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作者:
风月亭危 更新:2024-05-16 09:25 字数:5690
这跟玛丽苏清穿文里一模一样的经历,显然磨掉了佟秀玉怀抱“巨款”的最后的警惕,把她变成了一个活在幻想里的公主病患者。
可是公主病归公主病,还是那句话,她到底还是有些良知的。
虽然平日里她才是挑衅江画最积极的那一个。
但无论是出于“有个不受宠加死孩子的四福晋”总好过有个“不知背景不知性情的继福晋”考虑,还是面对人命时她真的还保留着上辈子的慎重。结果就是在江画跟她勉强能做个“酒肉闺蜜”的情况下,“无意”得知福晋的身体居然差到寿数大减的佟秀玉,分外慷慨的在江画来寻她时,给她喝了自家泡的花茶——加了一滴灵泉。
对此,江画表示很满意。
虽然比不得四爷的量,更比不得佟秀玉自己差点直接全用灵泉泡茶的奢侈,但这每天一杯花茶,配合着江画自己暗暗的保养,的确是让她的身体迅速好了起来。
为此,她还不得不在后来化妆遮盖自己红润的脸色,免得佟秀玉撤了这福利。
同时,在跟佟秀玉成为闺蜜的这段日子,江画也借着佟秀玉热爱自由的东风,对游记与风俗异志“大感兴趣”,以此“寄托哀思”,算是初步收集了许多资料。
时间过得很快。
等江画穿过来九个月时,她已经把身体完全调整到了健康水平线以上,私底下拾起了上辈子学过的拳脚,并练出了些成果——感谢佟侧福晋地慷慨相助,灵泉果然是个作弊器。
期间为了练拳能正大光明一点,她还故作期待对四爷说这是改版的养身拳,咳,练上一年保证助孕的那种,并对四爷提前发出“邀请”……不过已经没了“奖励”江画想法的四爷貌似不是很愿意配合。江画实实在在松了口气——再次感谢佟侧福晋的以身相助。
另一个收获,便是在府里整顿的清清爽爽之后,江画也从原主的人里优中选优培养出了自己的心腹——完全忠于她江画这个人,而不是四福晋或乌拉那拉氏这个身份的心腹。
不过仅仅九个月时间,加上江画不方便做大动作,自身当年马哲毛概也记不太清,又没有实操经验,所以这几个心腹洗脑地不是很彻底。将来若是要带着跑路,这六个人的可靠性还是有些存疑的。
不过管他呢,只要等她出了四爷府,这些人就跟她绑一条绳子上了。除了跟她干革命不会有第二条路。
府里能做的准备都差不多了。
这期间在四爷的默许下,李氏也缓慢地,无声无息地失去了存在感,最后终于在某一天病逝。江画要对付她只是为了给弘晖报仇,做了也就完了,甚至都没有多此一举去见李氏最后一面。得知李氏“病逝”的消息时,也只是淡淡挑眉“哦”了一声,反应堪称冷淡,倒是让来报信的绿芜抖了抖,对她敬畏更深。
.
诸事皆毕,江画又开始折腾起自己的嫁妆。
作为明媒正娶的四福晋,她的陪嫁可是不少,庄子铺子不说,光是她藏匣子里的银票都有小十万了。
江画一一清点过后,不动产都没管,倒是断断续续花了大概三个月,把银票的一小半换成金银宝石之类的硬通货。之后借口祈福/还愿/散心/梦到弘晖,见天往城外庙里跑,用尽各种手段把这些硬通货并收集的少许武器埋在城郊各大寺庙周边。
.
