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4)
作者:誓月      更新:2024-05-16 17:42      字数:5153
  薛知景认真负责地当起了旁白解说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起来。
  人年纪大了呀,这撞破头的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说,不过磕破了个皮,头晕两天,过几日便又能为国家尽力了。但头部乃人体的精华所在,是人思考的地方,人的头骨里面,是犹如水豆腐一样的精华,若是撞的力气大了,就像是摇晃一块豆腐,且不说会不会晃成一团浆糊,就说思考能力肯定会损失的,很容易就变成老糊涂了。
  她本着怎么吓唬怎么来的原则,事实清晰,但是逻辑推论的结果却尽往恐怖的方向走。
  我们的孙大夫会一手漂亮的缝针功夫,缝针大家知道吧,就是诸位相公家的娘子们,每日缝衣服用的那种绣花针。不过孙大夫家祖传的功夫不是用在缝衣服上,是用在缝肉上。现在施针便是为了止血,为缝肉做准备。
  薛知景一口一个缝肉,让不少人身上都开始发麻。
  都是朝堂高官,多多少少也都听说孙太医家的缝针功夫的,不过他们可从来没有体验过也从来没有见过。
  孙妙儿一把揭开了按在张阁老头上的那块白色的布。
  薛知景给拿了过来,将那布料展开,摊开给大家老怎么流了这么多的血,头部的精华是不是都流出来了?可别之后失去了思考能力,无法再为国效力了啊,可怎么办啊,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才走出来的,全家上百口人的身家性命都系在他一个人的身上呢。
  这么说着,不少人都觉得头皮发麻,有人还下意识地去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读书人嘛,谁不在乎自己的头呢。
  孙妙儿接过了宫女递过来的一根针,上面已经穿好了线。
  薛知景让开了一点地方,用极度惊喜的语气说道,幸好有我们的孙大夫,你们老的伤口崩开了,血又流了出来。
  孙妙儿稳得很,拿着毛巾就去给他将血吸掉。
  薛知景装作疼的样子,倒吸一口凉气,一般来说,若是伤口浅小,可以自然愈合,只是留下一条疤就算了。但是若是伤口非常深,又长的话,就很难愈合,血会一直从里面流出来。在战场上,有很多的将士便是这样一直血流不止,然后身体内的血流空了,就这么活活地痛死了。若是幸运的还留了一点血,受伤的地方之外便发白发黑流脓,所以很多的将士才缺胳膊少腿儿,就是这个原因。
  薛知景可不想跟他们解释什么细菌病毒发炎之类的事情,真真假假地吓唬就对了。
  孙妙儿开始缝针了。
  薛知景赶紧说道,看,我们的孙大夫,现在准备开始缝肉了。
  又是缝肉!
  听到这个词,一帮老头子觉得自己身上哪儿哪儿都发麻,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那孙妙儿还真像是缝衣服一样地在缝肉,虽然她的技术很好,但是怎么看,怎么都让人瘆得慌。
  有几人甚至开始作呕了。
  薛知景还在那儿精彩纷呈地描述,誓将说书人的角色干到底了,这缝肉吧讲究一个缝皮,我们的人体里面分为血管、肌肉和皮肤,要将身体缝合起来,便是要将皮肤像布一样地扯起来。
  薛知景还拿自己的手背做道具,另外一只手捏起了手背的皮肤,继续说道,就像这样扯起来。
  孙妙儿缝针的时候,不时地还在流血,她淡定地用布给擦掉。
  虽然张阁老已经晕了过去,但是没有给他喂麻沸散啊,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感觉到痛了,还是肌肉反应,他似乎抖了抖,看得所有人身上都是一痛。
  仿佛通感到他被缝针的痛了一样。
  众人都觉得,床上躺着的那人已经不是一个人了,那就是一张破布。
  他们谁也不想成为躺在床上的那一个。
  心里已经对撞墙角产生了畏惧,估计再也不会有人干撞墙角的事情了吧。
  终于,孙妙儿缝完了,给张阁老的头部进行了包扎,不过他身上的针灸针还留着,孙妙儿说还得扎一阵子呢。
  但最刺激的时段已经过去了。
  这个时候,太后元含章踩着点走了进来。
  她先是去关心了一下躺在床上晕着的张阁老,感慨了一句,可怜啊,一把年纪了,还受这样的苦。
  然后才抓着孙妙儿的手,说感谢孙妙儿啊,她这一手缝针功夫真是救了大家,以后若是再有人受伤,一定让她来缝针。
  这话听得众人,又是虎躯一震。
  接着,元含章才施施然地坐在大厅的上位,慢悠悠地问大家有什么要说的。
  这帮人,是带着一种一往无前气势汹汹的情绪来的,在这样高昂的情绪指引下,他们才能做出那样激烈的举动来。
  这一下,被薛知景和孙妙儿一打断,情绪就断了。
  更加上孙妙儿那刺激人的缝针展示,薛知景绘声绘色的恐怖片旁白,在一帮人的心里都种下了恐惧的种子。
