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二章 插手
作者:
巨火 更新:2024-05-14 12:28 字数:2564
听完郑毅的解释,徐茂富终于露出了笑容,心中的担忧一扫而空,真心实意地为自己的兄长感到高兴。
郑毅心情也很好,但他只是笑了笑说声累了,未来三天还有事情要做,吩咐徐茂富别喝那么多咖啡,早点儿上床休息,便进入主卧室,宽衣脱袜,躺在宽阔柔软的大床上,闭目思索。
次日上午,郑毅和徐茂富用完早餐,便赶往顾家花园的冯府,得知姐夫冯敬斋和大哥郑恒半小时前一同出门,前往商行调集人马,开始进行房地产的收购,郑毅顿时放下心来,看到大姐郑萱一脸不善地样子,干脆坐下一起喝杯茶,看看大姐有什么话要说。
很有眼色的徐茂富则找了个借口再次出门,驾驶轿车前往外滩的汇丰银行取款。
郑萱对郑毅的恭敬态度颇为满意,示意两名丫鬟退下,盯着郑毅的眼睛低声问道:“老实坦白,昨天晚上到哪儿鬼混去了?”
郑毅哭笑不得,摇摇头干脆不回答这个问题:“大姐,刘瑜的家人最近有什么说法没有?”
郑萱娇哼一声:“刘瑜家里人连我都不待见了,还能有什么说法?你不声不响拐走人家宝贝女儿,把人家肚子弄大了才记得要补办个婚礼,换成你是刘瑜的父亲或者哥哥,你能忍受吗?”
郑毅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原以为刘老爷子是个开明人,哪里想到他会软硬不吃?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他还死抱着封建礼教不放,脑袋比起花岗岩还要坚硬顽固,不但没有原谅我和刘瑜,竟然公开宣布和自己的亲生女儿脱离关系,弄得自己的女儿成了这黄埔滩的笑柄......”
“真不知道他老哥子的心是不是秤砣做的,弄得我狼狈不堪,刘瑜伤感不已,原先准备大肆操办的婚礼只好取消,在香港的民政部门不声不响领取了结婚证,然后在老爸家里简简单单摆上两桌,把小富的父母妻儿请来喝了杯酒,整个婚礼就算办完了,每每想起,我总觉得对不起刘瑜,唉!”
郑萱看到弟弟痛苦的样子,哪里还有半点儿生气的意思:“你也别着急,这样的事情一时也急不来,等刘瑜生下孩子,事情或许会有转机。”
郑毅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这次我回来感觉沪海这边变化很大,特别是听你和姐夫的详细介绍后,我发现很多生意还是大有可为的,估计以后我会经常过来......”
“如果周世叔那边能说服蒋校长,姐夫这边能与孔家和宋家加深合作,我们绝对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你是说军火买卖?”郑萱大感兴趣。
郑毅摆摆手:“军火生意确实可以做,但不会给我们两家带来更大的利益,毕竟我们比不上有德国军事顾问团做内应的德国军火商,也比不上和美国财团关系深厚的宋氏家族,唯独周世叔、俞世叔和孔部长这边可以成为助力。”
郑萱频频点头:“是啊......那你所说的利益是哪些方面?”
“药品和医疗器械也不用考虑了,这些都捏在德国佬手里,而且两年来鲁磷洋行和姐夫之间的合作很不错,这方面我不会再考虑。”
“接下去我们需要开展的生意有很多,比如南洋的稻米,印度的面粉和玉米,英国和欧洲各国的加工机械和钢铁铝铜等原材料,所有国内不能生产的紧缺物资我们都可以做,因为我们不但有本钱,有门路,还拥有自己的远洋运输船队,只要姐夫和孔氏家族能和江浙财团、山陕财团联起手来,要什么我们做什么。”
郑毅一口气说出一大串,把这些本该对冯敬斋说的话全部告诉大姐,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性格好强的大姐多吹些枕头风,以增强冯氏家族的信心。
郑萱兴奋不已:“我觉得粮食生意马上就可以做......去年两湖地区秋粮大面积减产,淮北和中原连续干旱,这段日子沪海的粮价已经涨了两成不止啊!”
郑毅暗自摇头,但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大姐,你说的不错,我也一直在留意国内的粮食价格,大面积的干旱和歉收是一个方面,但还有个重要的情况你恐怕忘记了,那就是老蒋和桂系肯定要打起来。”
“只要开战,整个两湖地区就会陷入连绵的战火之中,恐怕连地都种不了啊!”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还得尽快弄明白粮食生意和其他生意应该怎么做......”
“据我了解,粮食生意不做则已,要做就必须上量,至少一次做个三、五千吨,否则没什么钱赚,但要想一次运来三五千吨,就必须有孔氏家族或者实力雄厚的某个江浙财阀的密切配合,还需要在舆论方面严加控制,至少不能让老百姓骂我们发国难财,所以啊,光靠我们两家是做不起来的。”
郑萱终于冷静下来,对弟弟周密的考虑和宽阔的眼光钦佩不已:“确实如此,我想的太简单了,等你姐夫回来你再和他好好说说,然后我和他一起去向老爷子请示,争取动用整个家族的力量促成此事。”
郑毅点点头:“你还管不管东方新闻社了?”
“怎么不管?马上我就不用再亲自奶孩子了,不回去盯着怎么行?好不容易才杀出重围,成为国内发行量名列前茅的新闻大报,要是不加把劲儿稳定局面,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
郑萱颇为自豪地回答。
郑毅想了想,道:“你那本新闻财经杂志什么时候才能变为《东方周刊》?”
郑萱愣了一下:“现在还只能保证月刊,变成周刊的话恐怕力有不逮,怎么了?是不是父亲有什么说法?”
郑毅摇摇头:“父亲倒是没什么说法,香港的新闻集团也没有把《亚洲新闻月刊》改为周刊,因为香港那边人太少,发行量受到限制,而你管理的东方新闻社则不同,你面对的不仅是数百万人口的沪海,整个中国大半省份的文人和各级政府都是你潜在的读者,加起来至少有两千万人可以看到东方新闻社发行的报纸、月刊和周刊,这么大的潜力可不能浪费了!”
郑萱马上抱怨起来:“这事儿能怨我吗?刚生完孩子,有半年多没时间打理了,再者说了,整个新闻社的编辑和记者已经增加到一百多人,外面还有四十余人一直在建立发行点,忙不过来啊!”
“人不够就招聘嘛!只要能占领国内新闻发行市场,树立起第一新闻社的品牌,树立起自己的信誉、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哪怕你再招聘两百人回来也值得!只要建立起影响力,拥有引领舆论的能力,还担心不能发财吗?”郑毅苦口婆心地提出建议。
郑萱还是无法下决心:“要不这样,你过来帮我一年半载,别让父亲对我失望,好吗?只要你肯过来帮我,像开办报社前那样帮我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实施计划,什么我都听你的。”
“好吧,春节过后我来帮你一段时间,不过最多一个月,香港那边的生意离不开我。”郑毅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等着大姐提出请求,只有大姐提出请求他才能插手东方新闻社的事务,才能将更多的秘密情报人员安插其中,以完成他对周主任和上级党组织作出的承诺。