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作者:寻香踪      更新:2024-12-23 18:02      字数:5689
  当天下午,凤宁就去了仪器厂。她离开这么久,大家都非常担心她,虽然谢俊伟一直在跟大家说她在北京出差,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办,但大家难免胡乱猜测,有什么重要的事得去办那么久,不会是凤宁得了重病去北京看病去了吧。
  所以当凤宁出现在厂房里的时候,几个姐妹全都尖叫着跑过来,抱住她又摸又捏:“你没事吧?我看看有没有少一根头发丝。”
  “俊伟说你去办事了,什么事要去那么久啊?”
  凤宁笑着说:“我没事啊,就是出去接了个大单。北京的单,已经签合同了,我带大家去北京扎花灯。”
  她说完这话,周遭瞬间安静下来,姐妹们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仿佛被点了穴一样,过了好一会儿,唐莹先开口:“我们要去北京了?!”
  凤宁说:“对啊,要去北京办灯会。不过不是现在,还得过段时间,11月份去。”
  “真的?太好了,我要去北京了!哈哈哈,太好了,我要去北京了!”谢丽终于反应过来,兴奋得蹦了起来。
  其余人也都很高兴,当初凤宁请他们干活的时候就说了,以后带他们去北京上海办灯会,没想到竟然成真了,完全不是夸海口。凤宁可真行,她真是说到做到。
  第二天凤宁便去文化局签合同,肖达得知她签了北京的单,摇头感叹:“你这小丫头可真行,这么快就把影响力扩展到北京了。你代表的是咱们南安的颜面,可要好好干,有什么需要,我们派人协助你。”
  凤宁也不跟他客气:“还别说,肖主任要是能帮我找两个画工就好了,这样我的工作进度就更快了。”
  肖达说:“会画画的人?我给你想想办法。”
  凤宁笑嘻嘻地说:“退休美术老师落魄画家什么的都行。”
  “你还真不客气!”肖达说。
  凤宁笑嘻嘻地说:“我不能客气啊,这可是代表了咱们南安的审美水平。对了,我今天是来签合同的。”
  肖达说:“签吧,还有二十来天就中秋节了,你来得及吗?”
  凤宁自信满满:“那必须来得及啊。”
  签完合同,凤宁就马不停蹄地指挥大家去人民公园扎花灯。戴师傅亲自去帮她带团队,凤宁自己则回了村,请人来扎花灯。
  自打她生日那天离开家,就再也没回去过,说实话,家人都挺担心的。凤金宝听说她签了北京的单,要带人去北京扎花灯,激动得手里的锄头差点都扔了出去:“真的?真要去北京?”
  凤宁点头:“真的,爸。我这次回来是叫人去南安扎花灯的,我要先在南安办一场中秋灯会,除了去年请的人,我还要另外找二三十个生手。等熟练了,就带着去北京。你去帮我请人,我自己也去找一些。还有,北京要扎不少小花灯,你还是帮我跟那些篾匠说一声,让他们破一些篾片,宽的窄的都要。让大家抓紧点时间,我11月份就要带去北京。”
  凤宁回来一说请人,家里就立即门庭若市,想挣钱的全都来了,还有人带了鸡蛋甚至抓了鸡过来,想要为自己家人谋一份差事。
  凤宁有些哭笑不得:“这些我不能收。这次我需要不少新人,合适的我会带去的。”
  凤宁和父亲一起,从报名的人数中又挑选了三十个人,加上之前的二十多个人,一共有五十几个人了。凤宁还打算去灯笼厂挖人,看看有没有愿意停薪留职辞职下海的,熟练工月薪二百起。
  吴昌德要是知道自己挖他的墙脚,会不会气得吐血?
