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四九章 维和部队
作者:
黄晁 更新:2024-05-14 01:52 字数:10871
当王绍源、孙殿英等人在战火纷飞的甘肃,极力完成王绍屏在中国境内有限度的和平战略目标,并和中央进行交易以挽救孙殿英部番号与驻地时,王绍屏则在阿比西尼亚忽悠海尔‧塞拉西皇帝和一干随着他东奔西跑的使节团。
王绍屏就像是国小老师替小朋友上课般,耐心地向目瞪口呆的海尔·塞拉西和旁听,同样吃惊地张大嘴的使节团,解释着维和部队的内涵:「简单来说,其实就是由国际联盟订定维和目标,并出面聘请僱佣兵,只是费用由申请国自行负担;不过,这批隶属于国联的雇佣兵大部分的时间不是用来打仗,而是划定停战区,隔离衝突双方,以便双方进行和谈;或者像阿比西尼亚一样,利用维和部队的驻军来威吓潜在敌人,让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为了避免大国操弄维和部队,没有申请国,没有大会表决通过,维和部队就不会凭空出现。」
英国的贾米森从没听过这种方式,于是脱口而出的问:「僱佣兵从哪来?」
「原则上是由国际联盟各国出兵,分担兵力,这样是最单纯。」王绍屏简单的说。
「不可能!」法国总领事戈思默知道自己的国家不可能为了这个非洲小国出兵去得罪义大利,何况现在法国国内正陷于经济恐慌,怎么可能会自找麻烦陷入外交纠纷呢?于是斩钉截铁的说出否定的答案。但他话一出口,随即后悔了,他在否定谁啊?大金主耶!是自己得罪得起的吗?于是又结结巴巴地解释着:「我是说我们法国正在裁军,这个时候没有多馀的部队可以派到海外执行任务。」
「如果各国不方便,那就由国际联盟授权,对外另行招聘。这世界上的僱佣兵还不少。而且一战结束各国大量裁军后,製造了不少失业人口,如果聘请来参加维和部队,又能降低失业率。对各国来说,不就一举两得了,不是吗?」王绍屏不在乎的说。
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根本不觉得国际联盟有什么了不起,所以郝沃德有点不解的问:「既然只是请僱佣兵,那为什么还要找国际联盟出面?直接让阿比西尼亚雇请就好了啊!」
「国际联盟出面的原因在于会员国集力產生集体吓阻的效果,单单一个阿比西尼亚出面招收僱佣兵虽然可以抵抗义大利入侵,但不能產生与世界为敌的强大吓阻效果。毕竟我们是要维系和平,阻止战争爆发,而不是扩大战事。阿比西尼亚并非军事大国,国际地位也没有国际联盟参加的列强高,自行聘请雇佣兵,只是让更多人死亡,并不一定能吓阻战争爆发。
以当前局势而言,列强不愿私下各自出兵干涉,就是怕单独承担责任,但如果国际联盟出面,我们中国人叫做『法不责眾』,责任由各国均摊,也代表着国际社会反对某国入侵阿比西尼亚,这样义大利就得掂掂犯眾怒的后果。此外,国际联盟主导,除了集体安全的威吓之外,在国际法方面,维和部队更代表着国际社会透过表决的国际仲裁结果,不管义大利承认不承认,它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
大家不要误会国际联盟出面是求战,反而是维护世界或区域和平,所以才叫维护和平的部队,简称『维和部队』。因此,维和部队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求大规模战斗,而是威摄,让各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来进行威吓,想要侵略别人的国家才会掂掂自己是不是有挑战多国的实力,来达到震摄的目的。
尤其这对重振国际联盟的威望有着莫大的好处,发起这个组织的各国不是一直担忧国际联盟的地位下降吗?有了集体授权的维和部队,既不会让任何某些国家独自面对国际危局,费用又由申请国负担,不会增加其他国际联盟会员国的经济负担,但国际联盟又有实际的力量能完成当初创立这个组织时,企图维护世界和平权威性目标。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詬病国际联盟总是停留在口头或经济制裁,而没有实际行动了。毕竟出动维和部队,都得有申请国申请,并经过国际联盟的同意,不是吗?