  哪里还有之前那冲动和激烈了。
  都理智了许多。
  元含章终于觉得大家算是正常人在沟通了。
  虽然大臣们并没有完全接受元含章的说法,但不再动不动就要撞墙磕头逼迫人了。
  元含章最后说道,这样吧,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大事,我想办一个论坛,请整个朝堂内外的士子都可以来参加辩论,看看这个义利到底怎么样为好。
  元含章都给了台阶了,一帮人也就顺势下去了。
  紧接着,薛知景便开始去办论坛的事情,务必得趁热打铁。
  一边通过朝堂的邸报将论坛的时间、地点和讨论内容发出去,一边薛知景通过丽春院以及周边的书籍将这个事情推广了出去。
  很快,整个王朝能读会写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能读不能写只听说书的人也想围观这件事情。
  整个建康城里,几个书院,几十家酒楼都开辟了论坛场所,在同一时间开展辩论。
  士子可以事先报名参加,提供你的辩论题目,到时可以上台展示,没有事先报名的,到了现场也可以有自由辩论的环节。
  这样的论坛在春秋时期很多,到了后来便少了些。
  这一次,薛知景又加入了后世办论坛的一些方式,将其办得更大了些。
  论坛的主题名为义利说。
  大成王朝对读书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几乎没有限制,所以整个读书人群体可以畅所欲言,思想观念自然是丰富多彩的。
  这回,朝廷还给安排了一个场所让他们畅所欲言,自然很受欢迎。
  再加上之前提到的开恩科的事情,有大量的举人身份的士子已经准备好了来建康,更想趁着这个机会让自己出名,未来金榜题名更有胜算。
  论坛极度火爆。
  薛知景陪着白龙鱼服的元含章走了两个论坛的地点,看得元含章是心头火热,直觉得王朝后继有人了。
  娘娘,这明年开春,恩科的士子多半都从里面选了,让他们经过这样的思想碰撞,一定会有符合娘娘需要的人才。薛知景说道。
  元含章点着头,都是年轻人,敢想敢说敢做。
  丽春院下辖的印刷场更是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地印刷各个论坛的主要辩论内容,各个士子的个人简介等等。
  一出市场,几乎就卖断货。
  而丽春院所属的说书人也加大了一倍,到处给那些不识字的人直播一般地讲诉这些论坛的内容,收入颇丰。
  不过三日,这论坛便开到了周边的扬州、明州等大型城市。
  丽春院又找了些文人对论坛内容进行评论,又出了一批评论书籍、小报、册子。
  一时间,这部分的收入都比丽春院其它部分的收入都要高了。
  不过目前薛知景用钱的地方多,若不是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论坛,她都想要给论坛收门票呢。
  整个建康城,乃至周边所有的大型城市,所有的市民都在讨论,到底怎么看待财富与道义这个古老的话题。
  理越辩越明,虽然有时有强烈交锋,甚至偶尔需要京兆府介入,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第95章 第一钱庄
  经过多日的整理,薛知景大致汇总出来了士子们讨论的几个主要的方向。
  首先是极度保守的一派。
  这一派学习古代典籍非常刻板,有一种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言必称三代,认为只要让人们保持淳朴的特性,努力种地,生活就能变得十分美好。
  但其实,他们也都是地主家庭的后裔,可能从来没有下地干过活儿,他们就想要保持现状,永远也不变。
  其次是主张节约的一派。
  这一派也从古代典籍里面汲取力量,认为人们应该保持淳朴,想到跟钱以及赚钱有关的事情就是在牟利,如果是朝廷想要增加财源,不管怎么做,都是在敛财。
  这一派认为,国家财政不够用,最应该做的方法是节约,朝廷不要有这么大的开支,省下来,就够了。
  再有的是认为追逐利是正义的。
  这一派会将《周礼》拿出来,提出《周礼》里面讲诉的内容,理财就占了一大半。他们认为,朝廷,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合理的家庭环境的建立,财富都是基础,怎么可能完全将财富和道义分开呢。
  因为大成王朝几百年经济发展下来,还是有人认识到经济自由的重要性的。
  但同时,更多的人也认为,要将追求财富限定在礼也就是规矩、道义、道德下面,不然就真成敛财了。
  薛知景感慨着,大家还是挺有思想的嘛,也不仅仅只考虑什么政治和社会专业的问题,经济专业其实从来都是有思考的。
  后世关于经济的看法也都是这些。
