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作者:玄北      更新:2024-05-16 03:08      字数:4384
  天文台建在山顶,这这座山附近算是最高的一座,山顶的树木并不多,不影响人观测。
  天文台是半圆形的,足足占据了山顶大半的位置,最中心的地点被挖了一个凹陷出来,整个天文台并不是平铺在山顶,而是有一部分延伸在山体内。
  这样可以防止山顶的山风将天文台一些建筑刮走。
  大概走了半日才来到山顶,等上了山吴珲都觉得自己的脚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他这还是空着手,像其他挑着担的挑夫,那根本就没办法比。
  当然比他更不像话的是那些的学子,一个个累得直喘气,到了山顶后,直接躺在石头上一动也不愿意动。
  山顶很冷,比山下要冷的多,一切物质都需要挑夫往上挑,所以山上什么东西都比较缺乏。
  梅老先生也不知道是不是经常来这座山,上来后,一点也不显疲惫,直接掏出了钥匙去打开天文台的大门。
  门开后,挑夫紧接着将一个个望远镜挑了进去,吴珲也跟上。
  进到天文台后,没有风感觉暖和了一些,他四处望了望,整个里面都有些捡漏,墙壁也只是用白石灰稍微抹了一下。
  梅文鼎抱着一台天文望远镜招呼吴珲上二楼,二楼就是圆球所在的地方。
  半圆球上有一条宽宽的裂缝,从屋顶的最高出一直裂开到屋的地方。但那不是裂缝,而是一个巨大的天窗,他将天文望远镜放下之,支好后,一头伸出到天窗外。
  梅文鼎凑过去看了一眼,然后招呼吴珲也过来看。
  吴珲凑了过去,一入眼,看到的就是近在眼前的云雾。
  “真美!”他感叹一声。
  梅文鼎笑了,然后又将天文望远镜收了回来。
  “等晚上的时候再看就能看上天上的星辰了。”
  后面楼梯传来声音,梅文鼎看到来人,喊了一声,“郭瑷,而你那些师兄师弟们将楼下都打扫一下,小心点,先将其他望远镜送上来。”
  刚一上来就被派了任务的郭瑷忍不住缩了缩脑袋,垂头丧气的应了声,“梅师,知道了。”
  “来,这边坐。”梅文鼎从旁边架子上拿了一本书过来,“平日里若是我就会上来坐一坐,这里安静,可以更好的整理思绪。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文稿,天津这边不管出版的事情,要是出版还得报到京城那边审核。我就把这书交给你了,只有这一本,你可别弄丢了。”
  吴珲会小心的接了过来,“放心,我一定会帮你送达。”
  第85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85)
  这一呆就一直呆到了晚上, 星空出现时,吴珲帮着调整了十台望远镜, 每一台就对准了一个星宿,十台恰好围成了一个圆形。
  梅文鼎在这期间考了吴珲一些关于星象的知识, 发现他对于这方面要了解要比他想象中了解的还要深, 对于一些星象也有自己的看法,顿时起了爱才之心。
  “可惜了可惜了,你是个学星象的好苗子, 有没有想过来学院中继续深造, 继续研究星象?”梅文鼎向吴珲抛来了橄榄枝。
  吴珲听了也有些心动, 之前他在庄子上探究星空时, 就已经被那迷人的星空所吸引, 以往埋藏在心底关于星辰的梦想生了根发了芽, 梅文鼎这个提议正中了他的心思。
  “这个……”吴珲迟疑了下, 才缓缓道:“可是我都二十四了,再进学院里深造是不是太晚了?”
  梅文鼎咳了一声, 道:“不晚不晚,我学这些的时候都快四十了, 你比我可要年轻多了。”
  “既然梅师不嫌弃,以后就多请您照顾了。”吴珲拜道。
  梅文鼎哈哈一下,将人扶了起来心满意足道:“好好好, 收了你这个学生, 这是我这段时间以来最大的成就。”京城那边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给他送了一个好学生, 既懂星学又懂一些发明,以后学院内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完全可以找吴珲。
  他先前只提出找一个人来,帮忙管理学院,没想到那边竟然送了一个懂星象的人才,让梅文鼎大为惊喜!
