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番外 鹊登枝(十六)
作者:藕花      更新:2024-05-29 14:50      字数:5770
  不过经历过一次莽撞的和嘉,已经学会了成熟和懂事,不管心里再高兴,嘴上仍是道,“好姐儿可是我的表妹,此事须得回去禀告长辈才行。”
  那您家长辈呢?到底在哪里?
  连宏顺可急坏了。
  他着急要娶媳妇,别说王府,哪怕是龙潭虎穴,他都要即刻上门提亲。
  今日端王府是全家出动,一起出来上香看画的。
  为表心诚,特意起了个大早。
  尉迟钊自然起得更早,早早过去候着了。
  萧越见他,没有好脸色也不要紧。
  老丈人见女婿都这样。
  没见他爹金光侯见了外祖许大探花,多少年如一日,都只有挨骂的份?
  习惯就好。
  尉迟钊只当没看见,送了白秋月母女,还有冯舅母祖孙去隆福寺上了第一柱香。
  冯舅母年纪大了更虔诚,想要多跪拜一时,保佑家宅平安。
  白秋月正好也想私下劝劝萧越,有病得治,就叫尉迟钊陪着和嘉好姐儿去四处逛逛,看看景色。
  年轻人嘛,该给机会也得给个机会,都懂的。
  于是尉迟钊就陪着两个女孩参观起隆福寺,从花园侧门转出来时,那儿正好还有条街,卖的全是泥巴做的小和尚,小木鱼,一些很讨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儿,就顺便出来逛逛了。
  不想忽地起了阵风,有沙子眯了好姐儿的眼睛。和嘉帮她吹着,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象是和嘉在欺负人,还把好姐儿骂哭了。
  正好被赶着要去明山书铺找老爹救命的朱铭恩撞到。
  想想自家亲娘和姐姐的画风,朱铭恩觉得全家最心软的还得数他爹,故此也不敢回家,而是来了铺子。
  而怕他出事,追着他一路赶回京城的连宏顺,一眼瞧见好姐儿,似乎还是在哭,顿时热血上头,人就糊涂了。
  只知道要带着妹子离开,又惦记着朱铭恩,才误打误撞,闯进明山书铺,闹出这一场误会。
  如今这边事情说清,那头萧越越却听自家王妃劝自己的话,就觉得不对劲。
  什么叫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什么叫人生就是个不断接受的过程。好的坏的,总得面对?
  什么叫有志者,事竞成?只要有信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算战胜不了,但起码努力过了,也能不留遗憾?
  ……
  萧越要是当年鬼迷心窍,想争那张龙椅时听到这些,可能还挺感动,觉得自家王妃是怕他负担太重,想给他抒解心情来着。
  可他都死心多少年了,王妃突然跑来说些,她到底是几个意思?
  他是一头雾水,越听越迷糊。
  可白秋月见他神色变幻,一脸便秘的表情,却以为自己点破他的心事,却不愿意面对。
  最终,白秋月拿帕子捂着嘴角,清咳两声,心想也别这么兜圈子了。干脆,直说了吧。
  “王爷,就算是看在女儿份上。咱们回去,就请个太医来看看吧。”
  她总不好直说,你要是死了,咱们女儿就得守孝三年。她虽不介意女儿大一些再嫁,可这也太耽误事了吧?
  重点,是破坏心情啊!
  才订亲就死了爹,说出去也不吉利啊。
  白秋月自以为说得很委婉,可萧越那张脸,却是肉眼可见的扭曲起来。
  白秋月愣了,这人怎么回事?
  是被道破实情,恼羞成怒了?
  “王爷,这讳疾忌医……”
  去你的讳疾忌医!
  萧越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一股无名之火瞬间蹿得老高。
  亏他还以为自家王妃接收到他的示好,也有心与他亲近。
  他刚刚甚至以为白秋月故意打发走孩子们,是为了跟他说几句贴心话来着。否则他能让尉迟钊带女儿去逛么?
  原来,却原来全是他一番自作多情。
  他家王妃竟是当他身染重病,快要死了!
