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
作者:雨天下雨      更新:2024-05-19 18:24      字数:3394
  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农民问题从始至终都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之一。
  哪怕是李轩已经是尽可能的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相对而言,李轩实际上更加关注农民问题。
  这个从两者的财政投入都是可以看的出来,表面上来看,大唐王朝给予了工商业众多的税收优惠,各种扶持数不胜数,但实际上大唐王朝在工商业的财政投入,却是远远没有在农业上的投入这么多。
  各种水利设施,移民屯垦等等,都是对农业的扶持,而且这种力度是非常大的。
  别的不说,国内移民屯垦的财政预算支持,就是高达千万两!!
  一个千万两,就足以证明了大唐王朝对于农业的重视。
  所以,任何关于农业,关于农民的问题,在大唐王朝里都是属于重大无比的问题!
  官田田租改革,同样如此!
  表面上来看,这只是把田租的征收方式进行变动,但是别小看这只是官田的田租问题,要知道,目前大唐王朝里,官田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目前官府所占据的耕田数量,占据了大唐控制区下所有耕地的百分之三十,官田的任何变革,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几千万租种官田的百姓的生活,简介更会影响到全国所有人。
  此事影响过大,李轩对此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所以对于这一次农部提上来的官田田租改革问题,他直接留中不发,他需要回到金陵城后,再针对此事召开专门的讨论会议。
  官田改革问题,被暂时搁浅了,但是更多的问题依旧等着李轩处理呢!
  二月中旬,慢慢沿着长江返回金陵城的圣驾一行,抵达安庆。
  停留该地的时候,李轩视察了安庆,并召见了皖北道以及皖南道的两道高级官员、听取他们的工作报告!
  在御前两道会议上,李轩重点询问了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同时也是重点问道了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要让两道的地方官员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民生,让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
  两天后,圣驾离开安庆,继续慢悠悠的东进!
  此时,金陵城内,已经是召开了宣平七年的会试,这一次会试的规模比以往要更大,一共录取了七百名进士科、六百名博士科的士子。
  总数一千三百名士子成功的踏上了官场,未来他们将会充实到中央各部或者,成为中低层官员的新生代力量。
  此外,这一次会试里,国子监一如既往的强势,这一年,国子监的文学院以及理学院,一共有四百余名学生参加会试,而考上的国子监学生,达到了三百五十余人,通过率相当的恐怖!
  此外,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其他几家高等院校也是表现的非常抢眼,金陵大学有两百多名学生参加会试,中试者一百二十人。
  金陵师范、广州师范、松江师范等几所师范学校,其毕业生也是表现不俗,通过率都能够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本来这些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经过一年学习毕业后,是需要担任老师若干年的。
  但是前期为了吸引人才报名,提高师范学校吸引力,尽快的增加师资力量,所以之前制定的条件都是比较宽松的,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
  比如说免学费学生,毕业后就需要担任最少五年的老师,担任五年老师后,即可获得直接报考会试的资格,如果没有信心通过会试,也可以去报考国子监或者金陵大学,或者直接照比举人的身份,参加各省举办的官员考试,通过后即可在省级或以下地方衙门机构任职。
  同时也有收费的学生,毕业后则是不强制要求担任老师,但是依旧有报考会试、国子监大学、金陵大学的资格。
  而宣平七年的这一次春试,就是这几所师范学校的收费学生第一次参加会试!
  反正会试的时间要比国子监和金陵大学招生的时间要早一个月!
  假如落选了,那么再报考这两所大学呗,学几年后再去参加会试。
  而如今这几所师范学校的卓越成绩,几乎是吸引了全天下士子的关注!
  而读书人一心读书干嘛,不就是为了当官嘛!
  国子监大学和金陵大学牛逼,这个是以前大家都是人人知道的了,但让人很无奈的是,这两所大学招募学生,只招收举人功名者或者是预科学校毕业生,又或者干脆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其他人想要报考都还这个资格呢。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看到了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去报考师范!
  一时间,各地的师范学校也是迎来了报考的浪潮!
  贫寒子弟,他们往往会选择免费入学,然后担任三年老师,而家境富裕者,则是可以直接选择自费入学,但是自费入学,毕竟是少数人。
  为啥,因为学费贵啊!
