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199节
作者:
睡觉会变白 更新:2024-05-17 22:53 字数:2801
“对,就是讲她的故事。预计下半年开拍。”
“下半年……”
张俪是来锻炼的,可不想干耗,问:“那有没有上半年开机的电视剧?”
“呃,有部八集的《绿荫》,讲教育改革的。还有部跟上海台合作的《十六岁的花季》,讲中学生早恋的。”
王扶霖看了看她,道:“你要是想学点东西,这两部的题材和剧本都不错。跟阮主任说说,跑跑腿,记记镜头还是可以的。”
“嗯,谢谢王导!”
……
张俪上班,给小院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因为没人做饭了。
许非是个菜鸡,张桂琴打烊很晚,沈霖没工作的时候能做做,有事也干不了。只有陈小旭在家,可也是个菜鸡。
生活习惯的改变让大家慌乱,最后只能用面条解决。
饭后,许非进到西厢,张口就来:“咱们请个保姆吧?”
“干什么?”
“做饭啊!”
“不用,我以后下班去趟菜市场,就顺手买菜了。”张俪道。
“那不行,你上班累一天,回来还做饭,又不像某些人那么轻松……”
他瞥了一眼。
“你看我干嘛?我敢做,你敢吃么?”陈小旭理直气壮。
“那,是不敢吃……算了不说这个,你今天怎么样?”
“感觉不太好,跟你们单位完全不一样。”
张俪把见闻说了一遍,十分郁闷。
许非笑道:“你们摊子大,好几个单位合并的,我们才三十个人。别着急,慢慢来。”
“我明白,慢慢来倒是可以,就是一天总闲着。我听王导说,上半年准备开两部剧,《绿荫》和《十六岁的花季》,我想参与参与。”
哟!
花季他熟啊,白雪、陈非儿、欧阳严严和韩小乐,还有片头中二的旁白:
“你以为这是个故事?那么你错了,你以为这是生活?那么我错了。这是综合成百上千个孩子的经历,编织的一曲歌,一首诗,一个梦……”
许老师想法又来了。
张俪性子沉稳,学霸属性,细腻周到,天生适合幕后统筹。若在制作中心好好磨练磨练,保不齐有所成就。
就算不炒房,也可以发光发热嘛,何况还更有事业价值。
挣钱什么的……他又瞅了瞅小旭。
第206章 1988伊始
1月13日,建丰同志在台北去世,终年78岁。
湾湾地区领导人由李某接任,这个货在早期打出务实外交的政策,使得两岸关系飞速发展,结果从94年开始,突然全面转向,巴拉巴拉都懂的。
转眼到了2月初,临近春节。
晚上七点钟,伊莲服饰店内,许非把大家叫到一起,道:
“简单说一下啊,咱们开张一个多月了,效益不错,今天除了发工资,还有我承诺的业绩奖金和年终奖金。本想买点米面菜肉,嫌麻烦,都算在钱里了。”
哇!
三个姑娘瞬间兴奋,死盯着他手里的红包。
“唐甜!”
“陈小雨!”
“王柏琳!”
每人一个,不好当面拆开,但凭手感,里面挺厚的。
“16号三十,咱们15号放假,初五回来。怎么样,不是剥削资本家吧?”
“当然不是,老板最好了!”
“嗯嗯,给您拜个早年!”
仨人叽叽喳喳的格外嗨皮,别看老板平时严厉,犯错误就骂,中午也不供饭,但从未借故扣过钱。
姑娘们换了衣服,先行离开,刚出门就迫不及待的拆红包。王柏琳粗略一看,能有三百多块——基本工资才八十。
硬气,终于能拿钱回家了!