要造反,要跑路,准备永远是不会够用的。但比起那些一把锄头几十个饥民就敢冲击衙门,最终还能搞出声势的流民来,她的准备已算富余:有钱有人有武器,最重要的是还有她这个造反头子。再多不是做不到,而是没这个必要还有风险了……她手上才几个人,东西只有多到拿不走的,没有不够用的。
只要离了京城,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凭手上这些资本,她就能拉起一只最初的队伍来。
所以眼看离弘晖祭日不到十天,江画便不再等,直接把心腹分做两队,一队四个小子被她找理由打发出去作为接应,另一队两人,正是绿芜黄叶两个,跟她一起做跑路的最后一步。
——郭络罗氏,放你逍遥一年,也该还债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原谅我这章都是流水账。
主要是这些准备是必须写的,直接上来就跑路比较突兀,到时候还是要来个倒叙,还不如全部弄一起,比较直观吧……
其实要写细一点的话我觉得也不错,但是这些准备太多,真细写了我怕我又跟前面一样停不住手一写写上十来章(光勾搭佟秀玉我就能水五章!),想到以后还要写怎么找山头怎么建基地怎么blablabla,这毕竟是快穿文,我只好忍痛缩水,一章解决。
另外,小天使们觉得我是细细写的要好些呢(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什么原理心理活动群众反应都挑着或全写),还是像这一章或上个故事那种春秋过去比较好啊?
因为上个故事我觉得开头写的细了点,后来矫枉过正又春秋的太过了,有些头重脚轻,整个都云山雾绕的看着不爽……感觉自己还控制不好这种粗细相辅相成,有轻有重的写法,所以这个故事就直接来个全细……
现在回头看这个故事,又觉得相对快穿来说,太细了些。。。
感觉前十章都是一大堆分析心理之类的,如果这是本中篇或小长篇那还好,但在快穿里,哪怕是慢穿类的快穿吧,好像也啰嗦了,有种没“细”对地方的注水感。。。。
反正我就是觉得自己节奏还掌握不好,不管小天使们是爱细写粗写还是有节奏的写(废话有节奏的才是好的!)恐怕都要被迫跟我继续在不断犯错误中找节奏了。。。。。
顺便提前放个雷——后面会有科普性?描写,大概就是讲讲古代百姓怎么惨,主角发展科技的过程之类的,还有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之类的。。。
因为这些才是我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所以绝对不会少的!
第21章 革命先驱四福晋
康熙四十四年六月初六。
四福晋闯入八爷府。未几,大火从八福晋院内燃起,久扑不灭,火势蔓延大半府邸,烧至午夜方止。事后查知,四福晋查明嫡子死于八福晋之手,前往对峙,争执中失手错杀八福晋,后举火自燃。
一年后。
带着五个心腹,江画终于到了她的目的地——四川保宁府广元县附近,嘉陵江畔。
自假死后,江画一行人带着车马物资,又有她早早准备好的身份,假做秀才家属,倒也顺利离京。
为了不要闭门造车,也是锻炼几个心腹的意思,江画并没有走水路,而是带着人出了直隶后,又大略走过甘陕二地一些重要地点,才慢悠悠入蜀。
这段路走了一年,哪怕准备再足,包括江画在内的几人也走的很艰难。
就算一路沿着官道,且不说一些地方小吏的难缠,光是路上的山匪路霸,就从未少过。
这些山匪路霸能在官道附近生存下来,人数倒是都不大多——多是十人左右的小群体,平日里藏身附近山坳,与家中妇孺垦田犁地做农民,若有人经过,只要是有油水又看着好欺负的,他们又正好消化了上次打劫的成果,那男人们就会举着木棒石矛,拿着仅有的几把铁质农具一窝蜂冲出来打劫。
而这些农民一旦化身劫匪,就不会留下活口——他们都是交不起租税的逃农,绝不敢让外人知道这附近有人生存。
