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 第89节
作者:黄姜      更新:2024-05-18 02:30      字数:4373
  徐素怀有身孕后,愈加心软许多了,“银朱去,去吃饭,吃完后都来跟前,夫人给你们发压岁钱。”
  黎池也附和到:“去,你夫人这,有老爷我照顾呢。”
  银朱告了谢,抿嘴笑着退下去了。
  徐素朝黎池瞪过去一眼。
  黎池无辜地朝瞪眼的妻子眨眨眼,“今晚这酒有些烈,都喝得有些晕乎了。”
  徐素甩过头,不再看黎池。打量着谁不知道他的酒量呢!况且才喝两杯而已,哪里就能够晕乎了!
  黎池哈哈一笑,“哈哈,来来,岳父、岳母还有海哥,都夹菜吃!沈厨娘的手艺虽没素素的好,却也还行。”
  徐芩夫妻也跟着哈哈一笑,全当没看见小两口的眉眼官司。至于黎海?他早已见惯不怪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哈哈,吃菜吃菜!”
  “哈哈,沈厨娘做的这道糖醋鱼,好吃!”
  如此,一桌人一边吃菜,一边说话谈笑。谈着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女儿嫁了良人,我如今又清闲下来,只用看顾着手中的一个小田庄,收取一个铺面的租子,没事还能来看看女儿,我这日子过得真是快活!”
  徐芩年少波折,当初的恩恩怨怨过去二三十年了,早已物是人非,如今这样的日子,过着就很舒心。
  黎池举杯敬了徐芩一杯,“岳父,来,喝一杯。”
  “喝!”徐芩端杯仰头喝了一大口。
  “我以前做什么都打不起劲儿,今年跟了和周你进京来,才发现我真是喜欢这繁华的京城!若是能在这样的地方,做出一番功绩来,我这辈子就算没白活了!”黎海这话说得能听出其中的感慨万千,以及雄心壮志。
  “海哥做得很好了,以后就跟着我,我们一起做出一番功绩来。”黎池向黎海举杯道。
  “来,喝一个!我们一起做出一番功绩来!”黎海见堂弟终于松口,让他留下来了,心中激动,一仰脖饮尽了杯中酒!
  黎池虽未说出来,可他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也有许多值得说的。一路躲避明枪暗箭、终于六元及第,中秋宴上的风采无限,以钦差之身前往平鲁,水泥试验成功,宫中赏菜殊荣等等。
  当然,还有成亲娶妻,以及正在他们娘亲腹中孕育的儿女。
  想到这里,黎池的心立即像是酥软成了一滩水,看向身边的徐素……
  却发现,徐素正靠在椅背上,脑袋一点一点的打瞌睡。
  虽然现在徐素孕吐反应已经没有,能吃肉闻酒味了,却变得嗜睡起来。
  团年饭已经近尾声,侍候的丫鬟们也已经吃完饭过来了。除银朱候在厅中外,其余人都聚在前院里,供看门小厮、轿夫等待的倒座房中。
  黎池朝银朱招手,然后轻声唤醒徐素,“素素,要不让银朱扶你回去歇下?”
  徐素虽嗜睡,睡得快却也醒得快,黎池一叫她就清醒了。“嗯?不,还早,我不去睡,我想和你们一起守岁。”
  黎池也随了她,“银朱,就将夫人扶到一旁椅子上去坐着。”
  丫鬟银朱过来,先将徐素背后的软褥抽出来,垫到一旁的椅子上后,才过来将徐素扶了过去坐着。之后又是手炉、火盆,将徐素服侍得妥帖无比。
  徐素离席了,徐夫人也放下筷子去陪她了。就剩下黎池他们三个男人,又吃了一会儿,喝过两轮酒之后,才结束这顿团年饭。
  此时夜幕终于完全降临,外面天色全黑。
  不过,在这个夜黑无月的除夕夜,必然是不会冷寂无声的。
  外面断断续续地有烟花爆竹的声音,随着夜幕完全降临,‘咻!咻!‘、‘噼里啪啦‘的声响愈加密集响亮起来……
  偶尔还能在厅门框出的那片天空中,看到一两朵烟花。
  徐素克服睡意,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一散给聚过来的丫鬟小厮,“来来,给你们压岁钱,愿你们新的一年里能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银朱也祝老太爷和老夫人,还有老爷、夫人和四老爷,新的一年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哈哈哈哈,银朱你这丫鬟就是嘴巧!来来,老夫人也给你们红包!”徐夫人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
  徐芩他们到底是客人,在状元府过除夕,还是要表示一下。黎海也是一样,也提前准备了几十个红包,给丫鬟小厮们一人一个。
  丫鬟小厮们识趣地上前,领了红包后都说上几句寓意吉祥的讨喜话,说得屋里人喜笑颜开,一时间满堂的欢声笑语,喜庆十足!
