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351节
作者:皇家雇佣猫      更新:2024-08-03 16:32      字数:3345
  所以按部就班不怕,怕不就怕没有特点。你总归要有个特点,皇帝才好‘因材安排’。
  当初侍从室出去的,丰熙在福建做布政使,郭尚坤在应天府做参政,再过几个月也要有一年了。
  靳贵其实比丰熙还要大四岁呢。
  左右无事,朱厚照就又开始琢磨起用人了。
  靳贵这人当初在詹事府就是不说话,闷驴一个,但是做事不含糊。
  所以这种风格其实做什么都行,因为他仔细、认真,无非就是在不在行的问题,即便不在行,认真的人学上一段时间也总归会在行。
  而仔细认真的背后其实是耐心,不着急,一点一点的做事情。
  思来想去,朱厚照想到一个地方确实需要这样不说废话、慢条斯理但是也认认真真耐心去做事的人,
  那便是治河,尤其是治黄河。
  你说要‘水利专家’当然也有用,可不管是什么样的专家,他不把心沉下去,仔仔细细的、甚至实地的去看里面的问题,那要做好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浙江巡抚王琼本身也是治河的专家,他的《漕河图志》现在还在书院里放着呢。
  可朱厚照不会要他去治黄河,因为他那个人到哪个位子上琢磨的都是升官儿,所以估计总理河道的椅子还没坐热,黄河还没看几眼,那双眼睛就又老是盯着京城,这就不好了。
  治理黄河一定是长期的功夫,非得一个人以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功钻研、探索不可。
  但王琼当浙江巡抚则合适,因为浙江有海贸,需要脑子活的官员,至少不能够派朝廷里的迂腐老头儿过去,否则天天和皇帝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什么行呢?
  另外他想升官,就得十分在意皇帝的圣意。东南财税重地,放一个这样的人,皇帝是不是会舒服点?
  所以用人,关键还是要合适。
  不过朱厚照觉得靳贵的任用,还是稍微等等。
  因为他是最后的一个‘老人’了,严嵩、谢丕进来的时间太短。
  另外侍从室空出了一个位子,其实是挺受人关注的。
  迄今为止,皇帝一直没有接纳任何的举荐,
  因为他想在侍从室放一个角色比较特别的人。
  ……
  皇帝要考虑的事大约就是这样,本质上是枯燥的,用人、设置或怎样调整机构等等。但朱厚照觉得有趣,就像在玩游戏,给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任务。
  而具体的事情,还是下面的人在做。
  刘瑾已经派了东厂的人出去,
  妄议朝政是大罪,说什么宦官乱政更是不可饶恕。
  其实这么说的人应该不少,但大多数人都不是愣头青,人家知道在自己家里说,不在自己家也躲到个相对隐秘的地方偷偷的讲。
  但也有那么几个人,兴许是以直搏名,又或者是大胆狂生,他还真的敢当众说。
  所以事情简单了,第一天说没事、第二天说没事,但第三天……
  东厂番子‘哐’的一脚直接踹门而入,
  “御史邵国一,应天举子邵纯心、范明桂、严遇文,当众妄论朝廷国策,败坏圣上名声,且三番两次,不知悔改,实在可恶!来人,将此四人统统捉拿归案!”
  酒楼的二楼,东厂番子的脚步声叮叮咚咚,一群士人围在边上不敢说话,
  有些还偷偷的留下楼准备跑路。
  毕竟邵国一说的时候,他们都离得太近,万一受牵连呢?
  不过人群里除了惧怕,还有愤怒。只是东厂番子腰间的弯刀,让许多人保持了冷静。
  “本官要上疏参你们!陛下一代英主,岂能为你们所蒙蔽!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刘公公说话陛下听得到,我等也可以上疏!”
  ……
  “奸宦实在心胸狭隘,必定是因为宦官乱政一事,所以怀恨在心!”
  但是东厂的头目也不惧这些人的眼神,
  “你们又好到哪里去?!说什么宦官乱政,哼,要是没有司礼监,盐课的那些恶官,还不是被你们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人给护了去!真是令人不耻!”
  “竖子!”邵国一气得脸色发红,“凭你也配说不耻二字!我等皆是圣贤之徒,所为者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废话连篇。真要为了百姓,你们就该说司礼监监审监得好。而不是胡乱讲什么宦官乱政。”
  东厂头目也是不客气,但是他知道斗嘴是斗不赢这些人的,所以也不耽搁,反手绑好,直接推下楼!
  “带走!”
  第三百八十八章 此为正德!
  进入盛夏以后,天气炎热得厉害。
  东厂当街抓人,一下子便传遍了京师,仿佛让京师的温度更加的高了。
  刘瑾也知道自己的命门所在。
  所以东厂在外面抓人、而他自己则转身进了乾清宫禀报。
  朱厚照在凉亭下躺着,边上两个内侍不停歇的扇着风,“说起来刑部的审查也快半个月了。你得记得催催他们。他们一天审几个人?”
