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速战速决
作者:
断刃天涯 更新:2024-05-20 13:43 字数:3126
“去,给总管送信,鞠智盛冥顽不灵,抗拒天兵,出兵迎战,卑职必一战而破之,灭此朝食。”辛獠儿一看高昌军的阵势,稀稀拉拉的。不禁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就这些队伍都站不整齐的垃圾,一个冲击就溃败了,乌合之众嘛。
鞠智盛还是太年轻了,没有吃过亏。所以,他老爹鞠文泰被吓的病死,他反倒窃喜。继承了王位后,先办葬礼,让自己显得名正言顺。不想唐军短暂休息,立刻挥师北上。
田城快速被破,鞠智盛还没有反应过来,昨夜唐军进抵城外,派人来送信让他投降。鞠智盛才知道,唐军打到门口了。大臣们都劝他,不要学你爹,赶紧投降吧。
鞠智盛年轻气盛,与大臣争辩道:“唐军远来,师老兵疲,我军以逸待劳,正是用兵的时候。便是要何谈投降,也要打赢一阵才好谈吧?”
这话很有道理,一般来说没问题,但是有一个前提,如果你打赢了,这话就是证据。没打赢,也是证据。前者证明说话的人智勇双全,后者证明嘴炮就是个笑话。
为了鼓舞士气,鞠智盛决定亲自带兵出站。穿戴整齐,点了一万兵马,出城迎战。
探马的消息,唐军不过三千轻骑为先锋,一万人怎么都能打的赢吧?
打仗不是数人头,真这么算,中国一直就是天下第一。
辛獠儿也是员猛将,观察一番高昌军队后,发现探马之间的较量,唐军完胜。高昌人马多,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出城之后,探马没能及时的回报消息,也没能及时的布阵。
辛獠儿当机立断,立刻出击,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快速的绕行侧翼,集中三千骑兵,猛打高昌军的侧翼。鞠智盛也算是懂一点带兵的,但比较死板。发现唐军之后,按照正常的情况不紧不慢的布阵。让麾下骑兵去迎击,拖延时间让主力布阵。
兵力占绝对优势,先立于不败之地。这个布置没毛病,但是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个是骑兵给力,真的能拖住对方。一个是主力训练有素,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阵型。
鞠智盛也好,高昌军队也罢,都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没见识过唐军的战斗力。还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的迎敌,不紧不慢的布阵。
不料辛獠儿率三千骑兵,迎击人数相当的高昌骑兵,双方还没近距离接触战,唐军弩箭如雨。高昌骑兵猝不及防,没等展开阵型,倒下一大片,乱作一团。辛獠儿举起马槊,冲锋在前,一头扎进高昌骑兵阵中。
刀切豆腐一般的,高昌骑兵不过短短一炷香的时间,被击穿了阵型。一刻的功夫,高昌骑兵溃败了。按照西方的军事理论,伤亡三成能坚持作战,就是合格的军队。四成就是铁军,五成就是钢军。很明显,高昌军队连及格线都没到。
骑兵溃散而逃的时候,主力的布阵还没完成一半。辛獠儿一看机会不错,举起马槊,带着骑兵兜一个小圈子,排成一个锥形阵,奔着高昌主力的侧翼来了。因为骑兵溃败,高昌主力的侧翼完全暴露了。
一半情况下,骑兵很少去冲击步兵严密防守的阵型,除非是重骑兵。任何时候,重骑兵都是少数,因为太费钱养不起。一旦遇到战术灵活的对手,重骑兵反倒是累赘。
波兰翼骑兵牛吧?照样被蒙古骑兵利用机动性活活拖死。
唐军的骑兵,是跟突厥打了多年练出来的,机动性一点都不差,不然对付吐谷浑,怎么追击万里,砍死吐谷浑可汗伏允呢?周边的游牧民族,都给唐军干趴下了,没有机动性怎么做到呢?或者说汉唐两朝,汉家骑兵一直不差。“一汉抵五胡”不是乱说的。
趁着高昌主力阵型没成型,高速逼近后,一波弩箭过去。本意是捞一点便宜就走,就在辛獠儿准备带着部下玩花活的时候,发现高昌军队出现了问题,居然一波弩箭过去就乱了。
还有这好事?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冷兵器时代对于将领的指挥才能有个要求,那就是随机应变。辛獠儿一点都不死板,足够机变。一看这是个机会啊,举起马槊一头扎进阵中。