  吴珲可能不知道,他是林源特意挑出来的人选。不仅在庄子里呆了几年,又了解庄子里的一些基本发明,这是一个全能人才,放到天津学院来,未必不能再组办一个研究所出来。
  如同这样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被派遣出来,庄子里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
  再加上从宫里出来的工匠,官僚作风也被带了出来,庄子上就一出现这些苗头,林源见势不好,就将一些挖掘出来的人才都派遣到了外地,免得这些新鲜血液被官僚作风污染。
  如今的庄子,虽然还是拥有大量发明,但不管是敏宁还是林源都已经不太看重。
  因为真正重要的高一点的技术全都被从庄子里拆分出来了,这里如今被当作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孵化基地。
  发现人才后,基本上都会找个借口将人调离庄子。
  现在的吴珲如此,当初的黄钦也是如此。
  隔日,一群人下了山,吃过了干粮,先去食堂大吃了一顿。
  “吴先生,对不起,前日我态度不好,还骗了你。”吴珲正在用餐的时候,一个少年跑过来直接向他低头。
  吴珲认出正是当初骗他的那个守门人,立刻笑了,“无妨,反正梅师请我吃了一顿饭当做赔罪。”
  这人当即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神色,恨不得被梅师请吃饭的人是他。
  云隐端着盘子走了过来,沉声的问:“黄可,这位是你们师叔,未来会教你们星象,可不准没大没小。”
  黄可吃惊的看了看云隐,又看了看吴珲,最后怪叫了一声,一溜烟跑了。
  “我可以在这里坐下吗?”云隐站在吴珲对面的位置问答。
  吴珲点了点头,伸手,“请。”等人坐下后,他一脸疑问,“梅师说让我深造,可没有说让我来做夫子。”
  云隐笑了,“梅师早上跟我说了,凭你的造诣,教这群小毛头是绰绰有余。至于深造,梅师说以后会抽出一段时间教你。你的工作关系梅师会帮忙转到学院来,只是这边的薪资肯定是比不上京城那边了。”
  吴珲饶有兴致的看向云隐,他可是知道云隐非常精通算学,一个精通善学的出家人?
  “这倒是没关系,我还有一些积蓄。”他在庄子里这些年没少挣钱,而且庄子里管吃管住,也没有花钱的地方,挣的钱都存入到银行中,光是利息,就够他平日里开销了。
  而且出门时,他将存折带着,回头工作要是转移到天津这边来,大不了在这边再开一个户头,将钱转过来。
  至于庄子里宿舍中的东西,吴珲想了想,打算写一封信给柳裕安,让他帮忙收拾一下,拜托庄子上的商队将行李带过来。
  “有海船到岸口了,大家要是去的话,来报个名!”正吃着饭的时候,食堂门口传来高喊声。
  这话音一落,整个食堂里的气氛顿时火热起来,一大群人赶紧吃完了饭将盘子一收拾,跑了出去
  吴珲有些不明所以,旁边的云隐跟他解释。
  “这些海船都是沿海一带过来的,船上会有一些便宜的海物出售。有时候还能够碰到珍珠,这些学子都是凑热闹,一起过去碰碰运气。吴先生要是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一般这个时候学院外面会有许多马车,大家凑个钱可以一起坐马车去。”
  吴珲一听就来了兴趣,“行呀,我还没有见过呢?”反正以后有一段时间得待在这里了,他也有心想要融入这里,这种增进关系的事情,自然要多多参与。
  天津港口这些年非常繁荣,特别是蒙古那边的羊毛,罐头、奶粉一类的全都是经过这个港口入京师。
  前两年港口淤泥泛滥,天津的几大豪商学着京城内的方式,将港口承包了下来,一起挖掘淤泥,而这笔费用需要朝廷港口交给商人,用十年内的停靠费来还上这笔费用。
  交给商人后,这个港口就换了一个样貌,重新被修过的堤坝坚固耐用,且非常庞大,足以容纳上百艘船靠岸。
