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探花[古穿今] 第52节
作者:
开云种玉 更新:2024-05-16 11:04 字数:8777
陶清风这才看到星辉娱乐公司这篇溢美他如何敬业到昏倒的通稿,来作为安抚, 给粉丝一个交代。基本写的是事实, 但陶清风就是很不好意思, 在他潜意识里,总觉得这些事情是本分。既然他当了演员, 那么把戏演好就是最基本的工作。累昏了他还很愧疚, 觉得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也没调节好身体, 是他自己的错。耽误了大家的时间。结果现在这种事情居然被写成通稿来正面宣传报道?而且那通稿里的溢美之词真是太过誉了。
陶清风看了就觉得, 特别尴尬, 也相当羞耻。他无奈道:“是有这些事,但我觉得不该这么夸,发一份道歉声明比较合适。耽误工作了。好多事都做不了。”
严澹说:“别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而且你不是要解约吗?”
陶清风说:“我也不是很热心去揽事的。但有些事情总得去做, 尤其这部戏我的戏份最大头。至于解约……”陶清风一阵惘然,这个念头在他日复一日的忙碌中,都差点快想不起来了。
难道自己真的想在演艺事业上继续走远吗?寒暑天气的刺激,拍摄进入角色心境时的大起大落;熬夜背台词的艰难,找各式职能部门沟通时的辛劳;一遍遍说服演职人员的心累……
分明特别辛苦,可是为什么他脑中从来没有一丝“泄气”或“放弃”的念头呢?如果自己一点都没有获得感,无论片酬多少钱,都不会那样付出的吧?
陶清风渐渐发现:所以自己是能从演戏这个职业中,得到满足?之前那种积极引导教化人的“使命感”虽然被他视为责当,却和“获得感”是不一样的,这是他很久都没有的感受:从前读四书十三经,做策论文章。很小的时候,他在徐棠翁的教导中,明白自己的“获得感”就是儒门经纶书卷。可是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没有大儒教导,一开始还颇为反感戏子身份,到了今天能有“获得感”,真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忽然间他双肩披上了一件风衣,严澹一只手给他披上的,另一只手端着杯热牛奶递给陶清风,说:“看来你的肠胃是能喝牛奶了?待会儿可以煮个鸡蛋了。”又笑着说:“我母亲说:只要能吃下牛奶鸡蛋,身体的病都会好起来。”一边站在陶清风身边,和他一起看窗外景致。
陶清风站在窗边,看雨后的人工湖上几片残荷孤零零地立着,不由得依稀想到了昨天模糊的雨声,继而牵连出倚靠在严澹怀里温暖又沉溺的记忆。心中不由得微微一动,有股无法言状的情绪闷在心中,像极了细如牛毛的针雨,淅沥绵密地在心中织成新的湿润和柔软。
他侧头看了看严澹,侧面看过去,他戴着的眼镜就像一条线,少了这个区分,那和燕澹生相似的轮廓,陶清风不慎涌起一股迷失的情绪。
陶清风情不自禁地想:他不知道严澹这种温柔的语气和体贴的举动,到底是把陶清风当做“对象”在扮演那种“角色”,还是发自朋友的关切真诚。陶清风总觉得严澹的视线中,若有似无的灼热,偶尔划过脉脉波澜,大概是在“扮演”吧?
可是陶清风在这大病初愈的当口,精力不济,并不想配合严澹演那个角色。而且莫名的,他总觉得严澹对他病中亲昵关切的举止,还有此刻的殷切照顾,如果自己都是承蒙“角色”的身份才能获得,总觉得心口堵了什么。
陶清风又迷茫地对自己说:想要什么呢?难道想要摒除了这种“角色”扮演的条件下,严澹对他那样的情意绵绵吗?那就不对劲了,陶清风自己也会吓坏的。
陶清风又想:产生这种念头,难道他是个小肚鸡肠之辈,明明说好了要帮严老师。却因为脸庞的相似,而产生了一股诡异的独占欲?还是因为严老师是他唯一的朋友。是陶清风来到这个陌生世间后,最在乎的人。但是相对的,自己并不是严老师最在乎的人。他竟然会为此而委屈吗?