  要说萧越这一生,再如何在宫中卑微求生,到底是位皇子皇孙,天下间除了少有的几个人,基本是没有向人低过头的。
  尤其是对于妻妾。
  也不止是他,这世上男人大半打出生起,学的就是男尊女卑,夫为天妻为地。
  要不是许惜颜将他点醒,他又觉得亏欠白秋月良多,怎么也不会低下这个头,来主动示好。
  可如今,如今竟成了一场笑话!
  他的各种良苦用心,原来在白秋月心中,竟成了重病将死的其言也善。
  这这这,这简直是——
  正当他想要发火,却又不知是该对白秋月发火,还是对自己发火时,苏良人带着一个满身风尘,脸上有些烧伤疤痕的年轻人过来了。
  既然是全家来烧香,白秋月自然把她也带来了。
  相伴多年,也别提那些妻啊妾的,只当是个姐妹闺蜜处着吧。
  苏良人心里记挂着早夭的儿子,见冯舅母去给亲人祈福,她也很虔诚的去给儿子念经了。只盼孩子早早投胎转世,去个好人家,平平安安过一生。
  不想才做完法事出来,就遇着这年轻人了。
  “王妃,是家里人送他来的,说他姓冯,是来寻冯家太太和好姐儿的。”
  说着话,冯舅母也过来了,一见年轻人就愣了,“阿兴?你,你怎地来了?”
  那年轻人,冯兴见着冯舅母,快步抢上前去,一把抱着她,扑通跪下就哭了,“祖母,你们让我好找啊!”
  “当日家中忽地不见了你们,几乎把我们吓死!生怕你们寻了短见,二叔都伤成那样,还非要来寻你们。还说若寻不回你们,就要休了婶婶。婶婶也哭了,说不该闹分家。”
  “娘也早就悔了,不该说那样重话。当时不过气头上,你们如何就当真了呢?”
  “邻居家也都来道歉了。隔壁四叔说,全是他家的错,没看好火,关好姐儿什么事?妹妹已经够命苦了,何苦还来为难她?”
  “大伙儿水井河边,庵堂庙宇,四处都找遍了,却怎么也寻不着你们,都差点要去报官了。后还是小叔想着,你们会不会上了京城?大伙儿正卖东西凑钱当盘缠,要上京来寻你们,王妃打发人送信来了。说你们到了京城,平安无事,家里这才松了口气,叫我跟着侍卫大哥来了。”
  “来前家里和邻居们都说了,务必要接你们回去,向你们认错。往后大家也再不说妹妹了,你们就别生气了,咱回去吧!”
  他忽又想起,转头咚咚咚的给白秋月磕起了头,“谢谢王妃,多谢王妃!邻居们叫我替他们一起磕个头,真是谢谢您的大恩大德了。”
  白秋月打发人去报信时,也带足了银两。
  请大夫救治伤情,请工匠修复房屋,添补必要的衣裳家什,送些应急柴米油盐。
  她不可能让一切恢复如初,但起码让遭了大灾的人能够有片瓦遮风挡雨,让受伤的人能够及早痊愈,寻个生计,日子就有了盼头,人心的怨恨与戾气就会消散许多。
  ……
  冯舅母惊讶过后,是放声大哭。
  却不是伤心难过,而是委屈散尽,喜极而泣的哭。
  真好,
  原来家里人不是真心怪她们,邻居们也不是真心厌恶了好姐儿。
  不过是遇着这样大灾,一时闹起情绪罢了。只要大家本性都还是善良的,还愿意相互体谅与宽容,往后总能好好的一起活下去。
  只是好姐儿,却回不去了。
  连宏顺来求亲了呀!
  冯舅母再次大哭一场。
  在听说了连宏顺的故事之后,老太太二话不说,当即作主把好姐儿嫁了。
  挑一个最近的吉日,即刻拜堂成亲。
  她要亲眼见着好姐儿嫁了人,才能安心回老家呢。
  和嘉高兴坏了,恨不得把自己成亲的好东西都送给好姐儿。
  但等了这么多年的连宏顺却表示,为表诚意,他愿将好姐儿和冯舅母送回老家,在老家亲人邻居们的见证下,正式拜堂成亲。
  横竖他家爹娘早没了,又没有叔伯兄弟。几个姑姑,不说嫁得天南海北,也是东一个西一个,仓促之间难以凑齐。
  不如干脆先去冯家成亲,回头等小两口回了连家,再摆宴款待姑姑姑父们,也说得过去了。
  这就更好了!
