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冉珏儿      更新:2024-05-19 14:44      字数:8770
  “是,确实做的过分,但是他已经去了,希望能消一消阿兄的怒火。”顾启珪为沐沣斟上茶水,整个房间里就只有他们二人,这事儿自然是他该做的。
  沐沣似笑非笑的看着顾启珪,抿了一口茶水,“去了啊?这样挺好的。”
  顾启珪,默。他当然知道肯定二皇子肯定是掌握了某种讯息的,但是他也不心虚,反正朱仕瑾就是去了。
  “也亏得当时你能注意到那个,不过此时朱府还是应该好好感谢你才是,这么些证据都是你提供的吧,这可是大大帮了他们一族。”沐沣又感叹一句,要不然与扎布耶的生意说不定就得成功了,之前他们是完全没有把老三、朱家和罗国联系起来的,自然也不会朝着他们案方面去查,要是这最后一桩买卖成功,那真的是不管是皇室还是朱府都成了罪人了。
  谁能想到这一件事的开始起源都是因为眼前这个少年,沐沣叹了一口气。因为顾启珪还没有正式出仕,所以朝中不会太过注意他,就是他干了什么事儿,大家也会先想到他父亲,才情卓绝的顾昌逸,谁能想到就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把他们坑了。要不是经历过几次偶然,就是沐沣都不会注意到,顾家昌逸的名声实在是太过显眼,在这种情况下,他身边儿的人就难以出名堂。
  顾启珪笑笑,说道:“只求朱府的人不要太针对我才好,谢不谢的我都不在乎了。”他本就不是为了朱府才帮助朱府的,所以他不稀罕要什么感谢。只求他们能对娘亲客客气气的,就可以了。
  第二日,是放榜日,整个金陵城自是非常的热闹,在乡试中过试的学子都要称举人,过了试就是做官的预备军,所以这放榜自然也是与院试的规模有些微的不同。
  “还真是热闹,”沐沣看着金陵街道上的人感叹道。
  顾启珪也跟着向下望去,下面的情况说是热闹都算是小的了,人群之中入目的都兴高采烈。“不过这也算是赌博了吧,就不怕官府的人抓吗?”顾启珪疑惑道,因为他看见有人直接在‘贡院’的门口设了赌案,就等着人下注呢。本朝虽然不禁赌,各地又有赌坊,但是并不允许聚众赌,现在这样太也明目张胆了些。不过想来是有什么他不知道,不然就是再多的钱财也不至于让人做到这种地步。
  还是顾启锋了解的多些,给他解了惑。就只有猜乡试名次这件事是个例外,因为这行的也算是雅事。最后的赌资都是六四分成,赢的人了只可以把自己的本钱拿走,然后额外给你一成,剩下的要全部交公,用于金陵城的共享公共事务,听说‘贡院’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输的人也算是金陵做了贡献。因为金陵富人多,倒都乐得这样行事,也有富豪就算是赢了,也分文不取的,算是用银子买个名声。
  “这也算是别处心裁吧,把一个放榜日弄得这样热闹,也算是江南独有的风气了。”沐沣笑着说道。
  这次放榜时间推得比较晚,一直等到午时,‘贡院’那边儿才有些动静,几个衙役拖着红榜走了出来,“放榜——”顾启珪又听到了这雄浑的声音。他们几人就站到了窗边,探头向外看去,现在哪哪都是人,不过因为听见声音,倒是没有那么吵闹了。
  “唱名——”乡试名唱十七,自下而上,这十七名的红榜也是等唱名完毕才会贴出来。而其余名次的红榜虽然已经贴上了,但是也得等前十七名贴出来之后,才会把红榜上的红纸揭开,让众人观看。因为这里聚集的人众多,也是为了重视,这次唱名都是要连喊三遍,然后由府役立刻去学子对应的客栈报喜送榜,所以说,要是哪家客栈出了解元郎,可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毕竟这解元郎可是三年才出一个。