一开始看着这些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劫匪”,江画还受了以前“绿林好汉”的影响,想当然以为他们只是过不下去了,只是被迫出来劫财以求生存,想着给几个钱,即买了太平,也算帮帮这些“可怜人”。
那次发善心的结果,就是她手下最活跃最崇拜她的一个小子,名叫张德的,在她不注意时为了保护她,被人一锄头掀了半边脑袋。
事后这批十一个人的劫匪被江画等人全灭,而江画六人则人人带伤。从此她再也没有乱发过善心。
那次之后,江画对剩下五个人的态度陡然严厉起来。
不仅严格要求所有人——包括绿芜黄叶两个女孩——必须习武,每天也抓住任何机会训练他们。
以前两辆马车刚好够七人分乘,空余的地方也都放满了物资,所以行车一直不快,比起赶路,江画一行人倒是游玩的意思更多一点。
但之后江画却精简了行李,抛弃许多享受之物减轻了马车重量,之后又让包括她在内的所有人下车,除了轮换着驾车的两个人外,剩下的人都要跟着马车跑步前进。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大家也明白以后恐怕不会少遇上劫道的,为了自身安全,倒是没人抱怨喊累。加上带的干粮充足,沿路也一直有补充,时不时江画还会带着几人进山打打野鸡兔子来补一补,大家营养便很跟得上,从一开始跑不了多久就累的手软脚软,慢慢地体力都好起来,队伍里不论男女,都练出了一身肌肉——江画也是。
不过就算江画自己有本事,也肯教绿芜几个,加上他们的武器皆是上好,尤其身为满人家仆,几个小子也都练过箭术,往往能在几十步外射杀小半劫匪,但此后的路程里,每人也都免不了或轻或重地受过伤。
好在江画的医术还算靠谱,对外伤更是结合了来自后世的经验,技术颇好,才没有再出现减员事故。
而每每遇上短兵相接,江画因之前靠着灵泉作弊打足了底子,身手最好,力气最大,便往往身先士卒。加上她身为队伍头领,又要时刻注意其他人的安全,反倒是受伤最多的那个。
最危险的一次,被人一刀侧着划过头脸肩膀,若不是她平日里为几个心腹处理伤口时会细细教导他们其中原理,那一次绿芜愣是白着脸全部照做——她恐怕都坚持不下来。
绕是如此,最后江画也在马车上躺了两个多月,脸上留了长长的一条疤。
不过从那之后,本来多是呆在后方,不是很情愿打打杀杀的绿芜和黄叶终于主动起来,冲的倒是比男人们还狠了。
此时到了目的地,江画回首看向身边几个面有风霜却眼神坚毅的少年男女,遗憾少一人之余,心中也缓缓升起豪情。
这一年走下来,不仅是这几个十六七八的青少年明显成长了,她的成长,或者说改变,也很明显。
不再是纯粹的政治动物,她染上了江湖习气,生活上越来越不拘小节——从衣服里抓出跳蚤也能安之若素。更重要的是,她终于具备了悍不畏死武人精神。
这悍不畏死,不是说主动找死,而是她不会因危险而裹足不前,同时在面对危险,生命受到威胁时,她越来越冷静,临机决断的本事渐高。
此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她的记忆了。
每日赶路时,江画头脑放松时,便会仔仔细细回忆自己最初的一世,无论是从各种新闻、论坛、杂志、小说里得到的有用信息,还是亲身学习过的所有知识,军训的亲身体验等等等等,结合上一世她大力鼓励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出的所有成果,只要想起一点,她都会在休息时用炭笔记录下来。
一路走来,倒是记下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从穿越者必备的玻璃肥皂等日用品的制法;水泥,混凝土等基建基本材料制法;到小高炉炼铁,黑.火.药,土制木仓械等等,都被她想起记下。只待建立好基地,就能一一试验,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而现在,这个地方就是江画选好的基地了。
