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第159节
作者:木兰竹      更新:2024-05-14 06:52      字数:3913
  从送的东西,就能知道婉淑公主是用了心的。这些不比金钱来得打眼,让先帝心里不舒服。但这却又是封庭封蔚一家急需,且用钱也买不到的。
  崔承和婉淑公主来到闽州的时候,封蔚正在闹罢工。
  他爬到树上躺着,说什么也不下来,非让人把公务打包送给还在整顿军务,清点这次战斗损失和收获的余柏林做。
  崔承无措的看向自己的老婆:“婉淑,德王怎么还是这样?”
  婉淑公主没好气道:“三岁看到老,你看到他的时候都十五六了,当然没什么变化。”
  封蔚一见崔承和婉淑公主,就跟找到救星一样,立刻从树上跳了下来,拉着婉淑公主的衣袖:“姐!救我!”
  崔承忙把婉淑公主拉开,瞪着封蔚,仿佛在说,别动手动脚的,成何体统。
  封蔚没好气道:“我姐,我拉一下怎么了?”
  崔承道:“德王还是好好处理公务吧,下官和婉淑只是来打个招呼,立刻就要去见余大人,准备启程去尼德兰了。”
  封蔚一听就不依了:“你们留在这啊,我去尼德兰,保准满载而归!”
  婉淑公主叹气。你是想直接把人家皇室一家全端了吗?
  “澈之别任性。”婉淑公主柔声劝道,“别误了陛下大事。”
  封蔚又爬到了树上,对着树下两人道:“我不管,我实在是不想动了。”
  宝宝就是任性,宝宝就是撂挑子不干了,你们该咋地咋地!
  崔承和婉淑公主夫妻两面面相觑。封蔚如此无赖的样子,实在是让他们时隔多年,再次大开眼界。
  但且不说不能擅自越权,就是皇帝陛下不怪罪,可他们有要务在身,难能说帮就帮,说留就留?
  这时候,两人突听到后面急促的脚步声,然后一个清俊柔和的声音道:“下官余柏林见过公主,见过驸马。”
  崔承和婉淑公主连忙还礼:“余大人客气。余大人怎么来了?”
  余柏林不是还在海军营地中吗?
  余柏林微笑着抬头看着树上一脸惊恐的封蔚,温和道:“下官听闻公务已经有好几日未做了,便赶回来协助德王处理积压的公务。”
  崔承刚想说什么,婉淑公主一把拉住崔承,抢先笑道:“澈之正闹着不愿意,有余大人在,本宫也就放心了。本宫还有事,先行离开了。”
  “恭送公主,驸马。”余柏林作揖道,想要送婉淑公主和崔承离开。
  崔承也回过味来,忙道:“公务要紧,余大人何必如此见外?不必送,不必送。”
  说罢,夫妻两连忙离开。
  余柏林待公主驸马夫妻两走后,才继续抬头微笑道:“是你自己下来,还是我上来,请你下来。”
  封蔚斟酌了一下,道:“那我下来,你可别生气。”
  余柏林继续微笑道:“你下不下来,和我生不生气,有关系?”
  封蔚脊背一凉,立刻从树上跳了下来。他掸了掸身上的树叶灰尘,脸上堆起谄媚的笑脸道:“我下来了。”
  余柏林微笑:“好。”
  ……
  ……
  “嗷嗷嗷嗷嗷长青!我错了,别打脸!别打脸啊!!!”
  ……
  ……
  脸上挂着两黑眼圈的德王殿下一脸悲愤欲绝的等着案上公务,恨不得将案上公务大卸八块似的。
  旁边伺候的小厮看着凄凄惨惨的德王殿下,把头都快埋到了胸口。
  “前方将士好不容易才赢得了战斗,稳定了外部环境。要是闽州内里乱了,你对得起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对得起为了揭穿此次闽州豪强和地方官卖国行为而丧命的人吗?”余柏林苦口婆心道。
  封蔚抬头看着余柏林,又低下头,垂头丧气道:“对不起。可是我看着公务就头疼,实在是处理不了了。”
  “长青,你不知道,我刚结束对临时官员的考核,他们的文章,怎么说,写的实在是太差了,看得我火冒三丈,恨不得全撕了。还全举人呢,举人就这水准?”封蔚揉揉眼睛,表示自己的眼睛受到了比揍成黑眼圈还严重的荼毒。
  余柏林道:“你之前任的是殿试考官。能入殿试的学子,都是已经定为进士的人,是整个大晖最优秀的学子。普通举人的学问,和能入殿试的学子,能比吗?”
  “反正我不高兴看。”封蔚抱怨道,“不过我不高兴看,也咬牙看完了。我这么努力,你还揍我。”
  余柏林:“一码归一码,你公务堆了几日了?”
