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节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2024-10-21 16:36      字数:3160
  第668章 震动的编辑部
  实话实说。
  作为一名国际顶尖的物理学家。
  亲自担任过曼哈顿计划……也就是海对面核弹计划中alsos项目负责人的塞缪尔·古兹密特,在阅历这块无疑称得上丰富。
  他见识甚至自己提出过很多稀奇古怪的理论,其中有些理论在当时甚至称得上离经叛道。
  比如当年他和乌伦贝克共同提出的电子自旋概念,这算是个“异端”的典型了。
  这个理论提出于1925年,在那个年代,电子一直被视作一种点电荷。
  于是古兹密特提出的自旋概念一经提出,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抨击。
  虽然最终的计算证明他和乌伦贝克的理论是正确的,但在物理学界得出公论之前古兹密特确实一直被视作了异端。
  在最初的那两个月,甚至有人叫嚣着要把他们送上绞刑架。
  或许是这种经历使然吧。
  在担任《physical review letters》……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物理评论快报》总编辑后。
  古兹密特对于很多投稿其实是抱有很高忍受度的,轻易不会发出太激烈的言论。
  例如过去两个月内。
  他便和一位自称推翻了波粒二象性的英国民科交流了很久,最终以扎实的理论功底顺利让那个民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据说那个民科已经放弃了推翻波粒二象性的理论研究,开始鼓捣起了……永动机。
  好吧,具体搞啥并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古兹密特一直认为以他的经历为参考,世上没有哪篇论文会让自己出现失态的情况。
  但是……
  此时此刻,古兹密特发现自己错了。
  尽管内心疯狂的在告诫自己要冷静,但他说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用拍击着面前的办公桌:
  “约翰先生,圣子与圣父在上,你这是和我在开愚人节玩笑吗?”
  “如此美妙的早晨你不去和蒂拉女士讨论o型空间与帧频的出入关系,居然跑过来告诉我那些华夏人在粒子物理方面取得了突破?”
  “开什么玩笑?他们知道粒子物理是什么吗?”
  古兹密特确实有些生气。
  不久前他刚准备趁着期刊没啥投稿出门钓鱼呢,结果自己的好友兼《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外审编辑约翰·屈润普忽然找上了门。
  见面后约翰兴冲冲的递来了一篇论文,并且告诉古兹密特……
  这是华夏人在粒子物理方面取得的成果,探究还的是基底模型!
  听到这番话,古兹密特的嘴巴便先于脑子做出了反应:
  这绝不可能!
  华夏人在粒子物理方面有了突破?
  这tmd开什么玩笑?
  那可是理论物理!
  看着有些失态的古兹密特。
  站在他对面的一位金发男子忍不住正了正自己胸前的红色领巾,缓缓说道:
  “古兹密特先生,华夏人当然知道粒子物理是什么东西,没人比我更懂华夏。”
  “您别忘了,正电子的发现就与华夏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颗反超子还是华夏科学家首次发现的呢——在那之前,整个物理学界白白忙活了27年。”
  古兹密特的气势顿时一滞。
  不得不说,约翰举的这两个例子确实很能打。
  他提到的正电子发现,便是赵忠尧院士当年留学时取得的成果。
  当时赵忠尧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师从该校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
  在一次实验过程中。
  赵忠尧发现了硬γ射线在通过重物质时,会产生的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
  于是他将这一重大发现写成两篇论文,在1930年5月、10月先后公开发表。
  这实际上是正负电子对的产生和湮灭过程的最早实验证据,最终被卢瑟福完善,诺奖也由此颁布给了卢瑟福。
  另一个反超子则是王淦昌在毛熊时取得的贡献,而且发现的时间就在两年前。
  当时王淦昌与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共同署名的那篇论文,还是由古兹密特本人经手的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知理亏。
  在听到约翰的这番话后。
  古兹密特便立刻轻咳一声,语气不由得放缓了些许:
  “约翰先生,我之前的话确实有些冲动了,我承认华夏在粒子物理方面确实有一些优秀甚至顶尖的人才。”
  “但是……这篇论文可不仅仅出自华夏人之手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它寄出来的地址——这可是东方的那个国家!”
