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3)
作者:洛水伽楠      更新:2024-05-21 07:30      字数:4919
  顾立春沉思片刻,说道:晚上,我去看看。
  晚上收工时,顾立春特意去劳改队巡视一圈。在院子里遇到了陈平,陈平看上去比之前精神许多,她刚来时,脸色发白,瘦削不堪,一身破衣服。如今收拾得干净利落,枯黄的头发也剪短了。她本来就五官出众,年龄也不老,随便一收拾,就很引人注目。顾立春想着金发的为人,不能让他注意到陈平。
  陈平等人见顾立春进来,习惯性地规规矩矩地列好队伍,大家都垂着头,不敢看他,他不问话也没人上前搭话。这些都是以前定下的规矩,他们来到这里也是一样遵守。
  顾立春站在队伍前面,扫视一圈,朗声说道:马上就是秋收了,这是跟麦收一样重要的战役,大家要拿出拼命的精神、最好的状态打赢这场战役。你们中间谁身体不舒服,赶紧报上来,好让卫生所的大夫一起看,省得耽误了秋收。
  顾立春说完等了一会儿,见大家还是站着不动,没有人上报。他只好不耐烦地说道:话我已经放出去,也给了你们机会看病,是你们自己耽误了,要是秋收时你们谁因为身体不好,拖了后腿就别怪我不客气。
  他这番倒是起了作用,林教授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顾科长,不是我们不识抬举,而是我们以前上报过。卫生所的大夫不给我们开药,还骂我们娇气,说我们果然是享惯福的。
  林教授的大胆直言,把关教授吓得不轻,她赶紧不停地朝他使眼色,并接过话说道:顾科长,大家伙是觉得我们得的都是老毛病,能挺过去,就不想浪费场里的医疗资源。
  顾立春点点头,不置可否,然后让他们排队上报自己的病情,以及需要开什么药,他一一记录下来。
  脚疼,脚底板生疼,走平地还好,我怕去田里更疼。说这话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走路颤颤巍巍的,姓罗。顾立春低头看了一眼他脚上的那双破鞋子,脚指头都露出来了,鞋底磨得薄得跟纸板差不多,脚底板能不疼吗?
  顾立春问道:穿多大码的?
  罗老头耳朵背,没听清顾立春的话,旁边的孟安京替他回答道:43码的。顾立春记下来。
  罗老头后面是孟安京,孟安京初来时脸色发灰,瘦骨伶仃,这些日子伙食变好,再加上孟念群私下里补贴他,气色好了许多。
  你得的什么病?顾立春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
  孟安京迟疑了一会儿,才答道:风湿。
  以前用过什么药管用?场部卫生所不大,那些大夫水平也一般,最大的可能性也就是去开药,就这还不一定能开成。
  他一问,孟安京就更迟疑了,不过他怕耽误后面的人,只好说道:风湿以前用过虎骨酒,很管用。说完他又补充一句:这药很贵,不好买,不用为难顾科长了。
  顾立春一听名字就知道又贵又难买,他还是记了下来。
  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毛病,顾立春列了一串药名,写了一封申请报告,让小康去卫生所拿药。卫生所的大夫一看这么多药,当下就翻了个白眼,说道:咱们职工还看不过来呢,还拿药给这些阶级敌人。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小康冷冷地说道:我们顾副科长提出来的,我们五场要这些劳改犯是来干活的,这些人一身毛病,怕耽误秋收。
  大夫自然也听说过顾立春,知道这人不好惹,再想想邓场也不好惹,他想了想,还是算了,象征性地给开了几种药。双方不欢而散。
  小康拿到药按名单发下去,大家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药,心中自是感慨万分。
  因为患风湿病的人不在少数,但虎骨酒自然是没有的,顾立春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桶药酒拿过来,让他们大家分了。
  大家一试用,只觉得效果奇好。众人想问这药酒是从哪儿弄的,但又不好问,只好压下疑问。
  其他人都很自觉懂事,不过其中有一个叫全海的人却起了心思,全海是劳改犯的积极份子,以前在四场时,经常打小报告,向监管汇报劳友们的思想生活,得到一星半点的好处,为大家所不齿。来到这里后,管理他们的赵建立和孙厚玉压根就不吃这一套,他颇感失落。
  他便怂恿孟安京:老孟,我听说你儿子是顾科长的厨子,你看你跟长得多像,他对你肯定是也另眼相看,你去找他,多药一桶药酒呗。
  孟安京冷淡地说道:你是想害我吗?假如你是一个干部,有个劳改犯跑过来说他长得跟你像,让你照顾照顾,你会怎么样?
