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县城的变化
作者:江南说书人      更新:2024-05-14 05:37      字数:2256
  武穆军,参加了明法第二次战争的功勋部队,由戚文长大将亲自率领。
  不过随着都指挥使司改革,这个名字也就慢慢淡出历史长河了。
  如今知道这个番号的人,虽然不能说很少,但在安庆这样的小地方,基本很难遇到。
  而能够一眼认出这是那会儿武穆军专门配发的功勋皮带的人,绝对不是简单人物。
  “你是?”
  周皇兵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从对方的举止动作上,他已经有了一点猜测。
  “退伍汽车兵?怎么不留凤都或者新沪?”
  李卫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俺……俺不来,总要有人来……而且俺娘岁数大了,眼又瞎了,俺得回来照顾他。”
  周皇兵彻底知道这两个短发年轻人是什么人了。
  也怪自己,之前说大明正音那个小子其实如果仔细看的话,也能看出来,绝对是皇家部队出来的。
  “前武穆军装甲独立旅汽修班三期军士长周皇兵!”
  “前南洋都指挥使司十八军连长李卫明。”
  李卫明站了起来,周皇兵连忙放下皮带,双腿并拢,行了一个军礼:“老班长!”
  退伍兵之间,一般不讲究职级,而只看年限。
  谁服役时间长,服役时间早,谁就是老班长。
  李卫明一看就比自己资历老,周皇兵一想到自己刚才差点拿皮带抽人家,脸上火烧似的难为情,只好连连道歉。
  聊了一会儿,李卫明大体也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
  这年头,虽然戚指挥使发动了数轮剿匪攻坚战,但华夏故土那么大,口外的马匪、太湖的水匪、四川的哥老会、湖广的土匪,怎么着也有不少残余力量。
  就拿安庆到庐江一带,时不时就会有车匪路霸出没。
  他们有的是不愿诏安的捻子,有的是血债无数的积年老匪,有的干脆就是伪清的绿营落草为寇。
  这帮人大的风浪掀不起来,但破坏生产,抢劫行人的事情没少干。
  所以无论是司机还是票务员都是配枪的,而且枪法不错。
  其实相当于兼职了过去的押镖师傅了。
  干这种活计,精神压力难免大了一些,脾气多少也收不太住。
  这事虽然能够理解,但李卫明还是批评了几句。
  毕竟咱们都是皇家军人,代表着万岁爷的脸面。
  万岁爷对待老百姓,那向来都是如同春风一般温暖,咱可不能丢这个人。
  面对老班长的批评,周皇兵连连点头称是,但也骄傲地说道:
  “老班长,您放心,俺虽然脾气差点,可这大半年来,没叫土匪劫成过一次道,而且也没把那个乘客丢半路上,打了人,俺也赔钱了!”
  李卫明摇摇头,哭笑不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他决定利用回乡探亲这段时间,好好调查一下神州基层干部职工的生活工作情况,回头写一份调查报告,托老战友递上去。
  其实李卫明不知道,司机殴打乘客,服务员殴打食客这种事情,在后世六七十年代也非常正常。
  甚至北京公交车上,直到九十年代都还挂着“禁止殴打乘客”的标识呢。
  这是时代的产物。
  国营饭店里面的服务员骂骂咧咧,厨师摆谱堪比大爷,但他们出售的食物绝对不会短斤少两,食材也绝不会以次充好,更绝对不会往菜里吐痰。
  这就好比公立医院的大夫,很多时候确实态度不太好,冷淡、公事公办,病人多问几句就不耐烦。
  但私人医院从门卫到护士,从前台客服到手术医生,全都温言细语,贴心耐心,绝对能给你宾至如归的感觉,至少在付钱之前是这样的。
  可谁又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呢?
  当然,事物总是两面性的,过犹不及。
  打骂乘客肯定是不对的。
  神州这边,售卖各种皇营紧俏物资的百货公司、供销社,具有垄断性质的长途汽车公司,多少还有一点不良习气。
  但是在商品极大繁荣,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小汽车的殷洲,这种现象就不存在了。
  神州这边只怕还得等到战后大发展才能逐步赶上。
  ·
  也不知道是李卫明他们运气好,还是土匪们运气好,直到汽车驶入庐江县城,也没有遇到劫道的土匪。
  这让张博山非常失望。
  他的腰里可是别着真家伙,背囊里还有长杆家伙呢!
  这年头,殷洲已经禁枪了,但神州这么乱,肯定还没办法完全禁枪,也就几个大城市不许带枪。
  多少和后世算是反过来了。
  庐江县城的变化也相当大,李卫明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
  老房子拆了不少,建了好一些两三层的水泥楼。
  李卫明用家乡话向人打听,说是县医院和学堂也都造了。
  医院还好,学堂的娃娃招不满。
  没办法,老观念不是一时半会能改过来的。
  朝廷虽然给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免费午餐什么的,但只怕是力度还不够。
  想要实现德武三十年前全民脱盲的计划,恐怕还需加大力度。
  最好是能和鼓励生娃娃那样奖励真金白银。
  如今大明的农业税并没有取消。
  但是每户生一个娃娃就能面25%农税,也就是说,每家只要生四个娃娃就不用纳粮了,朝廷反而还给补贴。
  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农民们的生育热情。
  人口数量是第一位的,但人口质量也不能忽视。
  教育方面最好要给予同样力度的扶持。
  李卫明又掏出小本本,将这一条记了下来,准备回头加进自己的调查报告里去。
  从怀中取出《凤都政治经济学院入取通知书》以及内部参考资料,李卫明再看了一遍学校的科目与宗旨,心里有了一些想法。
  或许朝廷之所以要新办这所学校,而且只招研究生和有工作经验的推荐生,大概就是为了培养能够将万岁爷种种仁政带入乡村,带入田间地头,同时能将真实民情上达天听的人才吧……
  只不过,对于宗旨中的“培养、驯化和输出意识形态,做好意识形态斗争”这一条李卫明不是很理解。
  咱都是吃万岁爷的饭,受万岁爷的恩的人,还要培养啥意识形态啊!
  咱肯定坚决跟着万岁爷走啊!
  当然,李卫明如果知道凤都经济政治学院第一期招生中,有包括俄罗斯团体在内六百多名留学生,他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