  凤宁带着这一大群人到了南安,戴师傅已经带着梅香等人在扎花灯了。这次灯会规模不大,一共只扎了十五组花灯,以中秋为主题,都是围绕月亮相关的主题,嫦娥奔月、玉兔捣药、貂蝉拜月、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月下思弟等。
  而且还设计了游园活动,有猜灯谜、飞花令等,都是跟月有关的,每答中一道题,便能得到一个筹码奖励,筹码收集得越多,兑换到的奖励就越丰富,比如糖果、小工艺品、小花灯等,最高一等的能得到一盏螃蟹灯,当然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肖达特别满意,作为文化局的领导,有什么比宣扬文化更有意义的事?
  今年中秋灯会的门票比以往贵了些,涨到了三毛钱,但如果能够拿到一些奖励,那也还是赚的,所以相信很多人愿意参与。
  第68章
  凤宁布置灯会的时候, 吴昌德得到消息来到了人民公园,他显然非常生气,对凤宁说:“凤宁, 办中秋灯会这么大的事, 你居然吃了独食,为什么不叫我们?”
  凤宁觉得好笑:“吴厂长, 我们好像并不是从属关系。我为什么要叫你们?如果你们想到过要办中秋灯会, 应该去找文化局和公园管理处申请,而不是来找我问责。”
  吴昌德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戴师傅,鼻子都有些歪:“戴师傅果然是你挖走的。你小小年纪,就把事做这么绝,不怕遭报应吗?”
  这话让凤宁恶心坏了:“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从来没劝过我师父让他辞职,他是主动辞职的。他现在过来帮忙, 确实是我叫来的。他是我师父,过来帮一下徒弟,这也犯法?总不能他退了休做点什么,还需要跟你报备经得你的同意吧?吴厂长,我敬你是我曾经的领导, 不想跟你计较, 也请你说话放尊重点。我行事一向光明磊落, 不屑于像某些人那样耍小聪明。我怕什么报应?遭报应的难道不是你自己吗?”
  吴昌德也自知自己说话有些过分,他略心虚地说:“咱们好歹也是同事一场,灯笼厂还是你的前单位。你要是真有良心,就应该来问一下我, 要不要一起办灯会。”
  凤宁反问:“你们有人能够设计花灯?”
  吴昌德说:“我们做了那么多年花灯, 还不至于连个中秋灯会都做不出来。”
  “你既然有这个自信,就应该去找文化局的领导自荐。而不是跑来找我兴师问罪。我还想提醒一句吴厂长, 我现在跟你们是同行竞争关系,而非从属关系,所以没有义务要提醒你。况且不是我看扁你,我真觉得你们没那个独立设计一场灯会的能力。”凤宁说。
  吴昌德被凤宁怼得颜面尽失,然而凤宁说的话句句属实,他缺乏底气的也就是这点,虽说以前扎过的花灯还是可以复原,但若是再有些创新,恐怕就有难度了。尽管灯会年年看,很多形象也都是重复往年的,比如十二生肖,但不可能每年都做同一个造型,而是每年都要设计新的造型。
  而灯笼厂,没有那个设计花灯的人。
  吴昌德离开后,戴师傅过来了:“他跟你说什么?”
  凤宁说:“他想参加中秋灯会,怪我没叫他们。”
  戴师傅不高兴地说:“他要想办灯会,就自己去申请,怨你做什么?就他们那个水平,谁能设计得出新花灯来?”
  吴昌德离开之后,他又去找了公园管理处和肖达,肖达满口答应,说只要他们能够拿得出新的灯组造型来,就同意他们也来参加灯会。肖达问他要设计稿,吴昌德拿不出来,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灯笼厂的人很快也都知道了中秋灯会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无缘灯会了,那年底的元宵灯会呢?是不是也不能再去参加了?那他们还有多少收入呢?