这种心情太奇怪了。陶清风告诫自己,人我之际看得平看得淡,平淡则不求不惧,不是一直以来他的信条吗?他为什么像是回到了五岁的时候:那早就被丢掉的“贪”……是病中的人,更容易软弱的缘故吗?
小的时候,陶清风没有父亲。看见别家孩子跟着父亲学吹口哨,自己却没有,也想要父亲。但是陶清风的娘亲说:人,不能贪。他后来就不贪了。没有父亲也不想要。家贫也不会想求更多的钱。没有时髦的小玩意也不去想。他只会放任自己“贪学”和“贪书”,至于其他的“贪”,以为自己都成功丢掉了。没想到今天,这股久远的感觉又浮现在脑海里。
蓦然意识到自己在“贪”更多一点的关怀和温柔,无论是源自和燕澹生相似的那张脸,抑或是来自严澹的友爱,都让陶清风赶紧反省,希望把“贪”赶出脑海。急于撇清般地,刻意问严澹:“严老师,你还是别在我这里呆太久吧。谢谢你的关照。我已经没事了。你要是待的时间久了。那位‘他’知道,应该不好吧?”
严澹嘴角扬起笑意,顿了顿才说:“你是不是忘了,‘他’,心里有别人,并不喜欢我。为什么会在意我和谁待得久?”
“可是你……”陶清风绞尽脑汁组织着措辞:“你不是在追他吗?他如果即将被打动,忽然误会。以为严老师你的追人诚意并不是那么的……”陶清风想尽量委婉地用一个不带贬义的词,却找不到合适的发言。
“他不知道我在哪里。”严澹落寞笑了笑,替陶清风取走空杯子,“他是个小傻子……在他没能走出来前,我不会惹他烦心的。”
陶清风觉得严澹虽然损对方“小傻子”,但是语气中的维护却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有一丝对方不知他心意的埋怨。陶清风暗自想:他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好好配合严澹演那个角色。让对方更快能追到心上人,实现严老师的愿望。这大概是他唯一能替严澹做的事情了。
严澹下午要回去带学生,临走前他又给陶清风炖了罐药膳。陶清风请严澹接下来不需要费心来看他,他休息几天就能回剧组了。
陶清风其实挺想尽快重归工作,拍戏拍到一半,他用个现代词“强迫症”有点难受。但他也知道要是休养不到位,拍大场面戏时又容易昏倒耽误事了。就每天按时吃药规律作息,还吃各种富含营养的食品,争取把自己早日重新养得结实起来。
陶清风心想,这几天不用拍戏,刚好可以琢磨一下从虞山海到骆琅宁的转变。以便于到时候开工后直接拍东君接下来的戏份。他又把剧本拿出来研究,但是刚琢磨一晚上又不行了,觉得自己脑海里住了两个小人在打架,吓得他赶紧又把剧本放下好好休息。
休息了三四天,陶清风被养得精神好了很多,但还是不敢立刻回到剧组投入紧张的拍摄。可是他已经不需要每天躺在家里,按捺不住又想去图书馆。可是去图书馆看书又容易损耗他好不容易养好的精神。陶清风想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他之前就想去替身体原主人陶清实现的一个心愿。
回陶清的老家海箕村看看。
海箕村在a省边的沿海线,现在还没修建高铁,只有国道和省道。需要先去到一个二级地州市,然后再从省道去到乡下。陶清风联络了苏寻,请他开车一起去。预计两天一夜。
陶清风心想:身体原主人陶清大概很小就流落了,因为没从记忆白雾里看到过乡下的片段。如果身体原主人陶清是不小心走失离家的,即便被庄宇徽控制着身份和财产,应该也会有想给老家人递消息的念头吧,但是没有。顶多是像那半页歌词上寥寥的一句“躺在海边咂根烟”或者含糊地“回去看一眼”这种情绪。这是不是变相说明,陶清在老家已经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人了,不过是怀着几分乡思呢?