地处山区,道路曲折,通常没什么人来,想要做什么都非常隐蔽。而需要物资情报了,就走几十里山路,便能去往广元县与外界交流,另一面就是嘉陵江,虽然这里没有天然港口,但江画已经选好一处地方,稍稍改造后,只停些小船还是不难,顺江又是一条路。
如果真的运气不好,在她低调发展时露了端倪,不论是往山里跑还是坐船,都能很快摆脱追兵。
而四川虽然山多路险,但身处盆地,气候相对宜人,同时比起云贵等地都是少数民族来,又是汉人居多,交流也不会困难。在不考虑进攻时,只把这里当做一个初期发展的基地,简直不要太方便。
最重要的是,江画大学期间就在川省读书,比起大条件大差不差的云贵黔几省,也就这里她最熟了。
或许是路上反打劫的次数多了,江画几人倒是跟着那些逃农隐民们学了一手找地方的好本事。
他们很快就寻到一处隐蔽山坳,其四面环山,唯二的出路中,一条乃是类似一线天的山缝,只要两人就可以守得滴水不漏;而另一条却是个位于另一边山腰的天然隧道,隧道不长,两端出入口都掩盖着茂密的草木,几乎不会被发现。更妙的是,山坳中有流水,这样既不担心暴雨积水,平日生活用水也近便。
若不是地方不大又没有太多平地,无法开垦田地,这里跟世外桃源比起来也差不太多了。
找好地方后,花了几天清理出几个碎片式的空地,江画几人就着手头的工具便建起房子。
因为只准备做初期基地,江画几人也没有花大力气,直接就着砍下的树枝树干,造了五间木屋便算完成。
除了两间木屋用作居住,剩下一间用作茅厕,放在地势最低之处,挨着溪水下游;一间做公共厨房;最后一间最大也最简单的,江画是预备用作学堂的。
自古以来,造反简单,成功却难。
概因大多造反——也叫做农民起义,细究起来也不过一个手段:裹挟流民。
天灾人祸下日子过不下去了,便总有一伙子人起头冲击大户或政.府机.构,一旦成功,杀了地主或县官,开了人家的粮仓,大家吃到粮食了,事情做下了,便是造反的开始。
之后知道自己犯下杀头大罪的那伙子人,吃饱后会束手就擒吗?当然不会。所以为了保命,他们便要更多的人。
这人从哪里来呢?便是来自乡里乡亲,和周边村庄了。
别误会,除了乡里乡亲们出于连坐的原因是自愿跟随、自由入伙。别的村、县之地被裹挟的流民可不是自愿加入的。
最开始的造反头子们杀了人,开了仓,手里便有了粮食武器,之后接济(买通)了乡亲们,人数骤然能翻个几倍。
加上这些地方本来就是连年天灾,仓里也不见得有太多余粮,于是用不了几天,吃喝便不足,这时他们就会扫荡周边村镇,从有过抢劫经验的大户官府,到村里乡里的老百姓,该抢抢该杀杀,凑足了吃喝嚼用农具武器后,过上几天浪费的日子,便又向下一个目标抢去。
而在上一次里被抢的百姓,被杀了女人孩子后,青壮们大多被他们俘虏,打一顿饿几天后,就会老实下来,正好在他们冲击下一个地方时作为先锋开路。
随着一次次打砸抢下来,这些受害者只要能在第一波攻击中活下来,便自然而然会在接下来的打砸抢中出力,于是他们从受害者摇身一变,也成了加害者,不但在反过来施暴时发泄了心中戾气,抛弃了人性,也顺理成章加入了最初的“义军”。
就这么不断打砸抢烧,不断制造流民再裹挟流民,这“义军”队伍就越来越大。
若遇上个厉害的朝廷,雷厉风行的镇压了,那其中一半人或许又能变回良民,若朝廷积弱,这些已经没有生产能力的流民,便会一路顺着人多粮多之地而去,从席卷一省,到扰乱天下。
最典型的,便是前明李自成——他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流民潮中慢慢崛起,最终点燃明朝灭亡的火焰。
扯远了,总之由此可见,只要天灾人祸频繁,造反成本其实不高。
但是要造反成功,却绝不能是用这种“农民起义”的方式的。
纵观中国历史,改朝换代可以由起义而始,但绝不会由这些团聚的土匪而终。
所有能改朝换代成功的人,身边无一不是人才无数。哪怕最土的皇帝朱元璋,他身边尚且有众多名臣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