  丫鬟小厮们退下去了,可能会凑在一起去摸几把纸叶子牌,这时候也没人会说。
  五人就围在火盆旁,烤着火闲聊。
  徐素聊着聊着,脑袋就一点一点地打起瞌睡,却怎么也不肯去睡,愣是要和他们一起守岁。
  在又一次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瞌睡醒来后,徐素忽然感伤地说到:“我爹娘在身边,我们这一家算是团团团圆圆了。可和周,我们两人却没能在黎水村,没能陪在爹娘身边……围坐在火盆边的另一家,却是不能团团圆圆了。”
  黎池今晚虽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有在想着黎水村的家人的,那可是一起守岁十八次的家人,第一次不能一起守岁,他如何能不惦念?
  但黎池却没想到,徐素这个进门没满一年的新妇,却也能在这时念及公婆家。
  虽深受感动,但黎池已经总结出孕妇极易多愁善感的规律了,赶忙先安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等我们明年或后年就一起回去过年。现在我们与爷爷奶奶和爹娘他们,脚踩同一块土地之上,也算是团团圆圆了的。”
  以往这个时候,徐素早就睡下了,刚瞌睡这一会儿应该是睡实了,所以这会儿醒来后还懵懵的,听了黎池的话,乖巧地点点头:“嗯嗯,我们明年就回去过年……我们到时带些京城的东西回去……”
  说着说着,脑袋就又一点一点的,眼看又要睡过去的样子。
  黎池看着,觉得好笑得很,“素素,我扶你回房睡。”
  徐素努力睁大眼睛,摇摇头,“我不睡,我要陪你一起守岁。”虽然徐素精神有些迷糊了,可‘陪黎池守第一个岁’的事情,却一直记得牢牢的。
  黎池扶起徐素,好笑不已,“我也要去睡下了!明天大朝会,比平日里上衙点卯要早起很多,怕是丑时末就要起来,所以我就不守岁了,让海哥和岳父岳母他们守。”
  徐夫人见女婿体贴,也跟着劝,“素素啊,虽然你不困,但和周明早还要列席大朝会,若不早些睡,明天一天在寒风中如何站得住?即使站得住,可睡得晚就身体虚,若是因此得了风寒,那可如何是好?”
  徐素觉得也对,“那好,我就陪你。”
  黎池觉得妻子迷迷糊糊的样子,也可爱得不行。“是是,那就劳烦素素陪我了。”
  黎池前世年少时,家中还很讲究守岁一定要守过晚上十二点,不过后来慢慢地也就不讲究那么多了。他本人是不太在意节庆风俗的,例如守岁,如今也不过是入乡随俗罢了。
  “岳父、岳母,海哥,那我们就先去睡了。银朱,你带着其他丫鬟和小厮,将老太爷、老夫人和四老爷安排好、服侍好。”
  “去去。”
  “和周你尽管去,海哥定替你守岁!”
  “是,老爷,银朱记下了。”
  黎池将徐素搀扶到卧房后,先帮她端水、递帕子,简单地洗漱过后,就安置她睡下了。
  接着他也去简单地洗漱了一番,并将明天大朝会要穿的全套朝服都找好之后,也睡下了。
  在外面断断续续的烟花爆竹声中,黎池和徐素睡得香酣无比。
  两人在睡梦中,跨过了结成夫妻后的第一个年关。
  第103章
  大燕与黎池前世所在世界的任一朝代,在有些历史细节上都有所不同,不过在大朝会相关上,倒算得上是相差不大了。
  自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开始,大朝会就已存在,且承袭至今未见衰微。自汉武改易正朔以来,大朝会皆于岁首元旦即正月初一举行,诸王、百官皆在这一天入宫朝见皇帝。
  大朝会的流程与中秋宴时差不多——都一样繁琐,只是时间提前到了天还未亮的时候。大朝会这天没有官员敢迟到,都宁肯早到之后在寒风中干站着。黎池在丑时末(凌晨三点)就起了床,收拾好之后乘府中轿子来到宫门前。
  宫门前的官员们见了面,互相拱手拜年,不过有时候因为冻得牙齿打颤,说话会词句不清。
  “和、周,新、年好!”翰林院同僚孙玉林,向黎池道着新年好。不过因为太冷,从他一字一顿的咬字中,似乎能听到‘咯吱、咯吱‘的牙齿打颤声。
  “新年好。”与孙玉林一同前来的李乾桉,也道着新年好。
  黎池向孙玉林和李乾桉一拱手,“孙兄和李兄,你们也新年好啊!”
