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321节
作者:参娃      更新:2024-05-14 02:16      字数:3064
  跟人打听了,说光复路那边有几个大型市场,有卖衣服的,还便宜。
  男人嘛,也不在乎那么多,只要能穿就行,所以许世彦就坐车直奔光复路那边。
  光复路这头,有个比较著名的地儿,小白楼,也就是康德皇帝的皇宫。
  所以光复路市场,在伪满时期就很出名了。
  这边的露天市场,非常热闹,各种商品都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许世彦也不着急,就随便逛,走走看看,遇见合心意的东西就买,遇不上就算。
  街边也有不少小吃,逛饿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来,随便来碗面啥的吃就行。
  许世彦正吃着面呢,偶尔一抬头,正好瞧见有个人,怀里抱着盆君子兰,从前面路过。
  许世彦愣了下,怎么感觉那人影特熟悉呢?好像是老四媳妇家的弟弟吴金生?
  不对吧,大营离着省城那么远,吴金生怎么可能在这儿?
  可那身影越看越像,许世彦赶紧把碗里面划拉进嘴,付给老板钱,就要追上去仔细看看。
  结果就付钱的工夫,再一转头,那人不见了。
  许世彦各处转悠寻找,都没找到。
  主要是这里的人太多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人海中想要找个人,属实太难了。
  许世彦转悠一圈,也没瞧见刚才那身影,只能放弃。
  “算了,可能是我刚才眼花,看错了吧。”许世彦摇摇头,这么安慰自己。
  “大哥,来,看看这些东西呗,都是老物件儿。”
  许世彦站在街角,正好有个小伙子哦在那儿摆摊。
  小伙子见许世彦站在那里四处张望,还以为他要买什么东西呢,就招呼他。
  许世彦扭头往那摊子看去,愣了下,这都是些啥?
  奇形怪状、黑咕隆咚的?
  好多东西上头都黑乎乎的带着孳泥儿,连原本啥模样都看不出来了。
  “兄弟,你这卖的都是啥?你瞅瞅这黑咕隆咚的,都看不出本色儿了。”
  左右闲着无事,许世彦就跟那小伙子攀谈起来。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吧?老物件儿,年深日久的还能不落上灰么?
  哎呀,不瞒你说,家里这不是收拾房子么?就翻出来这么些东西。
  我也不太认识,我奶就叨叨,说都是些老物件儿,留着。
  我嫌占地方,就寻思搁这儿摆摊来了。
  反正就摆几天,没人要拉倒,不行就直接卖给收破烂的。
  大哥,你看看,要是有啥能看得上的就拿着,反正也都不贵。”
  那小伙子也不知道说的是真是假,看着倒是挺真诚的。
  许世彦一琢磨,该买的都买完了,也没啥事儿,索性就看看呗。
  于是站在那摊子跟前儿,挨样儿东西拿起来瞅两眼看看。
  确实都是些以前的老东西,老式儿的锡酒壶、药店称药的戥子、老式儿熨斗、老式木头箱子上的锁扣儿、老竹雕笔筒、粉盒儿、秤砣、琉璃灯座、马灯。
  反正林林总总的不老少东西,有的许世彦能认出来,有的认不出来。
  许世彦瞅了一圈,也没啥能看得上的。
  这些东西咋说呢,留着到后世,也是纪念意义多一些,收藏价值不高。
  “你这些东西啊,真不太好卖,估计还不如卖给收购站呢。
  这里头有不少是铜的、铁的,还有锡,说不定能值几个钱。”
  这年月,各类金属回收的价格不低,尤其是铜和锡,不便宜。
  许世彦一边说的时候,手正好挨着一个黑骨溜秋像秤砣的东西。
  他就随手拿起来掂了下,刚想说这玩意儿应该是铜的,挺沉,估计能卖点儿钱。
  结果仔细一瞅,好像不对,这不是秤砣,倒像是一方印。
  许世彦心下一惊,这要是个印,指不定有点儿意思啊。
  许世彦没敢露出什么表情来,只随手放下那东西,又去瞅别的。
  那头一个圆形的环,看着吧,比那种门环小一点,而且还略呈椭圆。
  这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反正也是黑的,外头一层油泥样物质,裹的看不出本色来。
  “这是个什么东西,你知道么?”
