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打工手札 第95节
作者:漠小兰      更新:2024-05-14 11:07      字数:3297
  过去三日皆在山林中穿行,先前随行的护卫都用桐油布搭了帐篷偶尔歇息。
  今夜是第一回 住了驿馆。
  李佑白此行拿得是禁军十六卫的腰牌作过索,是为办差,自然没有不长眼的州县衙门前来殷勤过问。
  一行人在吴县驿馆里也只是暂住一宿,周妙在马车里一连歇了两夜,精神不大好,到了驿馆,她简单地沐浴过后,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李佑白进屋时,周妙躺在榻上,已是昏昏欲睡。
  屋中一灯如豆,纵然他的动作轻缓,身畔骤然多了一个人,还是惊醒了周妙。
  她睁开眼睛,见到的便是李佑白相距咫尺的面容。他的长眉黑压压的,眼皮在光的暗影里尤其深邃,他的瞳仁却很亮,浮光掠影。
  周妙认得这个熟悉的眼神!
  她正要往后退,却被李佑白按住了肩膀。
  他亲吻她的嘴唇,从浅尝辄止,轻描淡写一般到抽丝剥茧般地分花拂柳。
  周妙随之起起伏伏,短短几日,李佑白已摸清了其中奥妙。
  雨滴敲打房上瓦檐,滴滴答答地响。
  雨声入耳,气息如潮,周妙正觉浑浑噩噩,面红耳赤间,却又见他顿住了动作,松开她的双肩后,他的五指划过腰侧,竟然又将她松松垮垮的系带系紧了。
  这就是诡计多端的怀柔之策!
  周妙仿佛不上不下地吊在半空,轻飘飘,晃悠悠,空空荡荡。
  她深吸一口气,不禁瞪大了眼睛,控诉的目光直直望向李佑白。
  李佑白自顾自拢过雪襟,嗓音低哑道:“早些睡吧,明日还要赶路。”
  周妙气得笑了,翻了个身,面朝墙壁,闭上了眼睛。
  李佑白像是笑了一声,周妙心说,鬼才理你!
  他的气息却像是又近了一分,他的声音听上去,比先前平缓了些许。
  “先帝的棺椁尚在殡宫,至今未入陵寝,如若你我……万一你忽而有了身孕,便是众矢之的。”
  他的话语吓得周妙猛然回头。
  你不要乱说,根本没有的事!
  李佑白轻声一笑:“不必害怕,我自不动你。”
  周妙心慌慌地又看他的眼,却见李佑白伸手抚过她的脸颊,将一缕乱发挽在她的耳后,又低声道:“荒山野岭,行路在外,既无医政,又无医女,我也不愿你受苦。”
  周妙心头突兀地一撞,心绪翻波,她硬生生地别开了眼,仿佛自言自语道:“诡计多端。”
  “什么?”李佑白凑近了一些,似乎想要听清她说的究竟是什么。
  周妙往后又退,后背甚而贴到了冰冷的墙壁,她不禁正色道:“早点睡吧,明日还要赶路。”
  李佑白笑过一声,真闭上了眼睛。
  桌上的灯烛烧到尽头,将灭未灭。
  隐藏在床帐投下的暗影中,周妙悄悄吐出一口气,目光扫过他的脸颊,不由地又落到了他的左手背上。
  那一道乌黑的伤痕,像是黑沉沉的沟壑停留在他手背,这样的一道伤痕,原书中的李佑白自然没有。
  周妙忐忑地多看了一眼。
  眼前的李佑白却忽而又睁开了眼,察觉到她的视线,他正欲说话,却听窗外传来几声布谷鸟的啼叫。
  不是真的布谷鸟,周妙从前听过此音,似乎是李佑白的暗卫传音的口令。
  下一刻,周妙果见他翻身而起,披上了落在榻前的黑氅。
  笃笃笃。
  不过片刻,门扉便被轻轻叩响,门外人声低沉道:“公子,有阿果的消息了。”
  第94章
  庆王李佑廉在豫州, 并未到池州。
  澜州往南是池州,而池州以西为豫州,豫州多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亦有临海的城镇,正是去岁李佑白奉命剿盐匪的去处。
  此时此刻的豫州,由于月余来的接连大雨,沿河的几处城镇被暴涨的河道冲毁, 水患之后, 时疫接踵而至。
  先帝新丧, 豫州知州自作主张地压了下辖的县衙文书,迟迟未上报。
  等到豫州的折子送到京里的时候,时疫流传乡里已有半月有余。
  盐匪未除, 又遇水患, 豫州徐知州愁得都快白了头。
  他惊觉自己的乌纱帽大概是保不住了。
  李佑白先前在豫州吃了大亏,眼下还没腾出手来整治他,豫州却又发了水患。
  徐知州四处写信求援, 连高仆射的门路都派人往京里去尽力奔走。
  可是皇帝称病不朝,他在京中斡旋的说客根本毫无进展。
  直到八月中旬, 池州的一万精锐军竟赶到了豫州州府,领兵的人赫然是李融大将军的独子,李权。
  李权奉皇令而来, 徐知州唯恐怠慢, 忙将水患, 时疫里里外外的情形细说了遍。
  汛期就快过去, 水患易疏, 时疫却是难办。
