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沙舟踏翠      更新:2024-05-16 01:32      字数:3771
  李实摇摇头:“该给的钱还是得给。”
  乌应沣也不强求:“那把零头抹去,给我半两银子就成。需要我在那方子钱里扣吗?”
  “一码归一码吧。”李实摇摇头,然后望向骆华。
  骆华会意,站起来钻进房里取出半两银子付账。
  乌应沣也让仆从把马车上的半袋花生取了出来交给他们。
  骆华确认这花生都还新鲜着,喜滋滋地把花生放好。
  方浩泽好奇地在边上掏了几粒花生观察,却没看出个所以然。
  “听闻这花生需要在三月种植,这会儿都快要收成了,你们要这花生做甚呢?也就只能当个零嘴?”乌应沣顺嘴问了句。
  骆华自信地笑:“这边气候温暖,再过两月我们还能种一茬。这花生用途大着呢。”他眼珠子一转,笑得像只狐狸,“沣叔年底的时候若是得空,可以过来一趟,届时我请你尝尝花生的味儿。”
  “哦?”乌应沣挑眉,“届时一定到访。”李实这小契君似乎知道得挺多的啊。
  ……
  等秦峥他们离开,骆华拽着李实坐在屋里对着礼物发愁。
  乌应沣的一对羊脂白玉貔貅佩,秦峥的一双五福临门金镶玉平安锁。
  都是贵重无比的。
  李实无语:“收着就是了,你愁什么呢?”
  “这不是我该得的,我拿着心虚啊!”骆华有气无力。“要是我的就好了,这两对能换多少银子啊!”
  李实:……
  这是他们的结契礼,怎么能卖掉?“收着,就当是帮我收着的。”
  “好吧。”既然他这么说了,骆华就不再纠结。把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塞回荷包里,再放进钱匣子里收好。
  顾着懊恼不能换钱的他,压根没注意到,李实收下这结契礼并交由他保管,跟他以契君身份收下这东西并保管,也无甚差别了。
  这会儿的骆华,满脑子都是银子跟米线。
  “石头哥,我们拿到这三十两,加上前儿攒下的一点银子,是要盖房子好呢,还是先购置东西好?”
  李实摸摸下巴:“盖房子吧。”
  骆华很苦恼:“可咱俩是假结契啊。万一前脚盖好了,后脚你就要跟我结契、把我赶出去咋办?”他斜睨着李实。
  先小人后君子,该说清楚的还是得说清楚。
  李实伸指点了点他鼻尖:“你现在已经落户李家,是李家的一份子。将来就算解契,还是得按照分家的章程来。”当然,不会有这么一天。
  骆华一想也是:“也对。”况且,“说不准以后我还能挣很多的银子、盖很多房子,压根就不愁没房子住。”不管怎么说,冬天到来之前,肯定不能继续住这破屋子。
  李实颇为无奈:“是是,以后在咱家东边盖一座院子、西边盖一座院子,三院子轮着住。要不然就盖一座砸一座的,纯盖着玩儿。”
  这李实,搁在现代妥妥的段子手啊。骆华无语地看着他。
  李实挑眉。
  骆华懒得理会他,继续发愁:“我想盖个结实些的砖瓦房,改一改洗浴间,再加上院墙……啊!这三十两似乎是真真不太够啊……”
  看样子,他是奔着长远的日子去的呀。李实心内满意得不行,拍拍他脑袋:“没事,我这段日子攒的皮子可以卖了。明儿拿方子去县城的时候,我顺便把这些给卖了,暂时应该够了。”就算不够,他跑一趟山里也给凑齐活了。
  骆华眼前一亮:“对啊!我给忘了这一茬。”提及方子还有一茬,“再不济,我还能卖米线!”
  李实板下脸:“不许卖。你要是敢卖,我就把那石磨、压匣给砸了。”
  骆华:……
  第41章
  听得出他的关心之意, 可这威胁也太粗暴了吧?
  骆华翻了个白眼:“那我让我爹娘他们去卖成了吧?如今水稻秧都插好了,接下来也能略闲些, 刚好可以让他们试试。卖得好了,回头还能跟我们一块儿盖房子住新房过年。”
  李实缓下脸色:“这个你决定就好。”
  还他决定!明明他已经下了霸王条款。骆华不满, 朝他做了个鬼脸:“那我要是决定自己去卖米线呢?”
  李实眉头一立。
  骆华摆手:“好了好了,我就随口说说。”他站起来, “我带些米线给我爹娘他们尝尝, 顺便把这事儿说了。对了,你去李叔叔家借些笔墨纸张回来吧, 我回来就写方子。”估计这村子里, 也就只有村长家有这些玩意儿了。
  李实点头。
  骆华一脸肉痛:“记得带些银钱过去,权当是买的,省得村长那老头又唧唧歪歪的。”
  “……省得了。”
  这会儿是农闲, 大中午的,骆长安跟骆荣干脆就在家里躲懒。
  骆华过来把意思一说,骆长安几人就懵了。
  “这能行吗?”骆长安不太相信,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安生种田不是挺好的吗?多开几亩地,攒个几年也是能盖上房子。”
  “阿爹,您也说了, 得要几年。在别人的房子住着, 就囿着这么两个屋子来回转, 都腾挪不开了,往后我大侄子出生,不就更没地儿了吗?况且, 这别人的屋子,你们也住的不安心不是吗?”
  骆长安看了眼骆荣夫妻,叹了口气不说话。
  林月虽然平日果决,可这些事儿她也抓瞎:“那、真能赚钱?”