  “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国家缺乏让理论物理人才施展才华的土壤,据我所知,当初那些回华夏的留学生里,有不少人都转职做起了应用物理研究的工作。”
  “他们没有外文期刊参考、与国际成果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壁垒,更关键的是没有实验设备进行研究……”
  说到这里。
  古兹密特忍不住朝约翰摊了摊手,摇着头道:
  “约翰先生,你告诉我他们怎么讨论出的底层模型?”
  说实话。
  古兹密特并不是那种极端敌视或者歧视东方人的科学家。
  虽然他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但自身其实是个标准的反战与和平主义者。
  当年赵忠尧在海对面留学的时候,古兹密特便与他有了不错的交情。
  后来赵忠尧留在海对面收集核武器资料,古兹密特还为他做过担保人支付了20000美刀的担保费用——那时候古兹密特的月薪也才1200美刀呢。
  另外古兹密特在西北大学短暂担任教授的时间里,还收了两位华夏留学生。
  二人回国的时候他还送了些资料,虽然那些资料最后被角楼给扣回去了,但这事儿和古兹密特没啥关系。
  他之所以会脱口而出那句‘不可能’,实质原因还是在于他所说的逻辑:
  他很清楚华夏本土百废待兴,并没有适合理论物理发展的土壤。
  就像鲸鱼。
  这种海中霸主级别的生物一旦到了岸上,无论它在海里有多么无敌,最终的结局都必然是搁浅而死。
  如今华夏的那些科学家也是如此。
  赵忠尧、王淦昌、陆光达、钱五师这些人的能力是很强,但他们在华夏本土不可能有发挥的空间。
  据古兹密特所知。
  当年回国的那些留学生里最少有50%的人改变了方向,从理论学家转职成了应用物理学家,为他们的祖国设计导弹、计算机等各种应用设备。
  所以要是论文作者是在海对面工作学习的华夏人所作,他多少还会有些期待。
  但来自华夏本土的论文……
  不过令古兹密特再次一愣的是。
  站在他对面的约翰依旧没有露出任何理亏的表情,而是继续笑了笑:
  “古兹密特先生……您又错了。”
  “英文期刊这些东西我卖过很多……咳咳,这件事我们暂且先不讨论,直接说说最关键的设备。”
  “您恐怕不知道,如今的华夏……可是已经拥有了高能级的静电加速器了。”
  “高能级的静电加速器?”
  古兹密特呆了几秒钟,旋即便皱起了眉头:
  “约翰,你是说当年赵从我们这里带回华夏的那台2.5mev的静电加速器?”
  约翰摇了摇头:
  “当然不是——古兹密特先生,您看看论文的第十六页就知道了。”
  古兹密特拧着眉毛扫了他一眼,重新拿起桌上的论文,缓缓翻到了第十六页看了起来。
  小半分钟后。
  古兹密特瞳孔顿时狠狠一缩,就连捏着论文的左手都狠狠抖了几抖,书页发出了漱漱的声响。
  古兹密特会如此失态的原因无他。
  盖因约翰叫他看的这页论文页面里,赫然附加着几张高量级的对撞云室图像。
  这些对撞图像都带着偏转弧线的半径,有着标准的蒸汽电离后形成的凝结核,另外还包括了少量电磁簇射。
  配合边上对应的一些数值,整个报告显得极为清晰。
  同时古兹密特凭着自己在粒子物理方面的造诣,一眼便判断出了对撞的大致区间:
  30mev-40mev之间!
  可是……
  据他所知。
  华夏如今能级最高的粒子加速器,也不过是中科院那台2.5mev的静电加速器罢了。
  想到这里。
  古兹密特忍不住抬起头,面带诧异的望向了约翰:
  “约翰,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