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乾坤 第560节
作者:神出古异      更新:2024-05-27 12:38      字数:3945
  男子连忙将她嘴一捂,压低声音道:“你认识他吗?就在这里乱打招呼……”
  “呜……你下午不是一直看着他嘛……”
  ……
  另一边桌上,萧尘没有理会那边的兄妹二人,随意要了几碟小菜,一壶小酒,独自坐在窗边,望着窗外华灯万盏,心想此时若未央在,看见这尘世繁华,她也一定很高兴吧。
  那边桌上,少女偷偷瞧着窗边的萧尘,见他虽一头华发如雪,但模样却是和哥哥一样年轻,只是看上去冷峻了一些,偷笑了一声,轻轻道:“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男子眉心一锁,立时将声音压低了许多,心想难道小妹也看出来那人不凡了?
  少女慢慢站起身来,凑近他的耳边,小声道:“那个人,他生得比你俊,嘻嘻嘻嘻……”
  “你……”
  男子哭笑不得,无奈一摇头,少女嘻嘻一笑,又转过头向那窗边望去,然而却只瞧见窗外满天花灯升起,不见窗边的人了。
  “咦?哥哥哥哥……那人他不见了!”
  “恩?”
  男子回过头,脸上亦是微微一惊,只见那桌上留下了两粒碎银子,人却不知何时离开了,连他的神识,都没能察觉到此人何时离开的。
  ……
  街上人来熙往,热闹非凡,有着不少妙龄女子在湖边放花灯,而萧尘一路疾行至一处幽静之地,隐隐约约,瞧见湖心处有一盏渔火,但一眨眼,却只是天上那花灯的倒影。
  难道刚才,是他看错了?
  刚刚在酒楼里,他隐隐约约看见街上有一道人影走过,像是当年那个借他鱼竿钓鱼的老叟,可来到外面,却又不见了对方的踪影。
  今日白天时,他在太湖边上找了许久,也不见当年借他鱼竿的老叟了,难道对方已不在这苏州了吗?
  若已不在苏州,这凡世之大,该当何处去寻?
  “小哥哥!小哥哥!”
  就在这时,在他身后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少女声音,萧尘转过身去,却是刚才在酒楼里面那个少女。
  “你有什么事吗?”
  “呼……”
  少女长长吐了口气,手一伸,向他递来一串铜钱,嘻嘻笑道:“刚刚店家说,还应找你五十文钱呢……”
  “原来如此,多谢姑娘。”
  萧尘从她手里接过铜钱,她此时的双眼,就像是这湖面一样澄净无瑕,倒映着满天的花灯。
  “小妹!”
  不多时,后面又传来一个急切的男子的声音,只见那男子疾奔了过来,少女回头看了看他:“咦?哥,你这么快就结好账啦……”
  看见她安然无事,男子才松了口气,摇头一笑,又向萧尘拱了拱手:“在下苏子缙,不知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了无尘。”萧尘看着他,说道。
  “原来是无尘兄,江湖相见,即是缘,幸会。”苏子缙抱拳一笑,脸上的笑容,似这湖面的清风,令人倍感舒悦。
  “了无尘,好奇怪的名字呀……”少女轻轻嘟哝了一句,又抬起头来:“那个那个,我……”
  “若无别事,在下先告辞了。”
  萧尘淡淡说着,一边转身往远处去了,少女看着他渐渐远去背影,眉心微微一锁:“他怎么都不问问我叫什么呢……”
  ……
  三日之后,萧尘又来到了太湖边上,但见湖面烟波浩渺,湖心处隐隐约约有座小岛,岛上建有一座方亭。
  这三天,每天萧尘都会来太湖寻找当年那位白须老者,可惜一直未能寻到,这日又来到湖边,烟波千里,却不见船影。
  等到快中午时,湖面的雾渐渐散去,就在这时,只听湖心处有人作歌而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个声音……
  萧尘目光一凝,只见那湖中轻烟薄雾里,隐隐约约,有一条小船正向着这边缓慢驶来。
  第1004章 指点
  悠扬的歌声,缓慢的船桨,在这烟波湖面上,逐渐荡开。
  终于,那船影近了,但见船头划桨的,却是一个头戴斗笠的白须翁,面带和煦笑容,一边唱词,一边离湖岸渐渐近了。
  萧尘自是一眼认出了,船上的白须翁,便是十几年前,在这太湖边上,使自己初悟返朴归真意境的老叟。
  “老先生,十几年了,别来无恙。”
  “哦?年轻人,我们可是曾见过?”
