  杨彦一愣,情绪顿时冷却,沉默了半晌,才低声叹道:“太子是你是我,有何分别。”
  杨宣也因为这句话严肃下来,也不知想到了什么,郑重点头:“哥哥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