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哪里逃 第512节
作者:开荒      更新:2024-05-17 09:40      字数:4426
  那文武百官当中,当即就有一位礼官出列:“陛下,如今宫中尚有皇后与贵妃在,由二位扶助太孙理政,才是名正言顺,合乎礼法。
  陛下您绕开后妃,以公主监国究竟是何道理?还有,臣忧他日公主外嫁,这大晋社稷或有危亡之忧。”
  此时台阶下的诸臣,已经是群情汹涌了。。
  不过他们才刚打算开口劝诫,景泰帝就一挥大袖,以浩瀚龙气镇压全场,使得所有文武百官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股庞大恢弘的龙气威压,甚至让他们无法移动躯体,也无法开口说话。
  景泰帝则铁青着脸:“诸臣工,朕此时已是油枯灯尽之局,离死不远。而今只想趁着体内还有点元气未散,多交代一些后事。你们在这个时候聒噪辩驳,居心何忍?又是何用心?”
  他令群臣都哑然无语,然后向那礼官斜目看了过去。
  景泰帝知道此人的质询没有任何恶意,都是出自于其忠直之心,所以他没有生恼,只是语声平静无波的解释:“你要问朕为什么?自是因这后宫内院,朕只放心长乐一人。
  如今的大晋,外有蒙兀人虎视眈眈,瓦剌大汗也先觊觎中原,其欲逐逐已非一日;内则有叛乱之忧,以沂王虞见深为首的正统帝诸子都于昨夜逃遁,襄王世子虞祁镛与长宁郡主虞云凰也不知去向,朕还知一些藩王早就阴蓄反志。
  此诚所谓‘内忧外患’之局,皇后与贵妃都是深宫妇人,不知国家大事,哪里能应付得来?朕意以为,非长乐长公主,不足以承担朝纲,承担社稷!”
  那礼官不禁哑然,他随后强顶着龙气威压,再次一拜道:“即便陛下定要委公主监国,那么临朝听政足矣,何需称制?”
  ‘临朝称制’与‘临朝听政’这两个词别看只有两字之差,可性质意义却是截然不同。
  ‘临朝听政’中的听是管理的意思,听政之意,就是管理国家大政。
  ‘临朝听政’虽然有上嵘视朝,预闻大小政事,管理文武百官之权。可一应敕令赦书,仍需以幼帝的名义颁行天下。是代表幼主的意志,代行职权。
  ‘临朝称制’则不同,始皇以来,天子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专称“诰”;
  ‘临朝称制’,就是将虞红裳的一切规格,权柄与地位,都提升到‘天子’的级别。
  景泰帝从容笑道:“正因公主监国一事前所未有,所以朕才必须重其权,厚其位,不如此,不足以权慑百官!不足以威压宗室!至于她未来嫁娶,全由长乐她的心意。有你们这些忠直大臣,朕有何忧?”
  他随后又看向了群臣:“朕时间不多,这些思量原本无需述之于口。之所以愿意向你们解释,是希望诸臣工能够齐心合力,同心同德辅佐监国,扶助太孙,安定朝堂,安定社稷!”
  群臣闻言,则是一阵沉默。那位连续两次质疑劝诫的礼官,也再没有说话。
  他们都听说景泰帝言语中的决然与杀机,这位天子也将他的心意解说得明明白白,这个时候还要质疑,那就是自取死道了。
  此时景泰帝又将大袖一挥道:“再宣,今日‘冠军侯,中军都督佥事李轩’于潮白河一战讨平逆贼,诛杀梁亨,克定虞祁镇妄图复辟之乱,于社稷功莫大焉。
  着即加冠军侯李轩为‘太保,汾阳郡王’,即日起执掌五军都督府与神机营一应军务,并入朝辅政,为内阁次辅,太孙虞祐巃需尊其为‘尚父’。”
  他侧目看向了首辅陈询:“神机营扩军至十个营团,总数十万八千人,永为定制,兵部与户部需优先拨给钱粮军械。”
  景泰帝这些话说出来,不但李轩为之一阵发愣。台阶下的群臣,也是一阵呆若木鸡。
  首先大晋立国以来,可从没有异姓王的先例,即便是昔日的开国大将中山王,开平王,也是死后追赠。
  其次李轩以武人身份执掌国政,也是前所未有,更不用说他一人执掌‘五军都督府’,管辖天下卫所数百万大军,还有如今公认为天下第一强军的‘神机营’,权柄之重悚人惊闻。
  至于那‘尚父’一词,就更是骇人视听了。
  ‘尚父’亦作‘尚甫’,这是古时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自吕望姜子牙而始,可后世更多为权臣所据。
  可当他们想要开口的时候,却又觉无话可说。
  即便礼部的那些给事中在思量了片刻之后,也说不出‘此为乱命,臣等不敢奉诏’之类的话出来。
  景泰帝明显是在效唐时郭子仪的故事,欲将皇太孙托孤给冠军侯李轩。
  那位史书中评价‘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的名将郭子仪,封号就是‘汾阳王’,这位也同样是宰相之尊,被唐德宗尊为“尚父”。
  景泰帝没等群臣反应过来,继续说道:“原内阁阁臣高谷,萧磁免除大学士职,以从贼论处。以少师陈询为首辅,增补前吏部尚书汪文,通政使权顶天入阁。少傅于杰一切职权如故,执掌兵部与京营一应军务。
  此四人合同汾阳郡王李轩,刑部尚书俞士悦,吏部尚书何文渊,礼部尚书胡濙并为辅政大臣,担负社稷之重!
