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节
作者:
饭团开花 更新:2024-05-24 17:00 字数:3620
也就东扯西拉的,说些跟着商队在外面的经历,来分散杜使君的注意力。
杜使君在京城家中,除了读书,就是家中,偶尔跟着家人或者朋友出去逛逛游玩,哪里听过这些?
一时就听忘了神,什么委屈,什么难过都抛之脑后了。
王永珠安顿好了张婆子,想起杜使君第一次离开父母,恐怕有些不惯,也就过来看看。
走到门外,就听到金壶的声音,再往里面一看,杜使君和他的书童都听呆了。
也就一笑,吩咐立夏,一会子来提醒他们早点睡,别闹得太晚了。
也就回屋去了。
宋重锦也没闲着,去看了一下宋五和其他亲兵的安排,见他们也都吃饱了饭,安排了屋子住下,门口晚上守夜的也都安排好了,这才放心回来。
一夜无话。
第二日用了早饭,就往码头而来。
码头早就被亲兵们清理了一番,在他们要上的官船前,清空了一大块地方。
行李都被送到了船上,杜使君和金壶,还有张婆子和王永珠都先上了船。
宋重锦拱手谢过了宋五的护送之情,又寒暄了几句,就头也不回的上了船。
船长一声吆喝,船夫们收起缆绳,船慢慢的驶离码头。
宋五和一干亲兵静静的伫立在码头,看着船慢慢的远去成一个小黑点,心中感慨,世子这一离去,再回来的时候,不知道京城又是何番天地了。
船上的时间无聊又平静。
杜使君开始还有些晕船,不过他也带了杜仲景配置的晕船的药,也就无甚大埃…
张婆子上了船,歇息了两天,也就缓了过来。
出了京城,似乎大家的精神都好了些,也放开了些。
别的不说,杨宗保留下的两个人,确实老成能干,和船长还有船夫打得火热。
船上的事宜,还有沿途码头停靠后的采买,两人一气都包圆了。
没让王永珠和宋重锦操半分的心。
每到一地,还能采买些当地新鲜的菜蔬或者本地的特产上来。
又有丁婆子的好手艺,这一路,因为不能下船运动,船上的人都被投喂得胖了一圈。
那二十个亲兵,说实话,以往跟着宋弘出门办差,不管是私事还是公事,都没这一趟这么舒坦。
他们只管在船上护卫安全,采买的东西检查有没有异常就行了。
每日里,吃喝不愁,花样翻新,除了在船上有些闷,日子简直比在家还舒坦。
再加上到底都在一条船上,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不仅跟王永珠和宋重锦熟悉了,那两个负责采买的,一个叫姚大,一个叫石头,也跟他们混得熟了,有了几分香火情。
上次从荆县到京城是北上逆流,这次是顺流而下,行程几乎快了一半。
又因为是官船,加上看着二十个亲兵,一个个那气势,就特能唬人。
一路上就有不少的商船附庸而来,一是为了跟着官船自然安全些,那些水匪什么的,就算贼胆包天,也不敢打劫官船,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灭顶之灾。
他们跟着官船,自然安全也能得到保证。
二来,这些商人,也想趁机看能不能跟官船上的主人,搭上点关系。
这些都有姚大和石头接洽安排,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跟人谈的,这一路,浩浩荡荡的,后面跟了不少的商船,几乎成了一支船队。
不说是官船,就是普通的商船,这么一支船队,那些水匪也得掂量掂量。
因此这一路极为太平,别说水匪了,就是其他普通船只,看到这架势,就远远的避开了。
等到了荆县,官船靠岸,那些商船还有几分不舍。
倒是王永珠和宋重锦下了船后,看着搬下来后多了几乎一半的行李,傻了。
“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会多出这么些东西来?”
宋重锦急忙叫来姚大和石头。
姚大嘿嘿一笑,憨厚的脸上露出无辜之色来:“大人,这些多出来的东西,有咱们沿路采办的各色土产,大人和夫人不是衣锦还乡么,到时候上门道贺的人多了,总要回礼不是?小的们就沿路顺手采购了这些东西,又便宜东西又好,送礼也合适。”
“那也没采购这么多吧?”王永珠嘴角直抽抽,沿路采买东西,姚大和石头是问过她跟宋重锦的意见的,当时她是怎么说的?说交给他们两人,她放心,让他们看着办。
就看着办了这么多?
“回夫人的话,剩下的那些,是那些商船的孝敬。他们依附咱们的船,按照规矩,得交保护费,这些这都是他们交的孝敬!夫人放心,这都是水路上的老规矩,咱们都是按照行情来收费的,架不住这一路依附的商船太多了,所以东西就稍微多了点…”
王永珠……
一旁的石头还添了一把火:“夫人放心,这留下的都是好东西,那些便宜不值钱的,路上我们就已经顺手变卖了,这是银票——”
说着递过一个匣子,王永珠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好几张百两的银票,晃得人眼花。
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迎接
王永珠很想现在飞回京城去找杨宗保,问问他是从哪里找出来的这两个神仙下属?