  唱名开始,人群之中不时发出阵阵欢呼。第十四名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他应该是家人陪着来的,想来家应该是离金陵城不远,不然也不能赶考连家里人都跟了过来,他身边站着的长辈一看就是老实的农家汉子,现在是一脸喜气。这样的家庭,穷极一生也许只能培养出这一个孩子,也许一家几十口人都舍不得吃穿就供养出这一个举人,但是之前所受的苦,现在是完全得到回报了,他跟的是一脚踏进了龙门。
  顾启珪看着这一幕颇有些感触,所以说古代重科举啊。
  “第十名,顾启锋”,“第十名,顾启锋”,“第十名,顾启锋”顾启珪正在想事情的时候,这三遍声音就传了过来。
  顾启珪赶紧站起身来,欣喜的说道:“恭喜二哥,二哥快下去,衙役应该过来了。”二哥也算是熬出头来了,或许分家,最大的受益者是二哥也说不定啊,起码家中没有了那些个牛鬼蛇神,他能潜下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当初参加个科举还得看他人眼色。至于要下楼去,那是因为衙役过来报喜送榜,当然要从新出炉的举人老爷手里得到赏钱才是,就是图个好彩头,所以一般过试中举的也乐得做这些事情。
  顾启锋站起来,笑笑说道:“七弟谬赞,你还在后头呢,为兄先行一步。”又转身向沐沣点了点头,才下了楼,依旧还是温润如玉。
  随着名字一个个出来,大家明显都紧张了许多,尤其是那些颇有才名,对自己又有自信的人更是期待加紧张,怕自己的名字先出来,又怕自己的名字到最后都不出来。
  顾启珪坐在房间的楼下,就是刘坤,此时的他也正焦急的等着结果。他是县案首,也是府试案首,就是院试时候他丢掉了案首,但是他对自己的学问很有信心。他一直觉得,那个所谓的顾家少爷有些浪得虚名,没看到县试府试,都没能考出好名次,怎么到了院试偏能横空出世,想想就觉得里面有问题。虽然在心里焦急,但是他面上一点儿不显,这次乡试他自觉答得很好,乡试后他参加了这些聚会诗社,大家也在一起讨论乡试的试题答卷,不管是破题还是行文结构,夫子和同窗都夸他答的好。虽然面上谦让,但是他内心还是有些得意的,世家、名师又怎么样,还不是会被自己踩在脚底下,对乡试的结果他自然是非常期待的。
  只是,“第二名,刘坤”,“第二名,刘坤”,“第二名,刘坤”,他的还在想着心事,已经再喊他的名次了,刘坤瞬间就站了起来,第二名?怎么会这样。
  “刘兄大才,这是太过于高兴了吗?赶紧下去接榜吧。”看到刘坤猛地站起来,身边的同窗还吓了一大跳,不过他把这归结于是因为太高兴了,就出言提醒道。毕竟这是乡试过了就是举人,而且在才子云集的江南能霸道第二名,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这也是这房间里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看见刘坤都笑着祝贺他。
  刘坤却没说话,只是扯了扯嘴角勉强笑了笑,所以说乡试除了能得解元,其他根本就没差啊。但是就是再不情愿,刘坤还是得下楼去迎给他报喜的衙役,给赏本身就是约定俗成的礼节,就是本人不在,也要提前安排好人的。
  就在刘坤走到楼下的时候,那边已经在报解元郎的名字了。
  “本次乡试的第一名,顾启珪”,“第一名,顾启珪”,“第一名,顾启珪”
  听到这个名字,刘坤脚下一顿,又是那个小少爷,凭什么他就能轻易得到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拳头攥了攥,刘坤笑着把送榜的衙役迎了进来,说着客气话。