  日后一切三品以上官员任免,三万人以上兵马调动,百万两纹银以上的国库支出,都需经监国长公主与八位辅政大臣合议,直至太孙亲政为止。”
  文武百官听到这里,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都心想这位天子到底是没有彻底昏了头,这位对冠军侯李轩虽然信之无疑,视如肱骨,可终究还是留了少傅于杰这个制衡之人。
  这二人一个执掌兵部与京营,一个执掌五军都督府与神机营,足以形成分庭抗礼之局。
  而八位辅国大臣的存在与首辅陈询,也不会使朝政成为冠军侯李轩的一言堂。
  “然后是朕的后宫私事。”
  景泰帝看向了自己的众多后妃,眼中现出了几分歉疚之意:“我那无能兄长继位之初就已废除殉葬,此制自不能由朕复始。
  朕所有妃嫔,除皇后与贵妇之外,其余人等愿意居于宫中的就居于宫中,愿意归家的,就由朝廷按国朝制度拨给银钱与财物供奉,由其家人迎奉荣养。在太孙成年之前,紫禁城由监国长公主执掌,皇后汪氏辅之。”
  他抓住了虞红裳的手:“红裳,朕这些后妃虽然是你的长辈,可她们囿于出身,大多见识不明。她们如有所命,你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置之不理的,一切以国事为重。
  你弟弟见济,他还有苏醒的希望,务必要将他救醒。还有,你要善待你的母后,还有你的两个妹妹!”
  他指的是汪皇后,这位名义上是虞红裳的嫡母。
  景泰帝心想自己这一生最愧对的,就是自己的皇后汪氏了。
  虞红裳也感觉到景泰帝捏手的力度陡然加重,她正想回话,却发现景泰帝手上的力气陡然放松。景泰帝的头也无力的低落了下来,整个人几乎前倾扑倒在地。
  “父皇!”
  虞红裳急忙将景泰帝扶住,她意识到了什么,面色瞬时煞白一片,眼中顿时掉下豆大的泪珠。
  皇后汪氏原本是容颜清冷,神色疏远淡漠的看着景泰帝,可当景泰帝无力前扑之刻,她的眼圈也一阵的发红。
  台阶下的群臣则是一阵沉寂如死,直到他们感应到景泰帝确已生机消散,气息全无。那凌压于众人之身的天子之威也消散无踪,这些文武百官就不约而同的拜服在地。
  他们都面现悲色,发出了哽泣之音:“臣等恭送陛下龙驭宾天!”
  李轩随着群臣拜倒,他想着自己入京以来,与景泰帝之间的种种,也同样心生悲意。
  第656章 戾皇帝
  景泰驾崩,整个皇宫内外都是恸哭哀嚎之声。
  虞红裳也哀痛不已,她双眼晕红,面如槁木,整个人木木的呆怔在原地,还无法接受天子驾崩的事实。
  不过作为景泰帝指定的监国长公主,这个时候她不能完全沉浸于悲痛的当中。
  在将景泰帝的遗体暂时安置妥当之后,少傅于杰也双眼猩红,面白如纸的匆匆入宫。
  他与大司命的大战,直到不久前才告一段落。
  他们几人合力,终将大司命击伤,逼迫此女不得不逃遁出京。
  结果于杰才刚走出大司命的召出的‘天刑台’,就得知景泰帝驾崩的噩耗。
  万幸的是李轩在潮白河以弱势兵力大胜梁亨,没有让这些乱臣贼子得逞。
  神机营那四万火枪兵,在战场上展现出让人瞠目结舌的神威。
  李轩的用兵之能,则更让于杰惊喜。
  虞红裳则顺势将所有三品以上大臣招至偏殿。
  “如今朝中第一等大事,就是父皇与太后的丧葬事宜。”
  虞红裳神色肃穆,看着礼部尚书胡濙道:“朝中大宗正之位空缺至今,此事就只能拜托大宗伯了。一应的礼节仪制,都由您全权处置,我再让左春坊大学士商弘与鸿胪寺卿帮你。”
  礼部尚书胡濙神色一肃:“臣遵命!”