至于兵源、武器,由申请国出钱,各会员国可以自愿性摊派,或由申请国另行聘僱、购买,然后由国际联盟成立指挥部,或者只做一个名义上的统合授权即可。维和部队的执行方式可以灵活一点,不要增加各会员国太多负担,如此一来,对会员国来说,省钱又省力,又能让国际联盟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参与国际联盟的各会员国何乐而不为呢?毕竟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可能面临国防上的危机而力有未逮的时候,我相信由国际联盟出面,对于吓阻侵略者还是有帮助。」
因为王绍屏这个提议,让他在后世不同歷史学者的眼中,有着不同的评价。正面看待这项主张的学者,认为这是后来全球集体安全的首倡者,确保了二次战后,大国之间的平衡,避免了人类的自我毁灭;另一批学者则认为,王绍屏的主张,让多少列强的侵略罪恶假集体安全之名进行。尤其是反对后来成立太(平洋)印(度洋)集体安全组织的学者,更认为这是汉民族染指世界的阴谋,王绍屏就是近代黄祸的肇始者。
不过在当时在王绍屏身边,属于国际联盟成员国的英、法总领事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至少是重振一向由英、法主导地国际联盟声望的好方法,连美国的郝沃德也有点心动,认为这是美国隐密夺取世界霸权的好机会,毕竟除了美国,哪个国家有这个财力与实力能支撑维和部队?当然唯一例外的是王绍屏,但他是一个家族,不是国家,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会员国,不是吗?
于是三人各自把这项建议回报自己的政府。英、法两国政府没多久就回应赞成这项做法,因为这可以把责任丢给国际社会建构集体安全,而不是由英法独自承担责任。而在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也深感兴趣,虽然美国周遭没有任何威胁,但罗斯福和郝沃德想法一致,他也看出来这个提议是增加国际联盟会员国当中的大国,对整个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作法。因此他就将「是否要加入国联」的议题提交国会辩论,并私下积极推动国会议员同意美国正式加入国际联盟,企图让美国增加国际影响力。虽然在国际联盟维和部队成立的正式决议后,美国国内意见依然还未达成共识,但这次国会大辩论,让美国有识之士开始担心自己国家没有参加国际联盟,是否会自绝于国际体系,未来在国际社会失去制定游戏规则的发声机会。
而向国际联盟申请授权成立维和部队之前,海尔‧塞拉西皇帝则非常忧虑的问:「我怕阿比西尼亚没有这么多的费用能支付聘请雇用兵和负担购买新式武器。」王绍屏微笑着说:「我还以为是什么问题呢?您可以贷款啊!我愿意贷款给您,不过,我是商人,您必须提供一些矿產开发当作抵押,当然我也会相对应在阿比西尼亚做一些投资做为回馈。」
海尔‧塞拉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如果国家灭亡了,什么东西都鸡飞蛋打了,只是一些目前无力开发的矿產而已,就算割一小块土地给王绍屏,他也觉得还是划算的,毕竟王绍屏不是国家,只是一个商人,国家主权还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有机会,难道国家还会输给一个家族吗?于是大方的点头说:「这没问题。」他和列强一样,都完全没想到王绍屏就不单纯是一个家族,除了缺乏明确的领土之外,王绍屏掌握的是一个生化机械王国。
在王绍屏和塞拉西达成共识之后,后续的细节,比如向国际联盟申请授权等等手续,由海尔‧塞拉西自己去安排。而和阿比西尼亚交涉,讨论贷款抵押内容则由王绍云去处理,王绍屏自己则撒手不管,准备继续到非洲其他庄园巡视。不到两周,阿比西尼亚的申请在国联经过临时大会激烈讨论,在英法联合操作下,终于通过表决,使得阿比西尼亚成为获得国际联盟授权成立维和部队的首例。王绍屏才又回到阿比西尼,开始准备成立维和部队。
在此之前,当天和海尔‧塞拉西会面结束后,王绍屏一行人再度搭上飞艇准备巡视各地庄园。飞艇起飞之后,林蔚就靠过来,小声地问:「你这个点子,怎么不早点在国内提出来,我们国家也能向国际联盟申请维和部队来对付小日本,他们就不会那么嚣张。」王绍屏摇摇头:「你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强国,还是继续当弱国?」