  冯舅母再度喜极而泣。
  也越发相信,这个男人是真的会用一生全部的爱,来好好呵护她的苦命孙女。
  “那叫府里也给好姐儿准备一份嫁妆,就按庶小姐的份,别怠慢了。”
  是萧越,不声不响,突然发了句话。
  自从冯家那小子出现,他就被人彻底无视了。
  王妃看不见他,女儿也看不见他,大家就围着几个外人转来转去。
  萧越忍着心里的酸,没走。
  还跟着跑前跑后,也悄悄落了几滴眼泪来着。
  然后,他就不气了。
  是啊,气什么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比起连宏顺这个倒霉蛋,他妻女俱在,家业尚全。还有个王府罩着,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就算他家王妃不灵光了点,心思歪了点,想法诡异了点,好歹没病没痛,没聋没哑,他自己也太太平平,健健康康的,那还有什么值得计较?
  惜颜妹妹说得对,珍惜眼前人,凑合着过吧。
  但一份王府的庶小姐嫁妆,可真心不轻了。
  原本冯家人不肯要,可白秋月看了萧越一眼,悄悄跟冯舅母说。
  光看连宏顺的衣裳打扮,就知道他家不穷,估计几个姑姑嫁的也不会差。
  冯家却是刚遭了大灾,拿不出什么体面嫁妆。好姐儿又是个聋哑人,若是没有份好嫁妆傍身,回头不给人说嘴么?
  就算是为了好姐儿,也拿着吧。
  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只当是她娘在天有灵,知道娘家有灾,才想通过这种方式,补偿娘家的一点心意。否则怎么就这么巧,遇上这样一场缘份?
  冯舅母这样的老人家,一下就被哄住了。
  说的也是呢。
  说不定真是冥冥中自有什么缘份牵引,或是死去的小姑子丈夫,还有家里过世的老人们保佑,否则怎么就这么巧呢?
  横竖是给好姐儿的,这苦命的孩子,这辈子也太不容易了,就给她拿着吧。
  于是白秋月就安排了两份嫁妆,一份轻巧贵重的衣裳首饰,叫巧姐儿带回去成亲,也给乡亲们都看看,挣些体面。
  另一份笨重些的,譬如百子千孙床,衣柜马桶瓷器镜子这些,就交给和嘉去置办了。
  自然不能用她郡主身份的东西。
  就照着好姐儿的身份,给她准备个几十抬。等新人回了京城,再一起风风光光的抬进连家,才好堵上世人的嘴呢。
  和嘉精神百倍,比准备自己的嫁妆还上心,斗志昂扬的去了。
  冯舅母真没什么可说的,只能叫孙女来给白秋月夫妻磕头。
  萧越再次发话,“成了亲也不要觉得就是外人了。横竖连家跟京城离得不远,往后可要多走动。”
  冯舅母感动得又哭了一鼻子。
  这位王爷外表冷冷清清,也实在是个大好人呢。
  连家这门亲事她再无二话,唯一只担心好姐儿远嫁没个依靠。如今有了他这男主人发话,从此算是在京城,也有半个娘家了。
  而好姐儿此时,也终于知道了连宏顺的故事。
  在连宏顺冷静下来之后,其实并没有强求一定要娶好姐儿。毕竟,他大了那么多。如果好姐儿嫌弃或有任何顾虑,他也愿意认她做个义妹,一辈子照顾她。
  可好姐儿反倒担心,如果自己不是连家妹妹转世,回头他再遇到一个更象的怎么办?
  连宏顺说,“那也是我们的缘份。大概是妹妹不想嫁我,才让我遇上这么一个你。”
  那好姐儿就安心了。
  表示如果他不嫌弃自己又聋又哑,她是很愿意嫁给他的。一辈子跟他好好过日子,做起一个家。
  连宏顺差点又哭了。
  也越发相信,就算好姐儿不是他的妹妹转世,但肯定也是妹妹派来的小仙女,来陪他共度余生的。
  所以,他还特意托了朱宝来,亲自去跟许惜颜道了个谢。
  要不是升平公主英明果敢,及时替他解开误会,他如何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许惜颜不意走前,还能成就这样一桩美事,自然也是很高兴的。
  小两口也不需要如何谢她,只要以后能好好过日子,就是极好的啦。
  至于尉迟圭,没赶上这场热闹,略遗憾。
  不过那日他跟许惜颜说是有事,是真有事。
  他去接杨荔枝了。
  朱宝来贴出的东主有喜,也不是光为了画展,是真东主有喜呀!