即便如此,陶清风去之前,还是尽可能地回忆着白雾里零星印象,陶清虽然是个十八线小红炸子鸡,但好歹在电商综艺上露过脸,也有一定的红黑流量度。他的“乡亲”们会不会关注他?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好应对。
陶清风还请苏寻去找公司换了辆车,一来宾利车太高调了,而且也太长了,不适合走省道县道。苏寻就换了辆吉普车。
开车去要三个小时,一小时到二级市,两小时下乡。苏寻四平八稳开着车时,终于忍不住问陶清风,那天在严澹去了他家后就一直憋着的问题:
“小陶哥,你和严老师……真的恋爱了?被粉丝知道了怎么办?公司也不允许的。”
陶清风愣了愣,难道昨天严澹过来时,对苏寻说他们是“恋爱关系”吗?严澹把戏做足,来解释他的举动吗?陶清风纠结着想,到底是告诉苏寻他们只是在“假扮”,还是配合严澹把戏再做足一点?陶清风并没有纠结太久,就选出了答案。对于他来说,事业虽然重要,但是严澹的恩情更重要。如果他“圆滑”一点,这件事其实并不难处理。但陶清风没有选择那种方式。
“我会很小心的。我不会让粉丝知道的。你会告诉公司吗?”陶清风问。
苏寻一瞬间像是回到了以前给陶清收拾烂摊子的心情,壮着胆子问:“如果我真的告诉公司呢?”
换了从前,苏寻绝对不敢用这种语气和陶清说话,只会在心里面抓狂。但是现在小陶哥脾气好很多了,他才斗胆这样问。
陶清风叹道:“你想跟公司说就说呗,这不是你的本职么?”
这招其实是以退为进,陶清风看得出来,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知道了苏寻是那种“不愿捅娄子只想安安稳稳”的调调。以前自己“失忆”都不给公司说,反而帮他一起弥补和丽莎的关系。陶清风有信心,苏寻其实是不愿意说的,因为那意味着接下来要应付一大堆麻烦事。
苏寻被哽住,好半天才无可奈何道:“小陶哥你……唉……算了,我不给公司说了。那你多小心吧。低调低调再低调,求你了。”
苏寻抱着最坏的打算想:哪怕真的万一被不小心发现了,严澹是一个圈外的“素人”(就是和娱乐圈无关之人),本身综合素质又特别高,其实是在被曝光恋情中最好的一种情况。可惜严澹是男人,被知道偶像性取向是弯的之后,大量少女粉会脱粉的(虽然会吸引来另外一些粉)。
陶清风忍不住笑道:“你放心,我懂的。其实比你想的情况好得多。而且应该很快就结束了。”过了这几个月,严澹应该能在“经验”加持下,成功把那位心上人追到手吧?
苏寻又吓了一大跳,却没敢吭声,什么叫“很快就结束了”?哪有人恋爱时就预测“很快结束”?除非那种随便玩玩的心态,预备着新鲜劲儿过去了就好聚好散?没想到小陶哥居然是这种恋爱观,也不知道是他和严老师达成了协议,还是小陶哥一个人单方面的想法。后者的话……苏寻默默地给严教授点了三根蜡烛。
他们早晨出发,中午到二级地市吃了午饭后,继续开车。公路从四车道的国道变成了二车道的省道,按着地图到了镇后,还要走县道。县道弯弯曲曲,高低起伏,陶清风坐了一会儿,居然出现了晕车的症状。
因为陶清风以前没怎么坐过车,穿越过来后迄今为止,要么是在大城市里的道路,道路都宽且平直,要么坐高铁等交通工具。这是第一次坐着吉普车爬山上下,还弯弯绕绕,颠来倒去,他就晕车了。
说来也神奇,虽然海箕村靠海,但是去的半路上,都是起伏丘陵。看地图显示,这是个类似海岛那边“高山临海”的地形。也是a省公路最欠发达,区域经济最落后的片区了。
苏寻不得不把车开得慢些,以缓解陶清风的晕车。他勉强撑下来了,但是原本预计花费的两小时旅途变成了三个半小时。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到导航上显示的村路入口。
然而看着那地形,陶清风还是惊呆了,问苏寻:“导航显示……真的是这里?”
