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郡主 第28节
作者:
岚月夜 更新:2024-05-17 07:08 字数:3811
刘琰这才满意,慢吞吞喝了一杯水,继续讲道:“幸好东宫得到消息,乳母常氏先一步带着皇孙藏匿起来。宗爱这时急着拥立与自己亲善的太武帝幼子为新君,也没再追查,小皇孙躲过一劫。”
许京华终于出了那口气,接着追问:“后来呢?”
“后来宗爱仗着拥立之功,给自己大肆加封,又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新君不甘心,与他争权,他就又把新君也杀了。”
许京华:“……”
刘琰看她一脸难以置信的模样,没忍住,扑哧笑出声:“没想到吧?”
许京华呆呆点头:“这……这也太……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刘琰拍拍桌上书卷,“史书就是这么写的。”
“他连杀两个皇帝,都没事吗?拓跋家……不是很英雄的吗?”
刘琰淡淡一笑:“打天下或许英雄。不过新君死了,大臣们找到皇孙,拥立为新帝,宗爱也就被问罪了。”
“诛九族吗?”许京华又问。
刘琰:“……何等暴君才能做出诛九族之事?三族已是极刑。”
“哦,果然说书先生又夸大。”许京华以为故事讲完,结局圆满,就自己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哪知道刘琰接着说:“我要给你讲的,就是这个皇孙的故事。”
许京华:“……你讲了这么多,故事还没开始吗?”
“算是前情吧。”刘琰伸出手指,摩挲书页,“北魏为防母后干政,学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故事,定子贵母死之制……”
“你能好好说话吗?”糊里糊涂的许京华问。
“呃,简单来说,就是一旦皇子被立为太子,他生母就得自杀。”
许京华震惊:“为啥?”
“为了防止太子的母亲干预朝政。不过这也没什么用,皇孙后来被称为文成帝,文成帝继位时年纪尚幼,乳母常氏因立有辛勤保护之功,依太武帝乳母之例,被封为保太后。”
讲到常氏身上,许京华难免想到同为乳母出身的太后,心里犯起嘀咕。
刘琰却似乎毫无所觉,继续讲道:“保太后一样可以封赏兄弟,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所以很快就改封了皇太后。这个常氏原是辽西人,据说,她便是因为这个,让北燕皇族出身的冯氏,做了文成帝的皇后。”
“那又是谁?”许京华皱眉问。
“她是谁不太要紧,因为文成帝有更喜欢的美人,还同那个美人生了儿子。可惜的是,儿子生下来不久,常氏就以立太子为由,逼得那位美人自尽了。”
“……”
刘琰合上书,看向许京华:“好了,讲完了,该你讲了。”
许京华:“……”
这就完了?这是个什么故事?不是说讲皇孙吗?怎么只讲他生了个儿子就完了?等等,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有点像皇上太后和刘琰啊!?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摘自《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
2摘自《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以及,北魏的故事确实很精彩且充满神转折
晚安~假期愉快~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只要香菜不要葱 13瓶;迷毂、神国少女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 草原段部
皇上当初也是太子之子,也是由太后这个乳母保护着活下来的,刘琰也是生下来不久,生母就死了。
许京华忍不住问:“你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
“正巧看书看到这里,没什么意思。”
见许京华似乎不相信,刘琰拿起书递给她,“不信你自己看。”
许京华:“……你故意的吧?”
“故意什么?”
“你说故意什么?”许京华推开书卷,“这玩意儿,它认识我,我认识它吗?”
刘琰忍俊不禁,“对不住,我忘了。”
许京华才不信他是忘了,这人肯定是故意的!但她不纠结这个,继续追问:“你不觉得这个故事里的文成帝也好,乳母常氏也好,还有那个小太子,都有点熟悉么?”
“哦,你说这个。”刘琰露出恍然之色,“境遇是略有相似,不过大势不同,今人更非古人。”
拓跋家的太子被吓死了,刘家的太子却南下继承皇位,还励精图治、收复河山。今上登基时,亦非任人摆布的稚子,加封乳母为太后,是他的执念,没人比刘琰更清楚太后其实并不想坐上那个位置。
他态度坦然,看着没什么异常,再想想他是太后养大的,同太后比皇上还亲近呢,应该不是在暗指他母亲之死与太后有关,但许京华还是感觉哪里不对。
“真这么恰好,你就读了这个书?”
“我本来一直在读《汉书》,出来得太匆忙,没顾上带,到泽州后,打发人随便去买了几本,就这本还有些趣味。”刘琰解释完,反问,“不过,你在怀疑什么呢?不是你自己找我讲故事给你听的么?”
也对,退一步说,他就算怀疑皇上或者太后,也不会跟她说,她又不会站在刘琰这边。
“我也不是怀疑,就是被这故事吓着了,又和你们有点相似……”
刘琰突然问:“你是怕我母后之死,有什么隐情吗?”
“有……有吗?”许京华结巴,“没有的吧。我听娘娘说,皇上很怀念皇后娘娘的,娘娘也夸皇后娘娘品格好。”
刘琰有点惊讶:“娘娘跟你说的?”
