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坠 第19节
作者:尤四姐      更新:2024-05-17 21:02      字数:7104
  “成了,虚惊一场,别往心里去。手上的伤好了吧?”裕贵妃隔着纱布瞧了一眼。
  颐行说是,“上了药,一日好似一日,谢贵妃娘娘垂询。”
  裕贵妃点了点头,“往后遇着了绕不过去的坎儿,上永和宫找我来,我想法子替你周全。”说完在颐行右手上轻轻压了下,带着二嫔往嘉祉门上去了。
  人终于都散尽了,刚才还热闹的夹道一瞬清净下来,颐行站在那里醒了醒神,见潇潇的蓝天上一只信鸽飞过,高升的太阳晒得人肉皮儿疼。
  背上攒起了一层汗,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她抬手擦了擦脑门子,长出了一口气,待心里头平复些了,方回身走进春华门。
  前头雨花阁滴水下,几个小太监站在梯子上,将上年落了灰的青竹帘子放下来。底下宫女伸手承接,被簌簌洒了满头灰,上面小太监得意地笑,然后招来管事的一顿臭骂。
  银朱见颐行回来,趁着干活儿的空隙过来打听,问:“贵妃没有难为您吧?”
  颐行说没有,“贵妃娘娘人挺好,说我往后要是遇上了沟坎,让我上永和宫找她。”
  要说这宫里有没来由的恶,还叫人想得明白,没来由的好却让人忌惮。
  银朱说:“平白欠人交情,将来只怕还不清。”
  颐行微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却听见琴姑姑在一旁哼了声,“娘娘们挑中了你,你不去,竟是赏你脸了。多少人做梦都想爬出尚仪局呢,错过了这个机会,将来有你熬可的。”
  想来琴姑姑觉得她给脸不要脸吧,但她哪里知道里头隐情,恭妃她们打从一起头就没安好心。
  颐行如今也学会了敷衍的本事,笑道:“该我的,早晚是我的。姑姑不也说我不伶俐吗,要是糊里糊涂去了主儿们宫里当差,万一哪里做得不好,岂不丢了姑姑的脸?”
  她这么一牵扯,琴姑姑反倒不好说什么了,只是觉得这丫头如今愈发油嘴滑舌,便白了她一眼,从牙缝中挤出个“德性”来,转身又监管旁人做活儿去了。
  总算是有惊无险吧,只是被那些吃撑了整天无所事事的小主们盯上,可见将来会多出许多磨难来。
  不过颐行倒也不怕,老姑奶奶向来头铁,很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她们越是欺压她,她想当皇贵妃,想骑在她们脖子上的欲望就越强烈。
  这完全无关于皇帝,甚至皇帝都不在她的考量中。她光是瞅准了那个位置,仿佛世上无难事,只要她肯干,这也得益于自小培养出来的自信,老姑奶奶一直觉得自己是最强的。
  当然辈分儿虽大,活儿还是得干,梯子上的小太监把拆下来的帘子卷成卷儿往下递送,也不知颐行的威名什么时候传遍了后宫,梯上人打趣,都管她叫“姑姑奶奶”。
  掌事的在旁边听着,牙疼似的吸溜了一声:“背后闹着玩儿还犹可,当人面儿可不许这么叫。回头一个疏忽,仔细后脖子离了缝儿。”
  小太监们笑嘻嘻应了,一个个挤眉弄眼的,闹得颐行老大的不好意思。
  南北这片宫殿有四座,头一座是雨花阁,后头还有宝华殿、中正殿、淡远楼。雨花阁里大头的差事都办完了,剩下些零碎活儿,用不着这么些人,银朱她们便先去后头洒扫了。
  颐行和两个小宫女留下收拾完了檐下金砖,这才又挪到宝华殿去,刚走上中路,远远就见银朱和一个喇嘛打扮的僧人在廊庑底下说话。银朱拿他当菩萨似的,一面说话一面对合着双手。颐行还没走近,银朱恭敬朝那僧人拜了拜,然后那僧人便裹着偏衫,往西边围房去了。
  颐行有些疑惑,走过去问:“这是哪儿来的大喇嘛呀?”
  银朱欢欢喜喜道:“明儿有佛事,这位可是高僧,我在大殿里头遇上了,给您求了根平安棍儿。”说着献宝似的,把东西放进了颐行手心里。
  颐行托着手掌看,什么平安棍儿,就是礼佛时候香炉旁边搁着的,寸来长的檀香木。
  她捏起来看了看,“这个能保平安?”