苏寻心想:小陶哥失忆得连回趟老家都要用导航。他也很抓狂,导航显示登上前面那座山崖就可以进村了。可是从他们脚下的山坡路,到对面的山中间,是一道无路可走的险峻的峡谷,中间仅以两根铁索,和无数缆线相连。他们低头看下峡谷,落差五六百米深,下面传来的湍流江水的咆哮声。
难道是走错了路?人怎么可能顺着这两根铁索爬到对面的村子里?他们又不是猴子。
第73章 海箕村
陶清风和苏寻面面相觑, 傻乎乎地站在原地。陶清风不会操作, 苏寻开始查地图, 他打开了详细步骤,一条一条地看, 前面还是“g198国道下立交转742省级公路”之类的说明,猛然间看到了导航到最后一段临近崖边,文字赫然写着:游过去。
陶清风:“……”说好的现代高科技很靠谱呢?“游过去”这种说明是怎么回事??
苏寻欲哭无泪:“真的没有正常路上去啊。小陶哥你们村子里的人, 到底是怎么进出的?算了要是你记得就不会站在这里了。”
他们脚下站的这条路,说得好听一点是县道,说得不好听些就是条比黄泥巴路强一点的土路, 连水泥都不铺,更没通什么公交车, 周围一个人都看不到。过了一会儿, 才从下面慢悠悠走上来一个提着两箱东西的老农民, 苏寻连忙跑过去问:“老大爷,请问这对面的海箕村怎么过去?”
老农民打量了他们两眼, 问:“你们是来旅游的?”他说话方言口音非常重, 差点没听懂。陶清风说出了一早想好的理由:“不是,我有个远方亲戚在这个村里……从没来过, 来看看。”陶清风还买了一些礼物, 免得到时候真的有“熟人”或“亲戚”认识他。
老农民说:“我也不是这个村子勒。他们村子的人很少出来。”他走到路边, 使劲摇晃那两根铁链,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对面山头出现一个人影,用方言吼了句听不懂的话。老农民也回吼了一句听不懂的话。然后不一会儿, 就有一架像是绑在铁链下方的滑索椅子,顺着两根铁链溜了过来。
陶清风和苏寻都惊呆了。老大爷看他们木在原地,说:“抓紧滑过去,一次一个人。小心点不要掉。”
苏寻看着那“滑索椅子”,说得好听是个椅子,说得不好听就是两片铁架子,而且上面还生锈了。只用一个大钩子挂在铁链上,山风吹来摇摇欲坠的,简直要吓坏了。
这么落后的进村方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陶清风问老大爷:“坐上去后,怎么滑呢?”
老大爷说:“两根铁索嘛,你前半截正常就滑下去了,滑到中间后,那边会拉你的。”
陶清风沉默了一会儿,转头看着已经吓得两股战战,瑟瑟发抖的苏寻,说:“要不你在车上等我,我去看看就回来。”
虽然陶清风看着下面的深渊急流也心里打鼓、头皮发麻,但是无论如何,他还是要替身体原主人陶清回家乡看一趟。他不能给这位可怜的原主人立坟墓祭拜,那至少得去确认一下,他是不是有什么心愿没完成,最不济安慰一下对方的乡思之情。
苏寻想阻止他:“小陶哥,太危险了,还是算了吧。”
陶清风摇摇头,他放下不必要的行李,只随身携带个小包。抓住滑索两端,把身子夹进座椅的铁缝里,深吸一口气,顺着铁链滑了下去。
陶清风滑下去的时候,对自己说不要怕不要怕,却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没过多久就感觉在反向上升。他睁开双眼,只见已经到了后半段。前方已经可以看到,铁索尽头有个农民装束的男人来拉索链,他离山这头越来越近。陶清风忍不住张望了一下四周和下方:险峻峡谷里的江水湍流更清晰了,不知道有多深。江水在四周裸岩的映照下是暗沉的黄色,加上那深度,仿佛阴间的黄泉冥河。
陶清风深吸一口气,这时铁索已经快拉到尽头,陶清风双脚一沉,触到了地面上,踉跄往前走了几步。那个农民还拉着滑索。陶清风抖着双腿把自己从铁椅子里捯饬出来。那个乡民对陶清风说了句听不懂的方言,见陶清风一脸困惑,又用神情示意他来拉一下铁索。陶清风连忙照做了。入手发现沉逾几十斤,勒得他细皮嫩肉的手都有了磨痕。
