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作者:仙风盈袖      更新:2024-12-22 16:05      字数:4069
  高明程过去时,老太爷家乱哄哄的,到处都是人,都在为老太爷的后事忙碌着。
  老太爷德高望重,是大房年纪最大的长者,他的去世,在整个村里都属于大事。
  高明程有心想帮忙,但奈何他年纪小,很多事情都轮不到他。
  于是在这里站了一会儿后,只得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后,看到许多美还是有些不安的样子,许多美走到高明程的身边,不安的说道:“明程,都怪我,要在家门口栽桑树……”
  高明程哑然失笑,说道:“别想那么多,就算真有什么不吉利的,那也是对我们家不吉利,害不到别人头上去!老太爷是寿终正寝,是喜丧,你别想那么多,也别和人说这事。”
  村里迷信的人多,多嘴的长舌妇更多。
  明明没什么关系,别到时候真给扯上了。
  许多美也知道轻重,不敢乱说的,但整个人的情绪不高,显然还有些自责。
  高明程不擅长安慰人,但知道只要一个人忙碌起来,就会忘记很多忧愁,于是高明程让许多美帮他一起片竹篾。
  想要用竹子编织出簸箕来,就得先片竹篾备用。
  除了薄竹篾,还要有厚点的竹片,用来做簸箕的骨架,先把骨架摆好,然后就开始用竹篾顺着骨架编织,由中间及四周,编织出足够的大小后,就往上再编织三寸左右,然后收尾。
  在两人的忙活下,一个簸箕的雏形就出现了。
  高明程和许多美两人都是会编织的,更进一步说,整个村的人,大部分都是会编织的,除了个别几个手笨的。
  编织簸箕、竹篮这种东西,除了用竹篾,还可以用柳条,用柳条编织成的会更光滑些,不容易被刺到手。
  等一个大簸箕编织好后,还剩下一些材料。
  既如此,也不必浪费,于是又编织了一个小点的簸箕出来,这些都是用得上的东西,不嫌多。
  第135章 种红薯
  老太爷上山那天,下了一场雨,到第二天早上时,依旧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宛若上天给老太爷哭丧般。
  虽然村里的老太爷没了,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子还得过,地里的活得干,家里的家务也得干。
  细奶奶就来找高明程,说是可以来割红薯藤扦插了。
  扦插红薯藤,最好是在下雨天,把红薯种苗割回来,要割长留短,然后用一把专用的扎刀,把红薯苗扎成一段一段的,一段2-3个节,至少要2个节,然后根据红薯苗的情况来扎的,节长的一般是2个节一根,节短的一般是3个节一根,以一只手能够抓住为一把,用稻草绑好。
  割好红薯种苗后,就可以挑着红薯种苗去地里扦插了。扦插的时候,大约20厘米左右插一根,不能太密。
  之所以选择在下雨天扦插,就是因为容易成活些。
  扦插之后,一个星期左右,就会长出芽来,待成活后,选择一个晴天,再去锄松一下,把野草锄死,如果家里有草木灰的,在红薯根部用手抓一把草木灰洒上,这样红薯长得特别的好,以后就不用放别的肥料了。
  因为红薯好种,产量又高,所以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种红薯的。
  高明程戴着斗笠,披着许多美给他做的简易雨披,往细奶奶育苗的地里走去。
  这会儿红薯种苗已经长势不错了,其实早两天就可以割了,但是那几天天气晴朗,割早了也没用,不利于存活。
  现在这一场雨下了,正是割红薯种苗扦插的好时候了。
  高明程走在地里,放眼望去,看到不少人都在弯腰割红薯种苗,看来都打算今天把红薯种下。
  细奶奶和高壮也在割,高壮的脚边已经堆了一些了。
  高明程到了后,二话不说,弯腰干活,他干活很快,不多时就割好一堆红薯种苗了,目测能够种三四分地了,于是高明程就打算走了。
  “细奶奶,我割好了,先带回去种了。”高明程招呼了一声。
  细奶奶抬头看去,立即皱眉把他喊住:“你割这么一点,哪里够种?再多割一点!我今年特意多育苗的!”
  看细奶奶执意如此,高明程也没法,只得又割了一些,割够种半亩地的了,他就不肯再割了。
  细奶奶拿他没办法,只得让他走了。
  高明程走后,细奶奶还要对高壮说道:“壮壮,我们今年多种点,等插完秧,秀曼就要嫁过来了,到时候家里就多了一口人了。”
  提起何秀曼,高壮的脸上露出笑容来。
  但很快那笑容就垮掉了,他瘪嘴说道:“奶奶,我不喜欢吃红薯,秀曼肯定也不喜欢!”
  那几年,他是吃红薯吃吐了!
  “你这孩子……”细奶奶无奈的笑着,又说道:“今年要是种得多的话,我就给你们做成红薯粉!你不喜欢吃红薯,但肯定喜欢吃红薯粉!”