这一路从京城到荆县,好吃好喝,啥事都不操心的平安到达不说,还白挣了几百两银子和半船孝敬?
这种好事都有?
一瞬间王永珠都有种冲动,要不就在这荆县和京城之间来回跑收保护费算了。
这一年下来也能发家致富了。
再看看姚大一脸憨厚,石头一脸无辜,王永珠心里有点方,不知道说啥好。
还好,很快就有人给她解围了。
因着宋重锦毕竟算是奉旨衣锦还乡,这在快到荆县之前,已经有人先将消息传到了荆县。
吕文光如今还是荆县的县太爷,收到消息后,简直是羡慕嫉妒恨。
去年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举人,今年却青云直上,不仅是二甲传胪,更重要的是,人家现在是卫国公的世子爷了。
要知道,就算是新科二甲传胪回乡,大家也能平起平坐,他好歹还算个前辈。
可宋重锦的世子爷身份,那就大不同了。
更不用说,因为这一科的状元、探花和二甲传胪都和荆县长青书院有关,吕文光在京城的同窗,也给他来信道贺了,说有了这个功绩,想来明年的考核能得个上等,再升上一级是没有问题了。
因着宋重锦的身世,在信里还当奇闻多提了一句,吕文光就上了心。
去年,因着宋重锦的表现,吕文光本就对他十分有印象,没办法,人家夫人是杜老太医的关门弟子,连陈巡抚和朱侍郎都去道贺了的人物,想忘也忘不了。
当初他就觉得这宋重锦非池中之物,果不其然,原来是豪门遗落在外的血脉,如今回京城,不仅高中,还认祖归宗,得封世子。
这人生,简直是开挂了啊!
这样的人物,还奉旨衣锦还乡,怎么都不能得罪了。
虽然他搞不清楚,这为啥好好的世子不当,要回来省亲后就要去赤城当县令,不过后来听手下师爷提醒,说当初卫国公可是在那附近驻扎过,难不成是想让自己的儿子也去那边,比较好出成绩?
这么一想,吕文光都酸了,果然这就是有爹和没爹的区别啊。
有个好爹,什么都安排好了,比不得比不得!
自然更加不能怠慢宋重锦了。
从接到消息起,吕文光就数着日子,天天让人去码头守着。
一早上接到消息,说看到一艘官船朝着荆县方向驶来,再一算路程,应该就是宋重锦他们到了。
忙命人备轿,亲自到码头来迎接。
当然,吕文光也没忘记派人去通知杜老太医,说宋重锦他们到了。
等吕文光一行人赶到码头,一眼就看到了宋重锦。
宋重锦看到吕文光的官轿,还有后面一大帮子人,就知道今儿个恐怕还有一番应酬。
果然吕文光上前来,先是恭喜,接着就是一番夸赞,什么去年一见,就知道非池中之物,巴拉巴拉的……
宋重锦在京城几个月功夫,已经被磨练出来好心性来,耐着性子和吕文光寒暄,还感谢当初吕文光的青眼如何如何。
这么一看,倒还相谈甚欢。
先前看到吕文光,王永珠就忙将匣子丢给了石头,只来得及吩咐一句:“先收着,回去再说。”
等吕文光上前,先见了礼。
吕文光忙卖好,说是已经派人通知了杜老太医,想来一会子杜老太医就会来了。
王永珠一听,谢过了吕文光,扭头吩咐亲兵和姚大他们,先去雇几辆马车,将行李搬上车。
那些亲兵齐声应诺,声如洪钟,气势吓人,行动迅速十分有默契,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吕文光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多看,猜想这只怕是卫国公府的私兵。
寒暄了没多久,果然杜老太医就匆匆赶来了。
虽然宋重锦被吕文光一群人围着,可王永珠和张婆子都被亲兵围在,倒是无人打扰。
杜老太医只看了宋重锦一眼,知道他此刻没空,直接就奔王永珠来了。
亲兵还想拦一下,王永珠忙道:“这是我师父!”
亲兵们也听说过杜老太医的,忙退了开去。
杜老太医看着王永珠她们今日的排场,皱了皱眉头。
王永珠几乎也是大半年没看到杜老太医了,再见面,忍不住就笑开了花,迎了上去:“师父——”
杜老太医在王永珠走后,也确实很不习惯,再见这小徒弟,那脸就板不住了:“还知道回来啊——”
王永珠拉着杜老太医的衣袖:“师父,我可想您跟师娘了——”
杜老太医的嘴角翘了翘,清咳了一下:“都成亲的人了,还这么孩子气,这在外头呢!”嘴里嫌弃,实际心里还是受用的。
杜老太医早就从杜仲景的信中知道了京城发生的事情,只不过这奉旨衣锦还乡的消息,还是近些日子才知道的,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他到底是在宫墙漩涡里打过滚的,知道事情蹊跷。
在外头这么人不好多问,只关切的看了看小徒弟的气色,还算不错。
跟在王永珠身后下船的杜使君本来和金壶一起都落在后头,看到杜老太医后,眼神一亮,可算见到亲人了。
忙上前要拜见杜老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