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小食肆 第18节
作者:欢梨      更新:2024-05-16 06:53      字数:3969
  侍从目送着江洵向后院方向走去,虽有满腹疑问却不敢问,只得匆匆将艾草挂起来。
  书房中,江洵迈进房间里,房屋当中的冰鉴已经撤了,却似乎还能感觉到残留的清凉。
  他余光扫过桌案上,盘中几只用五色线缠绕的粽子,映入眼帘。那熟悉的颜色,让他想到不久前在小铺面中看见的那小小一只、悬挂在竹牌下面的粽子。
  江洵磨蹭了一下手指,上面似乎还有艾草留下的药香。
  他缓步走到食案前面,伸手拿起一只粽子,想了想,动手拆开外面的五色线和粽叶,看着晶莹剔透的糯米上那绛红色的枣子,缓缓送入口中,轻咬了一口。
  ……
  【叮。恭喜完成隐藏功能的前置任务:成功解锁两个拥有红色爱心的美食图鉴。】
  【开启隐藏任务:解锁五个拥有爱心的美食图鉴,寻找特殊顾客。】
  【隐藏任务奖励:开启特殊顾客好感度,寿命度+1000】
  小铺面中,正在悬挂艾草的孟锦绣,听到这一连串叮叮作响的系统音,满脸震惊的眨眨眼睛。
  嗯?
  嗯??
  第25章 艾草糕、寿命值啊
  孟锦绣顾不上手中剩下的艾草,她在凳子上坐下,语速飞快的朝阿食问道:“阿食,这是怎么回事?”
  阿食语气听起来有些兴奋,激动的回答:“阿锦,恭喜你完成隐藏功能的前置任务。”
  孟锦绣疑惑道:“可是这任务是怎么完成的,怎么一点预兆都没有?”
  她一边说着,一边进入系统界面。
  这段时间,系统里又解锁了不少美食图鉴,是以眼前的系统界面,看上去金闪闪的,比之前那副黯淡的模样,不知好了多少倍。
  孟锦绣顺着图鉴点进去,发现带有红色爱心标志的图鉴一共有两个,分别是菊花枸杞饮子和粽子。
  孟锦绣盯着眼前这两个不知什么原因解锁的图鉴,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她朝阿食问道:“图鉴解锁的方法跟之前一样,只要客人吃过,并且满意就行了吧?”
  阿食:“是。”
  孟锦绣紧紧皱起眉头:“可是买饮子和粽子的客人这么多,怎么能找出谁是特殊顾客?而且,咱们这粽子已经卖了这么些天,为何直到今天才完成任务?”
  阿食沉默了一下,然后才开口:“反正任务完成了,阿锦你就不要纠结了。接下来,只要找到特殊客人,提升跟他的好感度就行了。”
  孟锦绣想到刚才的任务奖励,试探着问道:“提升好感度,真能寿命值+1000?”
  阿食回答的格外干脆:“当然。”
  孟锦绣听到它肯定的回答,一双眼睛顿时亮起来了。
  一千点寿命值啊,算下来就是整整三年的寿命。
  有了这些寿命值,她就可以安心在长安城开铺面,说不定哪天,真能开间小食肆呢。
  想到不久前,自己在客舍中的畅想,孟锦绣心中隐隐期待起来。
  ……
  门外,当阿萝拎着一袋糯米走进来,就看见坐在凳子上,表情不断变换着的孟锦绣。
  阿萝歪歪脑袋,疑惑的朝着她问道:“小娘子在想什么呢,可是有什么好事?”
  孟锦绣回过神来,她看看阿萝,又看看她手里拎着的糯米,想起来自己让她去后街买糯米。
  孟锦绣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个笑容,从凳子上起身走过去,嘴上朝阿萝问道:“无事,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
  阿萝将那袋糯米放在灶台上,又从一旁的大缸里舀清水倒进木桶,顺口说道:
  “可不是吗?小娘子你不知道,我听那米粮铺子的娘子说,近日城内多了不少乞儿,她怕丢东西,所以将粮食都锁进了仓库里。今日听说我要买糯米,现开了仓库取的。”
  孟锦绣听着阿萝的话,脚步顿了一下,眯起眼睛想了想问:“近日城中多了许多乞儿吗?”