「当然是变强国囉!我们国民党主张三民主义,不就是要復兴中华,让我们挤身世界强国之一吗?而且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怎么可能继续当弱国?」林蔚自认理所当然地回答着,然后又问:「这和申请维和部队,有什么关係?」
王绍屏继续摇着头,笑笑地说:「强国出兵当维和部队,弱国申请维和部队来保护自己。这样你懂了吗?」林蔚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他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係真的不是那么熟悉。
于是王绍屏尝试对一脸茫然的林蔚解释着国际情势的基本观念:「国际秩序其实是靠着大国来维持,它和维持国内秩序不同;国内法的法律尊严是靠着统治者的合法暴力来维持的,也就是透过军队、警察来贯彻法律的执行;但国际法却是透过大国彼此之间的承认默契来维系国际法的效力。我们假设,某大国不承认部分国际法的规定,那么会有什么后果?通常的结果,就是这几条国际法就很难约束这个大国的行为。
举例来说,以日本入侵东三省来说,国际联盟裁定日本的行为是非法侵略,但日本执意不遵守呢?禁运有效吗?经济制裁有效吗?事实证明,日本依然我行我素。假如日本一气之下退出国联呢?国际联盟又能干嘛呢?联合出兵制止日本,还是集体直接向日本宣战?不要说列强不会做,就算列强愿意,国联的仲裁反而变成另一场区域大战,这完全和国际联盟维护和平的宗旨不符啊!国际联盟大概就准备瓦解了,尤其是如果好几个大国意见都不一致呢?那不就变成世界大战?国际联盟会存在吗?」
林蔚对这个假设目瞪口呆,他无法相信有国家会退出国联:「退出国联?不可能吧?而且你现在的做法还是由国际联盟出兵啊!」
王绍屏摇摇头;「先说国联出兵这件事,你刚刚没注意听吗?没有申请国就不会有国联仲裁表决,没有国联同意就不会出兵。而出兵是为了隔离双方,以便谈判,而不是传统的战争。
另外我们说说退出国联这件事。是谁告诉你不可能?美国、苏联就都没有参加国际联盟,对于国际联盟的决议,它们就不一定要遵守,退出国联又算什么?当然如果美、苏是个小国或弱国,列强可能会联合起来逼它们就范,事实上,一战结束前后,当时国际联盟的前身协约国,就曾经对刚刚成立的苏联做过干涉,但效果并不好。实际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没人出钱,协约国和同盟国打的精疲力竭,根本毫无馀力对付苏联;第二个原因就是苏联是大国,要征服它或逼它就范要很多兵力,还有很多钱,而始作俑者的英法,国内民意根本不想再打仗,最后只有波兰、日本等小国被忽悠着出兵,可想而知最后结果。这几个小国家被怂恿出兵吓阻苏联扩张,并帮助白俄继续抵抗,协约国所欠下的军费,到现在还扯不清楚。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当前现实的国际状况来看,在美、苏不小也不弱的情况下,他们不参与国联,凡涉及到两国的国际纠纷,国际联盟几乎都是无可奈何,所以国际联盟的威望必定是逐渐下降的。
而我提出来的维和部队概念将使得英法在不付出额外资源的情况下,就能重振国际联盟威望,这对长期操纵国际联盟的英法来说,他们当然乐观其成。当然,维和部队不可能真正介入大国纠纷,但国际联盟却能藉由维和部队介入弱小国家间的纠纷,这样国际联盟的重要性还是会提高。势必美苏也会想加入国际联盟,否则英法就会利用国际联盟维和行动的藉口,介入这两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什么叫势力范围呢?对美国来说,美洲就是它的势力范围;苏联则视波罗的海周遭为它的势力范围;一旦被其他国家介入,它们就会感觉自己的安全被威胁。但国际联盟又有着集体安全的名义,只要不入侵这些大国的本土,它们也不能正大光明拒绝维和部队进入它们的势力范围圈内。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国联,对于维和部队成立与否有一定的控制权。
中国目前是弱国,但如果以后復兴之后,势力范围是哪里呢?东北亚?东南亚?中亚?还是整个东亚?无论我们怎么划定势力范围,在此之前,如果我们申请了维和部队,那就摆明请列强正大光明的进入我们的势力范围,何况现在不是势力范围受到威胁,而是国土受到侵略,我们怎么能让其他强国介入我们的国土内的事务呢?过去清朝就是不懂,才会期望在东北联俄制日,或者联日制俄,最后结果就是日俄的势力都进入东北,还在那里做了一场,而我们国家反而变成看倌,世界威望丧尽,这样还谈什么势力范围?相反地,如果是我们出兵参加维和部队,那就变成我们介入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还能建立国际声望。这样你懂了吗?」