  全海干笑两声,没有回答。
  孟安京拿着自己分来的那一瓶药酒,一瘸一拐地走到外面的墙角处去擦药酒。
  同宿舍的老袁凑了上来,顺手给了他一根香烟,孟安京怔了一下接了过来。香烟在他们这儿可是极好的东西,一般人弄不来。以前就算有家人送一些烟叶香烟也会被监管们收走,他们烟瘾上来时,只能想办法卷一些草叶子胡乱吸几口过过瘾。两人躲在墙角吞云吐雾。
  老袁以前是公安系统的,因为逮捕了不该逮捕的人,被弄到农场劳改。由于职业习惯使然,他的性子十分谨慎,从不多说少道,嘴也很严。跟谁来往也不密切,跟孟安京走得稍近些。
  老袁吸了口烟说道:小顾是个聪明的好人,难得。
  孟安京点头:你看人准,说得对。
  老袁眯着眼,压低声音道:要是你们能一直这样也不错,对你好,对他也好。
  孟安京心中一颤,转头盯着老袁严肃地说道: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老袁笑眯眯地拍拍孟安京的肩膀:老孟,别紧张。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了解。我只是想提醒你,千万不要让你们上面的对手注意到小顾,明白吗?凡是发生过的事情一定会留下痕迹,端看对方愿不愿意查。
  孟安京神色黯然,长久地沉默着,直到烟蒂烧到手指才反应过来。
  老袁再次安慰他:你也别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告诉你个秘密,这药酒喝起来倍过过瘾,不信你也尝尝。
  孟安京苦笑一声,道:嗯,晚上我也尝一口。
  顾立春给这些劳改犯看病买药的事,传到金发和王铁耳朵里,两人又来来问是怎么回事。
  顾立春一脸肉疼:为了得到劳动力,我们五场真是下了血本了。没办法,谁让我们人少呢?金同志,王同志,秋收要到了,正是咱们抓革命,促生产的时期,我们既要革命步步深入,又要生产有所发展。你们说对不对?
  两人觉得这话完全没毛病,一齐点头说对。
  顾立春一脸兴奋地道:既然你们也认同那就太好了,两位同志,我代表五场全体职工,诚挚地邀请你们加入我们的革命大生产当中,希望你们两位不要辜负组织和群众对你们的期望。
  两人面面相觑:要他们革委会的来干农活,亏他顾立春想得出来。
  顾立春上前握住金发的手,说道:金同志,你们两位引领了共产主义新时尚,做为五场的业余记者和通讯员,我将会着力报道你们二位。那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里,明天上午9点我们要召开秋收动员会。
  金发和王铁是稀里糊涂地答应了顾立春的邀请,两人既心怀期待又略带忐忑,不知道是好是坏,有福是祸。
  第100章 秋收(二)
  顾立春去场部办公室开了几个会, 帮着邓场把工作安排好,又顺便去领了工资。
  他一看工资条,不由得心中欢喜。87块, 想想去年,他的第一笔工资是18块,一年之内涨了几倍。现在他的级别是副科级, 按行政级别是18级。据说总的行政级别一共30级,他在中间, 今年有望再提一个级别到科级。
  他领完工资出来, 刚好碰到赵志军,赵志军招呼道:小顾,你最近挺忙, 老见不着你人。
  顾立春苦笑道:还不是那两位菩萨在, 我不敢大意。
  赵志军自然明白顾立春说的是谁,他笑笑:不用太在乎他们。你哪天有空?我请客。
  顾立春惊讶道:你家有什么喜事了?
  赵志军道:没喜事就不能请客了?这不,刚发了工资, 又要秋收了, 请个客给你们贴贴秋膘。
  顾立春爽快答应:行,自从当了干部,蹭吃蹭喝的机会明显减少, 也就指着你们几位请我了。
  赵志军揶揄道: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可比你的上级老邓强多了。老邓没当干部时没几个人请, 当了干部更没人敢请。
  顾立春一听邓场的遭遇, 心情顿时好了许多。果然,幸福是通过比较产生的。
  他们正说着话,刚好白大姐和张科长经过他们身边。
  白大姐打趣道:好啊,老赵, 我可听见你在编排邓场,这顿饭你要是不请我,我就把事给漏出去。
  张科长也笑着威胁要告状,赵志军忙说:行行,你们两个都来吧。
  两人敲了赵志军一顿饭,心情愉悦地离开了。
  最后请客的名单大致定下了,后勤科两位,生产科两位,还有供销科的吕进步。
  吕进步一看到顾立春便说道:顾同志,我怎么觉得你最近在躲着我。
  顾立春心中纳闷,他不是经常出现在场办吗?怎么弄得他消失了好长时间似的。
  赵志军拍拍吕进步的肩膀:小吕,你这是什么毛病啊,几天不挨叱你就不舒服?