  老叟笑容和煦,一边说着,一边驱使着船只,缓缓向湖边靠拢了过来,萧尘道:“当日在这太湖边上,老先生曾借我一杆鱼竿,可是不记得了么?”
  “哦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十余年不见,当初小兄弟未闻人老,如今,竟是白发若雪。”
  那老叟依然满面笑容,说话时,船只已经渐渐离岸边近了。萧尘道:“人世多忧,谁得而安。”
  老叟道:“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小兄弟,你我有缘,不如今日,我便再载你游这太湖一日吧。”
  “如此,那就有劳先生了。”
  萧尘微微一抬衣袖,轻轻登上船只,老叟划着船桨,在悠扬的歌声中,小船又缓缓向湖心驶了去。
  整座太湖很大,而时下正值三月,湖畔千枝吐蕊,万绿丛中,又见亭台水榭,若现其中,纵然鸢飞戾天者,若来此处,也必是望湖息心。
  在湖心之处,有座小岛,岛上建有一座方亭,亭中尚有一局棋未终,棋盘之侧,又放有瑶琴一具。
  琴乃凡琴,自是比不得伏羲古琴,但音色也尚好,萧尘盘膝坐下,缓缓抚起琴来。
  阵阵琴音,荡开湖面的烟波,往外飘去,伴着老叟的歌声,别有一番人世间如诗的意境。
  故这三日,萧尘便与老叟游览太湖,或是在亭中抚琴,或是在亭中对弈,有时也去城中市集里,到坊间听人唱曲,在街边与人喝茶下棋。
  这三天时间里,萧尘静下心来,感悟这凡世之情,甚至逐渐忘了,自己是无欲天之主,也忘了自己来此是为何,而在这凡世里,也无人认得他,竟是那声名显赫的无欲天尊上。
  第四天的时候,萧尘依旧去到太湖,与老叟共赏湖中之景,暮时在亭中对弈,一局过后,又在旁抚琴。
  这日,琴声引来两人,而那两人,却是数日前,萧尘在酒楼里遇见的那对兄妹。
  “哥,你看,湖心亭中有人,是那天那个人耶!”
  少女满怀欣喜,指向那湖心的小岛,而旁边那名叫苏子缙的男子,此时却凝了凝神,目光并非落在萧尘身上,而是落在那位白须老者身上,低声沉吟:“那人……”
  “哥,我们快过去!”
  少女嘻嘻一笑,不等男子回答,已然展开轻功,足尖轻点水面,往那湖心岛上飞了去。
  苏子缙回过神来,手一伸:“小妹!勿要冲撞岛上前辈。”说罢,也立刻展开轻功追了上去。
  “哈哈!又看见你啦!”
  少女身姿轻盈地落在岛上,可不管乱了对方琴声,冲萧尘嘻嘻一笑,又向亭中的白须老者看去:“咦,老伯伯,你认识这位小哥哥呀?”
  “认识,认识……”
  老叟捋须而笑,面容甚是和蔼可亲,后边苏子缙也落到了岛上,向亭中的老者拱了拱手:“晚辈苏子缙,吾妹调皮,扰了前辈与这位无尘兄弟的雅致,抱歉……”
  苏子缙着实未有想到,这凡世里,果真藏龙卧虎,眼前这位老人,身上没有一丝修炼者的气息,看上去就完全是一个寻常老者,但是,又岂真是寻常之人?