王绍屏没办法跟林蔚举还没发生的韩战做例子,韩战就是以集体安全模式进入大国势力范围逼双方谈判解决问题的最佳范例,虽然当时是集体安全的第一次运用,有许多人还不了解集体安全有限度的干涉意涵,比方麦克阿瑟,他还是用二战传统的「完全胜利」的观念来执行有限度干预的集体安全概念,喊出打过鸭绿江彻底消灭北韩的口号,而导致共產中国正式介入,使得战事无限制扩大。虽然对苏联来说,以当时中共国力,也不过是代理人或弱国罢了,但压不住中国人多啊,所以打了三年多,最后还是两边谈判,一切恢復原点,双方都退回三十八度线。如果当时麦克阿瑟了解集体安全有限度干涉的意涵,那么出兵维护原来现状,立即和苏联进行谈判,那么就没有中共什么事了,那三年的战争就不用多打了。
除了韩战不能举例之外,王绍屏也无法让林蔚知道二战后的联合国和一战后的国际联盟之间的差异之处,主要在于大国否决权的设立,加强了列强对集体安全的武装控制权,使得大国之间的协商变得非常重要,就不会达到完全决裂,非战不可的地步,这也是冷战主要能持续五十年而没有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核弹的发明和扩散,减少了大国之间动武的可能性,也是重要因素。但不要忘了,1950到60年代,核弹完全是被视为可以使用的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有很大的原因是英法反对的结果,毕竟北约和华沙公约组织对峙的战场是欧洲。古巴危机之后,才开始进入「相互完全保证毁灭」的恐怖平衡,之后的70年代,因为美苏经济负担过重,国际才进入限武谈判的「低盪」缓和时代,而维系核武恐怖时代的和平,全都是有联合国这个国际舞台供冷战双方能持续谈判的结果,否则双方完全隔离,谁知道对方能保证完全毁灭自己,而没有把握先动手还是赢不了?又如何限武?这都是军事沟通的结果。
不过,毕竟联合国还没出现,王绍屏只能以当前的局势尽量举例说明。以在王绍屏有限的国际关係知识认知里,他认为联合国算是成功的。国际组织的成立不是为了解决所有的大小国际事务,主要是提供一个大国无法脱离的对话平台,藉此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联合国初期的韩战,各国就是不大懂这个道理,尤其麦克阿瑟拿到联军的指挥权之后,更是妄想无限扩张武力入侵的范围,而这样的逻辑就是引爆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当时全世界都完全没概念,以吓阻来逼迫谈判,才是集体安全的核心概念。
韩战之后,经过后来国际关係理论逐步完善,加上大国安理会否决权的设计和核弹的发明,确保了联合国能达到制止世界大战的组织设立目标,所以后来联合国真正授权过的战事只有第一次波湾战争,越战和苏联入侵阿富汗,虽然美苏都是亲自上阵,但基本上都算区域衝突,而且大国反而都以惨败收场。到人类离开地球开始太空殖民开拓为止,联合国虽然一直都无法制止区域衝突,或者阻止大国操弄的代理人战争,但维持了起码的世界和平,没有再次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使到太空时代,对殖民星球有所争夺,也不至于全面开打。毕竟在太空世界里,还有外星人竞争的压力,人类还是得尽量保持协商式的团结。
就王绍屏当前的目的而言,就是提早将联合国的一些集体安全的观念引进到国际联盟来。虽然他知道,像日本这种弱国或一战战败的德国在他们达到国家復兴之后,势必还是会想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加上缺乏核弹恐怖平衡的制约,世界大战还是避免不了,国际联盟最终还是会失败。但是提早倡议维和部队的建立,并积极参与其中,却能让他或者中国快速的取得世界的发言权,并在二次战后遵循这个模式建立世界新秩序。
林蔚听了以后似懂非懂,不过他倒是照单全收,完整的发给南京中央政府。委员长看完他的报告之后,有点哭笑不得:「这小子真是不消停,我们现在是有能力参加维和部队吗?真出兵去非洲,我不被国人赶下台,也会被报纸骂死。不过,这小子眼光还真远,等我们解决内外问题之后,主导国际联盟维和部队倒是快速晋身为列强的好方法。」不能不说,委员长的国际观是比林蔚强多了。