乡民腾出手用工具扳开了铁索上大钩子,取下滑索椅子。示意陶清风可以放手了。陶清风的手一松,那两截铁索宛如出洞的蛇嗖地蹿回去,发出一阵阵哐啷哐啷巨响。
陶清风说的是普通话,没法向这位语言不通的乡亲打听情况。看他的样子也不像识字的。那乡亲打量陶清风,最后给他往村中一指,估计是村里有会说普通话的。虽然对方听不懂,但是陶清风还是连忙告了谢。对方慢吞吞走到山坡上一间矮土房檐下,拿起靠在墙根下的毛竹竿粗细的水烟筒抽了起来。看来这间土房和这位乡民,就是类似于“守门”专门看守锁链的人。
陶清风从山坡这头朝苏寻挥挥手,示意他无事,继续往村里走去。这是一个很不发达的农耕村落,又是在山上,田地也不平,看不到任何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只有地上沉默的黑粗长线,像是无言的路标,带着陶清风往村中走去。
一路上,零星几个乡民,都非常稀奇地打量着陶清风,可是他们也不会说普通话,没法交流,无例外都给陶清风指往村中,沿着那条黑线走的路。这条线中间有些细分叉,延伸到近处的房子里。像一条黑色的大动脉血管,主流依然在往前蔓延。
陶清风顺着一直走到了尽头一栋独立的二楼砖瓦房,是唯一一栋外面抹了些瓷粉贴了瓷砖的房子。门已经开着了,刚才路上陶清风问的几个乡民已经都等在了门边。看来他们也想一块儿来听陶清风的来意。这个村子环境闭塞,仿佛很久都没有外人来过了。
陶清风走进房中,间类似于村委会办公处的陈设,一个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人坐在桌旁,桌上是一大摞报纸,被一只放大镜压着。有村民给陶清风递了个搪瓷缸,里面泡着茶。那个老人坐在陶清风对面,用有些含糊的普通话问他的来意。
“你是谁?”
陶清风决定实话实说,他观察下来,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不像拥有手机这些东西,大概率是附近没有修建移动信号基站。所以不见得知道陶清成个小明星的消息。地上黑色的线,可能是供电灯的。
“我是陶清。我原来,是这个村子的。”
那个白头发的老人猛然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陶清风一会儿,又从报纸的角落取出一本手写的册子,翻找了很久,才说:“陶……陶狗剩?我们都以为你十多年前从崖上摔下去,已经死了。”
陶清风:“……”
陶清风花了几秒钟来接受“陶狗剩”这个称呼。从村长口中,了解到当年发生的事情,和这个村子罕见的情况。
这应该是华国最落后的一批村子,十来年前才通电,五年前才引进自来水系统。全村现在只有一部固定电话在这位村长的房子里。这个村子之所以这么落后,一来是地处偏僻,一面是悬崖峡谷,山的另一边也是高崖,崖下是大海。道路只有那条索道。二来是少数民族村落,古代时候有封闭村落的古训,缺少和外界交流,只出不进。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彼此之间近亲结婚越来越多,生下的孩子们智商进一步降低,加剧了恶性循环。有记载的三百多年前,这个村还有近千人,如今已经不到一百人了。
由于村落闭塞,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代信息才开始逐渐涌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过去很久后,村落里的见到外人,依然是很茫然地问“主席他老人家身体好吗?哦?已经过世了?”这种无知现象加剧村里年轻人流失,有很多年轻人离开了村子就不愿回来。陶清的父亲就是这样。