  顾启珪这边自然也是欣喜,在和二皇子沐沣和自家二堂哥说了两句之后,才下了楼,正好与上楼的刘坤碰到,起码是见过面,两人就笑着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顾启珪一下楼,众人就围了过来,看着新鲜出炉的解元郎,大家都是祝福着的,顾启珪都是笑着答应,顾擎和磨石宇尽责的跟在他身边。
  和顾启珪擦肩而过的刘坤却没有走远,他回头看看被簇拥在人群中的顾启珪,眼神暗了暗,却什么也没说就上了楼。
  顾启珪是解元郎的消息,自然是奔向各地,京中,安庆都得通知到。
  放榜之后,过个五六日才是鹿鸣宴,之前的考试虽然也有宴席,但顾启珪都因为各种原因缺席,这倒是第一次去参加,还存在些好奇。
  京城
  比起金陵,这里的乡试放榜可就平常了许多,比起往年也是冷清,主要是最近朝堂的精力能拿出来放在乡试上的很少,现在整个朝堂都在盯着江南盐铁的事情,主要是十几年前发生的江南盐铁案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大家都很重视。
  出身江南世家的朱大人亲自向圣上递交了朱老爷子的奏折,说朱氏一族掌管江南盐铁数年,但是因为家中嗣子受人蒙蔽,做了错事,虽然在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前被众人制止。但是,作为臣子和大齐的百姓深感愧对皇恩浩荡,请求圣上收回盐铁专卖权力。总之,这是因为今上深感两难,所以想听听满朝文武的意见,才公布出来的奏折内容。
  至于这个所谓的‘错事’,沐邱也没有隐瞒,和外族勾结染指铁矿。
  江南工商业发达,大齐朝与周边国家通商也是常事,但是这并不代表铁矿就可以。沐邱刚开始表现得恼怒非常,但是在看了朱老爷子的奏折后,沉默了许久,很久都没有表明态度。这事情事关重大,沐邱直接就把此事搬到了朝堂,询问满朝文武的意见。
  于是,新锐官员与世家贵族开始了激烈的辩论,贵族这边当然是埋怨朱家操作此事的随意,竟然想把江南这块肥肉交给当今圣上,实在是令世家们不能忍受,毕竟一句‘家中嗣子做了大错事’朱家就这样选择了急流勇退,各族世家当然是各种猜测,他们甚至觉得肯定是圣上许给了朱家什么条件。但是在明面上他们还是主张圣上能答应的,毕竟各世家一损俱损,所以他们只能请求皇帝再在江南择一大家族交付盐铁权力。
  不过,这也不容易就是了,朱家家大业大,朱家一族的声望也有,这些年不管是哪里赈灾,都能看到朱府的救济银两和派粥队伍。
  当然,另一边新锐派也是不领情,他们觉得这朱家竟然动了江南铁矿,实在是胆大包天,这样大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原谅,再说这是绊倒江南世家的一个契机,他们当然不愿意错过。所以他们主张彻查此事,不管怎样都要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总之就是整个朝堂吵作一团,沐邱只管每日坐在龙椅上头听他们在下面说的不可开交。最后没办法,沐邱就拉了顾国安出来,这个老狐狸,从事情发生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说,当自己看戏呢,
  “臣以为朱家嫡长孙已经身亡,也算是受到惩罚了。不过既然动了铁矿就是没有酿成什么大错,也是不可原谅的。臣觉得此事之中或许还有内幕,不如就彻查如何。既然朱氏长孙都因为最后这个大错事失去了性命才没让对方得手,怕是还有同谋,如此祸害尚且苟活,实在是大齐之害,彻查也好,起码朱氏一族长孙死的算是值了。”顾国安说的郑重,三句两句就把朱仕瑾的畏罪死亡拔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就是站在他前头的陈恪在心里也是撇了撇嘴,但是面上是丝毫不显,只说道:“臣附议。”