  淤泥被清后,原来一些吃水重的海船也能够靠岸了,这些海船的到来,更是为天津的繁荣带来了贡献。
  有时候船上会有一些余剩下的海鲜,一些大型的海鱼以及鲍鱼都便宜卖,引来不少百姓过来尝鲜。
  年前有人买下一个大蚌,从蚌中取出一枚东珠后,就引来了不少百姓的热情,因此引发了一个赌珠的游戏,想要捡漏的人也多了起来。
  这一次海上的船是同样从东海那边过来的,极容易出现捡漏,就连学院的学子听到消息后都心动的想要跑过去一观。
  学院风气要比其他书院开放的多,鼓励学子出门开阔眼界,万万不要做一个死读书的书呆子。
  是以,这种风气更是传到了周边,每次海边有了出现了可以允许捡漏的海船,最起码有二十两马车聚到学院东门。
  吴珲吃完饭后,跟着一群学生来到东门,门口已经等候不少辆马车,三两个学子呼朋唤友,一辆马车坐满后,立即启程。
  吴珲跟着上了一辆,这里的马车不像他来时那辆安装了弹簧,显得有些颠簸。
  刚坐了大概有半个钟头,他就感觉肋骨下被颠的生疼。又挨了大约三个钟头才到港口。
  从马车上下来后觉得屁股被颠麻了,感觉都不像自己的,吴珲有些不由感慨真是从奢入俭难。
  “哇,好大的船!竟然是钢铁做的船!”同车的学子下了车后,先是发出了一声惊叹声,随后又发出一声惊疑,“船上是不是着火了?怎么还冒起了烟?”
  旁边有人拍了他一下肩膀,“这是蒸汽钢船,不需要人力,烧炭就能跑,就算是逆风能跟以往顺风比。”
  “是不需要靠帆跑吗?好想上去见识一下。”
  “等一会船靠岸就能上去了,别急!”
  两个人的身影走远。
  吴珲还在想,之前只知道工厂里之前在研究蒸汽车,倒是没想到蒸汽船早就做出来了。
  海船上传来鸣笛声,他收起思绪跟着人流来到岸口。
  海船靠了岸,放下了绳子,又过来一大群纤夫将船拉到岸边,紧接着放下来一个梯子,一个人从船上走了下来。
  这人停在梯子中间,朝着下方说,“大家都别急,这次有足够的海货供大家挑选。大家都排好队,不要挤,一个个上来。”
  吴珲排在队伍中慢慢的跟随前面的人上了船,等上了船之后才发现钢铁船稳的很,就但是下方水在荡漾,船上也感觉不到什么大的起伏。
  船上的船员招呼他们人走到船尾的甲板上。
  吴珲边走边看,发现整艘船非常庞大,差不多有二十丈长,人太多走到船尾甲板上就花了一盏茶的时间。
  船员看着也挺多,足有上百人,只是自顾自的忙着,并没有往这边看。
  船尾上有三个船员正忙碌着解网,网上勾着一些海草以及海鱼,这几个人忙着将这些东西取下来。
  见到领他们过来的人,三人先停下手喊了一声,“船长。”
  吴珲听见人群中传来悉悉声,同时也在心里想,没想到这艘船上会有这么年轻的船长,想必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
  船长朝其他人抬了一下手,“行了,你们继续忙,我带他们来看看。”
  说完后指着船板上那些各种类别的鱼,以及一些贝类螺类说,“全都在这里,不分种类大鱼两文钱一条,小鱼一文钱两条,蚌类按斤称,一斤十文钱,谢绝还价。”
  男人基本上都是奔着蚌类来的,至于穿得朴素一点女人则是看向了鱼。
  海鱼本身就含有盐分,吃这些鱼就不用再放盐了,即能够吃肉又能够省盐,每次有海船靠岸,一些精于算计的家庭主妇就会花少少的钱给家里一家老小开个荤。
  吴珲跟其他学子一样,并不是来买海鲜,更多是来凑热闹。
  他看到船长招手,原本那三个正在收拾网的年轻人就走了过去。
  “这边你们守着,记得我刚才说的。”
  三个船员立即回道,“你有事就先去忙,这里有我们看着。”
  船长说完后很快离开。
  吴珲注意到他的举动,看着他走到旁边的一个船舱内。过了一会儿换了一身衣服下了船。
  已经抢好了鱼的妇人跟着船员讨价还价,最后又搭上了两条小鱼才完事儿。
  大概是开了可以占便宜的头,大的鱼被哄抢干净,小鱼全被当做搭头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