  “反正没出乱子。”封蔚狡辩道,“何况再过一两日李潇就要来了,他自会处理的,何必替他先处理了。”
  余柏林心里替李湘陵默哀几秒,然后坚决制止了封蔚想在李湘陵来之前放飞自己,给李湘陵留下一堆烂摊子的想法。
  封蔚很不高兴。因此虽然他被余柏林压制着,和余柏林一起将积压的公务做完了,但李湘陵来的时候,封蔚可就直接对其放杀气,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让许多不知情的人都以为,封蔚和李湘陵有旧怨,连崔承都忍不住来询问余柏林。
  余柏林苦笑道:“哪是有旧怨,不过是抱怨李大人来得晚了而已。”
  崔承思及之前封蔚躲树上都不肯处理公务的样子,心中了然,然后回去告诉婉淑公主,说她想多了,德王小孩子脾气而已。
  李湘陵在得知此事之后,对余柏林抱怨:“可德王从初次见面就没给我好脸色过。”
  虽然德王也并未对他做过什么打压之事,甚至是他的恩人。
  “德王平日都是冷着脸,并非独对你一人。”余柏林只得道。
  李湘陵摸摸鼻子。这可和平日不同吧?他对人情绪挺敏锐的,德王那样子明显似的带着敌意。
  在很多年之后,李湘陵知道了封蔚和余柏林的关系,才恍然大悟,封蔚该不会把他当情敌吧?但转念一想,他和余柏林也没什么过于亲密的关系啊,怎么就让封蔚敌意那么大。
  他不知道,这人啊,有天生的气场不合。封蔚就是单纯看他那双脉脉含情,看谁都像是在诉说爱意的桃花眼不满而已。
  现在李湘陵想不明白,封蔚除了瞪他,也没做其他事,公务上也交接的妥妥当当的。他向来心大,也就揭过不谈了。
  如今闽州官场百废待兴,李湘陵受此重任,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一朝中毫无根基之人,能中探花之后,不到十年,便升为一省布政使,待回京之后,定会受重用。
  至于余柏林,那已经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了。
  李湘陵到任之后,封蔚终于可以抛开头疼的公务,跟着余柏林一起回到海军营地,为在瀛洲建立军事基地而奋斗了。
  对他而言,在烈日下指挥着工匠搭建房屋,都比坐在凉爽的屋子中批改公务来着自在。
  余柏林表示无法理解,于是户外的活都交给封蔚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在屋中,就着冰盆的凉气批改做些文字上的活吧。
  闽州哪来的冰?硝石制冰嘛。
  第122章
  瀛洲多山地,也有平原。
  这么大一个岛,肯定不是全部用来当做军事基地。选好军事基地之后,这些将士们的家属也会慢慢迁徙过来,最终,会和北疆那些军营周边一样,渐渐形成新的百姓聚集地。
  附近渔民和土著也会朝着有将士的地方靠拢,以求庇佑,并且向其家属兜售东西。
  最终,瀛洲上的小渔村,大概会成为城镇。
  而那些土著的首领们虽然现在带着自己的子民们缩在堡垒中,但当军事基地建立起来,他们看着大晖的武力,也会走出堡垒,向大晖的军队投诚。
  事实上,瀛洲早就属于大晖。只是因为那时候皇帝并不重视海上,海岛也基本没怎么开发起来。所以瀛洲虽然属于闽州管辖,但连闽州沿海一些地方中央的管辖力度都不强,更别说海岛了。
  但当海军在这里驻扎,一切都不同了。
  瀛洲气候比闽州稍微好一些,毕竟是海岛,气温要舒适一些。但遇到台风过境,那就很是凄惨了。
  因为台风的事,第一个海岛上的海军基地,是否选在瀛洲,经过了很激烈的讨论。
  不过因为瀛洲岛屿土地面积广阔,且又正处于西方前往大晖京城海域的航线重要的关卡位置,最终皇帝陛下拍板决定,海军基地就建立在瀛洲。
  在这其中,余柏林让工匠试验出来的水泥也是众臣不再反对的重要原因之一。
  水泥再加上砖,很快就能建造起一栋坚固的房子,不需要大费周章的去采石材。
  海军基地的房子咨询了当地工匠的意见,又因为本地取材,就地烧制,建造十分便利。在余柏林的规划下,建造成了两层小屋,上层住人,以免湿热让海军将士水土不服,下层囤放东西。
  住宿区中绿树成荫,十分阴凉,让将士们看着规划图,都十分高兴。
  余柏林还加入了下水道系统,让他们告别了马桶的烦恼。
  不过每次比试输了的人,就从刷马桶变成了清扫厕所。
  至于家具,全是就地取材,砍伐的竹子。既清凉防虫,还十分耐用。
  关键是制作十分简易。
  因基地还没修建好,除了训练,战士们还跟当地老乡学了一手用竹子编东西的好手艺。
  因为余柏林道,他们屋里的东西都是简易的,自己需要什么,要么自己买,要么自己做。
  比起花钱买,当然还是自己做比较划算。
  至于修建基地砍伐的枯草之类,余柏林也废物利用,全做成了纸。
  有好一点的纸就到时候教导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差一点的就用来擦屁屁。
  大家都得讲卫生啊。
  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余柏林制定了很详细的强军计划,因此还修建了十分气派的教学小院,都是清一色的二层小楼。
  之所以不修建高了,主要是因为没钢筋,怕台风一来,就吹垮了。再加上现在瀛洲地广人稀,他们要占更多的地盘,还为今后做准备。
  余柏林可以预见,只要大晖不倒,一直延续下去,完成蜕变。那么这个军事基地说不定会一直延续下去。
  余柏林并没有预料错。大晖的确抓住了机遇,政治制度平稳过度。而在瀛洲的这个军事基地,一直延续下来。甚至这中心区的二层小楼,经历了多次翻新,但仍旧保持了原有的模样。
  只是在院子正中间,多了余柏林的雕像。手握书卷,面带微笑,目光温和。
  至于封蔚的雕像,则在入门处。提刀跨马,怒目远眺。
  关键是,封蔚的雕像,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络腮胡子,好一员猛将,简直小儿止啼。
  若是封蔚看见那雕像,估计得瞠目结舌,大喊“这是谁,我不认识”。
  后世提起余柏林此次在海军基地的中所作所为,特别是增加文化课,被誉为现代军事教育的起源。
  后来在新华国成立之后,将海军基地搬迁,原址上建立了第一所海军军事院校。就是因为这历史意义。
  当然,当时海军基地的长官很不愿意。他们这一支部队在这里呆了几百年,说挪窝就挪窝?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