  这事一出,灯笼厂就开始人心浮动了,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胡进对吴昌德说:“咱们好好跟凤宁说,还想像从前一样,我们出力帮她布置灯会,收入咱们五五分。”
  吴昌德说:“她不会再用我们的人了,我今天去看了一下,布置灯会的起码有五六十个人,她在培养工人,就是为了不跟我们分利润。”
  “不五五的话,咱们少点也行啊。”胡进说。
  “我今天已经把她得罪了,她不会想见我,要不你去试试,没准她能同意。”吴昌德说。
  胡进犹豫许久,还是去找
  了凤宁,毕竟这也关系到他自身的利益。
  凤宁说:“中秋灯会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就能布置好。你们如果有新的创意,可以加进来,我不介意跟你们分成。”
  这话说得胡进愣是找不出反驳的漏洞,凤宁已经在前头把好的点子都用了,他们哪里有什么新创意,何况也没有能设计灯笼的人啊。
  凤宁又说:“你们担心没有收入我也能理解。这样吧,我在北京承办了一场灯会,需要人手,布置完整场灯会,大概需要一两个月,我雇佣你们厂里的人,十块钱一天,我包食宿和来往路费。你们厂里要是有人愿意来,我热烈欢迎。”
  凤宁带着自己的五十多个人,提前两个月过去,完全是可以布置完整场灯会。但这样一来,留给南安灯会的时间就不多了。如果灯笼厂的人能去帮忙,就能快上不少,回来也有足够的时间布置南安灯会。
  胡进听到这里,赶紧说:“你既然缺人,那我们还是像从前一样,我们出力,你给我们分成吧,不用一半,四成三成也行。”
  凤宁笑着摇头:“北京的灯会,我已经有五十多个人了,还提前两个多月过去,你觉得我会缺人?我之所以提这个建议,是看在老同事的份上,让大家也赚点外快。”
  胡进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可你这样并不合理,你说十块钱一天,你让我们该安排谁去,谁不去?这不得打起来?”
  凤宁点点头:“说的也是,是我考虑不周了。我还有一个提议,我估摸着,我们去北京布置完灯会,离过年也不远了。回来布置南安的灯会,就赶不及春节开幕,恐怕得元宵节了。要想赶在春节开幕,咱们倒是可以合作,我出方案,你们出人力,收入可以四六开,你四我六。”
  胡进嘴角抽搐:“我们布置灯会,你就要占六成收入?”
  凤宁说:“我没说全部让你们布置啊,我自己还有五十几号人呢。要是我们从北京回来得早,其实不请你们,我们自己也能弄完,或者就算弄不完,其实我还可以等元宵节再开幕。”
  胡进说:“这事我不能做主,我得回去和老吴商量一下。”
  凤宁说:“应该的。其实如果你们找得到人设计灯会方案,也可以去跟文化局申请主办南安的灯会,南安灯会只要能开起来就好,我并不介意最后到底是不是我承办的。”
  这是非常诚恳的建议,但听在胡进耳中,就有点杀人诛心了。他们现在之所以这么难,不就是因为缺乏设计师么。
  胡进回去跟吴昌德转达了凤宁的话,吴昌德气得鼓鼓的,南安灯会向来都是灯笼厂的主场,现在竟然要沦为凤宁打工,简直气煞他也。
  吴昌德说:“我就不信了,我找不到人设计灯会方案!”