  大唐王朝的教育费用,实际上并不低,而且基本没有免费教育这个词汇,至少极少数一部分的奖学金制度或者是委培制度。
  而免学费的师范生,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培生!
  因为大唐王朝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精英教育,哪怕是各县的小学,这种小学实际上并不负责最基础的启蒙教育,而且也不是学龄儿童都能进学,你想要进去读书,得考进去,得交学费!
  当然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总是有优待的,奖学金就是为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准备的,而且奖学金普遍设置的比较高,礼部明文规定,各学校根据各自的情况,必须出台奖学金制度,而原则上,免费入学的学生不得少于百分之五!
  而在金陵预科学校,他们就有个很出名的二三五制度,也就是在金陵预科学校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免费入学的,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是半费入学的,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全费入学的。
  但是奖学金是怎么来的,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别扯淡了,教育经费在大唐王朝里一直都是不怎么受重视。
  财政不给钱,学校也没钱,那怎么办?
  自然是让那些有钱学生们出啊!
  原理非常简单,如果培养十个学生需要支出一百两银子,那么就让其中三个学生出大概七两多银子,五个学生出十五两多,凑出一百两后,剩下的两个学生就能够免费了!
  换句话说,目前大唐王朝的学费制度,是让一部分家境富裕的自费学生来承担贫寒子弟的教育费用!
  如此也就导致了,自费学生的学费是比较昂贵的!
  想要不交学费,可以啊,你拼命学,成为那百分之二十的一份子,那么你就可以免费了。
  一切用成绩说话,相当的公平!
  然后兴许有人说了,人家有钱人的环境更好,学生更加容易出成绩,会被他们占据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啊,那么贫寒子弟怎么办?应该限制奖学金的颁发条件之类的,比如得穷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但是人家努力学习,成绩好,就因为家里有钱就不能拿奖学金?扯淡!
  既然贫寒子弟穷,学习环境差,那就应该比他们更拼命的学啊,难不成还想让天上掉馅饼啊!
  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只是给贫寒子弟一个免费入学的机会而已,能不能抓住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要不然的话,干脆一刀切,全部交学费,这就够公平了,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的贫寒子弟,不管努力不努力都上不起学了!
  目前大唐的教育体系,可不是面对所有人的,甭管你有钱还是没钱,只要你是庸才就不行,大唐教育是给真正的精英准备的!
  造成这种原因的情况很简单,大唐王朝到处都需要用钱,而财政穷!
  想要在一个依旧以农业经济为核心支柱的封建王朝里,办什么普及教育,那是很扯淡的事,顶多就是等以后经济发展起来了,慢慢的降低基础教育的学费,办更多的官办学校。
  至于什么免费教育,还是等几百年以后吧!
  只是这样一来,整个大唐王朝里的教育费用,是走两个极端的,一方面学习好不用钱,另外一方面学习成绩稍微差一些就得需要昂贵学费。
  自费的话,如果是小学,普通的农民家庭咬咬牙也能支撑的起一个人的教育费用。
  中学的话,即便是小地主,小商人家庭也会觉得非常吃力了,因为中年的一年学费达到了十多两银子。
  而高更一级的预科,每年学费就是达到几十两银子,比如金陵预科学校,每年的学费四十五两银子,而普通从九品的科员或者巡警之类的,一年的薪资也就差不多这个数字而已。
  至于大学、国子监或者是金陵,费用更高,每年学费上百两银子。
  这些钱,对于士绅商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那是非常高昂的。
  但是,这只局限于自费!
  实际上,免费入学的学生,目前已经是占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还有百分之二十多,三十的学生是半费入学的。
  大唐王朝现在所办的师范学校,却是属于一个特例,因为只要入学前签订担任老师的契约,那么就可以免费入学,因此吸引了大量学生报考。
  当然了,你有钱也可以自费,但是学费基本和上国子监大学持平,一年下来得一百多两银子!
  毕竟当初大唐办师范学校,就不是为了培养官员,而是培养老师,你既然想要占用教育资源,然后不当老师还跑去当官,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而钱给足了,学习成绩尚可,师范学校也是来者不拒!
  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自费学生,他们的师范学校也开不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