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人妖将战
作者:
三千道 更新:2024-05-22 16:26 字数:2062
在亘智与辰漩的对话过程中,凌峰第一次接触到了“天网”这个概念,他不知道此刻辰漩和亘智所说的天网,会不会就是日后笼罩在东坤世界上的那种天网。
但是亘智对辰漩说“天网就是道的规则与界限,将来布道的工作全部完成,我们就用它来笼罩世界,那样,天网中不服从道约束的生灵,就会被天网灭掉”,从这句话的涵义倒是有些像。
如果真是那样,那么未来数个时代之后,被东坤世界等诸多世界上的人类厌恶的天网,很有可能就起源于亘智这位近代三神之首的亘智。
就像亘智所说的一样,不久,亘智、亘力与霓弧带着各自的学生们,便开始检查与修补天地间的道,而躲藏在吞吐山里面的妖族们,一时间也没有被发现。
可是,该来的始终会来,亘智带着他的学生们修补着道的缺陷,终于还是来到了吞吐山所处的地岸。
亘智的首席学生罗相,指着吞吐山对亘智说:“老师你看,这两座山面对着面,都呈齿状,相互对应着,晚上两座山分开,而一到白天,这两座山就会突然移动,齿与齿合拢着成了一座山。所以经常将过路的万物吞噬掉,也给过路的生灵造成极大不便。”
亘智思考了一下,便说:“我们今晚上就趁山打开的时候,在山与山之间,造一座石桥,将两座山永远撑开,以方便万物从中间过路。”
原来吞吐山内的妖物虽然没被发现,但他们的居所依旧还是早就引起了人类的注意,只不过人类将这些事情记载在册子上,等着此刻修炼大道之时来完善而已。
辰漩知道吞吐山内居住是的何物,他早就说过,他会站在妖魔族一边,帮妖魔异类逃过劫难,一听亘智和罗相的对话,青蛇队急了,朝着亘智连忙道:“老师,这山不能撑开!”
亘智便看着他,不理解地问:“为什么?”
辰漩说:“老师,你知道这山为什么白天闭合,晚上开启吗?因为那山里面住着两位远古时代的大神,他们不想被我们打扰,所以,才白天关闭山门,晚上出来活动。”
辰漩是想以蛮阳帝和女娲的身份震住亘智和人类,让亘智和人类绕开这座大山,不要干扰到山内远古大神的宁静。
辰漩这也算是急中生智,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出别的,任何可以阻止人类撑开大山的借口。
亘智就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辰漩立即回应道:“老师,你还记得上次我被你用力一抛,抛出的方向正是这里吗?上次就是我无意间闯进了这个山里面,被那里边的神给丢出来了,要不是你在下面接住了我,我差点就被他摔死了,老师,这样的神,我们不能惹啊!”
亘智本来还有些担心真有什么值得惊惧的地方,此刻听辰漩说那位“大神”居然把辰漩给扔出来了,笑着道:“如果因为别人误入了他的住所,他就要将人摔死,那么,这样的大神,我们就应该与他对抗,而不应该畏惧他的力量,所以,我们更需要撑开大山!”
辰漩立即再问:“那如果那两位大神,乃是上古时期的蛮阳帝和女娲呢?”
亘智愣了愣,随即道:“不会的,蛮阳帝也好,女娲也罢,都只会为了我们人类着想,他们又怎么会是那种不顾人死活,随便就将人抛出来的神类?估计那里面住的不是上古大神,而只是一些异类邪物而已,既有此情,我们更当擦开大山看个清楚明白!”
亘智已经打定主意,辰漩也不能再说什么,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为妖魔族说话了,他只能祈求那十三妖能躲到大翅鹏们所在的三万里外的天上去,千万不要回到吞吐山来送死。
亘智说干便干,他将人分成两队,他带领一部分人去大地边缘的天山采五色石,其余的人则要藏在暗处,等着山撑开时立即施展道力,做好用五色石架桥,将大山彻底撑开的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夜晚逐渐地降临了,当月亮升上天际的时候,不知道山外潜伏着人类的妖物们,如期将山徐徐地打开。
两座大山,在中间轰轰地分裂而开,犬牙交错了,让人看了止不住心惊胆战,心想着这样的山谷别说是一般的万物兽类,即便是人类误入其中,两山一合,也很有可能要葬身在山体的碾压之中。
一座山既已分裂成了两座山,山与山之间,便很快露出了一道狭长的阴谷,谷内阴风阵阵,似乎还能看到一些古怪的阴影在飘动,但当人类纷纷显现并且朝着山谷内施展出各自的道力时,那些阴影却是消失不见了。
那些阴影其实就是妖魔族类,他们畏惧人类的道法,开会的时候说得是一个比一个强悍,要跟人类拼个你死我活,但当真的与人类针锋相对时,他们却是本能一般地朝阴生谷的深处躲闪,不敢与人类正面争锋。
适时,从大地边沿的天山方位,飞来一个接着一个的巨大彩石,这是亘智带着部分人类将从天山采集到的五色石,朝这边扔过来了。
见五色石飞来,地上的人类于是立即施展各自道力,将从天而降的五色石接住,并用那飞来的石头筑桥,先搭桥基,再搭桥墩,一座石头巨桥,便开始逐渐地显现出了形态。
那时的亘智已经计算好太阳一出来石头就够了,石桥也能刚好完工,所以他很自信地跟他的学生们交待,说是只要太阳一出来,学生们便不必再采五色石了,而他也就没必要再用道力,将石头抛出大半个地域,抛到吞吐山处来。
而阴生谷内的妖物此刻却也正在心中惶惶不安着,不知道要如何破坏掉人类的这个筑桥工程为好,不过妖族虽然能力甚少,但也有一些有智慧者,急中生智之下,却不知会生出些怎样的应付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