  “能啊。”银朱本着贼不走空的心态,很肯定地告诉她,“那位大师冲它念了经,这就开过光啦。”
  好吧,就算开过了光,那喇嘛的年纪看上去也不像高僧。颐行觉得银朱可能被骗了,但看在她一片好心的份儿上,还是把木棍塞进了袖子里。
  四座大殿的竹帘要换,窗户纸也得换,及到全收拾完,大半天已经过去了。掌事的再三查看,觉得一切妥当了,才发话让她们回尚仪局。
  众人列着队等琴姑姑来领人,可掌事太监却没让,只道:“你们先回去,琴儿留下说话。”
  那声琴儿叫得意味深长,颐行起先没明白,后来才听银朱说,宫里大太监贼心不死,四处物色宫女做对食。琴姑姑八成是叫薛太监看上了,这才死乞白赖把人留下。
  不过瞧琴姑姑驴脸子呱哒,应当是瞧不上薛太监的,但后面的事儿不由她们过问,一行人便照常回尚仪局了。
  回来后也不早了,却还没到吃饭的点儿,做宫女的实则不像在家似的,有时候忙过了头,错过一顿就得饿肚子。
  颐行难得空闲,坐在南窗底下纳鞋底,拽出一针来,肚子就跟着叫唤一下。
  她叹了口气,转头看外面的天,天顶上云层流动,这个像酱牛肉,那个像酱肘子……说实话,她开始后悔昨儿夜里那么正派,坚决拥护宫规了。自己没钱,家里有钱啊,让夏太医找她额涅多好,两斤酱肉罢了,真花不了几两银子。
  好容易延捱到了吃饭的时候,今儿吃冬瓜盅、拌菠菜、溜腐皮,再加一份糖醋面筋……那面筋看卖相,真像酱肉!颐行抬起筷子,忽然想起夏太医让她吃得清淡些,没办法,筷子拐了个弯儿,夹起一根菠菜,怏怏填进了嘴里。
  等用过了晚饭,宫门差不多就该下钥了,这时候尚仪局没什么差事了,该回他坦的就回他坦,反正还有姑姑们私人的活计等着她们去干。
  宫里近来兴起了鞋帮子上绣蓝白小碎花的势头,琴姑姑又是第一爱美的人,颐行只好点着油灯,在摇晃的灯影下,舞动她那不甚精湛的绣花技艺。
  银朱从果品盒子里拈了个蜜饯,边吃边道:“我要是您,非得留根绣花针在鞋底上不可,叫她臭美。”
  颐行抻着她的绣活儿打量,有点同情琴姑姑的不易,“我绣得那么难看她还穿,她是天底下头一个赏识我的人。”
  话音才落,忽然“砰”地一声,他坦的门被推开了,外面闯进来几个凶神恶煞的精奇嬷嬷,叉腰子站在门前,两只眼睛狠狠在她们脸上转圈,说:“哪个是焦银朱?我们奉贵妃娘娘之命前来拿人,别愣着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第26章 (万岁爷您圣明。)
  这是怎么话说的?颐行和银朱都傻了眼,不知道哪里触犯宫规,要被现拿去问罪。
  此时吴尚仪得了风声,匆匆忙忙赶来,站在门外道:“老姐儿几个,给透个底吧,怎么大夜里过来拿人呢。”
  这些精奇原都是老相识,究竟出了什么事儿,好歹事先知道情况才有对策。毕竟是尚仪局的人出了岔子,倘或事态严重生出牵连来,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可那些精奇嬷嬷也不是好相与的,虽说早前和吴尚仪在一起共过值,后来各为其主,不过点头的交情,面儿上敷衍敷衍也就完事了。
  其中一位嬷嬷笑了笑,“尚仪在宫里这些年,竟是不知道各宫的规矩,贵主儿的示下,咱们只管承办,不敢私自打听泄露。兴许没什么了不得的,只是把人叫去问个话,过会子就让回来了,也说不定。”