  黎池也冷、很冷,但他抑制住了牙齿打颤的冲动,努力在维持着他的翩翩风度。
  天气太冷,一开口就像是有一股冷风直往里灌,感觉霎时冷到胸腔里去了!于是三人很有默契,没再继续闲聊。
  没多久,钟离书和明晟也到了,互相打过招呼之后,就又继续安静如鸡了。
  又过去一会儿,估摸着该到的官员都已到齐,就有礼部官员自队首开始,从头至尾清点人员,并核查官员是否都是按品阶站立正确的。
  分文武两列的队列,检查整顿完毕之后,天空中依旧是疏星点点,还未到宫门开启的时候。
  黎池站在队伍尾部,又在寒风中站立了两刻钟,卯时还差一刻钟(即四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宫门终于‘吱呀‘、‘吱呀‘着开启。
  百官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神情整肃地,按照排好的队列鱼贯而进。
  ……
  太和殿内外,早有五千御林军陈设了卤薄仪仗。
  五千人的旌旗仪仗,与宫殿屋脊上的鸱吻和脊兽轮廓,在这天幕未亮的时候动静交错,影影幢幢……
  黎池眼角余光扫视,心中暗叹:百官齐聚、四方朝贺的大朝会,场景确实盛大恢弘!但若是只有一个人,误闯这场景,怕是当即就要吓昏过去?
  天地万籁寂静之时,天幕黑沉沉的,只看见殿宇和屋脊上鸱吻与脊兽的轮廓,支叉怪异,五千旌旗队列,寒风哀号……俨然就是一副阴曹地府的场景啊!
  黎池也就是在队列站定之后,心下无聊想将注意力从寒冷中转移出来,这才胡思乱想一些有的没的。
  当纠察百官仪态的御史走到黎池这里时,上下打量一番:朝服整齐,仪态舒展,目光有神,精神抖擞,仪态上佳!
  纠仪御史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去纠察后面官员的仪态去了。缩头耷脑者,揣手跺脚者,睁不开眼打瞌睡者,交头接耳者……
  纠仪御史都记在心里了,以后必要挨个弹劾他们的:仪态不堪,与市井流氓无异,不堪为官!不配为官!
  终于,卯时到了。
  贞文帝在太和殿内升座,大乐响起,百官跪拜,三跪九叩礼毕,然后群呼万岁:
  “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礼部官员在太和殿丹陛上,唱宣平身,“平身!”于是百官平身。
  大朝会的目的,在于‘图天下之事‘,‘图考绩‘。
  于是之后有鸿胪寺官员,上献诸国文书、贺表和贡物。即为‘图天下之事‘。
  再又有各行省的三个一把手,即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分别就地方上的民政、司法和兵事政绩进行汇报。
  接着京中各衙暑部门,如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翰林院、国子监等的长官,也出列汇报部门上一年的政绩。行省地方和朝廷中央的政绩汇报,即为‘图考绩‘。
  当然,这些发生在太和殿中的事,站在队列尾部、一直排到太和殿前广场后部的黎池,是没那个荣幸亲耳听到的,以及亲眼目睹的。
  哦,鸿胪寺官员上献诸国文书、贺表和贡物时,为显气派,就从太和殿广场外一路唱名进殿。是经过了黎池旁边的,奈何当时天还没亮,他根本看不清,因此依旧不能算亲眼目睹。
  站在殿外丹陛上,或像黎池这样都站到殿前广场上的官员,听不到、看不到殿内的情景,就这样从天色黑黢黢时,站到朝霞满天,又站到日头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