  真房东,杨荔枝夫妇回京了。
  方以礼要升官啦。
  他在巴州同样管了漕运那么多年,如今要升到南方许松主理的许家渠去了。
  那条渠挖了十几年,如今到了最紧要的时候,偏偏许松得回来侍疾。虽然留了儿子,许润伯父也在,但还是用人之际。
  尉迟圭举贤不避亲,就推荐了方以礼,正好也在吏部官员举荐的名单里。成帝一看,就干脆派他去吧。
  十几年的时光,方以礼家中的弟妹终于都长大成人。在泼辣嫂嫂杨荔枝的督促下,都挺能干的。
  知道兄长有升官的机会,弟妹们纷纷表示,叫长嫂杨荔枝随夫上任去。至于家中那个软弱无能的老母,有他们照顾就行。
  老太太自己也愿意好好保重,起码再活十几二十年,才不叫长子回来丁忧啥的。
  所以,杨荔枝就归心似箭的赶上京城来了,想跟表哥表嫂见上一面。
  尤其是表嫂许惜颜,于她真是有再造之恩的。
  姑嫂重逢,那一番悲喜交集,自不必多提。
  问候家常后,谈的更多的,却还是公务民生。
  弄得方以礼告辞归家的时候都忍不住说,在公主跟前回一次话,竟跟在长官跟前也差不离。
  如今他们在京城也没家了,明山书铺早给占得满满当当,年年分红可不少拿。两口子只剩满心高兴,还是跟着朱宝来,住回了尉迟家在京城的老宅子。
  杨荔枝道,“这也算是提前给你练练,明儿你可是要去面圣的。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莫非你还嫌弃?”
  方以礼一想还真是。
  等到次日面君,因已经被考较过一回,成帝问起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
  有些之前没想到的,在被尉迟圭许惜颜考问之后,自己也细琢磨过,答得就更好了。
  成帝大为满意,破格给他连升了两级,赏了身从五品的官服,让他南下去了。
  出宫时,把方以礼美得,差点都想一蹦三尺高。
  到了五品,他这官可算是有指望了。
  这辈子不求做到三品以上大员,但也十足是个中层骨干,不算辱没他祖父英名了。
  只回家时,好巧不巧,遇到林端友了。
  比他还年轻,人家已是正五品了。
  方以礼难免又有些酸。
  可转念一想,人家读书就比他厉害,当官也比他厉害,自然晋升得更快。
  而他能攀上杨荔枝这门好亲,做到今日田地,也该知足了。于是,知足常乐的方以礼,又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说好了今晚家里要一起吃饭呢,尉迟圭许惜颜一家子都来。
  没几日就要别离,也是难得团聚。他打算亲自下厨,做几个拿手好菜。
  虽说君子远疱厨,但方大人闲暇时光,却挺爱做菜的,水平还挺高呢。
  只他这一做,越发把金光侯的寿面比到沟里去了。
  简直令人惆怅。
  而那一头,林端友却是去见升平公主了。
  虽面容姣美,但林端友一向是个寡言少语的性子,来见许惜颜,只为送她十二个字。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许惜颜懂。
  他们夫妻越是位高权重,越是声望愈隆,越要谨言慎行,牢记这十二个字。
  高处不胜寒。
  否则登得越高,一招不慎,便摔得越重。
  奉上清茶一杯谢过,林端友知她心意,告辞。
  没几日,升平公主与金光侯夫妇离京。
  而元瓒老爷子留下的那副宁州书馆开馆图,不上数日,便震动京城,以至于惊动了皇上。
  小小的明山书铺,再也无法承接展出重任,于是金光侯世子尉迟钊决意,将父母的居所拆了围墙,腾出偌大花园,才总算满足汹涌的观画人潮。
  有后人评说,这也为日后他的兄弟,尉迟钧肯大义的将父母宅子捐出做药圃,开了一个微妙的先兆。
  满身传奇的升平公主,以及她教养出的孩子们,行事永远都是那么让人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