擒贼先擒王,这都是打老仗的人了,以少打多,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奔着主将去。
辛獠儿打的也是这个算盘,奔着中军的大纛就去了。
唐军骑兵就跟快艇在大海上劈波斩浪飞驰似得,沿途高昌军一碰就散,根本没有组织起来。一刻不到就杀到了五十步之外。鞠智盛吓呆住了!不过他带的近卫还是很给力的,竭力死战,生生给唐军挡住了。
辛獠儿一看攻击速度被挡下来了,继续硬冲伤亡可能会很大。看了一眼大纛,挂好马槊,举起弓对着鞠智盛就是一箭。
辛獠儿仓促攻击,也没指望能射中目标,射了就拿起槊继续冲,打算还是冲不过去,就调转反向,换个角度杀出去,免得被围住了。但是这一箭还真巧了点,噗的一声,鞠智盛身边举着大纛的扈从中箭,啊了一声,大纛倒下了。
“高昌王死了!高昌王被射死了!”辛獠儿见状喊了起来,身后唐军士气大振,也跟着一阵呐喊。高昌的基础还是汉人,通汉语的很多。不至于鸡同鸭讲。
这一阵喊,正在战斗的士兵,忍不住回头就去看,大纛倒了,顿时士气一泄。换个勇猛一点的王,可能换个人继续举起大纛作战,但是鞠智盛已经吓尿了,调转马头就往回跑,本意是跑远一点,在安全的地方指挥作战。
但是他这一跑,坐实了他“战死”的消息。高昌军士气瞬间崩溃,一败涂地,一泻千里。
唐军一阵追杀,追出去十里地才停下。不是辛獠儿不想继续干,而是马力有限,加之手里的兵马不足,真的追进城里,鬼知道会是个啥情况。不如稳住,把现有战果先捞到手,伤亡也不会太大。实际上这一仗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了。
轻伤有一些,但是能叫伤么?两个掉下马的,还有九个在作战时受伤比较严重的。一番收拾下来,发现就这点伤亡,辛獠儿稳了,这功劳小不了,赶紧派人去报信。
三军行动就没那么快了,走了一天才到高昌城下。这不,还在半路上,就接到了辛獠儿发来的消息,侯君集嘴都笑歪了。这点伤亡,击溃万余高昌军,赚大了不是。
赶紧派人把几个主要将领都请来,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众人就在路边找个地方商议,侯君集开口道:“辛獠儿一战败高昌,敌丧胆也,胜势已成必然。唯一可虑者,突厥也。”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李诚很自觉的开口道:“明日一早,卑职率本部一千骑往浮图城。”
薛万均一听这话,老脸一红,赶紧道:“自成,一千骑兵是不是少了点?三千吧!”
李诚听了笑道:“薛总管,我军算上辅兵,不过三万。高昌虽弱,据城而守,欲破恐不易。某去浮图城,意不在攻城略地,而在阻敌增援。既然如此,一千与三千有何区别呢?”
薛万均无话可说了,再说就是真丢脸了。三千骑兵去浮图城,突厥要是倾巢而出,怎么也能拉起三五万人马吧?你说三千人够干嘛的?实际上突厥在高昌这边的兵力并不多,只不过唐军也不知道就是了。甚至突厥还很害怕唐军打过去。
李诚既然这么坚持,侯君集也不继续装好人了,只是交代一句:“如此,自成当谨慎应对,如敌军势大,不可接战,使人报信,后退监视突厥军即可。”这还算是句人话,那意思李诚不要来硬的,允许他后撤。
大军进抵高昌城外三十里,安营扎寨时,辛獠儿回来复命。而且还带来了鞠智盛的使者。李诚也在场,就留下看看热闹。使者进了营帐,帐内亲兵整齐抽刀,一片寒光。
使者吓的跪地大声道:“上国大人,两国交锋,不斩来使!”
侯君集冷笑道:“鞠智盛抗拒天兵,某欲屠城三日,早点死与完点死,没甚区别。”
使者直接瘫在地上,两股战战,一阵液体从裆下溢出。
李诚见状微微摇头,都是汉人呢,昔日耿功孤城死战,十三壮士回玉门,何其壮烈。自汉以来,留在西域的汉人,不复昔日强汉之勇也。
薛万均见杀威效果很好,站出来淡淡道:“总管,各位将军,听听他说点啥也无妨。”
使者如同落水的老鼠抓住一根稻草,赶紧爬起来道:“小的带来国主的一封信,还请上国将军看完再说话。”说着掏出一封信,双手举着,膝行上前。
侯君集嫌弃的看他一眼,身边亲兵夺过信来,呈上。侯君集撕开信封看完之后,忍不住冷笑,递给李诚道:“自成也看看。”
李诚接过来看一眼,噗嗤一声,忍不住笑了出来。薛万均也好奇的伸手:“我也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