  “回陛下的话,一天下来三个、五个也是有的。”
  皇帝眼神中闪过一丝凝思,
  “似这种事,拖拖拉拉的极为不好。京师里的那些‘妄议’,你抓几人倒也没什么,只要证据确凿即可。但人心之怒很难根除,叫他们拖得久了,还不知会发生什么。只能以狂风扫落叶之势。之后,事情过了,便也过了。”
  夜长梦多,拖久则变。
  而且天天听这件事,听得也烦。
  此外,朱厚照还是有些不详的预感。
  略微沉思之后,他从石凳上起来,侍从、太监都低头跟着他加快脚步。
  “宣盐课之案的主审官入宫。让李阁老、谢阁老也一并来!”
  其实不论是李东阳还是谢迁,他们都没有入宫去为了司礼监抓人的事而烦皇帝。
  因为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将他们挡回来,比如说……这些人到底有没有当众妄议朝政?
  如果有,那么司礼监抓的就是对的。
  现如今,皇帝的意志改变不了,司礼监监审的行为就无法阻止。
  多方联合审讯之下的盐课官员,大多逃不了官丢身死的结局。
  但这种罪基本上也不会涉及诛灭九族的问题,这就导致许多官员的家属涌入京师,就像当初顾佐的发妻谢氏一样,走各种关系、做各种努力。
  一个在朝为官的男丁,基本就是一家甚至一族的主心骨啊。
  便是那个疯掉的邹澄,作为他的亲属必定也是要全力营救他的。
  “……刘瑾此人,聪明也是聪明的,他到底还知道当街抓人必得名正言顺,让人抓不住把柄。可说到底他仍然是心术不正,贪恋权位之人。”
  兵部尚书王炳也是审讯官员之一,
  作为文官,不管内部是怎样的斗争,但总体上不喜欢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是一样的。
  “明明是个小人,却非要扮成个君子。那可用的手段便也多了。李阁老、谢阁老必定知道,近来京师中求情的人不少。但起作用的不多。如今司礼监势大,他们应当去求刘公公才是。”
  李东阳和谢迁都不由蹙了发白的眉毛。
  这个法子阴了些,不够正派。
  其道理也简单,就是让那些罪官的家属去给刘瑾送银子。
  他难道不贪吗?
  呵,或许吧。
  可这么长时间看过来,有几个太监手中握权、却拒银子于千里之外的?
  等他自身不正,告到皇帝那边,他还能怎么辩解?
  “可此事,非君子所为啊。”李东阳沉吟着说。
  谢迁不说话,但估计也是这个念头。
  王炳则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再说了,与刘瑾这等奸邪小人,何需讲什么仁义?他怕是都不识得这两个字怎么写!若不如此,咱们还有什么手段?难道是要看着刘瑾一步步做大?宦官误国害民,与此相比,咱们个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听他这么说,境界又提升了一格。
  对啊,刘瑾这种人,是危害国家的。除掉他,是为了大明啊!
  “……若是被他察觉?”
  “察觉不了的。”王炳负着手,“据我所知,私下里已经有人在找他的关系。我们安排的人混在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要怎么分辨察觉?”
  也是。
  其实王炳都想好了的。
  就像欧阳锋练九阴真经,三句真一句假,这得多大的能耐才能反应过来。
  只不过到这种程度,外臣和内臣的争斗就比较厉害了。基本上已经是主动陷害、相互挖坑。
  正说着,外面来了个年轻的小宦官,恭恭敬敬的把皇帝的口谕交代清楚。
  内阁离乾清宫不远,既然是圣上口谕,三个老头儿也没别的念头,把桌子上的管帽抱在臂弯之间,出门前望了眼火辣的太阳,擦了擦额头的汗还是迈了出去。
  韩文、闵珪和英国公在刑部,距离上也差不多。
  宫里的节奏似乎还是不紧不慢,
  但宫外,有些人已经急死了。
  尤其是刚刚被司礼监抓走的邵国一等人,其亲属、好友听闻消息时只觉得晴天霹雳。
  运司衙门那些人,是有实实在在的罪状,就是身上一千张嘴都说不清楚。可要说他们这些人呢?那真是闲的!
  似邵国一妻子这样一个妇道人家这时候能拿什么主意?只知道自己夫君平日里有几个相熟的人,所以便慌不跌的去找他们,不管怎样,总要先有个办法才是。
  然而烈日当空,大地都被晒得坚硬如铁的温度下,她一路走一路问,好不容易找到几家,结果敲门后一说身份和来意,就被管家‘嗙’一下的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