  精奇嬷嬷们打的一手好太极,三言两语的,就要把人领走。
  颐行挡在头里,虽然知道没什么用,但她眼下真没有别的办法了,唯有好气儿哀告:“嬷嬷们,是不是哪里弄错了呢?银朱时时和我在一起,我敢下保,她绝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儿啊。”
  然而精奇嬷嬷们哪里是能打商量的,两个膀大腰圆的出列,像拎小鸡仔儿似的,把银朱提溜了起来。另两个哼哈二将一样站在房门两掖,为首看着颇有威势的那位,斜瞟了颐行一眼,“哟”地一声,嗓门拖得又尖又长。
  “您就是尚家的姑奶奶呀?惯常听说您是稳当人儿,可别搅和进这浑水里。您让让,永和宫带人,还没谁敢出头阻挠呢。咱们都是粗手大脚的婆子,万一哪里疏忽了,冒犯了您,那受苦的可是您自己。”
  两个精奇拖住银朱就要往外走,颐行一慌,忙拽住了银朱的袖子,“好嬷嬷,我和她是焦不离孟的,要是她有什么错,我也得担一半儿。求您带我一起去吧,见了贵妃娘娘,我也好给银朱分辩分辩。”
  领头的那位精奇一哂,“没想到,还是个满讲义气的姑娘呢。这满后宫里头只有躲事儿的,还没见过自己招事儿的。你们一间房里统共三个人,两个人扎了堆儿,那另一位……”忽然想起什么来,葫芦一笑,“另一位不是吴尚仪的干闺女吗,怪道吴尚仪急得什么似的………回头瞧贵妃娘娘示下吧,没准儿也有请含珍姑娘过去问话的时候呢。”
  领头的精奇说完了,扬手一示意,两位嬷嬷把银朱叉了出去,剩下两位一头钻进了屋子里。
  颐行且顾不上其他,反正她们的荷包比脸还干净,不怕丢失什么,便在后面紧跟着,好让银朱安心。
  银朱平时蛮厉害的人,这会儿也慌了手脚,哆哆嗦嗦说:“我怎么了……我没犯事儿呀。姑爸,我行的端坐的正,从不干丧良心的事儿,您是知道我的……”
  颐行说是,“我知道。想是里头有什么误会,等面见了贵妃娘娘,把话说明白就好了。”
  嘴上这么说,心里头到底还是没底。宫里到了时辰就下钥,为了把人带到永和宫,得一道道宫门请钥匙,要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儿,大可以留到明天处置,做什么今晚就急着押人?况且来的又都是精奇嬷嬷,这类人可是能直接下慎刑司的,寻常宫人见了她们都得抖三抖,颐行嘴里不说,暗中也掂量,这回的事儿怕是叫人招架不住。
  从琼苑右门穿过御花园到德阳门,这一路虽不算远,却也走出了一身冷汗。天黑之后夹道里不燃灯,只靠领路精奇手里一盏气死风,灯笼圈口窄窄的一道光从底下照上去,正照见精奇嬷嬷满脸的横肉丝儿,那模样像阎王殿里老妈子似的,透出一股}人的邪性。
  终于进了永和宫正门,里头灯火通明,裕贵妃在宝座上坐着,两旁竟还有恭妃和怡妃并婉贞两位贵人,三宫鼎立,组成了三堂会审的架势。
  领头的精奇垂手向上回话:“禀贵主儿,焦银朱带到了。”言罢叉人的两个把银朱往地心一推,却行退到了一旁。
  颐行膝行上前扶她,银朱抖得风里蜡烛一般,扣着金砖的砖缝向上磕头,“贵妃娘娘,奴才冤枉,奴才冤枉啊……”
  上头有人哼了一声,那声气儿却不是裕贵妃的,分明是那个专事寻衅的恭妃,“还没说是什么事儿呢,就忙喊冤,这奴才心里有没有鬼,真是天菩萨知道。”
  所以说恭妃这人不通得很,自觉不曾行差踏错却被拿来问话,世上有哪个人不是一头雾水,不要喊冤?