陶清从小由母亲拉扯,但是母亲在他五六岁时也过世了。这个村子的人寿命普遍不长,因为没有注射疫苗,也没有西药,都是靠草药来治。那时候陶清就成了孤儿,由村中轮流照顾,像只蹭饭小狗似的到处跑。村子里的人倒是不缺一口饭,心地也算善良。就这样把陶清拉扯到七岁,按照惯例把他往最近的邻村送去读小学——自从知道外界后,村里的孩子都会送到邻村读小学(虽然很多人读完小学就辍学回家种田,只有很少的人能继续读初中)。最近的邻村离海箕村也有十五六里山路,不可能每天走那么远。陶清就寄宿在那边乡村教师家里,等寒暑假的时候再回乡里来。
陶清读到三年级,十岁的时候,寒假回村里,听村长和几个老人说他父亲出走的事情,就发疯似的想去找他父亲——其实也不是真的有计划成熟考虑这件事,只是小孩子的思亲情怀作祟。陶清又哭又闹,别人拦都拦不住,他还想跑去偷出村铁链的那个滑索椅子。当时看门的村民听老村长的话,坚决不给他,不让陶清出村。陶清就半夜想徒手滑过那两截铁链,不小心掉到峡谷里,被水冲到了下游,村里的人都以为他死了。还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们音讯不通,也没有网络。唯一一台老旧的电视,村长只是用来看新闻联播,自然不知道陶清还活着的消息。
陶清风听到这里,记忆迷雾中浮现出了一点点被勾连起的回忆:陶清被冲到下游后,好歹捡回了一条命,流落到城镇里当了一段时间的小乞丐,一边找他那个虚无缥缈的爹,有一天游荡到酒吧门口,被庄宇徽捡进去了。
陶清那时候不懂事,还傻乎乎真情实感地以为,庄宇徽是他那个早走的爹,因此对他尤其言听计从。即便后来明白并不是,那种依赖心理已经摆脱不了。而且陶清长到中二年纪,尤其埋怨村里的人,当时不让他离村的举动。在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后,也中二式地嫌弃童年的小村庄“土老帽”,根本就不想回去,也不想和过去的乡亲联络。就这样一直到了成年后,陶清感觉越来越无助迷茫,才渐渐想起了青山碧海的家乡,和憨厚朴实的乡亲们,可惜那时候他已经回不去了。
陶清风听完老村长的叙述,沉默了一会儿,道:“对不起,我这些年记忆缺失,所以一直没想起来。最近才渐渐想起小时候的事,所以回来看看。我现在……过得很好。谢谢你们当时照顾我,养育我。”
陶清风决定隐瞒身体原主人那些年痛苦的遭遇和经历,报喜不报忧。
陶清风也想起自己真正的家乡,相似的穷困。他比陶清幸运的有两点:他的母亲没有早逝,他遇到的是徐棠翁而不是庄宇徽。一切都不一样了。
陶清风又问了老村长一个问题:“这条进出的铁锁很不方便,有没有想过架桥修路呢?”
如果有一条路,不仅村民生活更方便,增加更多的和外界交流,这个村落应该能发展起来。像当年陶清那样的孩子,也不会因为想到外面去的冲动,就付出坠崖流落的惨痛代价了。
村长摇摇头:“以前镇里来过领导,给省交通部提过的,也有过人来考察。但这地方的地质复杂,路修过来要钻山,要跨峡谷,有些地段受海盐侵蚀。修路的成本非常高。而且总不能一条路就修一个村子吧,最好把附近几个村都连起来,情况就更复杂了。这个村没有什么富饶的自然资源,农作物也只能勉强自给自足。私人是不愿意投资的,省里的财政支出又拨不出那么多款……”
陶清风便问:“修这样一条路,要多少钱?”
老村长吐了一口水烟,他也没想到陶清风是在认真问,只当对方闲聊口吻,道:“八九千万,将近一亿吧。谁有那么多钱。”
陶清风神色复杂,心想:和这个数字,真是有缘啊。他定了定神,柔声道:“我知道了。”
老村长不懂陶清风是什么意思,陶清风却提出,想去海边看看。老村长很厚道地带他去了,还给他一路上介绍,村子里的房子里住的都是些谁。陶清家以前的房子,在没有拆掉之前是哪个方位,后来被改成了一个小苗圃,经过的时候,看见几只圆滚滚的小土狗在里面玩闹。
陶清风跟着村长走到了“海边”。那是临海的一座高崖上,下方是险峻的悬崖峭壁,海浪无情地冲击着石壁,发出巨大的轰鸣。
风景辽阔。这是身体原主人陶清想回来的地方。他想躺在圹埌的海边抽根烟。陶清风默默想:就替身体原主人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