  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将天量的资源以最好的方式分配到每个人的手里,但是又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不然总会有那些个占有了资源的人用一些歪门邪道将更多的利益占据在自己的名下,所以需要有监管。
  有这么一场辩论,加上丽春院印刷的书籍引导,薛知景和元含章推行的国债方案便可以缓步推出了。
  同时,经过这场辩论之后,盛丰钱庄也彻底地走入了大家的视线,加上盛丰钱庄存钱可以得利息,可吸引了不少大户人家将金银钱存进了钱庄当中,拿到了盛丰钱庄的钱庄券。
  盛丰钱庄经营的业务目前在整个大成王朝属于独一份,占据了先机,又因为有朝廷背景提供了信誉,很快就吸收了大量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又转成了贷款或者投资,投入到了包括海外贸易、国内的茶叶贸易、瓷器贸易、铁器贸易等等非常大量的贸易当中。
  资金迅速流动了起来。
  因为丽春院的印刷场常年印刷,吸引了几乎半个王朝的印刷类的技工,在这样长期的工作下,他们也努力在提升工具的有效性,开发出了超越时代的铅合金和油性墨水。
  这个时代的活字印刷主要用的木活字和泥活字,用的墨水是水墨水,有一些自己的局限性,不能长期使用。
  这种铅合金制作的铅活字,着墨性能好,熔点低、容易铸造,也不太容易变形,印刷的字面饱满清晰。
  同时,以一些油类和炭墨制作而成的油性墨水也让印刷效果显著上升。
  在薛知景过来的时代里,铅合金和油性墨水出现在欧洲,这个技术迅速增加了欧洲的整体文化水平,促进了整个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有了这样的高科技加成,印刷得极为复杂的钱庄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无法有人仿造了。
  钱庄券就有了初级纸币的可能性。
  很快,丽春院的剧场里面,出版的书籍、小报和册子里面,到处都是盛丰钱庄的各种广告,要么吸引人们去储蓄,要么吸引大户人家去贷款。
  到后期国债上线的时候,也吸引大户人家去购买国债。
  有了大量的流动资金,盛丰钱庄迅速扩张,网点从大城市布局到了下面的每一个州县。
  同时,盛丰钱庄的钱庄券可以在各个州县的所有网点通存通取,若是超过五千两白银以上,才需要预约。
  盛丰钱庄的各个网点自己可以每一个季度进行结算,将彼此间多了少了的金银铜钱互相运送。以保证各个网点都有足够的金银铜钱可以兑换,保持信誉。
  薛知景不得不在各个城市迅速开办钱庄伙计培训班,招收机灵的小孩儿入班培训,然后进入各个钱庄当学徒伙计。
  也不是没有柜坊学习她的方式,但就算知道她的操作方法,基本也学不来。
  因为那些柜坊对于现在的盛丰钱庄的体量来说,都太小了。
  盛丰钱庄在每一个州县都有网点,如果一个商人想要贩卖物品,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他揣着盛丰钱庄的钱庄券就去了,到了地方有需要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金银铜钱。
  换一家柜坊,还得问清楚,对方在那里有没有网点,能不能汇款,麻烦着呢。
  他们还想要仿造盛丰钱庄印刷钱庄券,但是印刷技术不够,字体不清晰,容易被仿造,导致他们的信誉怎么都比盛丰钱庄的低。
  所以在一段时间之内,盛丰钱庄就占据了整个王朝第一钱庄的位置。
  估计,还得占据相当一段时间。
  时间久了,做生意的人,手里都有了盛丰钱庄的钱庄券,他们也懒得去兑换,直接就拿钱庄券交易了,反正也能在盛丰钱庄里面取钱。
  钱庄券,就真成了纸币了。
  薛知景培养着一批掌柜伙计帮助管理各个网点,钱庄可是一匹狼,若是不好好管控着,这匹狼可能吃掉整个世界,她可不敢轻易地像丽春院一样让谁来管。
  不过就是忙了点。
  那边神机营也顺利地开展了起来。
  地点在城外的一个禁军的营地,招募了约三千人。
  流动资金足,神机营的军士们一个个都穿着最好的衣服,住着最坚固的营房,用的都是最好的兵器,甚至马匹都是皇室特供的顶级马。
  一帮几个月前还瘦骨嶙峋的少年男女们,吃了几个月肉,一个个都健壮了起来。
  大部分都是男孩,少部分是女孩。
  薛知景现在做事,能招募两个性别一定会将两个性别的孩子都同等的招募进来。
  不过之前盛丰钱庄着急扩张,几乎没有招到一个愿意来当学徒的女孩子,便都是些男孩儿。
  但神机营的招募,薛知景可是和陈棠一起,去的慈幼院和城外的村子里挑选的,故而招收到了不少女孩子。
  现在看来,她们一个个都很珍惜这个机会,练得比男孩子还狠。
  薛知景和陈棠商议了一下,她将后世的一些军训方法用了过来,而陈棠则主要教他们拳脚功夫和战场谋略。
  这不,一帮人穿着整整齐齐的灰色军装,站军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