  这一下满朝文武都有点惊呆了,他们都知道朱家是顾国安的岳家,他知道的肯定比别人多,但是看顾昌逸如此行事,是不怕去查的。这下子新锐派心里又在嘀咕了,这要是查出确有此事还好,要是没有此事或者牵扯到了不该被牵扯的人,他们可不好收场。
  而且,四皇子和五皇子似乎都乐意去彻查,甚至表现出愿意亲自前往江南的意思,反观三皇子一派就没有这样积极的主张什么,就是兵部尚书袁坤都没有多说此事。再观圣上的态度,也是紧皱眉头,显然并不打算彻查此事,于是新锐派中几个见风使舵的就开始转变风向了。
  “顾大人还真是公私分明,不过臣看这朱老爷子也是一片赤诚,也是为了儿孙着想,不如就成全了老爷子吧。”
  “这查是要查的,不过臣以为主要还是咱们盐铁制度的漏洞,既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端,咱们还是把精力放在修缮制度上,只求以后别再发生此类事情才是好的。”
  新贵派你一言我一语,倒是把这个事情给对付过去了。
  顾国安还是面无表情,当今圣上不会想彻查此事的,就算他说的都是真实的。不过现在这个局面是他想要的结果,虽然是个比较寒心的结果。
  当然,最后的讨论,这事儿就这样过去了。今上一句“朱老爷子为大齐朝做了这些贡献,替三代君主分忧,到了他这一把年纪,朕实在是不忍心在看他为这些琐事伤神,还是赶紧养身体才是。”此事就轻飘飘的被揭过去了。
  此事刚刚尘埃落定,大理寺朱大人感念皇恩,但是还是向圣上提出要辞官回家为祖父侍疾,态度很是坚决,言道是祖父之命,只在不敢违反,说的那叫声泪俱下,当今圣上实在不忍,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朱大人自是感激涕零。
  朱府的事儿算是尘埃落定了,但是沐邱的事情才刚刚开始,为这事儿,他已经好几日都睡不着觉了。主要是江南盐铁确实是个肥差,朝中两派都争抢着想安插自己的人进去,这都连着吵了几天了,还是没有消停的势头儿。
  再加上,沐邱现在的心情可是不愉快,简直就是糟糕透顶,此事他静静的坐在书案前批改奏折,看着一统统的屁话,心里更烦躁了些,这明着是为朝廷苍生,当他傻是怎么的,都是为了一己之私。
  桓公公把降火气的清茶放在沐邱的左手边,没有发出声音,继续守着,在圣上的气头上,他自然不敢多说。
  “这将按年盐铁的事情,你说说朕该怎么办?”沐邱倚在椅背上,问道。
  桓公公笑着说道:“万岁爷可是折煞老奴了,这朝堂之事,哪是奴才能看清楚的,还得是圣上拿主意。”
  “让你说你就说,你个老货,还要与我拿乔。”沐邱笑骂道。
  “万岁爷可是说笑了,奴才可不懂这些个。不过这张三少爷不是在江南,虽然还年轻,历练几年也使得。”桓公公小意的说道,这主子让说,不能不说,也不能说想说的,就只能说主子爱听的。
  果然,沐邱听到这里,脸上有了些笑意,他当然是考虑过张文麟的,那是阿姐的亲孙子,目前还是信得过的,他不甘心把江南盐铁再次交到世家手里,但是又觉得张文麟经历实在浅薄,实在是不堪重任。
  “虽说是江南,但是这三少爷背后有万岁爷撑腰,倒是不怕的。”桓公公看主子爱听又说了几句,却都是点到为止,在这宫里这么些年,他当然不是当初的小年轻了。
  沐邱笑着踹了一脚过去,“偏你老货心眼多。”不过,这说出来的倒是个办法就是了,比起能力不足他更信不过世家,所以说此时他还得好好斟酌,朝堂上那些个倚老卖老的家伙也得想办法让他们闭嘴才是。
  前面一道人影闪过,文清跪在了桌案前面。
  桓公公瞅了一眼,知道这里没自己什么事儿了,躬身退了出去。
  沐邱脸上又变得没有一丝儿的表情,对地上跪着的文清问道:“已经通知老三了?人呢?”