许京华认真点头:“对啊。”
她一向有什么说什么,不是会撒谎的人,刘琰和她对视片刻,笑了笑:“我还真不知道父皇怀念母后。”
“皇上没跟你谈过皇后娘娘吗?”
“没有。”
“那你们父子见面,都谈什么?”
“很少单独见面。”
哦,对,皇上倒是常常去看太后,但没见过他单独和刘琰说话,许京华有点同情,出主意道:“那你去找他呀,问问皇后娘娘是个怎样的人,皇上应该愿意跟你谈的。”
刘琰淡淡道:“皇上日理万机,不是我想见就能见的。”
许京华更同情了,刘琰却很快说道:“不说这些了,你不是要给我讲草原传说么?我对段氏还挺有兴趣的,你给我讲讲段威和他兄弟的故事吧。”
“老单于啊,老单于兄弟四个,二弟段勇,三弟段平,四弟段良,都是他一手带大的。”
“我听说段威早年拜了辽西公段沛余为义父,当时他也带着三个弟弟么?”
“对啊,老单于十三岁父母双亡,就一直带着三个弟弟。那时段部大单于就是你说的什么辽西公,也是个英雄人物。老单于少年时就勇猛强壮,被辽西公看中,先选为亲兵,后来段部内乱,他和段勇拼死杀出一条血路,护送辽西公脱逃,辽西公重整兵马平乱后,就收了他做义子。”
“只收段威一个?”刘琰插嘴问。
许京华答道:“还有另外两个亲兵。”
“段勇呢?”
“没有收他,他那时好像年纪还小,但辽西公也挺喜欢段勇的——他是四兄弟中最有计谋的一个,我爹他们那一代,多亏有他,才能在怀戎安家。”
刘琰点点头:“我也听说段勇很亲近汉人,他还娶了个汉官之女吧?”
“不能叫‘娶’吧,大夫人还是连氏,他们段部世代跟连氏联姻的。”许京华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又惊奇,“哎,你这不是都知道吗?”
“只知道一些大面上的事。你为何叹气?”
“我叹气了吗?”许京华反问。
刘琰:“……叹了。”
“哦,可能是渴了。”许京华端起杯,喝了一杯水,又续上,“你是想知道老单于死后,他三个兄弟和他儿子们争斗的事吧?”
刘琰点点头。
“老单于在的时候,其实已经选定了大儿子接位,但他这个大儿子没有二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大单于勇武,在族中威望不高,大家不怎么服他,老单于就交代段勇和其他两个兄弟帮衬一下。”
可惜人死如灯灭,身后事是管不到的。段威第二子段文振,仗着自己能征善战有威望,联合了几个部族首领,逼迫兄长让位给他。
段勇这时还记着兄长的遗命,尽力维护大侄子,另外两位却见乱起意,想一不做二不休,推段勇上位。
“他们兄弟多亲近啊,侄子毕竟差一层,但段勇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他这人和别人挺不一样的,看事情闹到无法收拾,干脆不管了,带着自己一家人和部属,直接去怀戎扎营定居。”
段勇一走,幽州就更乱套了,他三弟想着反正和段文振也闹翻了,干脆自己上位。老四呢,转回头又去支持段威长子,中间又有段威其他的儿子出来争,整个乱成一锅粥。
羯人看着有机可趁,大举进攻幽州,许俊就是那时候被抽丁上战场的。
“这么说,段勇是自己先走的。”刘琰问,“而且是在羯人进攻幽州之前。”
“对呀。我爹说,他刚被编进军伍那会儿,上头一天一变,今日让他们往东,明日就可能让他们往西,和羯人接战几次,都溃败收场,根本没有士气。但那时西北因有段勇坐镇,就很太平,所以后来他们就都往西北跑。”
“如果是这样,你们应该很感激爱戴段勇才是,怎么我听着……”
许京华道:“因为他杀了段文珍,就是大单于的哥哥。当时大单于已经把段平段良都杀了,段文珍逃到怀戎,求段勇保全他,还说愿奉大单于为主。但是段勇为了子孙永镇幽州西北,还是杀了段文珍,把人头送到幽州城,献给大单于。”
“我也听说,段勇为了不被段文振清算,杀段文珍以自保,但我总觉得以段勇为人,不至如此,没想到……”
“倒是也有另一种传说。”许京华说到这儿,声音压低,语气也多了一丝神秘,“大单于对段文珍赶尽杀绝,连子孙都没放过,大家都传,当初段文珍来投奔段勇时,求的不是保全自己性命。”
“你是说,段文珍还有子嗣留下来。”
“大伙都这么传,谁知道真假。有说是遗腹子的,也有说是刚满月的小孙子的,反正这么多年过去,也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说自己是段文珍的子孙。”
刘琰若有所思:“段勇的子孙里,有没有比较特别的?”
“没有吧,都挺窝囊,对大单于唯命是从。”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有没有特别受优待,或者特别受苛待的?”刘琰说完,见许京华似乎有点迷茫,又解释,“就是有没有人不出奇,却能得到最好的,或者明明人不错,却无父无母没人管,外人见了,都不信他是段勇的子孙的。”
许京华脱口而出:“有啊,段弘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