此时,英法正对于各地爆发的零星战火感到十分头疼,王绍屏的这个建议,倒是给他们一个节省兵员和金钱又能保持影响力的好方法;而且让申请国出钱,自己让一些失业退伍老兵加入维和部队,还能降低国内失业率,算是一举多得的策略。至于主导指挥权?依据王绍屏的说明,维和部队就是抑制战争爆发,阻止双方动武。最多就是建立隔离带,要什么战场主导权?主导指挥不就代表自己直接宣战、参与战争吗?英法两国囿于传统国际法和老式战争的观念,加上对王绍屏提出维和部队是抑制战争不是参与战斗,主观上十分认同,所以都没有意识到在建立隔离带时,主导维和部队的重要性。反而认为这是件麻烦事,直接丢给申请国自己去处理就好。就这样,维和部队的主导权的「麻烦」,很快就由申请国身上又落到申请国的债权人,也就是王绍屏的手中。毕竟申请国都是弱国,在武器、兵员上都得依赖王绍屏。
阿西比尼亚得到授权之后,除了向王绍屏贷款之外,很快地就是向王绍屏请求组织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并在武器装备与训练上提供完整协助,海尔‧塞拉西知道这两点,阿比西尼亚自己都做不到。所以最后变成国联授权,阿西比尼亚贷款,却由王绍屏名正言顺的组织国际部队,介入东北非的纠纷。
当时没有一个国家会认为这种国际警察是好差事,即使日不落国在过往也从没真正当过世界警察,英国人的一贯逻辑是维护殖民地安全与利益,而不是介入每一件国际纠纷。甚至他自己就是国际纠纷製造者,力求区域平衡的英国国策,不断在各地製造衝突与对立,以保持自己的掌控权。直到一次战后,国力大不如前,才藉由国际联盟的成立希望藉由「国际协商」搓汤圆的方式,相互推諉的模式来调解各国间的纠纷,并把最后结果称为「国际仲裁」。而国际联盟声望的持续下降,也就是这种和稀泥的想法所造成。毕竟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像提出国际联盟这样概念的美国,在二战之后自我膨胀到认为自己能包管天下事,自告奋勇出面担任世界警察。虽然美国的世界警察私心太重,以至于全球还是乱糟糟,但比国联时期还是要好得多。
英、法除了不想担负国际责任外,两国对于国际联盟的把持,动机也并不单纯。主要的私心还是希望藉这个组织延续协约国的概念,继续遏止德国復兴与苏联的世界革命,而并不是多关心世界其他各地的区域纠纷,所以国际仲裁都是做做表面文章,维持国际联盟的顏面罢了。在这种心态下,王绍屏基于你丢我捡的态度,「维持世界和平」这项「苦差事」,最后竟然被王绍屏轻松捡到。
但说轻松也不轻松,当阿比西尼亚提出要求的时候,王绍屏着实为兵员的来源感到有点头痛,尤其名义上说是国际维和部队,总不能全都是华人吧?即使想用「自己人」,国内的舆论应该也不会同意,国人也不喜欢离乡背井来到陌生的非洲,进行一场跟自己无关的「战争」,日本人还佔着东三省呢!如果全用机器、生化人,对王绍屏个人来说,却是非常排斥。他正在头痛还没有解决的机器生化人感情、婚姻问题,再度大规模生產机器生化人,将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虽然在廿二世纪普遍用机器与生化战士的社会价值观来说,谁关心机器生化人的感情、心理问题啊?这个绝对不会困扰廿二世纪人类的事情,对于独自生存在廿世纪初,已经把机器、生化人当作自己家人的王绍屏,这个问题却真正且真实的限制了他的行动选项,至少王绍屏自己是这么认为,他得为自己的「家人们」谋取「性福」。
夫人团盘点目前手上的力量,能称为「国际部队」的最多就是已经洗好脑的美国老兵二千多人和义大利三千多人。五万多土匪兵得留在国内当抗日预备队,不能随便拉到国外来。但是经过详细评估,光阿比西尼亚就至少得放个五万人,才有威吓力,毕竟根据歷史资料,义大利入侵部队多达五十万人,即使武器再先进,国际联盟招牌再大,一比十已经很勉强了,这还得透过一次大规模的胜利,以及狐假虎威地利用英法的影响力,才可能勉强遏止义大利的侵略野心。
无奈的王绍屏,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在各国公开招兵。王绍屏招兵刚开始最奇特的地方是来者不拒,老弱伤残都可以,但以退伍军人优先。尤其伤残者免费装义肢这项宣传,一下子让许多一战战后因为伤残总是找不到工作的老兵瞬间炸了锅,招兵第一天,就把招兵站挤爆了。不过也因为这样类似开玩笑的招兵条件,列强各国才会把维和部队的成立当作笑话看,不当一回事的任由王氏集团在自家国内招兵买马。
当中最踊跃的尤其以德国一战老兵最为积极,连好手好脚的也来报名,毕竟德国的高失业率除了歷时时间长,而且还日趋严重,看不到和缓的跡象。德国招兵站人满为患,让希特勒十分不悦。毕竟他的执政目标就是要重整德国军备,重新振兴德国。这下人跑光了,他还振兴个屁啊!