  李权奉旨令人加固防堤, 又按照太医院的方子, 将配制的药剂速速发至各州县衙门。
  太医院也派了人南下,只是山高水远,九月前都不一定能赶到豫州。
  他领兵自池州来,是眼下最快的解决之道。
  况且,除却此事以外,他还得奉令暗中搜寻庆王的下落。
  虽然不晓得为何庆王会身在豫州,但此事非同儿戏,他既要小心行事,亦要咄嗟立办。
  上一回在豫州时,伏击李佑白的人尚还不知行踪。
  豫州之中,必定尚有南越人的行踪。
  不战,不降数十载,大菱若想压服南越,使其心服口服,终有一战。
  傩延死在了大菱皇都,傩革恐怕也再坐不住了。
  李权心中记得李融寄来的书信,已有几分计较,便要动身。
  州府衙外,徐知州送走李权后,额头上已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豫州大小差事如山,可除此以外,他现在手里还有一个极其烫手的山芋。
  孟氏父子在豫州。
  礼部侍郎孟侍郎,不,原先的孟侍郎,如今只是白身的孟寒,与他原有深交,从前孟仲元在时,徐知州也没少替他办差事,孟寒为其牵过线搭过桥,徐知州不晓得自己还有多少把柄落在他手里,是以格外焦头烂额。
  出了衙门,徐知州寻了辆无标无记的黑布马车,便往城外的一处庄园去。
  那庄园门外杨柳依依,唤作“柳庄”,原是孟仲元在豫州的一处田产。
  孟仲元虽身死,可死而不僵,散落于各处的爪牙不会顷刻灰飞烟灭。李元盛抄其家时,没收了孟仲元在京中的金银,田地,庄园,仆从,而他蓄养的兵士被池州军斩于京城之外。
  可豫州离京遥遥,孟仲元的余响犹在。
  盐铁课银,卖官鬻爵,这数十载的中饱私囊,豫州柳庄亦肥得流油,如今却落到了孟寒手中。
  孟寒一门被流放瓜州,行到半路,买通了押解的官军,留在了豫州柳庄。
  徐知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李权一来,他便不由得提心吊胆起来,只得心急如焚地去寻孟氏父子。
  柳庄中,孟寒一见徐知州,便满面笑容地相迎道:“子牧兄。”
  子牧是徐知州的表字,见孟寒如此“亲如手足”,徐知州更觉芒刺在背。
  他暗叹一口气,随孟寒进了书房。
  到了房中,见左右无人,他才开门见山道:“李权来了豫州,孟兄还是早作打算,尽快去也!”
  孟寒面色不改:“哦?李小将军可是为了水患而来,是新帝的意思?”
  这真是明知故问,徐知州急道:“孟兄如今性命无忧,又有少公子在侧,不如再往南去,遍游山河,岂不美哉。”在哪里都行,就是别在豫州了!
  孟寒笑了一声,倘若是半月前,他定会如惊弓之鸟,立刻闻风而逃,可事到如今,他倒像是一个赌徒,已经一无所有,可冷不丁地又有了一记重筹,企盼力挽狂澜。
  “子牧兄,何须心焦,豫州山远水远,饶是李权来了,新帝身在京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孟寒说着,捋了一把长须,“我已是个‘死人’了,绝无攀扯子牧兄的道理。”
  孟寒之所以能自流放途中脱身,是因为他“死”在了路上。
  徐知州见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更是着急上火,几乎想拂袖而去。
  他将转头,却见窗外一道人影闪过,立刻警惕道:“何人在外面!”
  下一刻,来人推门而入,正是孟寒之子,孟澜。
  偌大的孟家,除却孟寒,如今全须全尾的唯余孟少公子一人。
  徐知州可不敢小看他,只顾皱着眉凝视他。
  孟澜轻笑一声,拱手作揖,道:“徐大人。”
  徐知州无心同他周旋,只转而对孟寒说:“我话已带到,孟兄好生思量,好自为之。”说罢,他便抬脚要走。
  “子牧兄,且慢。”孟寒拦住了他的去路,笑道,“子牧兄来了还未饮茶,为何着急要走?”说着,他便唤人道,“来人,上茶。”
  徐知州正觉不对,外面却已有人捧了茶盘进门。
  来人生得高大,头发高竖成马尾,眼睛细长,右脸颊上有块极其吓人的黑斑。
  徐知州脚下一晃,立时面无血色:“是你!”
  “知州别来无恙。”他的嗓音嘶哑。
  徐知州怒瞪向孟寒:“你什么意思?这个南越人怎么在这里?”
  孟寒道:“子牧兄莫恼,图博在此做客,想来也是子牧兄的故人。”他嘴角露出一点阴森笑意,“子牧兄先前放了图博,你猜,若是李佑白晓得了,子牧兄还有没有活路?”
  徐知州一听,更是面如纸白,图博,图博,真是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