随后,许非和张桂琴也带着账目离开,回到百花胡同。
吴小东放寒假早闪了,沈霖也回老家,院子里略显冷清。几人聚在西厢,准备坐地分赃。
张桂琴翻看账本和记录,道:“给大家汇报一下,诶,都严肃点。这是重大经济问题,必须公开透明,以后少麻烦。
截止到今天,外套、毛衣共卖出一百八十二件,各类长裤共九十五件,帽子、手套、围巾、暖耳共二百六十八件,毛利不说了,我算算纯利。”
她噼里啪啦打了会算盘,自己都吓着了,“一万五。”
“多少?”张俪难得失态。
“都说了一万五,是比卖包挣钱。”
陈小旭装作淡定,小手在微微抖。
真淡定的只有许非,拜托!首都黄金地段,卖方市场,明星效应,年根底下,新款潮流……这么多因素加一块,月盈利不过万,一头撞死算了!
不能拿后世的思维来判断八十年代的消费,收入虽然不高,但正经单位的职工都有点存款,因为没地方花,也没买房和看病压力。
他前期投入那么高,存款所剩无几,这下也有点底,半年就能纯赚。而且随着品牌确立,影响力扩大,只会越来越好。
几人兴奋的聊了一会,许非和张桂琴回屋,低声道:“妈,我想给她们分点红,您说多少合适?”
“是该分点,姑娘家忙前忙后不容易,还过年……”
张桂琴想了想,大手一挥,“每人两千。”
“嚯,您敞亮!”
许非一竖大拇指,“那您就担当重任了,我给肯定不能要。”
“我一天都成你那什么了……”
老妈没好气的数出四千块钱,分成俩红包,站门口唤道:“小旭小俪,来一下。”
“嗯?”
俩人不明所以的进了正屋,陈小旭顺手拧开电视机,里面正放着《西游记》:“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丢丢丢……”
“你们过年回家么?”张桂琴随口问。
“回去呀,婶儿给我带张票,我们一块走。”
“我也回的。”张俪道。
“那你时间够么?”
“只能请假了,原本没打算回去,我爸爸最近身体不好,就想着回家看看。”
哦,刚好有理由。
老妈顿了顿,道:“你们呢都是好孩子,这段帮了不少忙,里里外外的。这是我一点心意,小俪你拿着买点东西,孝敬孝敬父母。小旭你……”
“谢谢婶儿!”
“……”
张桂琴不想理她,只跟张俪掰扯。
“这,这我不能要!”
“让你拿着就拿着,算压岁钱。好了,再客气我可生气了。”
她没办法,只好收下红包。
……
许非不想孤家寡人,也请假回家了。
跟京城相比,鞍城似乎没啥变化,许孝文自己巴适的很,每天泡泡茶社,说说书,馄饨店基本交给齐柔柔。
今年的春晚很好看,赵丽蓉首次登台,跟游本昌演了个小品;阿毛唱了《思念》,姜老师说了梁左的相声《电梯奇遇》。
当然还有牛哥的《巧立名目》,“领导,冒耗……”
其实1988年的春节前后,是挺特殊的几天。就在许非合家团聚的同时,其他地方也发生了一些至关重要的事情。
京城,汪朔家里。
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米加山,正在拜访汪朔。
这货去年结了婚,媳妇怀孕,跟父母住一块,婆媳融洽。他已经不是几年前的穷酸,在文坛声名鹊起,读者群迅速增长。
他那种口语化的写作风格,正逐渐影响着年轻人,最明显的就是废掉了量词。以前人们都说“我一个哥们儿”,汪朔火了之后,就变成“我一哥们儿”。
“这是短篇小说,撑不起一部电影,剧本还得麻烦您。”米加山道。
“成啊,过几天你来拿。哎你准备找谁演?”
“还没定,不过肯定得京城的,不然出不来那味儿。”
“嘿嘿,冲你这话,我就没白打折,走,咱们吃饺子去!”
米加山此番来,是为了一部小说的改编权。因为媳妇快生了,汪朔急着用钱,谈了三千块,提前预付八百。
双方聊完正事,到楼下饭馆吃饺子。
米加山可是正经的官二代,爹是蓉城前市高官,取了个媳妇叫潘虹,虽然离了,但堪称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