  贵妃眉目平和,垂着眼睫往下看,殿上两朵花儿依偎在一起,大有相依为命的味道。
  她叹了口气,从颐行身上调开了视线,只对银朱道:“本宫问你,今儿你干过什么事儿,见过什么人,又说过什么话,自己好好回想回想,老实交代了吧。”
  这种宽泛的问题,就像问你一碗饭里有多少粒米一样,让人无从答起。
  银朱定了定神,强迫自己细琢磨,可是想了半天,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便道:“奴才一早就跟着琴姑姑上中正殿这片换竹帘子,半道上遇见了娘娘们,在夹道里站了一会儿。后来进春华门,一直忙到申正时牌,才和大伙儿一块儿回尚仪局。回局子里后做针线,做到晚饭时候……奴才实在没干什么出格的事儿啊,请娘娘明察。”
  结果这段话,却招得怡妃嗤之以鼻。
  怡妃坐在一旁的玫瑰椅里,栀子黄的缠枝月季衬衣上,罩着一领赤色盘花四合如意云肩。那鲜亮的装束衬托着一张心不在焉的脸,似乎不屑于和奴才对质,扭头对身边宫人道:“叫她死个明白。”
  身后的宫女应了声“”,上前半步道:“奴才今儿奉主之命,上宝华殿内室供奉神佛,刚点上香,就听见外头有一男一女说话。女的说‘别来无恙’,男的抱怨‘你不想我’,听着是熟人相见。奴才本以为是宫女太监闲话,没曾想出门一看,竟是焦银朱和进宫做佛事的喇嘛。奴才唬了一跳,回去就禀报了我们主儿,这宫里宫规森严得很,怎么能容得宫女和外头男人兜搭。虽说喇嘛是佛门中人,但终究……不是太监嘛。宫人见了本该回避才是,这焦银朱反倒迎上去,两个人唧唧哝哝说了好一会儿话,最后大喇嘛还给了焦银朱一样东西,奴才没瞧真周,就不知道那究竟是个什么物件了。”
  这话说完,所有人都一脸肃穆,恭妃冲贵妃道:“这还了得?前朝出过宫女私通民间厨子的事儿,到这里愈发涨行市了,竟攀搭上了喇嘛。那些喇嘛都是雍和宫请进宫来的,这么干可是玷污了佛门,够这贱奴死一百回的了。”
  颐行到这时才弄明白来龙去脉,忽然觉得毛骨悚然,这宫廷里头要不出事儿,就低头当好你的奴才,要出事儿,那就是祸及满门的大祸。
  银朱和喇嘛交谈她是知道的,也看见了,她虽不清楚他们先前说了什么,但以她对银朱的了解,银朱绝不是这样不知轻重的人。
  银朱早就百口莫辩,嚎啕着哭倒在地,嘴里呜呜说着:“神天菩萨,真要屈死人了!”
  这时候没人能帮她,颐行庆幸自己跟来了。平时自己虽然窝囊,不敢和人叫板,但逢着生死大事,她还是很有拼搏精神的,便翻开自己的袖子,从里头掏出一截沉香木来,向上敬献道:“贵妃娘娘,我知道大喇嘛给银朱的是什么,请娘娘过目。”
  贵妃身边的宫女流苏见状,下台阶把东西接了上来,送到贵妃面前。贵妃凝神一打量,“这是什么?”
  “回娘娘,这是礼佛的檀香木,是银朱从高僧那里求来,送给我的。”颐行说着,磕了个头道,“娘娘明鉴,咱们才进宫不久,那些喇嘛又是偶尔入宫承办法事的,银朱哪来的机会结识他。我想着不光是民间,就算深宫之中也多是信佛之人,喇嘛在咱们凡人眼里就是菩萨,见着了,求两句批语,求道平安符,不都是人之常情吗。”
  裕贵妃听完,将这截檀香木递给恭妃和怡妃,似笑非笑道:“两位妹妹的意思呢?”
  怡妃看罢,那双细长的眼睛移过来,乜了颐行一眼道:“好尖的牙啊,她十六进宫,焉知不是在宫外头结识的?说句实在话,这种事儿换了旁人,早就躲得远远的了,倒是你,仗着自己比别人伶俐些,上这儿抖机灵来了。”
  这话一说,可见就是刻意针对了,银朱昂起脑袋说:“娘娘,奴才十六岁进宫不假,但奴才也是好人家的姑娘,家里头管教得严,这辈子就去过雍和宫一回,且家里有人陪着,我兜搭不上寺里喇嘛。尚仪局派遣人上宝华殿当差,姑姑选谁不由我定,怎么就弄出个早就约好的戏码儿,还编造出这些混账话来。奴才不服,仅凭这三言两语就判定奴才有罪,奴才死都不服。”
  上头的恭妃怒而拍了玫瑰椅的扶手,直起身子道:“满嘴胡吣,这深更半夜的,贵妃娘娘竟耗费精神听这奴才诡辩!咱们是什么人,冤枉你做什么?你要是身正,尚仪局那么多的宫女往宝华殿办差,为什么独你和那个喇嘛搭话?”