  “是,属下已经派人通知忠亲王了,不论现在到哪一定让王爷回来。现在属下们一直循着官道去追呢。”文清回道。
  沐邱面色深沉,没想到他沐邱的儿子竟然还会干出这样的事情,还真被天下当成他的了。。再加上前些日子来出使的扎布耶,他当然知道对方说的都是屁话,但是也乐得和对方周旋,没西安打工对方早就利用自己的儿子,想到这里,沐邱更是怒急。
  文清也不多说,就尽职尽责的跪在地上,他对顾国安有意见,也经常和他们作对,自始至终他们都是站在三皇子这边儿的,主要是他们的主子是圣上,自然是看着圣上说话,圣上喜欢谁不喜欢谁他们自然都是跟着的。只是这一次,三皇子的做法实在是过分了些,就他做的这些事情,就足够让文清思考三皇子是不是有资格登上这个皇位了。
  “着人去一趟朱家,告诉他们这次的事情朕记下了,此事就算是结束了。至于其他,他们就不要管了,看还有其他人知道此事吗?”沐邱吩咐道,对这个儿子他当然也很是寒心,但是再寒心他现在也没想着放弃,毕竟在他眼里比起老三其他儿子现在更是不堪重用。
  “是,属下遵旨。”文清应了一声。
  至此,不管其他人是怎么想,此事算是在此落下了帷幕。此后,朱家成了以前的传奇。
  第132章 鹿鸣宴
  京中·皇宫
  沐邱看着底下跪着的他的三儿子,脸上阴沉沉的,满脸愠怒,“这些年你就学到这些东西?敢动江南铁矿你还真是能耐。”沐邱也是气急,手上的砚台直接就扔到了三皇子的额头上,顷刻之间,血就流了下来,再加上身上溅到的墨汁,整个人尽显狼狈。
  但是,跪在地上的三皇子却一动不敢动,他知道此事没有被昭告天下他就还有机会,他是该庆幸,父皇到底是还是为他着想的,单独拦下了此事儿,并不准备外传,所以内里再怎么被惩罚,他都乐意接受。“请父皇恕罪,都是儿臣鬼迷心窍,才做了此等错事,请父皇责罚。”三皇子不要命的跪在地上磕了好几个头。
  “联合外族,坑自己人,我倒是不知道你有这么能耐。”沐邱说道。
  “父皇,不是的,之前动了江南铁矿儿臣认了,但是联合外族却不是真的。扎布耶确实有这样的意愿,但是儿臣已经拒绝了。当时咱们大齐和罗国在和谈,知道他的意愿后,儿臣就告诉他,要是和父皇的和谈顺利,双方达成约定,今后不会再有边境之争,儿臣一定会奏请父皇,正式签订条约,为罗国限量供应铁矿,毕竟没有铁矿,对于农业已经工商业的发展也会有影响。儿臣以为到时候既然是盟国,肯定就是没问题的,就自作主张和朱仕瑾一起与扎布耶谈了几句。因为诸事不成定局,所以后来就是朱仕瑾回安庆,儿臣也是没想着拦的。”三皇子说道,言辞恳切有理有据。
  这当然是他在回来的路上经过深思熟虑才想到的,他在这时并没有扯上朱府,朱仕瑾虽然已经亡故,但是谁知道朱家现在掌握到了什么,他不敢贸然把这些推到朱仕瑾身上。既然朱家说前两次与罗国的铁矿往来数量极少,根本就是试水,那他就顺着往下说就是了,反正是对他是有利的情况,再加上父皇是在保他,他一定没事儿的。他总不能说和扎布耶的合作,是你情我愿,最后大家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吧。
  沐邱听到儿子这样讲,态度软化了些,他自小就疼这个儿子,也相信他一直都是良善的,再加上他母妃的关系,沐邱也只有在这个儿子面前才是最是像一个普通的父亲,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到无可救药的时候。总之,说起来,他就是不相信自己儿子会糊涂到那种地步,当然也是因为此事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结果,所以他此刻更多地是在教育自己儿子。
  “那你还不算太傻,知道给别人要个前提才办事。和谈?你真以为罗国是来和谈的,就是签订了盟约,这铁矿也不能动,这行军作战,兵器就是强军的武器,怎可助长敌军威风。罗国和我大齐搭界,什么时候都只能是提防的对象,还想与他们勾搭成事儿不成。”沐邱叹了口气,他觉得这个儿子被养的太过于单纯了,所以这也算是在给儿子上课。
  “是儿臣想左了,只是儿臣观这北方战场将士多年不得回家也着实是可怜,就想着要是两国和解会有多好,倒是忽视了其他,还请父皇责罚。”三皇子说道。
  “看来是朕平时对你们是太过和蔼了一些,让你现在养成了现在这种性子,无法无天什么都敢做,你去午门口跪着,朕什么时候叫你怎么时候起来。”,沐邱说着。
  “儿臣遵旨。”三皇子躬身走出去了。他从不在父皇面前耍小聪明,沐邱再怎么惩罚他,他也从不狡辩,他就是知道父皇不喜欢被顶撞。
  果然,看他乖乖出去了,沐邱脸色好看了一些。
  金陵