  商弘也精神一振,他抱拳一礼:“必不负监国所托。”
  他现在的情况挺尴尬的,他作为内阁成员之一,却没有被景泰帝列入辅臣大臣之列。
  商弘知道缘由,一是他往日立场的问题,二是他的学生沂王虞见深正逃遁在外。
  刚才景泰帝宣布遗命之后,商弘其实很想要挂冠而去。
  可商弘在三思之后,还是打消了这念头。
  这一是因他读书的志向,就是治平天下,辞职就意味着他的毕生志向,几十年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也意味着他一身天位浩气也将失去根基。
  二来时机不对,这个时候主动辞官,很可能会被当成逆党看待。
  商弘知道李轩的狠辣心性,在自己离朝之前,李轩一定会将他杀死。
  所以虞红裳能在这个时候想起他这个左春坊大学士,商弘还是很欣慰的,这能稍稍缓解他在朝中的难堪处境。
  虞红裳微一颔首,然后又凝声道:“父皇龙驭宾天,本宫伤心欲绝,暂时无心理政。可如今因正统复辟之乱,朝野内外一片狼藉,内忧外患,国步艰难。更有诸多政务堆积,每耽搁一天,都会影响万民生息。
  所以本宫之意是父皇丧葬期间,诸公还是得把心思多放在朝堂上,内阁与六部该担的责任都得担起来,不可怠懈。钱隆,这期间一应军政要务,如果汾阳郡王觉得没问题,你可以直接批红,无需问本宫之意。
  还有正统谋逆案与后续的平叛事宜,当以汾阳郡王为首,合同少傅于杰,刑部俞尚书一同处理,务必要将正统遗毒清理干净。”
  在场的群臣都不禁对视了一眼,心想这位公主殿下对于汾阳郡王李轩的信任,尤在景泰帝之上。
  他们都隐约听说过这两位的事情,知道虞红裳对李轩爱慕已久,不禁为此暗暗忧心。
  不过虞红裳说的这些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她虽然伤心于景泰帝之死,要服丧于君前,无法理政。可对社稷,对民生的关心都溢于言表——这无疑是明君的素质。
  且先帝临死之前单独提及李轩,又令嗣皇帝尊其为‘尚父’,显然是以这位汾阳郡王为八位辅政大臣之首。
  虞红裳的安排严格来说,都是遵循先帝之意。
  所以几位辅政大臣都没有迟疑,纷纷拜服领命。
  李轩则从群臣中出列:“殿下,臣请辞汾阳郡王与尚父之称!自我大晋开国已来,从没有大臣在身前受封王位。而尚父之称,更非人臣能够承担。臣惶恐,不敢受!”
  这汾阳郡王的爵位与尚父之称,虽然都是出自于景泰帝的意旨,可这不意味着他能够安心理得地接受。
  关键是这只是虚名,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反倒会给自己,为李家埋下祸端。
  李轩不担心什么祸端遗患,可他认为自己还是得在群臣面前拿出‘辞让’的态度出来,
  尤其那‘尚父’,这是什么鬼?
  古往今来敢为帝王之‘父’的,可没几个有好下场。
  他的前面,就有一个‘翁父’王振。
  “不准!”虞红裳果断摇头,眼神复杂:“所谓子不议父,此为父皇遗命,非本宫与朝臣能决。汾阳郡王与尚父之号都寄托父皇厚望,是期冀汾阳郡王能如吕尚与郭子仪那样成为朝廷柱梁之臣,扶保幼主,稳固朝纲。所以汾阳郡王万勿推辞,可莫要违逆了先帝之意。”
  李轩就哑然无言了,这正是他感到无奈的地方。
  大晋的礼法,讲究死者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