  吕进步无言以对。
  赵志军又对顾立春说道:那日期就定在这个星期天,大家正好休息,孩子们也在家,我舅一家,再加上你们全家,都来。
  顾立春点头答应,接着两人开始商量吃什么、怎么吃以及在哪儿吃。
  本来赵志军想在家请,一想到要在家里估计又得麻烦顾立春他妈,而且人也多,家里也不太方便。
  他想了想道:地点还在猪场那边,宽敞,有现成的厨子。
  赵志军接着又问顾立春这个季节吃什么最合适,顾立春道:上次吃过羊肉,这次换一种,鸭肉正肥,咱们吃烤鸭怎么样?
  赵志军瞥了他一眼:你会烤?
  顾立春笑道:不会可以学嘛,不过烤鸭炉得麻烦你。
  顾立春把自己的要求一说,赵志军很有把握地道:不难,我晚上下工就去弄。
  顾立春得寸进尺:赵叔,这马上就秋收了,我估摸还得在田间地头弄临时食堂,你带人顺便多砌几个锅灶呗,再弄几个做烤饼的黄泥炉子,中间大肚子,底下有炉子口的那种,一下子能贴十几张烧饼,烤出来吃着可香了。
  赵志军下工后就带着几个熟工去砌烤鸭炉和烧饼炉子,猪场的职工就在旁边围观。
  烤鸭炉是用砖头砌成,里面抹上黄泥,还用破铁皮做了个简陋的门。烧饼炉就更简单了,就是碎转和黄泥弄成一个圆形缸炉,下面有个灶口,内壁上可以贴烧饼。
  砌完炉子,赵志军又带着他的人顺便把麦收时用过的土灶又给修理一下,休息的棚子重新加盖了茅草,另外还用土胚垒了几个长方形土台当桌子用,围着桌子又弄了一圈小的方形土台子当凳子用。现在天热,晾个几天就能用了。
  顾立春来巡视时十分满意,连声夸赞:赵叔,你果然是专业的,比我们年轻人动手能力可强多了。
  赵志军道:干这种活,你肯定还差点。
  晚上食堂下班后,顾立春把田三红接过来,让她跟着陈洁、孟念群他们一起看烤鸭炉和烧饼炉,他在旁边如此这般地比划着,跟三人商量怎么做烤鸭和做缸炉烧饼。
  田三红瞧瞧炉子,瞅瞅泥台,忍不住出声赞道:你赵叔的手艺真不错。
  顾立春附和一句,确实。
  本来是很正常的对话,可是一旁的吴胖一听连田姨都夸赵志军,便鬼使神差地接道:田姨,这些活不算什么,连我爸那样的人都会。这就是男人应该干的。
  赵志军的声音突然在他们身后响了起来:吴胖,你确定你爸真的会干?
  吴胖:
  顾立春回过头看着赵志军:赵叔,我还以为你回家了呢。
  赵志军扬扬手中的饭盒:刚去打了饭。
  赵志军往他们身边一站,顾立春注意到吴胖都变老实了,真是一物降一物。
  这炉子你们有什么建议不?哪里不行,我再改改。
  他这话明显是冲田三红说的,田三红连忙摇头:不用改,都挺好。
  赵志军这次请客,并没有宣扬,但是很多人还是知道了。
  很快就到了星期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赵志军就跟吴胖他们亲自去沼泽地捉鸭子,一口气买了七只鸭子,三元一只。
  鸭子买回来以后,赵志军自己动手宰杀鸭子,帮着退毛、清理内脏。田三红在旁边说道:老赵,你放那儿我来吧。
  赵志军趁机说道:我虽然手艺不太好,可也挺爱做饭,家务活也干。
  田三红:她又没问这些。
  赵志军把处理好的鸭子交给田三红,出去给烤炉添炭火。
  做烤鸭这事,陈洁和孟念群比田三红更在行,他们根据顾立春的提示,再回忆着以前吃的烤鸭味道,一步步摸索实践。
  把鸭子从肚子中间剁开,鸭爪什么的剁下来,省得烤糊了。
  把葱姜和佐料放上去腌制,用刀在鸭身上划几道细口,好入味。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把七只鸭子都放在大盆里腌好,为了更好地入味,他们不停地用手揉搓鸭身。之后还得腌制上几个小时,中午就要开始烤,腌制时间不太够。不过,大家显然也不在乎。
  腌好后挂起来风干一会儿,顾立春说这样才能做出脆皮的烤鸭,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到了中午12点,两人才把腌好的鸭子拿进烤炉,他们养的鸭子个头不算大,炉火又旺,烤50分钟左右就好了。
  他们在做烤鸭的时候,田三红和田红军姐弟俩正在做烧饼,烤鸭没熟,烧饼先熟了,焦香的面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周围早围满了人。
  第一炉烧饼出来,田三红先发给几个垂涎欲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