  高壮一听红薯粉,立即就有了干劲了。
  做红薯粉的过程很复杂,他奶奶也不是每年都做的,记忆中,奶奶只做过几回。
  但红薯粉是真的很好吃!滑溜溜的,挺有嚼劲,配上肉煮上,那就更好吃了。
  “秀曼肯定也喜欢吃红薯粉,奶奶,我们多种一点吧!”高壮有了干劲,动作都轻快了几分。
  细奶奶见状,露出满脸的笑容来。
  那边,高明程已经挑着红薯种苗回到自己开垦好的地里了。
  许多美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她也带着斗笠,披着简易雨披,好在雨不大,不至于淋湿了身体。
  地是早已经深耕过了,并且提前起了垄,种红薯是一定要起垄的,垄作加厚了土层,改善了通气条件,有利于通风透光,便于排水,提高地温,增加了昼夜温差,这样才能够达到增产的目的。
  垄的方向以南北较好,以便获得充足的阳光。东西向的薯垄,北面受光少,不利于红薯生长;山坡地起垄,垄向要与山坡倾斜方向成直角,以利蓄水且防止土壤被雨水冲刷;套作红薯的垄向最好与间作物的行向一致。做垄时要求宁干勿湿,过湿起垄易产生坷垃,透风跑墒。
  你看,种地也是有很多门道的,假如有两块一样的地,一块地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来种,一块地让一个啥都不懂的愣头青来种,最后获得的农作物,老农肯定要比愣头青多得多!
  高明程上辈子其实没怎么种过地,隔了这么多年后,他更是忘记要怎么种了,但是呢,他有一个好长辈,也有一个擅长学习的头脑。
  在村里,只要你有心,通过观察他人劳作,就能够学到其中的精髓。
  只不过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但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么也没人非要去追求那个所以然。比如你问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种,他可能也说不清楚,只会说长辈就是这样种的,或者说这样种产量高一些。
  至于为什么会产量高呢?这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老农不知道,但不妨碍老农种出好的农作物来。
  “明程,细奶奶家的红薯是红心的还是白心的?”许多美拿了一把红薯种苗,弯腰扦插着。
  高明程说道:“是白心的!不过她家的薯种好,白心的也很好吃。”
  “哦。”许多美应了声,但有些失望,她觉得红心的更好吃点。
  等把这些红薯种苗都扦插完了,许多美没回家,而是去了她二姐家。
  她二姐家的红薯是红心的,她想问二姐要点红薯种苗来。
  高明程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无奈的笑着,自己的女人能怎么办呢?当然是宠着啊!
  他挥舞着锄头,在旁边又起了一垄来。
  许多美的动作很快,高明程刚起好垄,她就拿着一小把的红薯种苗过来了。
  她脸上带着笑容,得意的朝高明程展示了一下,当看到高明程特意给她起的垄后,心里更是甜滋滋的。
  她上前,忙把手里的红心薯苗也扦插上。
  刚扦插好的红薯种苗在黄土地上,一点儿也不显眼,得等到它们彻底成活了,藤蔓才会长势茂盛起来。
  到那时,还得给红薯翻秧除侧根呢,不然会影响红薯的产量。
  第136章 捉黄鳝
  清明时节雨纷纷。
  自从种下红薯种苗后,时不时就会下一场雨,这是因为清明快要到来了!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清明并不仅仅只是要去给祖先上坟,还有许许多多的农活要做。
  山里,蕨菜、竹笋、金银花、茶叶等,都到了可以前去采摘的时候了。
  许多美戴着斗笠,穿着旧衣服,挎着竹篮,和村里几个相好的姐妹一起进山去采摘这些东西了,蕨菜和竹笋,都算是野菜,处理之后晒干或者烘干,就可以留着慢慢吃。
  金银花晒干后,便是一味清热解毒的好药了,到时候或是自家留着备用,或是卖给药厂换钱,都是可以的。
  至于茶叶,这个是摘下来后,自己炒制后留着自家吃的。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能不花钱的东西,那就不会去花这个钱,自己炒制的茶叶,或许是不如买的香,但那又怎么样?夏天喝茶时能解暑,那就行了!
  采摘是女人们的事情,半山腰处,能够看到女人们人头攒动的身影。
  但整平稻田的事情,就是男人的事情了。
  禾苗已经快长得差不多了,到了该插秧的时候了,田地是早就犁过的,现在早已经蓄满了水。
  但犁过的田,表面未必平整,这样会影响插秧,于是在插秧前,还需要用特殊的工具把田地弄平了。
  高明程只有一亩田,倒也容易,他把自己的田弄好后,就去帮细奶奶家了。
  细奶奶家劳动力不足,又有三亩田,每年种田时,高明程多少都会帮着点。
  眼看快到中午了,细奶奶直起腰来,对高明程说道:“我回去煮饭了,你和多美中午都到我家来吃饭。”
  他人帮忙时,请他人在家吃一顿,这是一种习俗。
  高明程并没有拒绝,大方的应下了。
  等细奶奶走后,他和高壮继续把稻田整平,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田里有小鱼、泥鳅以及黄鳝的踪迹,如果仔细寻找,还能够找到一些田螺。
  这是涨水后,顺着水流带过来的。
  “高壮,捉黄鳝吗?”高明程看到一条肥硕的黄鳝钻进淤泥里,有些心动了。
  “捉啊!”高壮也是爱玩的人,两个人一拍即合,当即脱下旧上衣,把袖口打结,做成简易的布袋,用来装捕捉到的战利品。
  其实也可以把裤子脱下来,会比衣服更好装,但是呢,都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了,脱裤子什么的,不太雅观啊!
  做好了装东西的袋子,两个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说是捉黄鳝,但若是遇到泥鳅,那自然也是要抓的。两个人自小就是在田野间长大的孩子,早就练就一身的本领了,高壮在捉鱼这一块,是不如高明程,但捉泥鳅捉黄鳝还是不错的。
  主要是捉鱼得在水库里进行,要用双手慢慢的在水底去摸,等摸到鱼时,就要迅速的将鱼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