  言下之意,是不同意凤宁的建议了。
  凤宁也没有理会灯笼厂那边的态度,就算灯笼厂能够找到人设计灯会,她依然可以加盟南安灯会,到时候还是照样可以分红。
  凤宁和戴师傅率领众人,花了二十天时间,终于完成了十五组花灯的布置。
  中秋灯会展出时间不长,从4号开始,持续到11号,共八天时间。
  灯会布置结束后,凤宁让自己请的临时工先回家去了,她则和手下的工人一起主持灯会的游园活动,还安排了大姑和谢丽去卖小灯笼。
  游园活动果然让灯会热闹非凡,游客参与感爆满。每天晚上,有很多年轻人和中小学生来逛灯会,参加游园活动,就是为了收集答题的小卡片,兑换他们喜欢的奖品。
  有些人第一天来了,第二天还继续来,就是因为没有兑换到喜欢的奖品,想要收集更多的小卡片。
  这可把文化局准备题目的小伙伴们累坏了,最后不得不想办法动员更多的人来出题。
  虽然只有八天时间,整个中秋灯会观灯人次达到了七万多,这比凤宁预期的要好不少。不过由于要主持游园活动,也确实更累。
  这场中秋灯会,凤宁其实本来也没打算赚钱,因为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训工人。不过等到灯会结束一算账,竟然还小赚了一笔。
  灯会的分成拿了一万,小灯笼也卖了有小千,刨除成本,还赚了五六千。凤宁一高兴,又给大家发了点奖金,这使得大家积极性更高了,都期待着去北京干活。
  凤宁说了,去北京的话,工资更高,去年的老工人每人发二百四一个月,今年的新工人则是二百一个月,这可比去年的收入高多了,大家的兴趣可不就更浓了。
  中秋灯会结束不久,凤宁就让谢俊伟带着曾勇和刘海先出发去了北京,他们要先过去采购材料。
  凤宁则留下来安排其余人的行程。肖达还真给她找到了两名画工,一位是刚退休的美术老师,还有一位是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学美术出身,平时负责画海报宣传的。这可都是专业人士。
  这两位都有自己的工资,凤宁还是给每人开了每月三百元的工资。
  出发之前,凤宁交代了大家很多事,北京的冬天冷,大家都要准备防冻的装备,棉衣棉裤和棉鞋,没有的就带钱去北京买。
  凤宁自己也没少带钱,就是怕大家临时出状况需要钱用。
  人多,且时间长,凤宁还带上了大姑和二姑去北京给大家做饭。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凤宁把家中采购到的篾条带到蓉城,送到火车站办了货物托运,寄到北京。北方鲜有竹子,是不可能买到篾条的。
  她又顺便买了所有人的车票,这才回来带着大家坐车去蓉城。
  戴师傅和师娘也一起去了,十一月初的北京还不算太冷,师父和师娘可以在北京好好逛一逛。
  五十多个人出行,那真是浩浩荡荡,又都是没出过远门的农村人,大家对一切都很新奇,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凤宁最怕的就是人多出状况,所以都是给他们分了组,四五个人一组,安排一个组长,管好自己的组员,别落下了或者走丢了。
  虽然成年人走丢的可能性很小,可这个年代也架不住成年人被拐卖的,男女皆有,所以还是小心为上。凤宁教他们一个办法,有困难就找警察。
  凤宁给长辈们和两位美工老师都买了卧铺,她自己则买了坐票,和其他人一起坐硬座。
  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本来是十分期待的旅途,然而刚一开始就不太顺,从南安到蓉城的路上,师娘和二姑就吐得昏天暗地。
  上火车后,倒是不吐了,但也昏昏沉沉的,精神萎靡。凤宁知道,其实旅行说是去看风景放松享受的,实际上是遭罪,尤其是这个年代出行。
  凤宁也想过给师父师娘买机票,可这年头机票太难买了,不仅程序复杂,还要提前一周才可能买到。
  凤宁决定等从回去的时候,找北海公园的领导开个介绍信,给师父师娘买机票坐飞机回去,别再遭坐火车的罪。
  上了火车,刚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到后来就疲惫得说不出话来了,便以各种各样的姿势睡得昏天暗地。。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北京,一下火车,大家就感受到祖国幅员的辽阔,南安还只是秋天,大家也就只穿了一件夹衣,到了北京,穿上毛衣都有些凉飕飕的,大家不得已都把棉衣拿出来穿上了。
  凤宁知道这才刚开始,等过段时间,大家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北方了。
  出站后,已经到了有些日子的谢俊伟在出站口接他们,他领着大家去了为他们准备招待所安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