  骆荣跟方妍云对视一眼:“小花,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米线,听都没听过呢,会有人吃吗?”
  骆华把带来的米线往他们面前一推:“瞧,这就是我昨日里做出来的,就剩这么一点了。”
  几人凑上去,看了又看,闻了又闻,也没看出有什么好的。
  林月还动手掐了一小截放嘴里嚼了嚼。
  大家紧张地盯着她。
  林月咽下米线,迟疑道:“小花啊,这玩意儿一点也不好吃啊。”
  骆华只是笑吟吟看着他们折腾,这会儿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声:“阿娘,我可没跟你说米线是这么吃的。”
  林月有点尴尬,抬手拍了他一下:“你个娃子,早不说就等着我出糗是吧?”
  骆华嘿嘿一笑,赶紧转移话题:“这米线吃法简单,弄点大酱拌一拌就可以吃,整点汤混着吃也成。如果真的卖,熬上一锅大骨汤,就够卖很多米线了。”
  “那能好吃吗?”骆长安持怀疑态度。
  “有骨头汤呢,你们不是尝过吗?汤香了,米线就好吃了。”
  这倒也是。骆华李实结契当天,那锅熬得浓香的大骨汤他们至今还记着呢。
  “天天一锅骨头汤,也贵啊。”林月心疼,“再说,米线也是大米打出来的,这一样一样的,全是真金白银的东西。万一卖不出去,那不就亏死了?”
  “阿娘,这一斤米能打出两斤多点儿的米线呢。你看这米线,夹上几筷子,浇上汤,就是满满一碗了,废不了几粒米的。”骆华给他们解释,“而且这加了大骨汤的米线,我计划只卖早市,定五文钱一碗,这么算,亏不了。”
  “这么贵?”林月低呼。其他几人也是惊诧。
  “上回进城我就看了,县城里的肉包子要两文钱一个,大人一次得吃上两个才管饱。这一碗米线只是比两个肉包多一文,看着还比包子多,再加上熬得浓香的骨头汤。哪儿贵了?”
  骆华把成本掰碎开来,一点点给他们算清楚:“十斤米统共能得二十斤米线。一筐最次的炭火大约也就十几文,一锅大骨汤三十文到四十文不等。一斤米线,用阿爹吃饭的那种海碗装满,大概能卖上三碗。二十斤卖完最少能得三百文。刨去大米、大骨跟炭火钱,都能赚上一翻了。更何况大米还都是自家种的。”
  林月几人瞠目结舌。
  “现在是农闲,田里的活计不多,为什么不试试?”骆华反问,“要是可行,今冬都能盖上新房子了。倘若不行,也就是几十文钱的事,不亏吧?”
  骆荣低头沉思片刻,毅然抬头:“阿爹,我想试试。”
  骆华诧异。往日这亲哥是憨厚有余,魄力不足,倒没想到今日第一个站出来的会是他。
  骆长安则有几分踌躇:“阿荣你想清楚了?”
  “阿爹,如今分了家,我们连房子都没有。我就是家里的长子,我不能让父母妻儿连片遮头的瓦都没有。”骆荣神情难得坚决。“既然有赚钱的法子,我想试试。”
  “荣哥。”方妍云挨过去靠着他。
  骆华拍拍他肩膀。
  骆长安长叹了口气:“是我没能力,让你们跟着我受苦了。”
  “阿爹您无需自责,您已经做的够好了。”骆荣忙安抚他。
  骆长安摆摆手示意他无需多说,转头问林月:“你怎么想?”
  林月看看期待的儿子儿媳,犹豫不定地道:“要不,咱试试?”
  既然都同意,骆长安当即拍板:“那就试试。”
  骆华大喜:“那我们明儿开始准备。”
  他拉开架势给他们讲需要准备的东西以及到时用在什么地方。
  “矮桌,条凳,碗筷,大陶锅,小锅,炉子得有一大一小俩个,还有炭。”骆华掰着手指一一列举,“桌凳碗筷是给客人坐着吃米线用的。大陶锅熬骨头汤,可以用炉子一直煨着过去,到了县城就差不多了。小锅是用来煮开水的。有客人了,抓一把米线进小锅里滚一滚,捞起来浇上骨头汤,就可以了。”
  骆荣想了想:“似乎不难?”
  “本就不难。还能给配上小菜。”骆华微笑,“阿娘不是腌了一些酸菜吗?就用这个。万一别人吃着好吃,还能卖上一些。”
  林月惊喜:“这个也能卖?”
  “当然。不过主要还是卖米线。”骆华顿了顿,提醒道,“咱家里最难的,应该是运送。零零碎碎的东西加上骨头汤,再备上几桶涮碗筷的水,加起来可不轻啊。就算有板车推着走,也是够呛的。”
  确实不轻。骆荣咬了咬牙:“累就累吧,大不了早点出发,路上多歇几回。”
  方妍云顿时急了:“那不得累坏身子?要不咱就别做了吧?”
  骆华有些想劝他们买辆牛车得了。再一想,这还没赚钱,谁也不敢冒这个险,只得作罢。
  林月倒是想到什么:“大骨汤得提前熬上,没办法不带。可这洗碗的水,我们可以临近县城才去河边挑啊。我们进城的方向可是在上游,水干净着呢。”
  把几桶水去掉,能减去差不多一半的重量。
  几人登时惊喜交加。
  “这个法子好!”骆荣连连点头。
  “那明儿,阿娘去找张叔,提前定好需要的骨头。哥去借板车。家里有陶罐小锅,倒是小炉子……”
  “有有有,”林月连忙接口,“前段时间给你熬药的小炉子我给从……带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