  阿萝也是听后街上的人说的,只点点头回答:“好像是这样,不过咱们坊中却不多,听说,大都集中在西南边几处坊中。”
  孟锦绣听她这么说,心道怪不得自己没见到几个乞儿。
  长安城西南边的几处坊内荒芜,武侯管理也松散,乞儿们聚集在那里,倒也符合常理。
  孟锦绣点点头:“既如此,咱们平常注意些也就是了,倒也不必太紧张。”
  “虽是这么说,但也要注意些。”阿萝瞥了一眼后院的方向:“咱们后院倒塌的院墙,也该让房东修一修,万一遭贼了怎么办?”
  孟锦绣瞧着替小铺面操碎了心的阿萝,忍不住笑起来,伸手拍了拍她肩膀。
  她开口打趣道:“哪里这么容易就遭贼了?再说了,就算丢了东西也不要紧,只要咱们人丢不了,东西即便丢了也无妨。”
  阿萝听孟锦绣把人看的比东西重要,心里面感动。
  她指着那木桶中泡上的糯米问:“小娘子让买这些糯米回来,是打算做糕吗?”
  孟锦绣点点头:“是。”
  今日在客舍中的时候,杨三娘送了一大把新鲜艾草给她,说让她带回小铺面里,挂起来驱虫辟邪。
  只是这么一大把艾草,全都挂起来着实有些浪费,所以孟锦绣琢磨着,趁今日端午节还没过去,多做些艾草糕。
  这艾草糕的做法同之前的糯米甜糕差不多,都是将糯米皮子反复捶打过,然后再在里面加上馅料。只不过糯米皮子里面,要加艾草进去,另外,馅料不是包在糯米皮内,而是一层一层叠在上面。
  孟锦绣在灶上烧了锅水,等水开后将艾草放进锅中,然后加锅盖焖煮。待煮的时间差不多了,便将艾草捞出来控水,然后放入石臼子里面细细的捣碎。
  这一步不算很难,只是需要些耐心,等艾草捣到细腻,再加入蒸熟的糯米,反复捶打之后,一层一层加上馅料和糯米皮子,这艾草糕便做好了。
  孟锦绣用锋利的小刀将艾草糕分割成小块,然后在桌子旁边坐了,同阿萝一人一块吃这艾草糕。
  这糕入口先尝到的是苦味,紧接着就转为一股淡淡的清甜,糯米皮子弹糯劲道,期间馅料绵密细腻。
  孟锦绣倒是还好,只吃了两块便停下来。
  而阿萝却对这艾草糕极喜欢,眨眼便吃了小半盘子,若不是孟锦绣拦着她,说糯米夜里不好消化,恐怕这一盘子糕都要不保。
  阿萝收回手来,依依不舍的看了桌上的艾草糕一眼。
  她开口:“小娘子,咱们将这艾草糕也摆出去卖吧,反正这时节,新鲜艾草是一直有的,这糕一定会卖的极好。”
  孟锦绣朝着她笑笑:“也好。”
  见阿萝一副嘴馋的模样,孟锦绣又朝她开口:“这有什么稀罕的?等以后闲了,我再给你做青团吃,那青团绿莹莹、圆润润的一小只,上锅蒸了,表面光亮亮的,里面夹蛋黄红豆馅,一定比这艾草糕还要好吃。”
  阿萝听着孟锦绣的形容,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紧接着她又小声嘟囔道:“小娘子最喜欢馋人了,这都入夏好些时候了,上次小娘子说的那麻酱冷淘、槐叶冷淘、辣的茱萸冷淘,我都还没吃上呢。”
  阿萝说着,满脸纠结的补充:“如今又多了那绿莹莹、圆润润的青团,这要排到什么时候啊?”