  这个问题颐行知道,她眼巴巴地望向贵妃,委屈地说:“贵妃娘娘,银朱和奴才好,这是人尽皆知的。奴才进宫至今,实在是沟坎儿太多,太不顺遂,银朱心疼我,给我请了根儿开过光的檀香木,盼菩萨能保佑我,这是她的善意啊。事儿要是真如怡妃娘娘跟前人说的,那位喇嘛也不至于这么不上心,随手拿根木头疙瘩来敷衍。人只有两个耳朵,总有听岔的时候,保不定银朱说的是‘我佛无量’,大喇嘛说的是‘阿弥陀佛’呢。”
  这下子贵妃是恼也不好,笑也不好了。原本她就想着看那些嫔妃打压老姑奶奶,自己坐山观虎斗,要紧时候和一和稀泥,也不辜负了万岁爷所托。要问她的心里,倒觉得老姑奶奶叫人揉搓,于她更有利,使劲儿的妃嫔们在皇上面前必落不着好处,自己也不用脏了手。如今看来,这老姑奶奶也不是什么老实头儿,这两句辩驳有理有据,殿上这老几位,几乎只剩下干瞪眼了。
  “唉……”贵妃叹了口气,“我原说这事儿唐突不得,真要是闹起来,可不是宫女太监结菜户,事关佛国体面,连皇上和太后都得惊动。这会儿人拿来了,一百个不认账,咱们又有什么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拿双,莫说没什么,就算真有什么,两头都不认,又能怎么样?”
  怡妃一听这个,气就不大顺了,“宫里头无小事,但凡有点子风吹草动,宁可信其有,总不能养着祸患,等她闹大了再去查证,那帝王家颜面往哪儿搁?”说着朝底下跪地的人道,“你们也别忙,怕伤了雍和宫的体面,那就只有关起门来自己家里处置。既然有了这因头,照我说打发内务府传话给她家里,直接撵出去就完了。”
  这判决对银朱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惊惶失措地“啊”了声,“贵妃娘娘,奴才不出去,求您开恩吧!奴才身正不怕影子斜,奴才是冤枉的啊……”复又拽颐行,哭着说,“姑爸,我不能出去,不能出去啊。”
  一个进了宫的女孩子,不明不白被撵出宫,不光是内务府除名那么简单,是关乎一辈子名声的大事儿。通常这种女孩子,从踏出宫门那一刻起就死了,往后不会有好人家要她,家里头也嫌弃她累赘,到最后无非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死了之,死后连一口狗碰头1都不能有,随意找个地方拿凉席一裹,埋了了事。
  银朱从没想过,自己会有这种境遇,光是设想就已经让她浑身筛糠了。她哆哆嗦嗦欲哭无泪,这沉沉的夜色像顶黑伞,把她罩在底下,她忽然觉得看不见天日,也许今晚上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颐行则憎恨这所谓的“撵出去”,她那大侄女儿被废黜,不正是一样被“撵出去”了吗。
  倒不是她非要替银朱出头,她争的就是个道理,“为了一项莫须有的罪名,葬送一个姑娘一辈子,这就是娘娘们的慈悲?公堂上审案子还得讲个人证物证,娘娘们私设冤狱,那我就上皇上跟前告御状去,请皇上来断一断。”
  哎呀,她要告御状,这种话要是从别的宫人嘴里说出来,无非是不知天高地厚,状没告成,先挨一顿好板子。可要是换成她,那就两说了,皇上还认尚家这头亲,她要是扛着老姑奶奶的名头出面说话,那今晚上挑起事端的那个人不得善终不算,连怡妃也要挨一通数落。
  结果就是那么巧,恰在这时候,两个留下搜查屋子的精奇嬷嬷进来了,先行个礼,然后把搜来的东西交到了贵妃面前。
  如同板上钉钉了似的,怡妃娇声笑起来,“我就说,无风不起浪。这会子本宫倒要瞧瞧,这奴才还有什么可狡赖的。”
  这些主儿们显然是得到了分明的证据,但银朱和颐行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贵妃这回也皱眉了,示意把物证拿给她们瞧,一瞧之下正是银朱带回来的,用以熏柜子的净水观音牌。
  “看来私相授受还不是一回呢。”恭妃回眸,和贞贵人交换了下眼色,“这下子还有什么可说的,雕了一半的观音牌,这是心有所系,不得圆满之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