没想到,他的愤怒因为希姆莱的进言而转为支持王绍屏的徵兵:「伟大的总理,您过分担心了,您只要在年龄和军衔上下下功夫,就能把多馀的废物拋出德国,留下真正的菁英。」希特勒瞇眼怀疑地问:「怎么说?」
「一战结束到现在也有十五年了,最年轻的士兵也超过三十一岁了,我们未来的菁英部队很难会有三十多岁的士兵,所以我们只要限制三十岁以上的国民才能参加,这样就能保留菁英的士兵,汰除老弱了。另外,如果是军官,我们就必须提高限制,尉官不得低于四十岁,校官不能低于六十岁,将官则不准加入,这样未来我们也不缺优秀的军官。」希姆莱自信的分析着。
「士兵我能理解,为什么军官要用年龄来分级?」希特勒难得露出疑惑的眼神,在他看来,所有军官都是有潜力股,一战更给了他们丰富的经验,只是当时的执政威廉二世不懂得用人罢了,像他这么优秀的士兵,竟然让他只晋升到下士?这是他一辈子的痛,他认为自己可是英明神武的天才指挥官。
希姆莱担心希特勒对他的忠心有所怀疑,于是收起自信的笑容,谦卑地说:「伟大的总理,或许当时的帝国指挥、用人都有问题,但是您要相信参谋本部对军官的筛选与提拔。对于士兵的晋升可能碍于军校制度的规定,而无法发现一些天才,譬如像总理大人这样的人物。但对于军官,参谋本部的战功纪录是非常详实的。如果当时军官在战时超过卅五岁还只能担任尉官,那能力也有限;超过四十五,却仅仅只有校级官阶,那未来也没多大发展。所以放走这些现在四、五、六十岁的中低阶军官,也没什么关係,未来他们也不大可能上战场,不是吗?而且我们也没必要为这些废物得罪大金主。」希特勒这时才开心的点点头,除了完全明白希姆莱的意图之外,当然也是因为希姆莱马屁拍得很舒服。随后他还加了一句:「问问王先生,要不要犹太人?虽然没有战斗经验,他们可以训练嘛!如果他要,全部打包给他送去。」王绍屏绝对没有想到,他一直不知道从何下手引进各种犹太人才的困境,因为这次招兵而迎刃而解。
在希姆莱眼里是废物的军士官兵,到了王绍屏手上可变成宝贝。有医疗仓在,什么疑难杂症都不是问题,加上各式义肢、整形,身体残缺都可以康復到能参加奥运了,对于加入维和部队并不会有多大影响。还有廿二世纪开发的抗衰老药剂,即使外表上看起来五、六十岁,体能也能维持在三、四十岁左右。于是光在德国,王绍屏就募到快十万的兵员,加上百万犹太人的各种人才,王绍屏算是大丰收。
原本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对于再度参加对外战争并不大积极,但见到德国人这么疯狂,法国政府担心维和部队被德国人掌控,于是也大力帮忙推动法国退伍军人加入维和部队,所以大约也送出有八万人左右。英国稍微差一点,毕竟英国人口较少,只来了五万人。不过许多美国老兵,竟然跑到英国来参加,最后让王绍屏只好在美国也开设招兵站,募了将近快廿万人。
超乎预料的四十四多万老兵,让王绍屏有点头疼,虽然都用了最低度的忠诚计画,不担心他们造反。但因为全放在阿比西尼亚,东北非这个小国根本负担不起,也挤不下。不过很快地,王绍屏就不用烦恼了。因为申请维和部队的国家陆续出现,第二个申请维和部队的国家是奥地利。主政的基督教社会党和势均力敌的社会民主党打到狗脑子都打出来。想停战,却又互相不信任,于是基督教社会党向教廷求援,希望教廷介入调停。