  孟锦绣瞧阿萝嘴上小声的嘟囔,一双眼睛却瞪圆了看着自己,满脸期待的表情,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点点头:“放心,不就是冷淘吗?现在虽然没有槐叶和茱萸酱,但芝麻酱却有,改日就先给你做这麻酱冷淘吃。”
  阿萝期待的笑弯了眼睛:“真的啊?我就知道,小娘子最好了。”
  孟锦绣朝着阿萝笑笑,心里却在琢磨着,阿萝刚才的话提醒了她,趁小铺面里上些新糕的同时,那最前面的橱窗位置,也该好好翻新一下了。
  第26章 清凉绿豆粥、入伏
  一过了端午节,气温便明眼可见的热了起来,待这两日入伏之后,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时常晒的人汗流浃背、两眼发花。
  街道两侧的大树上,夏蝉叫的越发欢了起来,每每到了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孟锦绣便能感觉到一股热浪袭来。
  为此,她添置了好几把扇子,一闲下来便拼命的扇风。
  不知是不是天气太热,懒得做饭的缘故,孟锦绣小铺面中的生意越发好了,每日小铺面一开张,便有不少人来排队买吃食。
  因着这大热天的,挨着铁盘煎里脊实在是太热,所以孟锦绣干脆停了朝食的里脊夹饼,而是改买粽子、笼饼和各种花糕。
  除此之外,还有常卖的菊花枸杞饮子、红豆粥,又新添了解暑的绿豆粥。
  绿豆粥是同稻米一同煮的,提前将绿豆淘洗干净,再浸泡过夜,锅中加满水,将绿豆和稻米一同下锅。水要一次性加满,不能中途再添。
  等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慢煮着,待绿豆都煮开了花,再停火盛出来,放入冰凉的井水中镇着,需要的时候舀出一碗。
  等一口绿豆粥下肚,保管清凉解暑,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起来。
  按照孟锦绣之前想的,铺面里的这小橱窗,也重新翻新了一下。
  小橱窗中依次摆了五只小竹筐,竹筐竖着排成一列,开口极大极浅,里面分门别类摆放着甜咸粽子,桂花糕、糯米甜糕、并艾草糕五样糕点。
  竹篮右边又有笼屉,里面分别是荤素馅的笼饼,即后世的包子。
  头顶上悬挂着的小竹牌,仍跟从前一样,只不过上面的字改了,换成现在的吃食。那底下的小粽子却没换,孟锦绣瞧着那五色线的颜色好看,扇扇子的时候,总爱瞧上两眼。
  让孟锦绣略微有点遗憾的是,这小铺面前头的面积不够大。
  要不然的话,再把各色饮子依次陈列在前面,五颜六色的,保证让人一见便挪不开步子。
  每每有人路过,看着眼前小橱窗内花样繁多的吃食,都会被勾起腹中的馋虫。若是还没吃饭,总要买两屉笼饼或者几只豚肉粽子回去。
  若是已经吃过了也不要紧,让孟小娘子包几块白的绿的甜糕,再要上一碗清爽的绿豆粥,保证拎着东西,欢欢喜喜的回家。
  阿萝站在小铺面中,盯着那一排竹筐左看右看,总是一副看不够的样子。
  她转头朝着孟锦绣感叹:“小娘子买回来的东西,怎么每一样都这么新奇精巧?在此之前,我好像从来没见过似的。”
  孟锦绣闻言,停了手里扇扇子的动作,从那五色小粽子上收回视线来。
  她眨眨眼睛问:“是吗?”
  阿萝点点头:“可不就是?先前那盛饮子的竹筒,还有挂在头顶上的小竹牌,都是这样。那些也就罢了,要论精巧,眼前这盛东西的小竹筐子,还有那挂在窗子上的竹帘,哪一样客人见了,不赞一句素雅有格调?”
  本朝崇尚文人格调,文人们又向来喜爱松竹菊一类清雅的东西。
  是以孟锦绣小铺面里的这些器具,十分受到食客们喜爱。别说食客们了,就连阿萝见了,都喜欢的紧。
  孟锦绣闻言笑了起来,心道阿萝虽说者无心,但却偏偏说对了。这些东西,都是她花了大价钱从美食商城里面换来的,外面自然不常见。
  尤其是那窗子上的竹帘,孟锦绣朝那边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