  老叟捋须笑道:“原来你们认识,红尘虽广,相见即是缘,二位不如也来亭中坐下一叙吧。”
  “好呀好呀!”
  少女可是一点也不认生,来到亭中,听萧尘弹了一会儿琴,过不多时,竟见那岸上的鸟儿,也都飞到了亭子四周,欢呼雀跃,甚至还有胆大的黄鸟,竟落在了萧尘的肩膀上,叽叽鸣叫个不停。
  “哇……”
  少女眨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脸上大是惊奇,没想到在这凡世里,竟也有人能把琴弹得如此好听,还能引来百鸟相和。
  都说仙琼派的东华仙君在音律上的造诣无人能及,其座下弟子夜月、云华两位,更是深得其真传,但想来,纵是夜月、云华两位亲临,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一时间,少女听得渐渐沉醉其中,直到曲终之时,才慢慢醒转过来,只见萧尘缓缓抬起手掌,肩上的黄鸟轻轻一跃,便落在了他掌心上面,竟是丝毫不惊。
  这回,少女更是惊奇,萧尘慢慢向她伸过手去,少女小心翼翼将黄鸟捧在手中,轻轻抚摸着黄鸟光滑的羽毛,又生怕弄伤了她的翅膀。
  “原来小哥哥琴弹得这么好听啊,对了对了,那天我还没有告诉你,我叫苏薇呢……”
  湖面吹来一阵凉爽的清风,旁边苏子缙却始终凝神不语,心想他琴中意境空旷,深远流长,可仍是难掩……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孤寂。
  他……究竟是什么人?
  暮色四合,湖面倒映着夕阳晚霞,金黄一片,苏薇站起身来,望见岛边停靠着的小船,兴冲冲道:“夕阳西下,要不然……我们去划船吧?”
  萧尘站起身来,将瑶琴递还给老叟,说道:“在下就不去了,明日,我再来看前辈。”说罢,去到亭外,双足轻轻一点,也展开轻功往远处湖畔上去了。
  这几日他沉浸于凡世之中,甚至忘了自己的身份,直到刚才苏家兄妹二人的到来,他才陡然想起,他依然是无欲天之主,并不属于这个凡尘。
  ……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萧尘依旧每日去到太湖岛上,苏家兄妹二人已经不在了,唯独老叟坐在亭中,一人下棋。
  “前辈。”
  萧尘进入亭中,向老叟打了声招呼,老叟笑道:“如何?这几日在凡世里,小友可是感悟出了什么来?”
  “得前辈指点,这几日,在下获益良多。”
  萧尘微微拱了拱手,又向烟波浩渺的湖上望去,说道:“只是江湖之大,远非眼前,凡世百态,亦非七日。”
  显然,这几日他在凡尘里感悟良多,但尚未体会凡人的生老病死,若是一直身在这凡世里,则才会有领悟返朴归真的一天,但这时间对他而言,实在太长了,恐短则十年,长则百年。
  而且这中间若是出现一些人或事,立即便能使他从这凡世意境里脱离出来,如昨日遇见苏家兄妹。
  倘若这期间,当他听见与无欲天、玄青门、灵墟境,乃至任何与修炼有关的事,都会打破这一颗凡世之心,然后一切,又化为梦幻泡影。
  “不错,不错……”
  老叟捋须颔首,说道:“而想必小友,也已是明白,何为绝圣弃智,返朴归真了。”
  萧尘早已料到,这老叟必非凡人,此时听他一语说出自己心中疑惑,更是相信,对方必是已经达到,那返朴归真的玄妙境界,这一趟,自己是来对了,说道:“还望前辈,能够再指点一二。”
  老叟笑道:“虽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可小友命格不凡,注定非凡间之人,既非凡间之人,纵一时在这凡间,却难一世在这凡间,微微轻风吹过,便能使小友心中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