  不管怎么样,顾启珪这个新鲜出炉的解元郎也算是走马上任了,放榜的第三日晚上就是鹿鸣宴,这也是顾启珪这一段日子最期待的日子了,主要是鹿鸣宴过后,顾启珪在江南的行程也算是完成了。
  朱府的事情也已经告一段落,实在是不用他们再担心,虽然上面可能会有不满,但起码性命无虑。等这阵风头过了,老爷子的身子也会好上一些,未来朱家的日子会平常些,说什么都不会像之前那样风光了,所以以后就看朱家人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暂且不论,作为自己的母亲,朱氏近期就会回京,其实之前就该出发的,但是因为顾启珪的行程又往后挪了几日,所以等鹿鸣宴结束后,就是他们一家回京城的日子了。
  这两日,顾启珪就跟着顾启锋在一起,二皇子沐沣在知道顾启珪的乡试成绩之后,就拿着自己赢来的银子回了安庆,听雀说他们家主子就要开始再一轮的治疗,时间紧急,不得不先离开。顾启珪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既然时间紧急为何还要硬是到金陵来?不过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只觉得是那位爷事心血来潮才来的。
  鹿鸣宴这日,顾启珪和顾启锋到的比较早,走进宴厅的时候,顾启珪把自己的拜帖交给了看门的衙役,收获了惊奇的目光。就是在顾启珪走后,还是发出了惊叹声。
  “这就是今科的解元郎吧,看着也就是十三四岁吧。”想想人家十三四岁就是举人老爷了,再对比一下自己,还真是失败啊。
  “对啊,听说他是当朝顾阁老家的幼子呢,师父是当朝首辅,怎么是咱们能比的。”有自以为知道内幕的衙役低声说道。
  “哎,”几声叹气传来,他们都在内心感叹着投胎也是门技术,瞧瞧人家这家世。不过这其中觉得自惭形秽的人倒是没有了,大家觉得这样出身的人就是应该这样才对。
  就是有这样一些人,当找到了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理由,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承认本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对于这些事情,顾启珪不知道,他现在正站在宴会厅里,环顾四周就可以看出这里还是费了些功夫的。
  鹿鸣宴既然曰‘鹿鸣’,自然是和《诗经·小雅·鹿鸣》一篇脱不了干系,它本就是因为新科举人们要在宴会上要唱“鹿鸣”诗而起名。当然还有其他的意思,‘鹿’与‘禄’谐音,大齐朝常以鹿来象征“禄”的意思,认为有“禄”就能升官发财,新科中举乃是入“禄”之始。但是就算是这样想,表达出来也得含蓄些才是,升官发财常常挂在口中,实在是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些距离,于是就取了“鹿鸣”这个有些诗意的名字。
  顾启珪一进场,就被不少人认出来了,虽然顾启珪平时不常出客栈,但是放榜那日还是有不少人见了他,也许有些还和他攀谈过,但是顾启珪是不记得的,有的他大致有个印象,有的干脆是完全无印象。放榜那日来找他攀谈的人实在是多,饶是他记忆力好,也记不清楚谁是谁。
  因为大都是不熟悉的人,顾启珪站在人群中笑着给围在他周边的人说话,间或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今日主持宴会的是江浙巡抚,和陆平掌握江南军政不同,巡抚算是文职外官,和总督相对应,也算是封疆大吏了,毕竟是朝廷从二品,级别不低。对于他们这种菜鸟来说,这些官场上的老鸟当然是看不上他们的,也只是因为朝中有‘鹿鸣宴’这样一个传统而已,毕竟现在的他们就是小白花一样的,实在是没有价值。
  但是,话又说回来,莫欺少年穷,虽然他们现在什么也不是,谁能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而且,其中也不乏有家世良好的举子,其他人暂且不论,就他和顾启锋不就出自江南名门的顾家,要是关系处的好了,以后也是一大助力。所以,鹿鸣宴就算是和让他们打好关系的引子,毕竟算是乡试同期,没看到就是顾启珪回到安庆,也会去拜访自家爹爹的同期吗,这也算是拓展人脉的一种方式。
  重要的人物总是最后出场的,所以等其他事情都安排好了,巡抚大人才出场,江浙巡抚是个儒雅的中年人,自从进了宴厅,嘴角的笑意就没有停过,和人说起话来,声音都是温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