  许世彦拿起那圆环,感觉上头挺沉,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反正就随口问一句。
  “不知道,都是我奶放着的,她现在老糊涂了,问啥也不知道,就说是留着。
  这些破玩意儿留着能干啥?”那小伙子摇摇头,一问三不知。
  “得,我在你这儿磨蹭了半天,又挑又看的,挺耽误你工夫。
  也别光看不买,这样吧,别管啥东西,我挑两件儿,就算咱哥们儿有这缘分。”
  许世彦貌似不经意的,把那圆环,还有那个像秤砣一样的东西划拉到一起。
  “这两样儿,多少钱?要是便宜的话,我就拿着了。”
  那小伙子扫了一眼,“得嘞,这俩,你给我八块钱吧。
  那个东西好像是铜的,我要是卖给收破烂的,估计也能给我三四块钱呢。”
  小伙子咬咬牙,狠狠心,要了八块钱。
  说实话,这些东西,除了金属的那些能卖破烂,其他的根本就没用处,白给都不要。
  那块铜疙瘩卖给收破烂的顶多两块钱,那个环在小伙子眼里一文不值,搭一起卖八块,也算是不错了。
  “八块钱,有点儿贵啊,那这样,你再搭给我点儿东西吧。
  我看这个小盒不错,回去刷洗刷洗弄干净了,哄我闺女行。”
  许世彦随手,又拿起来一个小木头盒子。
  木头盒子上头有个挺小巧的锁,看着挺精致的,就这玩意儿吧,留着给闺女玩。
  “得嘞,那盒子你尽管拿走,这三件给我八块钱就行。”那小伙子还挺高兴,乐颠颠的同意了。
  许世彦掏出钱来,数了八块递给对方,然后把这三样东西,装到自己的兜子里,转身走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泡沫破了
  许世彦就是觉得那铜疙瘩可能是个印,对那玩意儿有点儿兴趣。
  其他的两样,纯属是随手拿了,免得那小伙子生疑。
  再说了,八块钱而已,管它是啥呢,买着玩儿呗。
  该买的也买了,该逛的也逛完了,再逛也没啥意思,于是去公交站点儿等车,返回农大。
  回去后,许世彦把买回来的衣裳鞋袜归拢起来,那三样儿东西也没动,就在兜子里放着。
  转过天星期一了,许世彦学的专业多,课程也多,每天光忙着学习,也就忘了兜子里还有东西了。
  许世彦躲在农大安心读书,外界此时,却是一片腥风血雨。
  六月一号、七号、十三号,省报刊登了三篇评论员文章,抨击如今过热的君子兰现象。
  十号,更高级别的日报,也刊登了相关文章,称君子兰交易是虚业,四化建设要多干实事。
  第一版报道出来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叫嚣,说君子兰市场不会受到打击,这就是有人故意抹黑等等。
  但是接连几篇文章之后,大多数还理智的人都看明白了,这是相关部门出手,要整治畸形的君子兰市场。
  社会舆论,将疯狂的君子兰交易,送上了断头台。
  相关部门迅速出台措施,高压政策随即而至,君子兰交易最高收税百分之六十。
  原本火热的君子兰市场,一下子冷清无人问津。
  于是,外地资本迅速离场,留下一地鸡毛,原本几万块、几千块的君子兰,甚至连几十块钱都不值。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被抛弃在垃圾堆里的君子兰花苗。
  接着,开始了全面审查,很多人开始倒霉,丢了工作的,丢了官儿的,甚至还有进去吃免费饭的。
  除了少数的幸运儿,淘到了第一桶金迅速撤离之外,很多人倾家荡产,有人就这样无声无息消失。
  “幸亏我听了你的建议,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咱县里有单位插手这事儿,好歹算是保住了咱县里的财产。
  太悬了,这一回,不少地方都受到了牵连。”管恩学打电话给许世彦,跟许世彦这么说。
  确实很多人倒霉了,隔壁县就是。
  公家出钱建花棚,购买君子兰,前后花费了近百万,这一下子全都落空,相关责任人直接下台。
  邵勇原本打电话回去,警告他们了,可是没人听,最终如何?
  “还是你小子有眼光,早早就撤回来,拿着钱办实事儿。
  行啊,等你放暑假回来,到县城一趟,我请你喝酒。”管恩学在电话里这样说的。
  许世彦挂断电话,长出一口气。
  大半年来,这座城市,都跟着君子兰一起沸腾翻滚、躁动狂热。
  到此时,终于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
  花本无罪,爱花也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财迷心窍的人。
  其实那些人心里都明白,君子兰不值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