但社会民主党根本就是共產国际激进革命的温和版,无神论者居多,骨子里对于教廷的立场,充满偏颇的质疑,使得教廷根本无法介入。于是教廷反过来游说基督教社会党以石油做担保向王绍屏贷款,向国联申请维和部队。奥地利政府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设立停火带,让双方先停火,然后进行双方谈判。由于目标明确,而且清楚简单,所以很快就获得国联一致通过,派出了五万人拉起了停火线,并设置停战区,以利双方和谈。
紧接着沙乌地阿拉伯也申请了维和部队进驻,希望设立停战隔离带,以便阻止叶门越过麦加、利雅德和巴林摇摇欲坠的防线,能够进一步促进双方进行和谈。即便叶门在国联强力抗议,但仍扭不过英国的强硬护航,加上支持叶门的光明会卡尔勛爵受到英国国内政界庞大压力,无法再大力支援叶门,单凭该国自身国力也无法继续因应大规模战事;于是沙乌地阿拉伯不仅得到了授权,叶门也在维和部队抵达时主动停火。不过这条防线还是大概用了王绍屏的大约十万雇佣兵,但王绍屏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石油探勘以及开採权力,并且在波斯湾旁取得一大块在沙乌地阿拉伯眼中只是几座小渔村和滚滚黄沙荒漠地带的租借地。但沙乌地阿拉伯并不知道这块租借地未来将是该国最主要的產油区,底下的石油蕴藏量之大,那就不用多说了。当然,依据王绍屏的尿性,他必定是东西挖南北耙,在地底下把波斯湾周遭蕴藏的石油全数抽乾,才会罢休。
当英法两国国际联盟大力推动同意阿比西尼亚的申请案时,并没有想到这项议案很快就会适用在他们身上。结果,令人意外地,第四个申请的竟然就是英国。兵力不足的英国正在为殖民地到处爆发的反抗运动而头疼,加上阿拉伯半岛的战火威胁到苏伊士运河的安全。虽然沙乌地阿拉伯已经申请了维和部队,但英国仍不放心,唯恐遭到任何零星报復,影响了航运的安全,丝毫不敢自运河附近撤兵,导致应付殖民地暴乱的兵力不足问题仍然严重,尤其是逐渐失控的缅甸。于是英国决定用缅甸的玉石、林业与油田做担保,为英属缅甸申请了这项国联的维和计画,让王绍屏把叛乱的咖龙军隔离限制在偏远的乡村,避免咖龙军攻入都市。
这项申请,让王绍屏一则以喜,一则以忧。高兴的是自己终于能正大光明插手东南亚事务,但烦恼的是:「维和部队会不会吓到日本?让他们不敢南进?」事实证明,王绍屏真的想太多,日本人一向胆大包天,只要有一分成功的机会,任何威胁都吓不倒他们。
当王绍屏到处派出维和部队隔离、消弭各地战乱,各地申请国的驻扎地上空都充满训练飞艇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料到,不只日本人,还有苏联人竟然都敢在东南亚袭击他的老家,虽然双方称不上联手,但也算是遭到两面夹击。
不过在此之前,一直待在海外逍遥的王绍屏,由于山东满庄的一通紧急联系通讯,再次捲入国内另一场纷争之中。王绍屏一听到又有国内的紧急联系,不禁对小咪哀叹着:「有了高空飞艇担任基地台,虽然比电报方便许多,但却也不是好事。国内的麻烦还真像是阴魂不散,如影随形的一直跟过来啊!」夫人们也很无奈,谁叫自家夫君不希望一口气推平国内各方势力呢?面对层出不穷的麻烦,也只能不断见招拆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